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显微镜辅助翼点开颅脑底池打通术治疗硬膜下积液45例 被引量:2
1
作者 王丰慧 徐鸿涛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9年第22期44-45,共2页
目的:总结显微开颅治疗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的临床经验。方法:对45例采用显微镜辅助翼点开颅脑底池打通术治疗的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占位性临床症状均消失;随访3个月~2年,复查CT积液完全消失36... 目的:总结显微开颅治疗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的临床经验。方法:对45例采用显微镜辅助翼点开颅脑底池打通术治疗的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占位性临床症状均消失;随访3个月~2年,复查CT积液完全消失36例,大部分消失9例,无复发、出血及感染表现。结论:显微镜辅助翼点开颅脑底池打通术治疗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镜 翼点开颅 脑底池打通术 硬膜下积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亚低温治疗疗效观察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建斌 于立刚 代艳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10期35-37,共3页
目的与常温下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临床效果相比较,探讨亚低温对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0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分为亚低温组(50例)和常温对照组(50例),亚低温组术后开始用冰毯机持续降温,维持体温32℃~35℃。配合应用冬眠... 目的与常温下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临床效果相比较,探讨亚低温对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0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分为亚低温组(50例)和常温对照组(50例),亚低温组术后开始用冰毯机持续降温,维持体温32℃~35℃。配合应用冬眠、镇静、解痉等措施,治疗时间为5~7d。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措施与亚低温组相同。两组患者伤后当天及第1,3,5,7天行头颅CT扫描检查,动态观察损伤脑组织的影像学变化,并作预后分析。结果治疗后3~6个月后,亚低温组恢复良好率为19/50(38%),死亡率4/50(8%)。对照组恢复良好率为12/50(24%),死亡率7/50(14%)。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亚低温治疗可以降低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的死亡率,改善预后,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有效辅助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低温 高血压脑出血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合并间脑性癫痫1例报道 被引量:1
3
作者 王丰慧 徐鸿涛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9年第35期132-132,共1页
慢性硬膜下血肿一般发生于中老年人,目前大多采用钻孔引流术治疗.手术操作简单且效果较好,但也有手术并发症.包括癫痫、脑内出血、张力性气颅、脑组织膨胀不良和(或)硬膜下血肿复发等,但术后合并间脑性癫痫发作的病例却极少见文... 慢性硬膜下血肿一般发生于中老年人,目前大多采用钻孔引流术治疗.手术操作简单且效果较好,但也有手术并发症.包括癫痫、脑内出血、张力性气颅、脑组织膨胀不良和(或)硬膜下血肿复发等,但术后合并间脑性癫痫发作的病例却极少见文献报道,现将我院2008年11月收治的1例患者的情况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硬膜下血肿 间脑性癫痫 回顾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孔和双孔颅骨钻孔引流术治疗额颞顶部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效果比较 被引量:4
4
作者 李佳霖 孙江亭 +1 位作者 荆友斌 张书仁 《北方药学》 2013年第5期93-93,共1页
目的:探讨单孔和双孔颅骨钻孔引流术治疗额颞顶部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效果比较。方法:选用单孔和双孔颅骨钻孔引流术治疗。结果:65例病人的血肿大部分消失,3例病人的血肿小部分消失,5例复发(单孔3例、双孔2例)。结论:单孔和双孔颅骨钻... 目的:探讨单孔和双孔颅骨钻孔引流术治疗额颞顶部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效果比较。方法:选用单孔和双孔颅骨钻孔引流术治疗。结果:65例病人的血肿大部分消失,3例病人的血肿小部分消失,5例复发(单孔3例、双孔2例)。结论:单孔和双孔颅骨钻孔术均可以使血肿迅速得到消除,临床效果很好,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骨钻孔引流术 慢性硬膜下血肿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面积脑梗塞的手术方法疗效分析
5
作者 荆友斌 郭志男 +2 位作者 张书仁 王琦 张建斌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02Z期277-278,共2页
目的:分析大面积脑梗塞的四种外科手术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和总结15倒经不同外科手术方法治疗的大面积脑梗塞的病人,分析比较其临床疗效。其中,单纯外减压术(AI组)4例,外减压+颞肌贴敷术(A2组)5例,内减压+... 目的:分析大面积脑梗塞的四种外科手术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和总结15倒经不同外科手术方法治疗的大面积脑梗塞的病人,分析比较其临床疗效。其中,单纯外减压术(AI组)4例,外减压+颞肌贴敷术(A2组)5例,内减压+外减压术(B1组)3例,内减压+外减压+颗肌切除术(B2组)3例。结果:依据GOS预后评分进行预后判断:恢复良好3例(A1组1例,A2组2例),轻残5例(A1组2例,A2组3例),重残3例(A1组1例,BI组1例,B2组1例),植物生存2例(B2组2倒),死亡2例(B1组2例)。结论:外科手术可降低大面积脑梗死的死亡率,改善预后。手术方法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面积脑梗塞 外科手术 内减压 外减压 颡肌贴敷术 颞肌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蛛网膜下腔联合侧脑室持续引流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后颅内感染的体会
6
作者 李佳霖 陈大鹏 +1 位作者 张建斌 张书仁 《北方药学》 2013年第3期78-79,共2页
目的:重型颅脑损伤行去骨瓣减压术后头皮、颅骨、硬脑膜均已开放,许多因素均可导致患者并发颅内感染。此种颅内感染常与脑积水、脑水肿、脑膨出等同时存在,相互影响而加重,直接影响患者预后[1]颅内感染能导致很严重的后果,甚至出现死亡... 目的:重型颅脑损伤行去骨瓣减压术后头皮、颅骨、硬脑膜均已开放,许多因素均可导致患者并发颅内感染。此种颅内感染常与脑积水、脑水肿、脑膨出等同时存在,相互影响而加重,直接影响患者预后[1]颅内感染能导致很严重的后果,甚至出现死亡,但传统治疗方法腰穿术,治疗效果差,所以目前需研究一种有效方法。我们选用重型颅内感染4例进行腰椎蛛网膜下腔持续引流联合侧脑室引流注药治疗,另4例进行间断腰穿注药治疗作对照,对两组治疗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第一组治疗方法疗效明显比第二组疗效显著。第一组治疗方法具有颅内压控制平稳、对脑膜刺激小、脑脊液药物浓度高、缩短感染时间等优点,术后恢复快,减少了传统手术中并发症与后遗症的出现。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后发生颅内感染,应优先考虑腰椎蛛网膜下腔联合侧脑室持续引流和注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感染 蛛网膜下腔引流 注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