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吡仑帕奈治疗成人癫痫的疗效探讨
1
作者 李勇 《中国实用医药》 2025年第1期121-123,共3页
目的分析吡仑帕奈治疗成人癫痫的效果。方法100例成人癫痫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地西洋治疗)和研究组(吡仑帕奈治疗),各50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依从性、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血清炎症因子[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 目的分析吡仑帕奈治疗成人癫痫的效果。方法100例成人癫痫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地西洋治疗)和研究组(吡仑帕奈治疗),各50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依从性、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血清炎症因子[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4.00%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治疗总依从率92.00%高于对照组的76.00%,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00%低于对照组的16.00%,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IL-1β、IL-6、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IL-10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血清IL-1β(3.12±1.09)pg/ml、IL-6(10.25±1.26)pg/ml、TNF-α(4.25±1.25)pg/ml均低于对照组的(4.59±1.23)、(11.23±2.36)、(7.26±2.36)pg/ml,IL-10(16.71±1.12)pg/ml高于对照组的(13.26±2.13)pg/ml,差异显著(P<0.05)。结论吡仑帕奈治疗癫痫患者具有明显的效果,利于改善临床各项指标,并减少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仑帕奈 癫痫 不良反应 血清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CA模式在医院消毒供应室的应用 被引量:8
2
作者 刘海臻 《中国医学工程》 2017年第4期55-59,共5页
目的研究对于消毒供应科室实施PDCA循环护理质量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该院消毒供应室于2014年5月‐2015年6月实施一般护理管理模式,于2015年8月‐2016年9月实施PDCA护理质量控制模式,同时选取上述时间段内科室在职护理人员共37例,... 目的研究对于消毒供应科室实施PDCA循环护理质量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该院消毒供应室于2014年5月‐2015年6月实施一般护理管理模式,于2015年8月‐2016年9月实施PDCA护理质量控制模式,同时选取上述时间段内科室在职护理人员共37例,总结两年内科室医护人员对护理质量评价,总结满意度表现,对比两组医护人员自身业务能力评分及院内感染率。结果第一年度间,医护工作者对于科室护理管理模式满意度为67.57%,第二年度医护人员满意度为91.8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一年度职业防护、风险管理、细节控制及质量检验等指标评分均低于第二年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二年度护理质量评分较高。科室工作者对于器械分类与回收、消毒灭菌知识、质量检查及无菌意识等指标评分第二年度均高于第一年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一年度,该院出现的院内感染例数共69例,其中因医疗器械灭菌质量较差而导致的院内感染发生24例(34.78%);第二年度经消毒供应科室实施PDCA护理质量管理后,该院感染例数共71例,其中因医疗器械质量导致的院内感染率仅为6例(8.4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医院消毒供应室实施PDCA循环管理模式,可有效提高科室护理管理质量评价,医护人员表示对管理模式感到满意,且自身专业技能得到提升,院内感染发生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毒供应科 护理质量管理 PDCA模式 院内感染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CA循环法在医院公共卫生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
3
作者 张雪 张春丽 《中国卫生产业》 2023年第24期100-102,127,共4页
目的评估PDCA循环法应用在医院公共卫生管理中的效果。方法将2021年1—12月山东省巨野县人民医院实施常规管理法的20名公卫人员纳入对照组,将2022年1—12月本院实施PDCA循环法的20名公卫人员纳入观察组,评价两组管理质量、管理满意度。... 目的评估PDCA循环法应用在医院公共卫生管理中的效果。方法将2021年1—12月山东省巨野县人民医院实施常规管理法的20名公卫人员纳入对照组,将2022年1—12月本院实施PDCA循环法的20名公卫人员纳入观察组,评价两组管理质量、管理满意度。结果较之对照组,观察组卫生知识、卫生制度、卫生意识、卫生宣传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较之对照组(75.00%),观察组管理满意度(100.00%)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医院公共卫生管理中实施PDCA循环法,可以提高管理质量及管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A循环法 医院 公共卫生管理 管理质量 管理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患者专职护理模式的构建及应用效果
4
作者 陈燕 王海霞 杨丽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4年第12期79-81,共3页
目的构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专职护理模式并探讨其应用效果。方法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按随机数字表法将104例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均为山东省巨野县人民医院收治)分为2组,各5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专... 目的构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专职护理模式并探讨其应用效果。方法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按随机数字表法将104例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均为山东省巨野县人民医院收治)分为2组,各5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专职护理模式,对比2组的实施效果。结果干预15 d和1个月后,观察组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均小于同期对照组,动脉血氧分压、pH值、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一秒率均大于同期对照组,焦虑自评量表与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低于同期对照组,且2组的上述指标水平均优于干预前,上述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与对照组在干预1个月后的总有效率对比,观察组更高(P<0.05)。结论在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中应用专职护理模式,可以改善其血气分析指标和肺功能,缓解不良情绪,提高治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衰竭 专职护理模式 血气分析指标 肺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2例产甲胎蛋白胃癌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14
5
作者 田蓝天 姚珂 +4 位作者 吴傲 李龙 张志程 裴铁民 刘连新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1年第6期441-445,453,共6页
目的:探讨产甲胎蛋白胃癌(α-fetoprotein-producing gastric carcinoma,AFPG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治疗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1月—2007年1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确诊并完成治疗的468例胃癌患者住院病案资料,发... 目的:探讨产甲胎蛋白胃癌(α-fetoprotein-producing gastric carcinoma,AFPG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治疗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1月—2007年1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确诊并完成治疗的468例胃癌患者住院病案资料,发现血清AFP升高患者67例,排除肝硬化、肝脏肿瘤、生殖系统肿瘤等因素后,最终确诊为AFPGC患者32例。调阅该32例患者的临床诊疗及随访资料,统计处理相关实验室及随访数据结果。结果:AFPGC患者占同期胃癌患者的6.8%(32/468)。与非AFPGC患者相比,AFPGC具有更高的淋巴结转移率(P=0.025)和肝脏转移率(P=0.011)。目前常用化疗方案不能有效控制疾病进展,32例AFPGC患者中20例最终死于肝转移,平均生存时间35.7个月。结论:AFPGC具有高度侵袭性,易发生肝转移,预后差。治疗首选胃癌根治术,术后进行辅助化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产甲胎蛋白 病理学特征 化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氟醚通过激活Ryanodine受体对ReNcell CX人神经干细胞损伤和存活发挥双向调节作用 被引量:1
6
作者 赵序利 刘艳华 +3 位作者 罗剑刚 王珺楠 郑宏 傅志俭 《中国医药科学》 2012年第9期11-13,共3页
目的研究Ryanodine受体在吸入性麻醉剂异氟醚对ReNcell CX人神经干细胞损伤和存活的影响中的作用。方法将培养的ReNcell CX人神经干细胞应用2.6%异氟醚分别处理1、4、8、12 h后,测量LDH和MTT,研究异氟醚对ReNcell CX人神经干细胞存活的... 目的研究Ryanodine受体在吸入性麻醉剂异氟醚对ReNcell CX人神经干细胞损伤和存活的影响中的作用。方法将培养的ReNcell CX人神经干细胞应用2.6%异氟醚分别处理1、4、8、12 h后,测量LDH和MTT,研究异氟醚对ReNcell CX人神经干细胞存活的时间效应;在异氟醚处理前加入Ryanodine受体特异性阻滞剂100 nM丹曲林,再测量LDH和MTT,研究阻断Ryanodine受体能否消除异氟醚对ReNcell CX人神经干细胞存活的影响。结果 2.6%异氟醚处理1 h,LDH低于对照组,MTT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促进ReNcell CX人神经干细胞存活;2.6%异氟醚处理12 h,LDH高于对照组,MTT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抑制ReNcell CX人神经干细胞存活;加入Ryanodine受体阻滞剂丹曲林后,再用2.6%异氟醚处理12 h,LDH和MTT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异氟醚通过激活Ryanodine受体影响ReNcell CX人神经干细胞存活。结论异氟醚对ReNcell CX人神经干细胞损伤和存活具有双向作用,这种作用通过内质网膜上Ryanodine受体介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离子 RYANODINE受体 神经保护 神经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镜诊治骨关节炎型焦磷酸钙沉积病
7
作者 倪磊 赵健 +1 位作者 陈坚 吕厚山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2004年第1期107-107,共1页
关键词 关节镜 焦磷酸钙沉积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脏外周型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影像诊断 被引量:4
8
作者 刘欣 周小兵 +1 位作者 刘波 荣凡令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6年第9期1672-1675,共4页
目的探讨肾脏外周型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eripheral primitive neuroectodermal tumor,p PNET)的影像学表现及诊断特征。方法回顾分析4例经术后病理证实的发生于肾脏的p PNET的临床表现、超声征象、CT征象及其病理表现。结果肿瘤声像图... 目的探讨肾脏外周型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eripheral primitive neuroectodermal tumor,p PNET)的影像学表现及诊断特征。方法回顾分析4例经术后病理证实的发生于肾脏的p PNET的临床表现、超声征象、CT征象及其病理表现。结果肿瘤声像图均表现为混合回声团块,伴有不规则无回声区,大部分瘤内可探及血流信号,阻力指数(RI)不高;CT图像肿瘤均表现为体积较大的、有包膜的囊实性软组织肿块,内部可见分隔,可有少量出血及钙化,增强扫描,动脉期病变实性成分轻度强化,静脉期及排泌期轻度延迟强化,其中液性成分始终无强化,分隔轻度强化。肾静脉或下腔静脉内可见大小不等栓子。结论肾脏外周型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超声检查无明显特征性表现,而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能较好的显示肿瘤的内部结构、明确肿瘤的范围及有无远处转移,对手术的制定及治疗效果的评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 肾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Micro CT颌骨骨小梁微细解剖学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石红兵 陈从容 +5 位作者 巩雪梅 唐玉洁 孙维克 黎卫星 金熙真 金光春 《中国医药科学》 2011年第24期11-13,共3页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的Micro CT在骨形态三维结构的技术特长。方法共10例下颌骨标本被分为髁状突组和下颌骨体部组,20个volume of interests被图像分析软件建立,每组各10个。计算每个像元大小的每个参数的平均值和标准差,并反复用ANOVA检...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的Micro CT在骨形态三维结构的技术特长。方法共10例下颌骨标本被分为髁状突组和下颌骨体部组,20个volume of interests被图像分析软件建立,每组各10个。计算每个像元大小的每个参数的平均值和标准差,并反复用ANOVA检验不同参数的值之间是否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在所有重建像元大小中,下颌骨体部组的骨体积与骨体积分数与18μm像元组相比较有显著意义(P<0.05)。在髁状突组中,比36μm大的像元大小有意义(P<0.05),但像元大小在36μm时并未发现显著差异(P>0.05)。骨小梁厚度及数量在下颌骨体部组和髁状突组都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Micro CT是一种快速、准确、不损伤标本内部结构有效的评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 CT 颌骨 骨小梁 微细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塞病人护理进展 被引量:15
10
作者 杨翠香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1998年第9期25-26,共2页
关键词 急性 心肌梗塞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灌流抢救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体会 被引量:22
11
作者 刘玉平 许继坤 《中国血液净化》 2007年第4期229-230,共2页
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内科常规治疗效果较差,死亡率较高。近年来血液灌流已成为治疗重度中毒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山东省巨野县人民医院肾内科自2003年开始应用血液灌流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 血液灌流 抢救 治疗效果 县人民医院 重度中毒 疗效满意 中毒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息心电图异常的女性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常德超 邬德朔 +1 位作者 侯贺功 毕中立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3年第1期15-15,共1页
心电图是诊断冠心病的简便、常用方法,但缺乏特异性,更年期女性常出现心电图ST-T异常改变,易误诊为心肌缺血.为了解女性患者静息心电图异常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我院1998年8月-2002年4月对54例静息心电图异常的女性住院患者进行冠状动... 心电图是诊断冠心病的简便、常用方法,但缺乏特异性,更年期女性常出现心电图ST-T异常改变,易误诊为心肌缺血.为了解女性患者静息心电图异常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我院1998年8月-2002年4月对54例静息心电图异常的女性住院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分析,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图 女性 冠状动脉造影 诊断 治疗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CT测量正常人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的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戈严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081-1084,共4页
目的: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测量正常人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 open angle glaucoma,POAG)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etinal nerve fiber layer,RNFL)厚度,为POAG的诊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组观... 目的: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测量正常人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 open angle glaucoma,POAG)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etinal nerve fiber layer,RNFL)厚度,为POAG的诊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组观察对象为2014-11/2017-11于我院就诊的POAG患者100例123眼,设为观察组,选择年龄、性别配对的正常体检人群50例100眼,设为对照组,根据视野平均缺损(mean defect,MD)将POAG患者分为早期组36例44眼、进展期组40例50眼与晚期组24例29眼;采用OCT测量视盘全周、颞侧、鼻侧、下方、上方平均RNFL厚度,各象限MD采用全自动视野计测量,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观察组视盘全周、颞侧、鼻侧、下方、上方平均RNFL厚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视盘全周、颞侧、鼻侧、下方、上方MD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早期组、进展期组与晚期组平均RNFL厚度依次变薄,两两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早期组、进展期组与晚期组MD依次变增加,两两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视盘全周、颞侧、鼻侧、下方、上方平均RNFL厚度与MD均呈负相关(r=-0.675、-0.667、-0.560、-0.711、-0.660,均P<0.001)。结论:OCT检查显示POAG患者RNFL厚度较正常人群明显变薄,且随着病情进展RNFL厚度越薄,且与患眼MD有密切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 开角型青光眼 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嗜酸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 被引量:1
14
作者 曹正 张仰兴 +1 位作者 李晓霞 张仁亚 《罕少疾病杂志》 2012年第5期40-42,F0002,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嗜酸细胞癌(Oncocytic carcinoma of the breast)的临床病理特征和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通过HE、免疫组化染色观察1例乳腺嗜酸细胞癌,并复习文献。结果癌细胞体积较大,呈圆形或多边形,细胞界限清楚,胞浆丰富,浆内见弥漫均... 目的探讨乳腺嗜酸细胞癌(Oncocytic carcinoma of the breast)的临床病理特征和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通过HE、免疫组化染色观察1例乳腺嗜酸细胞癌,并复习文献。结果癌细胞体积较大,呈圆形或多边形,细胞界限清楚,胞浆丰富,浆内见弥漫均匀分布的强嗜酸颗粒,无顶浆分泌现象,细胞核大小较一致,呈圆形、卵圆形,核仁清楚,可见核分裂象。癌细胞呈腺性及实性结构,部分见导管内癌成分。免疫组化染色显示癌细胞不表达肌动蛋白、S-100蛋白、Syn及CgA,PAS染色阴性。结论嗜酸细胞癌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乳腺癌,光镜下很容易被忽略或者误认为是大汗腺癌,其发病率可能比目前认为的更高,应引起临床和病理医生的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嗜酸细胞 临床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护理路径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5
作者 蒋冬梅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6年第9期100-101,104,共3页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80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观察2组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80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观察2组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介入治疗期间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冠心病 介入治疗 临床护理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坦前列素联合噻吗心安对开角型青光眼视觉功能、眼压、眼血流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赵艳霞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5年第1期92-94,共3页
目的:研究拉坦前列素联合噻吗心安治疗方案对开角型青光眼视觉功能、眼压、眼血流的影响。方法:将2012-01/2014-05期间在我院眼科收治的开角型青光眼患者50例59眼纳入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拉坦... 目的:研究拉坦前列素联合噻吗心安治疗方案对开角型青光眼视觉功能、眼压、眼血流的影响。方法:将2012-01/2014-05期间在我院眼科收治的开角型青光眼患者50例59眼纳入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拉坦前列素联合噻吗心安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噻吗心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视觉功能、眼压、眼血流情况。结果:治疗后1,2,3,4wk,观察组患眼白天平均眼压、夜间平均眼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视力水平(0.27±0.03,0.36±0.06,0.44±0.06,0.63±0.13)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眼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14.41±1.73cm/s)、舒张末期血流速度(4.18±0.67cm/s)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血管阻力指数(0.58±0.07)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拉坦前列素联合噻吗心安能够更为有效降低眼压,增加视网膜中央动脉的血流量,降低血管阻力,改善视力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角型青光眼 拉坦前列素 噻吗心安 眼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友病性假肿瘤(附4例报告) 被引量:7
17
作者 房殿记 卢杰 丛地民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0年第2期293-295,共3页
关键词 血友病性假肿瘤 X线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左旋肉碱对肾性贫血患者内皮素及左室重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玉平 李金环 张秀娟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5期31-32,34,共3页
目的观察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左旋肉碱对肾性贫血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中内皮素(ET)的影响,以指导临床工作。方法收集我院尿毒症患者伴肾性贫血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观察组应用... 目的观察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左旋肉碱对肾性贫血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中内皮素(ET)的影响,以指导临床工作。方法收集我院尿毒症患者伴肾性贫血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观察组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左旋肉碱治疗,观察治疗后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血浆内皮素(ET)、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的变化。结果治疗前后的改变值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Hb[(33.10±3.29)g/L vs(25.10±3.02)g/L]、HCT[(6.35±1.64)%vs(3.49±1.10)%]、ET[(107.10±19.62)pg/mL vs(52.32±10.54)pg/mL];观察组治疗后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LAD[(32.54±3.62)mm vs(35.43±3.62)mm]、LVDs[(31.29±2.65)mm vs(34.15±3.61)mm]及LVDd[(54.23±3.86)mmvs(59.75±4.32)mm],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左旋肉碱对肾性贫血患者的疗效明显,且能有效调节ET的水平,降低左室重构,在临床中可以积极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红细胞生成素 左旋肉碱 肾性贫血 内皮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时常规心电图对右室梗死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传战 田忠臣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4期634-635,共2页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塞 心电图 诊断 右急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性血栓清除术对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近远期治疗效果及临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为华 《中国实用医药》 2023年第10期41-45,共5页
目的 研究机械性血栓清除术对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近远期治疗效果、术后复发率、血栓后综合征(PTS)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71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依据分段随机化分组结果设置为参照组(35例)及试验组(36例)。参照组采用导... 目的 研究机械性血栓清除术对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近远期治疗效果、术后复发率、血栓后综合征(PTS)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71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依据分段随机化分组结果设置为参照组(35例)及试验组(36例)。参照组采用导管接触性溶栓治疗,试验组采用AngioJet机械性血栓清除术联合导管接触性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大、小腿患健侧周径差值及静脉通畅评分;治疗前后血液指标[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水平;治疗后患肢消肿率、血栓清除率;治疗后PTS发生率、Villalta评分、复发率;治疗期间尿激酶用量、住院时间。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大、小腿患健侧周径差值及静脉通畅评分均小于本组治疗前,且试验组患者大腿患健侧周径差值(2.73±0.42)cm、小腿患健侧周径差值(1.82±0.24)cm、静脉通畅评分(1.16±0.39)分均小于参照组的(4.65±0.78)cm、(2.71±0.18)cm、(2.24±0.78)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D-D、Fib低于本组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患侧大、小腿消肿率分别为66.67%、72.22%,血栓清除率为86.11%,均高于参照组的42.86%、45.71%、62.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轻度PTS发生率5.56%、中度PTS发生率2.78%、Villalta评分(1.49±0.16)分、复发率0均低于参照组的25.71%、20.00%、(3.12±0.25)分、14.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期间尿激酶用量(322.62±241.35)×10^(4) U低于参照组的(552.05±175.68)×10^(4) U,住院时间(12.65±1.39)d短于参照组的(15.72±2.14)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机械性血栓清除术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可有效清除患者静脉内血栓,快速纠正病后患肢肿胀症状表现,治疗后PTS风险低,可满足患者临床治疗需求,且对患者机体凝血功能无负面影响,治疗安全性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机械性血栓清除术 临床效果 复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