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陶瓷基动态膜技术及其在污水处理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
作者 高先瑶 赵朝成 刘学文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51-655,共5页
介绍了动态膜分离技术,影响动态膜成膜及其分离性能的主要因素,重点综述了陶瓷膜为基膜形成的动态膜在污水处理中的研究和应用实例,提出陶瓷基动态膜技术今后的研究和热点方向。
关键词 陶瓷膜 动态膜 污水处理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相碳化氮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可见光光催化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商希礼 刘美玲 +1 位作者 李长海 李贞玉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1-57,共7页
目的提高半导体石墨相氮化碳(g-C_3N_4)的光催化性能。方法通过Hummers法和半封闭一步热裂解法制备了氧化石墨烯(GO)和g-C_3N_4,再分别利用溶剂热法、热缩聚法和浸渍化学还原法制得相应的TiO_2/g-C_3N_4、ZnO/g-C_3N_4、RGO/g-C_3N_4复... 目的提高半导体石墨相氮化碳(g-C_3N_4)的光催化性能。方法通过Hummers法和半封闭一步热裂解法制备了氧化石墨烯(GO)和g-C_3N_4,再分别利用溶剂热法、热缩聚法和浸渍化学还原法制得相应的TiO_2/g-C_3N_4、ZnO/g-C_3N_4、RGO/g-C_3N_4复合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紫外-可见漫反射吸收光谱(UV-Vis DRS)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等手段对复合材料进行表征,并以降解罗丹明B(Rh B)来评价其在可见光下的光催化性能。结果以尿素与三聚氰胺的混合物为原料通过热裂解法制备的g-C_3N_4,比使用纯尿素制备的g-C_3N_4具有更优的催化效果。TiO_2、ZnO、RGO的引入提高了g-C_3N_4的光催化活性,Rh B的降解率分别为95.6%、95.0%、78.1%。RGO质量分数为2.0%时,RGO/g-C_3N_4复合材料的催化效率最高。结论通过g-C_3N_4特殊的能带调控优势与TiO_2、ZnO、RGO的协同作用,提高了复合材料在可见光区的吸收强度和电子传导能力,进而提高了在可见光下的光催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C3N4 TiO2/g-C3N4 ZnO/g-C3N4 RGO/g-C3N4 复合材料 光催化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解酸化-SBR-微滤处理造纸中段废水试验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李贞玉 阮望 +1 位作者 李长海 刘学文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7-51,共5页
采用“水解酸化+SBR+微滤”工艺处理制浆造纸中段废水。试验结果表明,在原废水CODα为1100-1500mg,L、pH为6.8-7.2,水解工艺水温为25-30℃、HRT为6h、碳氮比为60:1,SBR工艺反应时间为8h、温度为34-38℃的条件下,组合工艺对废... 采用“水解酸化+SBR+微滤”工艺处理制浆造纸中段废水。试验结果表明,在原废水CODα为1100-1500mg,L、pH为6.8-7.2,水解工艺水温为25-30℃、HRT为6h、碳氮比为60:1,SBR工艺反应时间为8h、温度为34-38℃的条件下,组合工艺对废水COD。氨氮、总磷、SS和TOC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1.8%、93.8%、94.7%、100%和91.4%,出水水质达到《制浆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3544-2008)的要求。微滤膜置于生化反应后,降低了膜污染.同时对污染物质有一定的拦截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解酸化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 微滤 制浆造纸中段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金属氧化物的制备及其光催化羟基化制备苯二酚的性能研究
4
作者 李长海 商希礼 +2 位作者 刘美玲 杜平 郑晶静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9-51,共3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负载Fe-Al的纳米TiO2复合金属氧化物Fe-TiO2和Fe-Al-TiO2;采用XRD、TEM和XPS对材料的结构特点和形貌进行表征,研究了材料的光催化羟基化苯酚制备邻苯二酚和对苯二酚的性能;结果表明Fe-TiO2和Fe-Al-TiO2在紫外光照...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负载Fe-Al的纳米TiO2复合金属氧化物Fe-TiO2和Fe-Al-TiO2;采用XRD、TEM和XPS对材料的结构特点和形貌进行表征,研究了材料的光催化羟基化苯酚制备邻苯二酚和对苯二酚的性能;结果表明Fe-TiO2和Fe-Al-TiO2在紫外光照射下均具有良好的光催化羟基化性能和催化稳定性。苯二酚的最高收率为4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苯二酚 对苯二酚 光催化羟基化 纳米复合金属氧化物 苯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瓷膜材料烧结技术研究进展
5
作者 刘学文 郑经堂 +4 位作者 李长海 吴明铂 贾冬梅 李跃金 商希礼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4年第5期7-9,共3页
综述了国内陶瓷膜材料烧结技术研究进展,着重介绍了陶瓷膜材料烧结技术在优化烧结原料、降低烧结温度、优化烧结制度和研究烧结机理等方面的进展,并指出了今后陶瓷膜材料烧结技术的研究重点。
关键词 膜分离 烧结技术 陶瓷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化微电解预处理再生造纸废水实验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李长海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48-51,共4页
采用H2O2—微电解/Mn O2工艺处理造纸废水,研究了p H、铁炭用量、铁炭比、反应时间、Mn O2加入量、H2O2投加量等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p H=3.0,铁炭总投加质量浓度为20 g/L,Mn O2投加质量浓度为2.50 g/L,H2O2投加质量浓度为0.... 采用H2O2—微电解/Mn O2工艺处理造纸废水,研究了p H、铁炭用量、铁炭比、反应时间、Mn O2加入量、H2O2投加量等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p H=3.0,铁炭总投加质量浓度为20 g/L,Mn O2投加质量浓度为2.50 g/L,H2O2投加质量浓度为0.55 g/L,铁炭物质的量比为1∶1,反应时间为50 min时,造纸废水的COD、SS、氨氮、总磷、BOD5的去除率分别为88%、98.4%、85%、98%、52%。同时可生化性由0.32提高到0.81,减小了后续生化处理工艺负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造纸废水 微电解 预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_(2)/ZnO/SnO_(2)的制备及光臭氧协同催化深度处理制革废水 被引量:1
7
作者 商希礼 黄西振 +3 位作者 杜平 段永正 李长海 李波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1-65,共5页
采用溶剂热法制备了复合金属氧化物催化剂(TiO_(2)/ZnO/SnO_(2)),以生化制革废水为处理对象,废水COD为110~140 mg/L,对催化剂光催化臭氧氧化性能进行了探。考察了催化剂种类、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臭氧浓度等因素对生化制革废水COD去... 采用溶剂热法制备了复合金属氧化物催化剂(TiO_(2)/ZnO/SnO_(2)),以生化制革废水为处理对象,废水COD为110~140 mg/L,对催化剂光催化臭氧氧化性能进行了探。考察了催化剂种类、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臭氧浓度等因素对生化制革废水COD去除率的影响。XPS、XRD、UV-Vis DRS、SEM、TEM及FT-IR等结果证明,实现了复合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的制备。光催化臭氧氧化实验结果表明,与单独光催化和臭氧催化氧化相比,光催化臭氧氧化能明显提高生化制革废水的COD去除率。当催化剂用量为0.8 g/L,臭氧浓度20 mg/L,复合催化剂光催化臭氧氧化效果最佳,反应150 min后,COD去除率达到83.7%。重复实验结果表明TiO_(2)/ZnO/SnO_(2)稳定性较好。本研究利用光催化和臭氧催化氧化协同作用深度处理制革废水,效率较高、无二次污染,可为工业污水深度处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 臭氧催化氧化 制革废水 TiO_(2)/ZnO/SnO_(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铝粉体湿法球磨参数优化 被引量:11
8
作者 刘学文 郑经堂 +3 位作者 李长海 吴明铂 李跃金 贾冬梅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77-781,共5页
为获取可用于陶瓷膜支撑体烧结的、粒径分布合理的原料粉体,实验中以粒径500 M的氧化铝粉体为原料,探索其湿法球磨最优条件。在不同球磨时间和球料比条件下进行球磨,对比球磨效果,测定球磨后粉体的粒径及分布并综合考虑成本因素后得出... 为获取可用于陶瓷膜支撑体烧结的、粒径分布合理的原料粉体,实验中以粒径500 M的氧化铝粉体为原料,探索其湿法球磨最优条件。在不同球磨时间和球料比条件下进行球磨,对比球磨效果,测定球磨后粉体的粒径及分布并综合考虑成本因素后得出结论。实验结果表明,球料比(9~11)∶1、球磨时间9~10 h为最优球磨条件。后续实验则表明,在最优球磨参数下所得粉体粒径较均一,可直接用于烧结耐高温、高强度的陶瓷膜支撑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法球磨 氧化铝粉体 球磨时间 球料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萃取肉桂中主要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李跃金 刘凤菊 李丹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3年第11期1975-1977,共3页
以超临界CO2萃取肉桂精油,研究了压力、温度、颗粒度、夹带剂(乙醇)的浓度等对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为10 MPa,温度为50℃,颗粒度为60目,夹带剂(乙醇)的浓度为90%。在此条件下,肉桂精油的产率为17.48%。
关键词 超临界CO2 流体 萃取 肉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沉淀-微电解预处理再生造纸废水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贞玉 阮望 +3 位作者 李长海 李跃金 杨友得 曾庆昕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80-83,共4页
采用混凝沉淀-微电解组合工艺预处理再生造纸废水。通过实验,考察了混凝单元药剂选择、药剂投量以及沉淀时间、微电解单元的初始pH、铁炭用量、铁炭比、反应时间以及出水pH对预处理效果的影响,确定了该工艺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选择氢... 采用混凝沉淀-微电解组合工艺预处理再生造纸废水。通过实验,考察了混凝单元药剂选择、药剂投量以及沉淀时间、微电解单元的初始pH、铁炭用量、铁炭比、反应时间以及出水pH对预处理效果的影响,确定了该工艺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选择氢氧化钙为混凝剂,用量为4 g/L,沉淀时间为40 min,微电解的初始pH为3.0,铁炭总量为20g/L,铁炭比为3:1,反应时间为40 min,出水pH为8.0时再生造纸废水的COD、氨氮、总磷、SS和BOD5的去除率分别达到52.88%、43.08%、93.61%、91.64%和33.19%。同时可生化性由0.32提高到0.46,减小了后续生化处理工艺负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造纸废水 微电解 混凝 可生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化微电解-水解酸化-SBR处理造纸废水的效果
11
作者 李长海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2016年第4期100-104,116,共6页
研究采用混凝、强化微电解、水解酸化和SBR组合技术处理造纸废水的效果。结果表明,废水经混凝处理、H_2O_2/MnO_2/微电解处理后,废水COD、SS、NH3-N、TP、BOD的去除率分别为88.23%、98.47%、86.78%、98.68%和82.56%,废水的可生化性由0.3... 研究采用混凝、强化微电解、水解酸化和SBR组合技术处理造纸废水的效果。结果表明,废水经混凝处理、H_2O_2/MnO_2/微电解处理后,废水COD、SS、NH3-N、TP、BOD的去除率分别为88.23%、98.47%、86.78%、98.68%和82.56%,废水的可生化性由0.32提高到0.42;经水解酸化和SBR处理后,出水中COD平均质量浓度为85 mg/L,SS质量浓度为0 mg/L,NH3-N平均质量浓度为1.42 mg/L,TP平均质量浓度为0.1 mg/L,BOD平均质量浓度为30 mg/L。工程连续运行15d,进水中COD平均质量浓度为5 865 mg/L,出水中COD平均质量浓度为85 mg/L,COD总去除率为98.55%,出水达到废水一级排放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纸废水 微电解 水解酸化 SB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家赫 原野 +2 位作者 王明 王志 王纪孝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709-726,共18页
金属有机框架(MOFs)因其大孔隙率、高比表面积和规则可调的孔径结构等优势受到了广泛关注,然而该材料较差的热塑性和力学性能限制了其可加工性,不利于大规模工业应用。为解决此问题,研究者们将聚合物作为多孔材料的一部分,通过直接或间... 金属有机框架(MOFs)因其大孔隙率、高比表面积和规则可调的孔径结构等优势受到了广泛关注,然而该材料较差的热塑性和力学性能限制了其可加工性,不利于大规模工业应用。为解决此问题,研究者们将聚合物作为多孔材料的一部分,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法合成了一种三维且高度多孔的材料——聚合物-金属有机框架(polymer-metal-organic frameworks,polyMOFs)。此材料兼具MOFs出色的性能与聚合物的可加工性,在气体分离、生物医用和催化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polyMOFs的三种合成方法,包括合成后聚合、单晶到单晶转换和直接合成法,介绍了三种方法的特点与不足,并展望了未来polyMOFs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金属有机框架 合成后聚合 单晶到单晶转换 直接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化钠对芬顿体系降解印染废水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贾冬梅 洪翔宇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997-2999,3005,共4页
氯化钠是印染过程中常见的无机盐促染剂,在印染废水中会普遍存在。以罗丹明B为污染物,研究了氯化钠对其芬顿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氯化钠的存在会明显抑制罗丹明B的降解反应速率;在温度为30℃、NaCl浓度为1000 mg/L、罗丹明B浓度为4... 氯化钠是印染过程中常见的无机盐促染剂,在印染废水中会普遍存在。以罗丹明B为污染物,研究了氯化钠对其芬顿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氯化钠的存在会明显抑制罗丹明B的降解反应速率;在温度为30℃、NaCl浓度为1000 mg/L、罗丹明B浓度为47.9 mg/L、pH=5、Fe^(2+)浓度为0.6 mmol/L和H_(2)O_(2)浓度为6.42 mmol/L的条件下,罗丹明B的去除率可达98.4%,反应平衡时间为20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芬顿反应 氯化钠 罗丹明B 羟基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Y154-TiO2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
14
作者 张召娟 李长海 +1 位作者 商希礼 李跃金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31-35,共5页
以工业有机颜料C.I.颜料黄154(PY154)为敏化剂,采用溶剂热法制备了不同PY154含量的TiO2光催化剂(PY154-TiO2),并对其进行了表征。以可见光下对罗丹明B(RhB)的降解率为模型,考察了PY154-TiO2的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TiO2与PY154复合后,... 以工业有机颜料C.I.颜料黄154(PY154)为敏化剂,采用溶剂热法制备了不同PY154含量的TiO2光催化剂(PY154-TiO2),并对其进行了表征。以可见光下对罗丹明B(RhB)的降解率为模型,考察了PY154-TiO2的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TiO2与PY154复合后,光响应范围由紫外区拓展到可见光区,其光催化活性明显高于TiO2。最后对催化剂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重复使用5次后其活性没有明显降低,说明PY154-TiO2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敏化剂 溶剂热法 罗丹明B 催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有机框架孔径调控进展 被引量:11
15
作者 原野 王明 +2 位作者 周云琪 王志 王纪孝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29-450,共22页
金属有机框架(MOFs)以其可灵活调节的孔道结构、大孔隙率和大比表面积等特点受到广泛关注。设计并构建能够实现目标功能的、具有合适孔径分布的MOFs材料关系到MOFs材料在分离、催化以及质子传导等领域中的应用。综述了MOFs材料孔径的主... 金属有机框架(MOFs)以其可灵活调节的孔道结构、大孔隙率和大比表面积等特点受到广泛关注。设计并构建能够实现目标功能的、具有合适孔径分布的MOFs材料关系到MOFs材料在分离、催化以及质子传导等领域中的应用。综述了MOFs材料孔径的主要调控方法,包括原位合成调控、后合成修饰调控、穿插调控以及辅助合成调控,总结了四种调控方法的特点和不足,并对未来MOFs孔径调控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框架 孔径 原位合成 后合成修饰 穿插调控 辅助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侧链BPPO阴离子交换膜的制备及其抗污染性能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元伟 董晨初 +3 位作者 廖俊斌 王超 陈权 沈江南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732-1741,共10页
采用含有不同碳链长度的4-乙基吡啶、3-丁基吡啶与3-己基吡啶,通过亲核取代反应分别对溴化聚苯醚(BPPO)进行季铵化,制得三种阴离子交换膜(QBPPO-1、QBPPO-2、QBPPO-3)并对其电化学性能、脱盐性能以及抗污染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 采用含有不同碳链长度的4-乙基吡啶、3-丁基吡啶与3-己基吡啶,通过亲核取代反应分别对溴化聚苯醚(BPPO)进行季铵化,制得三种阴离子交换膜(QBPPO-1、QBPPO-2、QBPPO-3)并对其电化学性能、脱盐性能以及抗污染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吡啶环上烷基碳链的增长,制得的离子交换膜的离子交换容量呈现下降趋势,由1.92 mmol/g降至1.34 mmol/g,而膜面电阻逐渐增加,由2.99Ω·cm^(2)增加到10.59Ω·cm^(2);在电渗析实验中,与商业日本Fuji阴离子交换膜相比,本实验制备的三种离子交换膜均呈现出较高的脱盐率;在污染实验中,随着高分子骨架侧链碳链的增长,离子交换膜在污染实验中的的转折时间逐渐变短,抗污染能力下降;计算模拟结果表明疏水作用在有机污染物(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与离子交换膜内高分子骨架侧链的亲和相互作用中占有重要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溴化聚苯醚 阴离子交换膜 电渗析 抗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