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EDN1、NOS2A基因筛选预测HiHiLo训练效果的分子标记 被引量:4
1
作者 张漓 李燕春 +3 位作者 衣龙彦 聂晶 王景玲 胡扬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1-52,76,共13页
目的:拟从EDN1及NOS2A基因的多态性位点中筛选出与HiHiLo(高住高练低训)训练效果相关的分子标记,为帮助制定个性化的低氧训练方案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Association-Study研究方法,测定、分析了72名我国北方地区汉族健康男性青年30天H... 目的:拟从EDN1及NOS2A基因的多态性位点中筛选出与HiHiLo(高住高练低训)训练效果相关的分子标记,为帮助制定个性化的低氧训练方案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Association-Study研究方法,测定、分析了72名我国北方地区汉族健康男性青年30天HiHi-Lo训练前后有氧运动能力、心功能变化率与EDN1、NOS2A基因多态性的关联性。HiHiLo训练方案包括每晚10h低氧环境(14.3%~14.8%含氧量)暴露、每周3次30 min75%VO2max强度的低氧运动和日常的体育锻炼。有氧运动能力指标包括递增负荷功率车运动中测定的最大耗氧量、固定负荷血乳酸以及低氧训练中的血氧饱和度,心功能指标包括彩色多普勒测定的安静及三级固定负荷(50 W→100 W→150 W)功率车运动3min后的心脏结构与功能指标。基因多态性选取了EDN1基因外显子SNP/rs5370、rs1800997和3’端rs4714383,NOS2A基因启动子区STR(CCTTT)n和内含子SNP/rs2248814。结果:1)经过30天HiHiLo训练后,EDN1基因SNP/rs1800997的3A/3A基因型人群在安静状态下左心室心肌收缩力提高程度显著优于含4A等位基因的基因型人群,SNP/rs4714383的CC基因型人群运动中左心室泵功能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含T等位基因的基因型人群;2)NOS2A基因STR(CCTTT)n上2个等位基因n值之和与VO2max提高率显著正相关,SNP/rs2779249的GT基因型人群固定负荷运动中心脏机能节省化水平提高的程度显著大于GG基因型人群。结论:在我国北方汉族男性人群中,EDN1基因SNP/rs1800997、rs4714383和rs2779249的3A/3A、CC和GT基因型携带者HiHiLo训练后心功能提高效果较好;NOS2A基因STR(CCTTT)n基因座上2个等位基因n值均较大的基因型携带者HiHiLo训练后VO2max提高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素-1基因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 分子标记 基因多态性 高住高练低训 有氧能力 心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北方汉族男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基因+4422(AC)n多态性与HiHiLo训练敏感性的关联研究
2
作者 聂晶 胡扬 +2 位作者 王景玲 衣龙燕 乌云格日勒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10,共6页
目的:探讨中国北方汉族男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基因+4422(AC)n多态性与高住高练低训(HiHiLo)训练敏感性的关联。方法:选取71名中国北方平原地区汉族男子进行30天HiHiLo,方案为每日在低氧房(O2浓度为14.8%~14.3%,模拟海拔280... 目的:探讨中国北方汉族男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基因+4422(AC)n多态性与高住高练低训(HiHiLo)训练敏感性的关联。方法:选取71名中国北方平原地区汉族男子进行30天HiHiLo,方案为每日在低氧房(O2浓度为14.8%~14.3%,模拟海拔2800~3000米)居住10小时,每周进行3次75%VO2max强度的低氧训练(O2浓度为15.4%~14.8%,模拟海拔2500~2800米),运动时间为30 min/次,其余时间在常氧环境下训练。在HiHiLo前、后测定VO2 max和SpO2。其中SpO2的测定采用低氧环境下(15.4%O2,模拟海拔约2500米)的定量负荷运动实验,运动强度为HiHiLo前个体75%VO2max,运动时间15min。基因分型采用PCR结合荧光标记复合STR-genescan方法检测+4422(AC)n多态重复次数。结果:HiHiLo后,VO2 max以及定量负荷运动中SpO2均显著性提高,且(AC)11/(AC)11基因型者rVO2max的训练敏感性显著高于(AC)11/(AC)12基因型者。结论:VEGFR2基因+4422(AC)n多态性与HiHiLo后rVO2 max训练敏感性有关联,而与定量负荷下SpO2训练敏感性无关联。提示+4422(AC)n多态性可以作为预测低氧训练效果的分子遗传学标记,但还需加大样本量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 基因多态性 低氧训练 最大摄氧量 脉搏血氧饱和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HiLo实施过程中网织红细胞与Hb变化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衣龙燕 胡扬 +1 位作者 聂晶 王景玲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98-101,113,共5页
目的:观察HiHiLo实施过程中受试者网织红细胞的变化规律,探寻网织红细胞与Hb变化的关系。方法:以77名竞技体育学院和体育教育学院在校男性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实施为期30天的HiHiLo计划。受试者每晚在氧浓度为14.8%~14.3%(模拟海拔约2800... 目的:观察HiHiLo实施过程中受试者网织红细胞的变化规律,探寻网织红细胞与Hb变化的关系。方法:以77名竞技体育学院和体育教育学院在校男性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实施为期30天的HiHiLo计划。受试者每晚在氧浓度为14.8%~14.3%(模拟海拔约2800~3000m)的常压低氧舱中暴露至少10h,每周进行3次低氧环境下运动,运动方式为蹬功率自行车,每次30min,运动强度以个体75%V.O2max强度为基础,运动过程中通过调节氧气浓度和/或功率自行车负荷保持SpO2<92%,功率自行车转数为60rpm,受试者的日常训练在常氧环境下进行。在HiHiLo前(第1天)、HiHiLo的第4天、第7天、第16天、第23天和第30天测试受试者的血象指标,包括Hb、RBC、Hct和网织红细胞相关参数。结果:30天的HiHiLo低氧训练计划,可显著增加受试者的网织红细胞和Hb。网织红细胞在第7天时极其显著(P<0.01)升高,Hb、RBC、Hct在第16天时极显著(P<0.01)升高。结论:HiHiLo可有效促进红细胞生成,增加受试者的RBC和Hb,提高机体氧运输能力,且网织红细胞的显著性变化早于RBC、Hb的显著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HILO 网织红细胞 H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