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生物安全管理谈规模猪场对非洲猪瘟的防控 被引量:3
1
作者 马东平 《中国畜禽种业》 2019年第5期130-130,共1页
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SFV)感染而诱发的急性、热性、高度传染性疾病,此病发病率高,致死率高,是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法定报告的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文章从生物安全管理角度出发,注意引种的安全管理、注意喂料的... 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SFV)感染而诱发的急性、热性、高度传染性疾病,此病发病率高,致死率高,是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法定报告的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文章从生物安全管理角度出发,注意引种的安全管理、注意喂料的生物安全、严格分区管理降低传播风险、严格场内消毒管理制度等4个关键技术环节,有效防控非洲猪瘟做要点阐述,以供同仁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猪瘟 流行 防控 生物安全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冬青种子总黄酮对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功能及胸腺和脾超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5
2
作者 黄伟宽 刘瑞菊 +5 位作者 贾宁 方梅 陶波 张嘉男 梁鹏飞 邓康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752-1760,共9页
旨在深入探讨沙冬青种子总黄酮对免疫抑制小鼠的免疫功能及胸腺和脾超微结构的影响。将10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免疫抑制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每组20只(雌雄各半),采用灌胃法给药,前7d,免疫抑制组、试验... 旨在深入探讨沙冬青种子总黄酮对免疫抑制小鼠的免疫功能及胸腺和脾超微结构的影响。将10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免疫抑制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每组20只(雌雄各半),采用灌胃法给药,前7d,免疫抑制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与试验Ⅲ组小鼠均灌胃0.6mL环磷酰胺溶液;后21d,试验Ⅰ组、试验Ⅱ组、试验Ⅲ组分别灌胃0.6mL黄酮剂量为50、150、250mg·(kg·d)^(-1)的总黄酮溶液,未明确写出的组别和时间点在上述给药时段相应灌胃0.6 mL生理盐水。试验28d后,分别测定碳粒廓清指数和脏器指数(胸腺、脾)及小鼠血清IL-2、IL-4含量。同时,采用扫描电镜观察脾和胸腺结构。结果表明,灌胃环磷酰胺可复制小鼠免疫抑制模型。不同剂量的沙冬青种子总黄酮能不同程度提高免疫抑制小鼠胸腺和脾指数、碳粒廓清指数、吞噬指数以及血清IL-2和IL-4含量,尤其试验Ⅱ组,总黄酮灌胃剂量为150mg·(kg·d)^(-1),其效果最为突出,与免疫抑制组比较均差异极显著(P<0.01)。电镜观察显示,沙冬青种子总黄酮不同剂量试验组小鼠胸腺、脾中成熟淋巴细胞数量与免疫抑制组小鼠比较均不同程度增多,尤其试验Ⅱ组中成熟淋巴细胞数量增多最明显(P<0.01),且淋巴细胞排列紧密,与周围间质间隙明显减少。上述结果提示,沙冬青种子总黄酮可通过促进免疫器官淋巴细胞的增殖和成熟,改善和修复受损免疫器官组织结构,从而达到改善和增强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功能的作用,且在一定范围内具有剂量依赖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冬青种子总黄酮 免疫抑制小鼠 IL-2 IL-4 胸腺 扫描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鸭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防控措施 被引量:10
3
作者 单春海 《现代畜牧科技》 2019年第4期56-57,共2页
鸭病毒性肝炎是由于感染鸭病毒性肝炎病毒而发生的一种烈性、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该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且任何品种、年龄的鸭都能够感染,尤其是1周龄的雏鸭易发,成年鸭感染后往往不出现发病,而作为该病的传染源。如果混合感染鸭瘟... 鸭病毒性肝炎是由于感染鸭病毒性肝炎病毒而发生的一种烈性、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该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且任何品种、年龄的鸭都能够感染,尤其是1周龄的雏鸭易发,成年鸭感染后往往不出现发病,而作为该病的传染源。如果混合感染鸭瘟、鸭疫里默氏杆菌、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等,会导致病死率升高。如果诊断不当或者没有及时治疗,会导致雏鸭大量死亡,生产性能下降,严重影响养鸭的经济效益,应加以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鸭 病毒性肝炎 流行病学 临床症状 病理变化 治疗 免疫接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鸡绦虫病的临床症状、诊断与防治措施 被引量:6
4
作者 孙之伟 孟春辉 《现代畜牧科技》 2016年第11期124-124,共1页
肉鸡绦虫病是由于食入寄生有绦虫幼虫的中间宿主(如蚯蚓、甲壳动物、昆虫等)而引起的一种蠕虫病,虫体通常在机体小肠内寄生。任何年龄的肉鸡都对该病具有易感性,其中雏鸡最容易感染,往往会影响生长发育或者发生死亡。该病通常在夏秋多... 肉鸡绦虫病是由于食入寄生有绦虫幼虫的中间宿主(如蚯蚓、甲壳动物、昆虫等)而引起的一种蠕虫病,虫体通常在机体小肠内寄生。任何年龄的肉鸡都对该病具有易感性,其中雏鸡最容易感染,往往会影响生长发育或者发生死亡。该病通常在夏秋多雨季节容易发生,持续时间较短,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鸡 绦虫病 临床症状 实验室检查 药物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疫病的发生特点及防治 被引量:3
5
作者 孙之伟 《中国畜禽种业》 2019年第5期174-174,共1页
结合日常工作实践,分析猪疫病的发生特点,针对与以往呈现的不同特点提出重塑“防重于治”的理念;科学合理组织养猪生产;合理有效的使用兽药抗菌药物;根据疫情流行制定免疫接种程序等对应的防控措施,以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猪病 流行 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大肠杆菌病的临床症状及综合防治 被引量:2
6
作者 马东平 孙之伟 《现代畜牧科技》 2016年第11期138-138,共1页
鸭大肠杆菌病是一种细菌性的传染病,由致病性的大肠杆菌引起的。鸭得此病的主要原因是饲养管理不当,防治措施不完善引起的大肠杆菌病的发生和传播,病鸭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现对鸭大肠杆菌的症状以及防治措施加以简单介绍。
关键词 大肠杆菌病 临床症状 解剖症状 防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群主要疫病发病特点及防控技术 被引量:2
7
作者 孟春辉 《中国畜禽种业》 2019年第5期173-173,共1页
做好猪病防控工作,应对主要流行猪病有所了解,同时,掌握猪病流行的特点,能根据猪病流行的特点制订对应的防控措施——谨慎引种;落实好生物安全措施;做好疾病检测监控;健全猪病防疫体系等,文章阐释相关技术要点,以供同仁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猪病 流行 防控 技术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鸡马立克氏病的流行现状、临床特征及预防
8
作者 单春海 《现代畜牧科技》 2019年第5期54-55,共2页
肉鸡马立克氏病是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是由于感染疱疹病毒而导致,以形成淋巴组织增生性肿瘤为特征。该病在全世界的养鸡地区都可发生,鸡群的发病率在1%~30%范围内变化,有时可达到60%,甚至整群都患病,是目前威胁养鸡业的一种主要传染... 肉鸡马立克氏病是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是由于感染疱疹病毒而导致,以形成淋巴组织增生性肿瘤为特征。该病在全世界的养鸡地区都可发生,鸡群的发病率在1%~30%范围内变化,有时可达到60%,甚至整群都患病,是目前威胁养鸡业的一种主要传染病。鸡群发病后,会直接导致生产性能降低和病死率升高,间接导致鸡群发生免疫抑制,使其容易感染其他疫病,严重损害养鸡业的经济效益。现概述该病的防控措施,供养鸡户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鸡 马立克氏病 病原学 流行现状 临床症状 免疫预防 疫情监测 饲养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子宫内膜炎的病因、临床表现及其综合防治
9
作者 孟春辉 马东平 《现代畜牧科技》 2016年第11期118-118,共1页
母猪子宫内膜炎是指子宫黏膜发炎,是繁殖母猪比较容易发生的一种生殖器官疾病,也是导致其发生不孕的主要病因。母猪在分娩过程中没有采取恰当处理就容易出现发病,病猪主要临床特征是阴道分泌物明显增多、不发情等。猪场发生该病后如果... 母猪子宫内膜炎是指子宫黏膜发炎,是繁殖母猪比较容易发生的一种生殖器官疾病,也是导致其发生不孕的主要病因。母猪在分娩过程中没有采取恰当处理就容易出现发病,病猪主要临床特征是阴道分泌物明显增多、不发情等。猪场发生该病后如果没有及时采取有效处理措施,会严重危害养猪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炎 病因分析 对症治疗 卫生消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