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9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炎性假瘤与恶性肿瘤鉴别困难1例
被引量:
10
1
作者
孙竞
胡艳
马国政
《临床眼科杂志》
2003年第4期366-366,共1页
关键词
炎性假瘤
恶性肿瘤
鉴别诊断
病理诊断
免疫反应性疾病
活组织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联合治疗疗效分析
被引量:
3
2
作者
黄芳
宋彩萍
于淼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6年第12期2311-2313,共3页
目的:观察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药物玻璃体腔内注射及全视网膜光凝(panretinal photocoagulation,PRP)后联合滤过手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对21例23眼患者中屈光介质透明者行抗VEG...
目的:观察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药物玻璃体腔内注射及全视网膜光凝(panretinal photocoagulation,PRP)后联合滤过手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对21例23眼患者中屈光介质透明者行抗VEGF药物玻璃体腔内注射及PRP后新生血管消退后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屈光介质混浊患者行白内障或玻璃体切除术及全视网膜光凝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随访3mo,对治疗前后眼压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患者1例1眼视力提高显著,其余患者视力稳定或略有提高,所有患者虹膜新生血管均有不同程度消退。治疗前后眼压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术中术后严重并发症。结论:抗VEGF药物玻璃体腔内注射及PRP清除虹膜新生血管后联合滤过手术可以较快、较好地控制眼压,可有效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压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抑制剂
玻璃体腔注射
小梁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皮肤轮匝肌瓣悬吊术治疗先天性上睑下垂
被引量:
1
3
作者
胡艳
孙競
张莉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0年第3期611-611,共1页
关键词
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
悬吊术
肌瓣
治疗
皮肤
功能不全
提上睑肌
手术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单侧内直肌截除术治疗儿童残余性和复发性外斜视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
1
4
作者
王涛
杨相泽
王利华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95-197,共3页
目的:探讨单侧内直肌截除术治疗儿童残余性和复发性外斜视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价其在不同外斜视类型及不同初次手术方式应用的差异性。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收集2009-01/2013-02在山东大学附属山东省立医院行单侧内直肌截除术治疗...
目的:探讨单侧内直肌截除术治疗儿童残余性和复发性外斜视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价其在不同外斜视类型及不同初次手术方式应用的差异性。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收集2009-01/2013-02在山东大学附属山东省立医院行单侧内直肌截除术治疗的残余性和复发性外斜视连续性病例48例48眼,观察术后第1d,6wk以及末次随访(术后6~32mo)时患儿眼位、眼位非共同性、融合功能及立体视锐度情况。结果:术后第1d手术正位率为83%(40/48),欠矫率为4%(2/48),过矫率为13%(6/48);术后第6wk手术正位率为81%(39/48),欠矫率为13%(6/48),过矫率为6%(3/48);末次随访时正位率为75%(36/48),欠矫率为25%(12/48),无1例过矫。不同初次手术方式和不同外斜视类型患儿末次随访时手术正位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168、0.50)。术后所有病例均未出现眼球运动非共同性和眼球外转受限。结论:单侧内直肌截除术是治疗儿童残余性和复发性外斜视的安全有效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内直肌截除术
外斜视
复发性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氰基丙烯酸酯在小梁切除术中应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
1
5
作者
王涛
赵敏
杨相泽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0年第9期1692-1694,共3页
目的:观察和探讨氰基丙烯酸正辛酯/正丁酯(N-Octyl-Cyanoacrylate/N-Butyl-Cyanoacrylate)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粘合巩膜瓣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临床对照研究,将40例接受青光眼小梁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粘合组20例25...
目的:观察和探讨氰基丙烯酸正辛酯/正丁酯(N-Octyl-Cyanoacrylate/N-Butyl-Cyanoacrylate)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粘合巩膜瓣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临床对照研究,将40例接受青光眼小梁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粘合组20例25眼,用医用胶粘贴巩膜瓣;缝线组20例28眼,用10-0尼龙线缝合巩膜瓣。比较两组术后反应、并发症、眼压、视力、视野等情况。结果:术后随访6~24mo。粘合组25眼与缝线组28眼相比术后平均眼压差异无显著性(P>0.05),粘合组分别有1眼于术后2wk和2眼于术后1mo出现眼压>21mmHg,给予局部药物可控制,缝线组分别有2眼于术后7d出现眼压>21mmHg,1眼给予局部药物可控制,然而另1眼控制无效后于术后6mo给予再次手术治疗;两组均以形成Ⅱ型滤过泡为主,粘合组功能性滤过泡形成率为84%,与缝线组的82%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较少;所有病例手术前、后视力和视野基本保持不变,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使用α-氰基丙烯酸正辛酯(N-OCA)/正丁酯(N-BCA)粘合巩膜瓣安全、简便,可代替传统的缝线缝合并在一定程度上优于缝线,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研究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氰基丙烯酸酯
青光眼
小梁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玻璃体切除术中驱逐性脉络膜上腔出血1例
被引量:
1
6
作者
孙蕾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9年第10期1906-1906,共1页
关键词
驱逐性脉络膜上腔出血
眼玻璃体切除术
右眼视网膜脱离
视网膜脉络膜
玻璃体内注射
视网膜复位
全氟化碳液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PVEP检测结果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
7
7
作者
张学印
徐西玲
贾红艳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5年第9期1618-1620,共3页
目的:分析年龄对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PVEP检测结果的影响及其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眼科2012-06/2014-06收治的136例272眼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为研究对象,按弱视严重程度(BCVA≥0.5,0.3≤BCVA〈0.5,BCVA〈0.3)分为轻、中、重度三组,...
目的:分析年龄对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PVEP检测结果的影响及其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眼科2012-06/2014-06收治的136例272眼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为研究对象,按弱视严重程度(BCVA≥0.5,0.3≤BCVA〈0.5,BCVA〈0.3)分为轻、中、重度三组,每组又分为〈6岁和≥6岁两类。运用PVEP检测各组的LP100及AP100,对比组间差异;将入选患儿按年龄细分为:4-〈6岁、6-〈8岁、8-〈10岁、≥10岁四个年龄段,以BCVA为因变量,建立包含年龄、等效球镜度、性别、弱视类型的Logistic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年龄与弱视诊断的相关性。结果:LP100: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5.22,P〈0.01);AP100: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差异显著(F=16.74,P=0.007);轻度、中度、重度弱视组内,〈6岁组与≥6岁组比较,LP100显著低(t=8.36、5.37、2.48,P=0.00、0.00、0.02),AP100显著高(t=6.76、4.88、2.85,P=0.00、0.00、0.01);年龄与弱视诊断的独立相关(P〈0.01,95%CI:0.714-0.785)。结论:年龄是屈光不正性弱视诊断的独立相关因素,同一视力水平在不同年龄段所代表的视功能意义不同,在衡量儿童弱视严重程度时,应对不同年龄段儿童采取不同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视
矫正视力
诱发电位
儿童
年龄
屈光不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亮甲”致角结膜烧伤1例
8
作者
张喜青
黄芳
孙鹏燕
《临床眼科杂志》
2004年第2期191-191,共1页
关键词
亮甲
角膜烧伤
结膜烧伤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无晶体眼与人工晶体眼视网膜脱离的临床分析
9
作者
陆之巍
许迅
吴乃川
《临床眼科杂志》
1999年第1期49-50,共2页
目的探讨无晶体眼与人工晶体眼视网膜脱离的发生原因。方法探对29例行不同术式白内障手术后形成视网膜脱离的病人进行了分析。结果行ICCE术者因玻璃体牵引,术后发生网脱机率较高,且裂孔多,位置靠周边,影响裂孔检出率,复位手...
目的探讨无晶体眼与人工晶体眼视网膜脱离的发生原因。方法探对29例行不同术式白内障手术后形成视网膜脱离的病人进行了分析。结果行ICCE术者因玻璃体牵引,术后发生网脱机率较高,且裂孔多,位置靠周边,影响裂孔检出率,复位手术失败率较高。故不宜采用。植入人工晶体眼较单纯囊外摘除无晶体眼出现网脱机率少,但因后囊易机化混浊,裂孔检出率也低,影响复位手术。各种术式术后出现网脱多在3个月之内。结论提高手术技巧,减少并发症,加强术后随访是减少网脱发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脱离
白内障
人工晶体眼
病因
无晶体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炎性假瘤与恶性肿瘤鉴别困难1例
被引量:
10
1
作者
孙竞
胡艳
马国政
机构
山东省威海市立医院眼科
出处
《临床眼科杂志》
2003年第4期366-366,共1页
关键词
炎性假瘤
恶性肿瘤
鉴别诊断
病理诊断
免疫反应性疾病
活组织检查
分类号
R739.7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联合治疗疗效分析
被引量:
3
2
作者
黄芳
宋彩萍
于淼
机构
中国
山东省威海市立医院眼科
中国
山东省
荣成市人民
医院
眼科
出处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6年第12期2311-2313,共3页
文摘
目的:观察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药物玻璃体腔内注射及全视网膜光凝(panretinal photocoagulation,PRP)后联合滤过手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对21例23眼患者中屈光介质透明者行抗VEGF药物玻璃体腔内注射及PRP后新生血管消退后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屈光介质混浊患者行白内障或玻璃体切除术及全视网膜光凝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随访3mo,对治疗前后眼压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患者1例1眼视力提高显著,其余患者视力稳定或略有提高,所有患者虹膜新生血管均有不同程度消退。治疗前后眼压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术中术后严重并发症。结论:抗VEGF药物玻璃体腔内注射及PRP清除虹膜新生血管后联合滤过手术可以较快、较好地控制眼压,可有效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关键词
眼压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抑制剂
玻璃体腔注射
小梁切除术
Keywords
intraocular pressure
neovascular glaucoma
angiogenesis inhibitor
intravitreal
trabeculectomy
分类号
R775 [医药卫生—眼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皮肤轮匝肌瓣悬吊术治疗先天性上睑下垂
被引量:
1
3
作者
胡艳
孙競
张莉
机构
中国
山东省威海市立医院眼科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
威海
医院
眼科
出处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0年第3期611-611,共1页
关键词
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
悬吊术
肌瓣
治疗
皮肤
功能不全
提上睑肌
手术方法
分类号
R779.6 [医药卫生—眼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单侧内直肌截除术治疗儿童残余性和复发性外斜视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
1
4
作者
王涛
杨相泽
王利华
机构
中国
山东省威海市立医院眼科
山东
大学附属省
立
医院
眼科
出处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95-197,共3页
文摘
目的:探讨单侧内直肌截除术治疗儿童残余性和复发性外斜视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价其在不同外斜视类型及不同初次手术方式应用的差异性。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收集2009-01/2013-02在山东大学附属山东省立医院行单侧内直肌截除术治疗的残余性和复发性外斜视连续性病例48例48眼,观察术后第1d,6wk以及末次随访(术后6~32mo)时患儿眼位、眼位非共同性、融合功能及立体视锐度情况。结果:术后第1d手术正位率为83%(40/48),欠矫率为4%(2/48),过矫率为13%(6/48);术后第6wk手术正位率为81%(39/48),欠矫率为13%(6/48),过矫率为6%(3/48);末次随访时正位率为75%(36/48),欠矫率为25%(12/48),无1例过矫。不同初次手术方式和不同外斜视类型患儿末次随访时手术正位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168、0.50)。术后所有病例均未出现眼球运动非共同性和眼球外转受限。结论:单侧内直肌截除术是治疗儿童残余性和复发性外斜视的安全有效术式。
关键词
单侧内直肌截除术
外斜视
复发性手术
Keywords
medial rectus resection
exotropia
recurrence surgery
分类号
R779.6 [医药卫生—眼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氰基丙烯酸酯在小梁切除术中应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
1
5
作者
王涛
赵敏
杨相泽
机构
中国
山东省威海市立医院眼科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
医院
眼科
出处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0年第9期1692-1694,共3页
文摘
目的:观察和探讨氰基丙烯酸正辛酯/正丁酯(N-Octyl-Cyanoacrylate/N-Butyl-Cyanoacrylate)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粘合巩膜瓣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临床对照研究,将40例接受青光眼小梁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粘合组20例25眼,用医用胶粘贴巩膜瓣;缝线组20例28眼,用10-0尼龙线缝合巩膜瓣。比较两组术后反应、并发症、眼压、视力、视野等情况。结果:术后随访6~24mo。粘合组25眼与缝线组28眼相比术后平均眼压差异无显著性(P>0.05),粘合组分别有1眼于术后2wk和2眼于术后1mo出现眼压>21mmHg,给予局部药物可控制,缝线组分别有2眼于术后7d出现眼压>21mmHg,1眼给予局部药物可控制,然而另1眼控制无效后于术后6mo给予再次手术治疗;两组均以形成Ⅱ型滤过泡为主,粘合组功能性滤过泡形成率为84%,与缝线组的82%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较少;所有病例手术前、后视力和视野基本保持不变,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使用α-氰基丙烯酸正辛酯(N-OCA)/正丁酯(N-BCA)粘合巩膜瓣安全、简便,可代替传统的缝线缝合并在一定程度上优于缝线,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研究及推广。
关键词
氰基丙烯酸酯
青光眼
小梁切除术
Keywords
cyanoacrylate
glaucoma
trabeculectomy
分类号
R779.6 [医药卫生—眼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玻璃体切除术中驱逐性脉络膜上腔出血1例
被引量:
1
6
作者
孙蕾
机构
中国
山东省威海市立医院眼科
出处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9年第10期1906-1906,共1页
关键词
驱逐性脉络膜上腔出血
眼玻璃体切除术
右眼视网膜脱离
视网膜脉络膜
玻璃体内注射
视网膜复位
全氟化碳液
病例报告
分类号
R779.6 [医药卫生—眼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PVEP检测结果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
7
7
作者
张学印
徐西玲
贾红艳
机构
中国
山东省
威海市
立
第二
医院
眼科
出处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5年第9期1618-1620,共3页
文摘
目的:分析年龄对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PVEP检测结果的影响及其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眼科2012-06/2014-06收治的136例272眼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为研究对象,按弱视严重程度(BCVA≥0.5,0.3≤BCVA〈0.5,BCVA〈0.3)分为轻、中、重度三组,每组又分为〈6岁和≥6岁两类。运用PVEP检测各组的LP100及AP100,对比组间差异;将入选患儿按年龄细分为:4-〈6岁、6-〈8岁、8-〈10岁、≥10岁四个年龄段,以BCVA为因变量,建立包含年龄、等效球镜度、性别、弱视类型的Logistic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年龄与弱视诊断的相关性。结果:LP100: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5.22,P〈0.01);AP100: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差异显著(F=16.74,P=0.007);轻度、中度、重度弱视组内,〈6岁组与≥6岁组比较,LP100显著低(t=8.36、5.37、2.48,P=0.00、0.00、0.02),AP100显著高(t=6.76、4.88、2.85,P=0.00、0.00、0.01);年龄与弱视诊断的独立相关(P〈0.01,95%CI:0.714-0.785)。结论:年龄是屈光不正性弱视诊断的独立相关因素,同一视力水平在不同年龄段所代表的视功能意义不同,在衡量儿童弱视严重程度时,应对不同年龄段儿童采取不同标准。
关键词
弱视
矫正视力
诱发电位
儿童
年龄
屈光不正
Keywords
amblyopia
corrected visual acuity
evoked potentials
child
age
refractive errors
分类号
R777.44 [医药卫生—眼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亮甲”致角结膜烧伤1例
8
作者
张喜青
黄芳
孙鹏燕
机构
山东省威海市立医院眼科
出处
《临床眼科杂志》
2004年第2期191-191,共1页
关键词
亮甲
角膜烧伤
结膜烧伤
诊断
治疗
分类号
R779.1 [医药卫生—眼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无晶体眼与人工晶体眼视网膜脱离的临床分析
9
作者
陆之巍
许迅
吴乃川
机构
山东省威海市立医院眼科
上
海市
第一人民
医院
眼科
出处
《临床眼科杂志》
1999年第1期49-50,共2页
文摘
目的探讨无晶体眼与人工晶体眼视网膜脱离的发生原因。方法探对29例行不同术式白内障手术后形成视网膜脱离的病人进行了分析。结果行ICCE术者因玻璃体牵引,术后发生网脱机率较高,且裂孔多,位置靠周边,影响裂孔检出率,复位手术失败率较高。故不宜采用。植入人工晶体眼较单纯囊外摘除无晶体眼出现网脱机率少,但因后囊易机化混浊,裂孔检出率也低,影响复位手术。各种术式术后出现网脱多在3个月之内。结论提高手术技巧,减少并发症,加强术后随访是减少网脱发生的关键。
关键词
视网膜脱离
白内障
人工晶体眼
病因
无晶体眼
分类号
R774.130.2 [医药卫生—眼科]
R779.660.6 [医药卫生—眼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炎性假瘤与恶性肿瘤鉴别困难1例
孙竞
胡艳
马国政
《临床眼科杂志》
2003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联合治疗疗效分析
黄芳
宋彩萍
于淼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6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皮肤轮匝肌瓣悬吊术治疗先天性上睑下垂
胡艳
孙競
张莉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单侧内直肌截除术治疗儿童残余性和复发性外斜视的疗效观察
王涛
杨相泽
王利华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氰基丙烯酸酯在小梁切除术中应用的初步研究
王涛
赵敏
杨相泽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玻璃体切除术中驱逐性脉络膜上腔出血1例
孙蕾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PVEP检测结果的相关性分析
张学印
徐西玲
贾红艳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5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亮甲”致角结膜烧伤1例
张喜青
黄芳
孙鹏燕
《临床眼科杂志》
200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无晶体眼与人工晶体眼视网膜脱离的临床分析
陆之巍
许迅
吴乃川
《临床眼科杂志》
199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