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东省矿床成矿系列研究 被引量:20
1
作者 于学峰 张天祯 +7 位作者 王虹 程光锁 李大鹏 倪振平 宋明春 张增奇 李洪奎 杨恩秀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69-184,共16页
文章在对山东省已查明资源储量的石油、煤、金、铁、铜、金刚石、石膏、石盐、石墨、自然硫、萤石、蓝宝石等以固体矿产为主的成矿地质条件进行总结的基础上,根据矿床成矿系列研究的学术思想,在全省初步划分为34个成矿系列,其中重要成... 文章在对山东省已查明资源储量的石油、煤、金、铁、铜、金刚石、石膏、石盐、石墨、自然硫、萤石、蓝宝石等以固体矿产为主的成矿地质条件进行总结的基础上,根据矿床成矿系列研究的学术思想,在全省初步划分为34个成矿系列,其中重要成矿系列10个。这34个矿床成矿系列,分别归属于与岩浆作用、沉积作用、变质作用及成矿流体作用有关的4类矿床成矿系列组合。同时对成矿系列组合及其分布特征和当前山东成矿系列研究中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以及对山东各个地质历史时期的成矿作用及其所形成的矿床的全部地质要素特征进行总结,并对山东成矿作用划分为早前寒武纪、中元古代-新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5个大的成矿期的成矿系列特征进行了分析论述,建立了山东省成矿系列类型和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矿床成矿系列 成矿系列组合 成矿历史演化 成矿规律 山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归来庄金矿田卓家庄含碲金矿床的碲化物赋存状态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胡勇平 于学峰 +3 位作者 李大鹏 傅瑾君 郑林伟 郑遗凡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75-490,共16页
含碲金矿床中碲的赋存状态研究是对其进行综合开发利用的技术关键。文章采用高分辨率扫描电镜(SEM)结合X射线能谱(EDS)和元素面分布技术(EDS_Mapping),首次对山东省归来庄金矿田的卓家庄金矿床中金属类微细矿物及蚀变围岩进行元素空间... 含碲金矿床中碲的赋存状态研究是对其进行综合开发利用的技术关键。文章采用高分辨率扫描电镜(SEM)结合X射线能谱(EDS)和元素面分布技术(EDS_Mapping),首次对山东省归来庄金矿田的卓家庄金矿床中金属类微细矿物及蚀变围岩进行元素空间分布及丰度分析,定性确定可能存在的矿物种类、形态特征及各矿物间的空间关系。在此基础上,采用EDS微区成分分析法分别对各含碲矿物进行了精确的成分测定,最终得到矿石中含碲矿物的化学式和空间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山东卓家庄金矿床中含碲矿物均以浸染状的他形镶嵌分布于主矿物之间,颗粒大小从几微米到几百微米,总体以二十几微米最多,不同粒级的碲化物常相互伴生;含碲矿物种类有单质碲矿、PbTe、FeTe_2、AgAu_2Te_6和Cu_xAg_(1_x)Au_2Te_6,其中后两种矿物为本研究首次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X射线能谱分析 元素面分布 碲化物 赋存状态 卓家庄金矿床 山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共同体理念的山东省自然资源登记单元划定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唐伟 王英 +2 位作者 张超 刘培红 熊军 《智慧农业导刊》 2023年第7期37-42,46,共7页
自然资源确权登记是我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与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中的重大基础性改革任务,也是履行自然资源“两统一”管理职责的重要基础支撑。登记单元划定是确权登记工作的重要环节,以“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系统理念为遵... 自然资源确权登记是我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与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中的重大基础性改革任务,也是履行自然资源“两统一”管理职责的重要基础支撑。登记单元划定是确权登记工作的重要环节,以“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系统理念为遵循,结合山东省试点开展及具体实践工作中的经验做法,系统梳理总结登记单元划定中存在的6个方面的问题与具体操作中的难点,提出以建立数据共享、“四个平台”、协调推进、科技创新和完善标准等5个方面的工作机制的解决对策,并基于共同体理念提出合理化建议,旨在推动登记单元划定工作更加顺利通畅与科学合理,为整个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工作筑牢根基,实现山水林田湖草整体保护、系统修复和综合治理国家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资源确权登记 登记单元划定 共同体理念 对策建议 山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融合机制的山东省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保护修复实现策略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刘培红 李新卫 +2 位作者 唐伟 杨振宇 王英 《智慧农业导刊》 2023年第5期37-41,45,共6页
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保护修复是新时代构建国土空间保护利用总体格局的重要手段,也是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环节。省域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保护修复当以维持区域生态保护格局为核心,聚焦基于融合机制的系统化、综合性治理手段,构建国土... 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保护修复是新时代构建国土空间保护利用总体格局的重要手段,也是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环节。省域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保护修复当以维持区域生态保护格局为核心,聚焦基于融合机制的系统化、综合性治理手段,构建国土空间综合治理与生态保护修复总体格局,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以山东省为例,在问题识别与综合分析基础上,基于省域生态系统现状与保护格局,构建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国土空间开发利用保护格局,确定分区与重点区域,安排部署11项重点工程,分别从生态空间、农业空间和城镇空间制定出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保护修复的模式与实施方向,提出以创新、监督、融合和法治四大机制用以保障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保护修复的技术性、有效性、动态性和规范性,以期为省域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保护修复提供支撑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综合整治 生态保护修复 融合机制 实现策略 山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沂沭断裂带中段南小尧金矿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5
5
作者 刘晓通 毛光周 +4 位作者 王向军 安鹏瑞 孟令强 宋立国 何铁良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6-90,共15页
南小尧金矿位于山东沂沭断裂带中段,发育蚀变岩型和石英脉型金矿体。通过对南小尧金矿3种矿石(黄铁绢英岩化绿片岩、黄铁矿化绿泥石化糜棱岩和石英-硫化物脉)及黄铁矿主、微量元素特征分析,探讨其成矿物质与成矿流体特征、构造条件和成... 南小尧金矿位于山东沂沭断裂带中段,发育蚀变岩型和石英脉型金矿体。通过对南小尧金矿3种矿石(黄铁绢英岩化绿片岩、黄铁矿化绿泥石化糜棱岩和石英-硫化物脉)及黄铁矿主、微量元素特征分析,探讨其成矿物质与成矿流体特征、构造条件和成矿机制。结果表明:3种矿石整体富集Co、Ni,稀土元素总含量较低,成矿流体来源于深部,Eu异常为弱的负异常向正异常过渡,流体的性质可能发生变化;黄铁矿Au与Ag质量分数之比低于0.5且贫As,成矿流体的温度较高;3种矿石的形成可能与火山活动有关,其中黄铁绢英岩化绿片岩和石英-硫化物脉的形成与火山、次火山热液有关,火山热液可能来自于燕山期的火山活动;矿石原岩可能为沉积岩和偏碱性的中—基性岩浆岩,矿石的成矿物质可能来源于深部地幔。综上所述,南小尧金矿的成矿物质与成矿流体均来自于深部,由于火山-岩浆活动而向上涌入,随着大气降水的注入,成矿环境由弱还原向弱氧化转变,这种转变加速了Au的沉淀,使Au在不同的构造位置富集成矿,形成不同类型的金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金矿 成矿物质 成矿流体 微量元素 硫同位素 原位分析 沂沭断裂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胶东地区盘子涧金矿成矿流体He-Ar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3
6
作者 毛光周 何铁良 +8 位作者 许庆林 杨锋杰 曹明平 安鹏瑞 窦义鑫 于晓卫 刘晓通 孟令强 宋立国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88-198,共11页
盘子涧金矿地处山东胶东地区蓬莱—栖霞金成矿带南部,是典型的石英脉型金矿,Au品位高,目前对该矿床成矿流体来源的研究尚不深入。在详细的矿相学观察及黄铁矿显微结构研究基础上,对盘子涧金矿主成矿阶段(石英-黄铁矿(绢云母)阶段和金-石... 盘子涧金矿地处山东胶东地区蓬莱—栖霞金成矿带南部,是典型的石英脉型金矿,Au品位高,目前对该矿床成矿流体来源的研究尚不深入。在详细的矿相学观察及黄铁矿显微结构研究基础上,对盘子涧金矿主成矿阶段(石英-黄铁矿(绢云母)阶段和金-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的载金黄铁矿进行了流体包裹体He-Ar同位素组成分析。结果表明:盘子涧金矿载金黄铁矿中流体包裹体的3He丰度为(3.49~8.50)×10^-14 cm^3 STP·g^-1,4He丰度为(2.46~5.06)×10^-8 cm^3 STP·g^-1,3He/4He值为0.8 Ra^1.2 Ra(Ra为大气3He/4He值,Ra=1.39×10^-6),成矿流体表现出以富集地幔为主导的壳幔混合特征;40Ar丰度为(1.02~2.65)×10^-7 cm^3 STP·g^-1,40Ar/36Ar值为896.3~1724.1,是大气饱和水40Ar/36Ar值的2~3倍,与中国东北部幔源岩样品40Ar/36Ar值相近,推测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富集地幔,成矿流体中存在着一定量的地壳放射性成因40Ar,表明地壳流体参与了成矿作用。综上所述,推断山东胶东地区盘子涧金矿成矿流体为以富集地幔流体为主导的壳幔混合流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金矿 HE-AR同位素 成矿流体 黄铁矿 流体包裹体 富集地幔 山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西归来庄金矿田碲金元素地球化学过程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于学峰 李大鹏 +2 位作者 李增胜 尉鹏飞 Rana.N.S.Sodhi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77-290,共14页
归来庄金矿田是中国重要的富碲型金矿田之一,金矿体产于燕山早期中-碱性次火山杂岩中,以富含碲化合物为特征,由于其碲金成矿机理尚不明确,而受到广泛关注。文章以归来庄金矿田代表性矿石为研究对象,探索成矿过程中的碲金元素地球化学过... 归来庄金矿田是中国重要的富碲型金矿田之一,金矿体产于燕山早期中-碱性次火山杂岩中,以富含碲化合物为特征,由于其碲金成矿机理尚不明确,而受到广泛关注。文章以归来庄金矿田代表性矿石为研究对象,探索成矿过程中的碲金元素地球化学过程。通过二次飞行时间离子探针、电子探针及矿石微量稀土元素分析等多种研究手段,试图揭示成矿过程中碲元素参与成矿的主要地球化学行为。研究认为,Te在中、低温条件下易置换S,而使Te以类质同象的形式分散于硫化物晶格中,在高碲逸度的条件下,Te易与Au、Ag、Cu、Pb等元素形成碲化物而参与成矿,这是碲元素参与成矿的主要地球化学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金矿 碲化物 元素地球化学 归来庄金矿田 鲁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西铜石地区碲型金矿床中碲化物特征及其成矿机制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孙雨沁 于学峰 +7 位作者 单伟 李增胜 熊玉新 李大鹏 舒磊 迟乃杰 程伟 李敏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61-373,共13页
为探讨鲁西铜石地区归来庄金矿和卓家庄金矿的成矿物质来源及成矿机制,利用显微镜和电子探针对矿石中典型碲化物矿物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碲化物矿物主要为自然碲和碲银矿,其次是针碲金银矿、AgAu_2Te_6、含银自然金和碲铅矿,初步... 为探讨鲁西铜石地区归来庄金矿和卓家庄金矿的成矿物质来源及成矿机制,利用显微镜和电子探针对矿石中典型碲化物矿物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碲化物矿物主要为自然碲和碲银矿,其次是针碲金银矿、AgAu_2Te_6、含银自然金和碲铅矿,初步认为AgAu_2Te_6为新矿物。针碲金银矿、AgAu_2Te_6、部分碲银矿、含银自然金可能是在非平衡状态下快速沉淀而成,与含矿流体的间歇性沸腾作用有关。碲化物的沉淀顺序反映了其各自熔化温度的差异,说明熔点高的碲化物将优先沉淀。矿床成矿热液具有多来源性,可能存在含Au、Ag流体和Te流体,二者在一定的条件下发生不混溶;流体沸腾作用可能是导致碲化物和金等成矿物质快速沉淀的主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碲化物 金矿床 电子探针 铜石地区 成矿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金矿找矿突破进展与前景 被引量:51
9
作者 于学峰 宋明春 +2 位作者 李大鹏 田京祥 王来明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847-2862,共16页
本文在前人工作基础上,综合近年来山东国土、地矿、黄金、冶勘、核工业、武警等行业取得的找矿科研成果,详细介绍了山东省金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和地质特征,系统总结了近年来山东省金矿在找矿突破、成矿规律及找矿方法方面的主要进展,并... 本文在前人工作基础上,综合近年来山东国土、地矿、黄金、冶勘、核工业、武警等行业取得的找矿科研成果,详细介绍了山东省金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和地质特征,系统总结了近年来山东省金矿在找矿突破、成矿规律及找矿方法方面的主要进展,并初步指明了山东省金矿下一步的找矿远景和找矿方向。作为国内外知名的金矿大省,山东省金资源储量和产量均居全国第一位。在找矿突破方面,胶东地区自2011年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实施以来,在三山岛、焦家和招平等重要金矿带连续实现找矿重大突破,新增资源量2500余吨,累计查明资源储量已达4500多吨。近年来,在鲁西地区归来庄矿田隐爆角砾岩型金矿深部600米以下发现矿体,预计新增资源储量超过20吨,归来庄金矿将成为鲁西资源量大于50吨的唯一特大型金矿床,也显示着该矿田具有广阔的深部找矿前景。在成矿作用研究方面,针对成矿作用机制、成矿模式及矿床类型等不同方面,地质学家们也提出了诸多理论学说。这些理论学说对促进山东金矿找矿突破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进一步推动了山东金矿理论创新和找矿实践。在勘查技术方面,也由早期的常规方法技术,发展为现今的高精度、大探测深度找矿方法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 找矿突破 前景 胶东 山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东三山岛金矿床黄铁矿As富集机制及其对金成矿作用的指示 被引量:10
10
作者 许杨 蓝廷广 +3 位作者 舒磊 胡换龙 陈应华 王洪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19-431,共13页
胶东是中国最大的金矿集区,其金矿成因目前还存在较大争议。作为最重要的载金矿物,黄铁矿显微结构及元素-同位素组成能够很好地示踪成矿物质来源和成矿过程。利用SEM、EPMA和LA-ICP-MS微区原位分析方法对胶东代表性蚀变岩型金矿—三山... 胶东是中国最大的金矿集区,其金矿成因目前还存在较大争议。作为最重要的载金矿物,黄铁矿显微结构及元素-同位素组成能够很好地示踪成矿物质来源和成矿过程。利用SEM、EPMA和LA-ICP-MS微区原位分析方法对胶东代表性蚀变岩型金矿—三山岛金矿的黄铁矿开展详细的BSE显微结构以及As含量和S同位素耦合关系研究,发现矿区至少存在3种不同结构和As含量的黄铁矿:①含金石英-黄铁矿细脉中具交代残余结构的低As黄铁矿(Py-1),在BSE图像中显示暗色的核部(Py-1a)和亮色的边部(Py-1b),Py-1a和Py-1b的w(As)分别为48×10^(-6)~524×10^(-6)和183×10^(-6)~1134×10^(-6),δ^(34)S值分别为10.4‰~10.8‰和11.6‰~11.9‰;②含金石英-黄铁矿细脉中具韵律环带结构的高As黄铁矿(Py-2),在BSE图像中显示富含矿物包裹体并多孔的核部(Py-2a)以及很少含矿物包裹体的"干净"边部(Py-2b),Py-2a和Py-2b的w(As)分别为0.14%~0.31%和0.47%~0.97%;③含金石英-多金属硫化物细脉中具核边结构且As含量变化大的黄铁矿(Py-3),其核部Py-3a富含黄铜矿、闪锌矿等矿物包裹体并贫As,w(As)仅为1×10^(-6)~10×10^(-6),δ^(34)S值为4.2%~5.8‰,边部Py-3b几乎不含矿物包裹体但富As,w(As)为8877×10^(-6)~17839×10^(-6),δ^(34)S值为7.7%~10.1‰。上述黄铁矿中,从Py-1a到Py-1b,w(As)和δ^(34)S值缓慢升高,可能主要受水岩相互作用的控制;Py-2具韵律环带且核部多孔、多矿物包裹体,指示了较为剧烈的流体沸腾作用;Py-3a和Py-3b具有截然不同的w(As)和δ^(34)S值,指示了外来富As流体的加入。这些过程有利于As和Au的进一步富集,多种形式的富As和Au机制表明胶东金矿存在复杂的矿化过程和物质来源,特别是流体在迁移过程中萃取围岩中的成矿物质不可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黄铁矿原位分析 显微结构 富As机制 S同位素 三山岛金矿 胶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鲁西金刚石的类型、源区及区域壳幔演化背景 被引量:8
11
作者 宋明春 余西顺 +4 位作者 宋英昕 肖丙建 周登诗 高存山 冯爱平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606-2625,共20页
山东省鲁西地区具有工业价值的金刚石矿有原生金刚石矿和金刚石砂矿两种类型,前者的母岩类型主要有金伯利岩型和煌斑岩型;后者的母岩类型有砾岩型和砂岩型,产于第四纪小埠岭组和于泉组中。寒武纪李官组、石炭纪本溪组、侏罗纪三台组、... 山东省鲁西地区具有工业价值的金刚石矿有原生金刚石矿和金刚石砂矿两种类型,前者的母岩类型主要有金伯利岩型和煌斑岩型;后者的母岩类型有砾岩型和砂岩型,产于第四纪小埠岭组和于泉组中。寒武纪李官组、石炭纪本溪组、侏罗纪三台组、古近纪官庄群和新近纪白彦组也是金刚石的储集层,但均达不到工业利用的要求。这些储集层中所含的金刚石比较而言,蒙阴和费县等地的本溪组中的粒度最大,平邑—泗水地区白彦组中的含量最富,临沂金雀山三台组中的完整晶型者占比最高,枣庄上泥河和泗水踅庄地区李官组中的金刚石熔蚀、磨圆最严重。不同层位和类型的金刚石,其源区、形成时代和构造背景不同。岩相古地理分析表明,李官组金刚石来源于其西南侧马山—四海山一带早前寒武纪结晶基底中的超镁铁质岩,这些超镁铁质岩形成于新太古代,元古宙末早前寒武纪结晶基底隆起、超镁铁质岩遭受剥蚀,少量金刚石沉积于寒武纪底部的李官组砾岩中;本溪组和三台组金刚石的分布和特征指示其源区为蒙阴金伯利岩,蒙阴金伯利岩形成于早—中奥陶世,金伯利岩形成之后发生的加里东运动和印支运动—早燕山运动造成鲁西中部的徂徕山—蒙山一带隆起,金伯利岩被抬升至地表遭受剥蚀,金刚石分别沉积于本溪组和三台组砾岩中;官庄群、白彦组、小埠岭组和于泉组中金刚石的分布和特征指示其源区也主要是蒙阴金伯利岩,新生代鲁西北部的徂徕山-蒙山隆起仍然处于强烈隆升状态,造成白彦组、小埠岭组和于泉组的金刚石富集区均分布于鲁西的南部区域。不同时代金刚石源区的地幔地球化学性状明显不同,华北陆块自太古宙至古元古代地幔源区的εNd(t)=+0.5^+4,指示上地幔处于弱亏损状态;鲁西金伯利岩的εNd(t)值变化于-4.78^+2.76,暗示鲁西早古生代地幔总体处于弱富集状态;鲁西中生代镁铁质岩石的εNd(t)介于-9.2^-21.21,说明地幔于中生代发生强烈富集。鲁西金伯利岩型金刚石原生矿源自于早古生代弱富集地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刚石 储集层 不整合 地幔 构造运动 山东鲁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下游地区浅层地下水资源特征及保护建议 被引量:7
12
作者 王薇 张太平 +6 位作者 王强 张红军 刘洋 赵慧 王岳林 张瑞华 王奎峰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1期93-99,共7页
随着黄河下游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有限的黄河水资源与不断增长的居民用水之间的矛盾日趋突出。为提高应急供水的保障程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本文以利津县浅层地下水资源调查为例,采用现场地质调查、物探、水质分析、... 随着黄河下游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有限的黄河水资源与不断增长的居民用水之间的矛盾日趋突出。为提高应急供水的保障程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本文以利津县浅层地下水资源调查为例,采用现场地质调查、物探、水质分析、水文地质孔钻探与抽水试验等相互结合的试验方法查清了该地区可利用的地下水资源分布和具体资源量。并基于以上研究成果,结合各种取水方法的适用条件,提出了浅层地下水水源地范围和开发利用方案。研究成果为利津县的供水安全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提供水资源保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下游地区 应急地下水 调查评价 保护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土空间规划“三区三线”相互关系及划定技术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唐伟 郭晨 +1 位作者 丁喜莲 陈峰 《智慧农业导刊》 2023年第2期53-58,共6页
2019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实施以来,各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已接近尾声,“三区三线”划定与管控作为其核心环节备受关注,研究旨在探讨“三区三线”相互关系及划定技术,提... 2019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实施以来,各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已接近尾声,“三区三线”划定与管控作为其核心环节备受关注,研究旨在探讨“三区三线”相互关系及划定技术,提高国土空间规划决策与方案的科学性,通过文献调查、比对分析和归纳演绎等方法,在分析“三区三线”划定及管制规则衔接当前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分析它们的相互关系,以整体系统思维优化“评价—初划—优化—细化”的划定流程,建立面向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全过程的覆盖全域、层级分明、类别突出的全域全要素国土空间用途分区管控体系,并讨论大数据挖掘与综合分析利用技术、地理信息空间分析技术、信息平台技术、动态监测和精准评估技术等新技术应用,以期为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实施与完善提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规划 三区三线 用途管制 关键技术 划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日照地区土壤重金属环境质量评价 被引量:8
14
作者 李洪奎 李逸凡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73-486,共14页
通过系统生态地球化学调查与评价,在山东日照地区共采集了5 323个表层土壤样品,获取了表层土壤重金属元素地球化学分析数据。以表层土壤As、Cd、Cr、Cu、Hg、Ni、Pb、Zn等8种重金属元素为研究对象,按照《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 通过系统生态地球化学调查与评价,在山东日照地区共采集了5 323个表层土壤样品,获取了表层土壤重金属元素地球化学分析数据。以表层土壤As、Cd、Cr、Cu、Hg、Ni、Pb、Zn等8种重金属元素为研究对象,按照《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采用单因子指数和综合评价指数对土壤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土壤单因子环境质量评价结果表明:As、Cd、Cr、Cu、Hg、Ni、Pb、Zn等8种元素Ⅰ类土壤的面积比例分别为100.00%、98.21%、94.14%、98.10%、99.90%、89.18%、96.61%和98.37%,说明山东日照地区土壤环境质量良好;土壤单因子环境质量平均达到Ⅰ类土壤的占调查区土壤总面积的96.81%,Ⅱ类土壤占3.17%,Ⅲ类土壤仅占0.02%。表层土壤重金属元素污染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表层土壤环境质量属于Ⅰ类土壤(清洁—较清洁)的占调查区土壤总面积的86.39%,属于Ⅱ类土壤(轻度污染)的占13.55%,属于Ⅲ类土壤(中度污染)的占0.06%,说明山东日照地区表层土壤重金属综合污染很少,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状况良好。土壤重金属元素综合指标评价结果显示,未富集区面积累计占区域总面积的5.50%,弱富集区占38.63%,中度富集区占53.27%,重度富集区占2.60%,说明区域表层土壤中污染物已有积累趋势,虽未达到有害程度,亦应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土壤 重金属元素 环境质量 单因子指数 综合评价指数 山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邹平王家庄铜(钼)矿床蚀变围岩中含云母流体包裹体的成因及其意义 被引量:9
15
作者 沈昆 舒磊 +4 位作者 刘鹏瑞 蓝廷广 孙雨沁 宋英昕 程伟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3509-3524,共16页
王家庄铜(钼)矿床位于鲁西邹平火山岩盆地。矿床围岩,即王家庄复合岩体,主要由闪长岩、二长岩和石英二长(闪长)岩等组成。从岩体周边向内到矿体,依次出现钾蚀变带、钾硅化蚀变带和强钾硅化蚀变带。矿床主要有两种类型矿石:深部蚀变石英... 王家庄铜(钼)矿床位于鲁西邹平火山岩盆地。矿床围岩,即王家庄复合岩体,主要由闪长岩、二长岩和石英二长(闪长)岩等组成。从岩体周边向内到矿体,依次出现钾蚀变带、钾硅化蚀变带和强钾硅化蚀变带。矿床主要有两种类型矿石:深部蚀变石英二长(闪长)岩中的早期浸染状矿石和浅部角砾岩化石英二长(闪长)岩中的块状硫化物石英脉矿石。矿石矿物主要有黄铁矿、黄铜矿、砷黝铜矿和辉钼矿等。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除了证实有前人确定的富液相包裹体、富气相包裹体和含石盐的高盐度包裹体外,还在钾硅化蚀变-矿化围岩中发现含云母的流体包裹体。它们多随机或成群分布于石英晶核和生长环带中。岩相学、拉曼光谱和电子探针分析表明,含云母的流体包裹体主要由水液相+气相+白云母(黑云母)组成,其相比例随石英晶体不同或是相对稳定,或是有很大变化。显微测温表明,含云母的流体包裹体中水溶液的冰点和均一温度有很大变化,而主要集中在-5~10℃和310~360℃。热液金刚石压腔(HDAC)加热实验显示,含云母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可高达773~790℃,由此估算的均一压力高达275~380MPa,将大大超过地质推断的合理范围。对含云母流体包裹体的成因机制进行了讨论。认为它们不属于熔融包裹体范畴,而是钾硅化蚀变阶段捕获的原生流体包裹体,是从中酸性岩浆结晶作用晚期分离出来的富K-Al-Si组分、挥发分、盐类和成矿金属元素的含水流体中非均匀捕获的产物。伴随裂隙开放和压力温度迅速降低,导致大量白云母(少量黑云母和硅酸盐等)从富K-Al-Si组分的含水流体中结晶出来,沉淀在正在结晶的石英核部或生长表面坑穴,随后与石英周围的流体介质一起被捕获,成为含云母流体包裹体。含云母流体包裹体属于岩浆作用晚期自交代作用产物,它们与含石盐包裹体的共存反映了这两种矿物在岩浆-热液中达到饱和并沉淀出来,对于流体流动和成矿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并有助于我们对王家庄铜(钼)矿床成矿流体的性质和岩浆-热液演化过程有深入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家庄铜(钼)矿床 含云母流体包裹体 石英二长(闪长)岩 钾硅化蚀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新时代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智慧监管平台系统 被引量:6
16
作者 唐伟 王英 +2 位作者 梁东 丁喜莲 乔庆伟 《智慧农业导刊》 2021年第16期1-5,8,共6页
为了加快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自然优美环境、生态产品的诉求,推进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治理体系能力现代化水平进程,为美丽中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提供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全业务链的科技支撑,针对目前我国在国土空间生态修... 为了加快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自然优美环境、生态产品的诉求,推进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治理体系能力现代化水平进程,为美丽中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提供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全业务链的科技支撑,针对目前我国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工作中存在的诸多问题,通过分析新时代构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智慧监管平台系统的独有属性,采用综合分析与系统阐述的方法,以创新引领、问题、目标与需求导向为原则,搭建起“五层四级多用”的智慧监管平台系统,以空地移动、地面移动和公众参与监管系统为辅助系统,形成“天上看、空中拍、地上查、平台管”的整体监督监管合力,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监管信息化建设提供支撑和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专项规划 生态修复 智慧监管平台 总体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科技信息化提升策略 被引量:3
17
作者 唐伟 梁东 +3 位作者 徐卫东 杨学作 王英 陈峰 《智慧农业导刊》 2021年第1期54-60,共7页
2020年9月自然资源部《关于开展省级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发布实施,统一安排省级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编制工作的同时,也部署了市县级规划编制工作,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是构建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的第一个专项规... 2020年9月自然资源部《关于开展省级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发布实施,统一安排省级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编制工作的同时,也部署了市县级规划编制工作,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是构建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的第一个专项规划。文章以提升规划科技信息化为研究目的,从提升规划信息化的时代要求出发,以规划全生命周期信息化提升策略为主线,采用综合与具体的研究分析方法,提出了生态修复规划科技信息化提升的具体实现路径,研究得到结论:一是构建了生态修复规划“一张图”信息平台系统,二是建立了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活动全程动态监督与效果评价体系,通过提升科技信息化的策略,进一步规范了生态修复规划与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活动,推动美丽中国建设和国家空间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信息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 新一代信息技术 规划编制实施 提升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机地球化学指标在古盐度恢复中的应用及展望 被引量:22
18
作者 毛光周 刘晓通 +3 位作者 安鹏瑞 孟令强 杨锋杰 陈雷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2-102,118,共12页
古盐度是古环境研究中的热点问题之一,无机地球化学指标在古盐度的恢复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沉积磷酸盐法、硼元素法、同位素法、稀有气体元素法、元素比值法、Na+浓度法进行归纳与总结,结合地质实际,简述各方法在古盐度重建中... 古盐度是古环境研究中的热点问题之一,无机地球化学指标在古盐度的恢复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沉积磷酸盐法、硼元素法、同位素法、稀有气体元素法、元素比值法、Na+浓度法进行归纳与总结,结合地质实际,简述各方法在古盐度重建中的应用及注意事项,并根据各方法的研究现状及局限性,对无机地球化学方法的发展作出展望,为海陆相划分、古环境恢复以及新方法的探索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位素 元素比值 古盐度 沉积环境 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诸城盆地早白垩世砂岩主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物源区构造环境的制约
19
作者 倪金龙 张红 +3 位作者 唐小玲 史晓晓 孙煜杰 韩帅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16年第5期587-600,共14页
诸城盆地作为早白垩世伸展盆地,与其东南侧胶南造山带之间的耦合关系一直以来仍缺少相关研究。基于野外地质考察、砂岩碎屑组分统计及主量元素特征分析,探讨了早白垩世诸城盆地的物源方向、莱阳群砂岩的地球化学组成、物源区风化特征及... 诸城盆地作为早白垩世伸展盆地,与其东南侧胶南造山带之间的耦合关系一直以来仍缺少相关研究。基于野外地质考察、砂岩碎屑组分统计及主量元素特征分析,探讨了早白垩世诸城盆地的物源方向、莱阳群砂岩的地球化学组成、物源区风化特征及大地构造背景。结果表明:诸城盆地莱阳群砂岩地球化学类型主要为铁砂岩和杂砂岩,其源岩具有长英质火成岩或中性岩特点;砂岩的化学蚀变指数(45~58)、化学风化指数(47~69)、斜长石蚀变指数(58~73)和化学组分变化指数(0.86~1.02)体现了源区风化作用很弱的特征;Dickinson分类图解及古流向指示砂岩源区主要为盆地东南侧的胶南造山带,砂岩的地球化学组成、风化特征等共同说明早白垩世时期胶南造山带经历了快速隆升事件;结合前人关于该地区岩浆岩地球化学特征,胶南造山带的本次快速隆升是岩石圈减薄作用的结果,因而诸城盆地的快速沉降与胶南造山带的隆升是相互耦合的。上述结果一方面从地球化学角度证实了胶南造山带早白垩世时期经历了快速隆升事件,另一方面也说明了诸城盆地原型是伸展断陷盆地,二者均是华北东部岩石圈减薄作用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阳群 早白垩世 岩石地球化学 岩石圈减薄 盆山耦合 盆地原型 风化指数 诸城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郯-庐断裂带陆内伸展构造:以沂沭断裂带的表现特征为例 被引量:22
20
作者 李洪奎 禚传源 +1 位作者 耿科 梁太涛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73-84,共12页
郯-庐断裂带构造系统是中亚-特提斯构造域转向滨太平洋构造域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太平洋板块与欧亚板块及扬子板块相互作用的结果,沂沭断裂带是郯-庐断裂带中段研究其地质构造演化最佳的观测场所,也是露头分布集中、地质现象多样的... 郯-庐断裂带构造系统是中亚-特提斯构造域转向滨太平洋构造域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太平洋板块与欧亚板块及扬子板块相互作用的结果,沂沭断裂带是郯-庐断裂带中段研究其地质构造演化最佳的观测场所,也是露头分布集中、地质现象多样的区段。沂沭断裂带在经历了大规模的左行平移、伸展、拉张及挤压作用后,形成了以堑垒构造、盆岭构造、羽状构造系统及大陆边缘花岗岩系为典型陆内伸展构造的特征表现形式。沂沭断裂带堑垒构造为马站—苏村地堑、汞丹山地垒和安丘—莒县地堑两堑夹一垒的构造格局,是由白垩纪以来陆内伸展造成的差异性升降运动所致,其运动学方式多样,构造变形特征性质复杂,形成围绕沂沭断裂带的羽状断裂系统,鲁西地区以NW向的断裂构造为主,鲁东地区则是NE走向的断裂构造。受侏罗纪以来沂沭断裂带强烈的左行平移作用,形成了广泛发育的裂陷盆地和伸展盆山耦合系统,可进一步归纳为泛裂陷型盆地系、狭窄型裂陷盆地系、菱形状裂陷盆地系和胶莱盆地系统四种类型,这些裂陷盆地与隆升山体共同构成了典型的盆岭构造体系。与盆岭构造相伴的岩浆事件形成了大陆弧花岗岩系统,胶北俯冲型大陆弧花岗岩主要有玲珑造山早期二长花岗岩组合、郭家岭造山中期花岗闪长岩组合、伟德山造山晚期闪长岩-花岗岩组合和崂山后造山晶洞过碱性碱长花岗岩-正长花岗岩组合;鲁西俯冲型陆内弧花岗岩包括铜石造山早期闪长(玢)岩-二长(斑)岩-正长斑岩组合、济南—莱芜造山中期辉长岩-闪长岩组合、沂南造山中期闪长岩-闪长玢岩-花岗岩组合等。大陆弧花岗岩与山东的金矿、多金属矿的形成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郯-庐断裂带 沂沭断裂带 堑垒构造 盆岭构造 羽状构造系统 大陆弧花岗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