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东重大基础地质问题研究进展 被引量:30
1
作者 李洪奎 杨永波 +1 位作者 耿科 曹丽丽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594-606,共13页
在1∶50万山东省大地构造相图编制和大地构造相综合研究的基础上,作者对山东重大基础地质问题提出了新的划分方案。山东地块是经多期增生和碰撞、镶嵌、叠覆而成的,其漫长的地质构造演化具明显的阶段性,可分为前南华纪、南华纪——中三... 在1∶50万山东省大地构造相图编制和大地构造相综合研究的基础上,作者对山东重大基础地质问题提出了新的划分方案。山东地块是经多期增生和碰撞、镶嵌、叠覆而成的,其漫长的地质构造演化具明显的阶段性,可分为前南华纪、南华纪——中三叠世和晚三叠世——第四纪三大构造演化阶段。大地构造分区分为陆块区、造山系和叠加造山——裂谷系,划分出3个I级构造单元、5个II级构造单元、18个III级构造单元和55个IV级构造单元。基于鲁东和鲁西地区在地层建造、岩浆活动、构造格局和成矿作用等存在的重大差异性,新厘定的渤海陆块作为华北陆块区之下的II级构造单元。厘定大别——苏鲁造山带的北部边界、鲁西陆块与渤海陆块的边界。对古元古代荆山群、粉子山群形成的构造环境进行了深入探讨,认为是弧后盆地靠近大陆边缘一侧的构造背景,在古元古代晚期的造山过程中,粉子山群和荆山群等均卷入了造山过程,其中荆山群发生了深俯冲及高压麻粒岩相变质作用。胶东地区构造——岩浆事件和金矿成矿作用受控于特提斯、古亚洲洋和太平洋三大构造域,金矿形成于中生代构造体制转折和岩石圈减薄的动力学背景,与华北板块和扬子板块碰撞及太平洋板块的俯冲机制存在密切成因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地构造 形成环境 演化阶段 构造边界 成矿事件 山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十年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新进展 被引量:7
2
作者 艾宪森 张成基 王世进 《中国区域地质》 CSCD 1998年第3期228-235,共8页
山东省近十年来采用新的填图方法,在完成1∶20万区调修测、1∶5万区调及全省地层清理工作中取得一些新的进展。地层研究方面重新厘定了泰山岩群、胶东岩群及早古生代地层的岩石地层单位及时代归属,并新建立白垩纪正常沉积的大盛... 山东省近十年来采用新的填图方法,在完成1∶20万区调修测、1∶5万区调及全省地层清理工作中取得一些新的进展。地层研究方面重新厘定了泰山岩群、胶东岩群及早古生代地层的岩石地层单位及时代归属,并新建立白垩纪正常沉积的大盛群。侵入岩方面初步建立了全省岩石谱系的划分系统,尤其是从前寒武纪变质岩系中划分出许多已变质与变形的古老深成侵入岩。从而对全省地质构造演化特征取得了一些新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地质调查 前寒武纪 变质岩 侵入岩 调查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前寒武纪地层划分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王世进 张成基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217-218,共2页
山东省前寒武纪变质岩广泛发育,经过近十几年来的区域地质调查和专题研究,基本查明了变质地层的层序,从原来划分的泰山群、胶东群、胶南群、粉子山群中剔除大量变质变形侵入岩,清理了地层层序,重新厘定的前寒武纪地层划分见表1。... 山东省前寒武纪变质岩广泛发育,经过近十几年来的区域地质调查和专题研究,基本查明了变质地层的层序,从原来划分的泰山群、胶东群、胶南群、粉子山群中剔除大量变质变形侵入岩,清理了地层层序,重新厘定的前寒武纪地层划分见表1。几点说明如下:(1)中太古代变质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 前寒武纪 地层划分 地层层序 泰山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主孔榴辉岩的岩石学研究 被引量:18
4
作者 张泽明 张金凤 +4 位作者 许志琴 刘福来 杨经绥 肖益林 沈昆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5年第2期205-217,共13页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5000m主孔位于苏鲁超高压变质带南部。该钻孔0~2000m主要由榴辉岩、片麻岩、石榴石橄榄岩和少量片岩和石英岩组成。累积厚度达1000多米的榴辉岩具有不同的矿物组成、不同的矿物含量和不同的全岩化学成分,可划分成...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5000m主孔位于苏鲁超高压变质带南部。该钻孔0~2000m主要由榴辉岩、片麻岩、石榴石橄榄岩和少量片岩和石英岩组成。累积厚度达1000多米的榴辉岩具有不同的矿物组成、不同的矿物含量和不同的全岩化学成分,可划分成富Si的石英榴辉岩、富Ti的金红石榴辉岩、富Al的多硅白云母和蓝晶石榴辉岩、富Mg的双矿物榴辉岩和具有正常玄武岩成分的普通榴辉岩。榴辉岩的原岩包括基性层状侵入岩和变质表壳岩。榴辉岩全岩成分对石榴石和绿辉石中某些化学组分的含量有明显控制,而且直接影响到变质条件估算的准确性。扩散成分环带的广泛发育表明超高压矿物在早期退变质过程中发生了成分再平衡。这一事实以及具有成分生长环带石榴石变斑晶的存在,为榴辉岩形成在更高温度(>940℃)和更高压力(>4.5GPa)条件下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榴辉岩 超高压变质作用 矿物化学 岩石化学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胶东地区金矿成矿时代研究 被引量:46
5
作者 李洪奎 时文革 +4 位作者 李逸凡 李璐邑 韩代成 曹丽丽 刘继梅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13年第3期1-9,共9页
在进行胶东金矿成矿地质背景和深部找矿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发现山东胶东地区中生代构造演化对区内的构造—岩浆事件、沉积环境和成矿作用起着制约与控制作用,岩浆—沉积—构造—成矿事件与区域构造事件具有相互耦合性。金矿的形成和定位... 在进行胶东金矿成矿地质背景和深部找矿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发现山东胶东地区中生代构造演化对区内的构造—岩浆事件、沉积环境和成矿作用起着制约与控制作用,岩浆—沉积—构造—成矿事件与区域构造事件具有相互耦合性。金矿的形成和定位与燕山期造山早期、造山中期和造山晚期3个构造幕紧密相关,分别与玲珑、郭家岭和伟德山岩体的构造—岩浆热事件相耦合。通过统计胶东已报道的318件金矿成矿年龄样品,划分了105~81 Ma、130~110 Ma和160~141 Ma共3个成矿年龄集中区间,按照成矿作用和构造—岩浆热事件的耦合关系,分为挤压环境下的金钼矿成矿作用、挤压—伸展环境的金银矿成矿作用和后造山环境的金—多金属矿成矿作用。胶东地区金矿成矿时代的峰期成矿年龄集中在120 Ma左右,世界级三山岛、焦家金矿田的成矿地质环境具有独特性和不可复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事件 构造环境 成矿作用 成矿时代 胶东地区 山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铜矿床类型、时空分布、典型矿床特征及成矿远景 被引量:16
6
作者 王奎峰 李文平 +3 位作者 杨德平 孙斌 梅惠呈 贾三石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65-576,共12页
山东省铜矿床的系统归纳和研究目前还没有,本文根据大量已有山东省铜矿的科研成果及国土资源储量利用现状大调查的部分成果,详细地分析了山东省铜矿资源基本状况、时空分布和不同矿床类型铜矿床特征。依据研究成果归纳总结划分出了斑岩... 山东省铜矿床的系统归纳和研究目前还没有,本文根据大量已有山东省铜矿的科研成果及国土资源储量利用现状大调查的部分成果,详细地分析了山东省铜矿资源基本状况、时空分布和不同矿床类型铜矿床特征。依据研究成果归纳总结划分出了斑岩型、矽卡岩型、似层状热液交代型、热液裂隙充填型、陆相火山岩型、基性超基性岩性型6种铜矿床类型,其中,斑岩型、矽卡岩型、似层状热液交代型是山东省铜矿床的主要类型,其余类型多为其他矿种的伴生铜矿。中生代燕山期是山东省铜矿的主成矿期,并系统研究说明了每种矿床类型的典型矿区矿床特征,结合铜矿资源形成地质背景和时空分布特征及矿产资源规划,划分出了邹平—淄博、莱芜、沂南、五莲—胶南、栖霞—牟平—荣成等5个成矿远景重点勘查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矿床类型 矿床特征 成矿远景 矿床成因 山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莒县棋山钛铁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被引量:14
7
作者 李洪奎 于学峰 杨永波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041-1048,共8页
莒县棋山钛铁矿是山东评价的首个大型钛铁矿矿床。矿区位于沂沭断裂带中段的汞丹山凸起上,其成矿母岩和矿体均为褐绿色中细粒含钛磁铁矿辉石角闪石岩。在发现的五个矿体中,对Ⅰ、Ⅱ、Ⅲ号矿体进行了工程控制。其中Ⅰ号矿体长1600m,平均... 莒县棋山钛铁矿是山东评价的首个大型钛铁矿矿床。矿区位于沂沭断裂带中段的汞丹山凸起上,其成矿母岩和矿体均为褐绿色中细粒含钛磁铁矿辉石角闪石岩。在发现的五个矿体中,对Ⅰ、Ⅱ、Ⅲ号矿体进行了工程控制。其中Ⅰ号矿体长1600m,平均宽180m,控制深204m,平均品位TiO28.68%、TFe18.46%。Ⅱ号矿体长880m,平均宽160m,控制深120m,平均品位TiO28.33%、TFe17.07%。Ⅲ号矿体矿体长1600m,宽25~67m,控制深170m,平均品位TiO28.86%、TFe20.13%。矿体品位变化系数7.06%~42.0%,属品位稳定的矿体。该矿床具矿体规模大、形态简单,易于开采之特点。通过对矿床地质特征的研究,认为该矿床属岩浆早期分异型钛铁矿床,其成矿时代为古元古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棋山 钛铁矿 地质特征 矿体 品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压变质流体的组成与演化: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主孔岩心的流体包裹体研究 被引量:30
8
作者 沈昆 张泽明 +1 位作者 孙晓明 徐莉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489-504,共16页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主孔位于大别-苏鲁超高压变质带东段的江苏东海县,孔深为5100m,其上部2050m钻遇的岩石主要为榴辉岩,其次是正、副片麻岩、石榴橄榄(辉石)岩以及少量片岩和石英岩。它们经历了超高压变质作用和随后的角闪岩相退变质...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主孔位于大别-苏鲁超高压变质带东段的江苏东海县,孔深为5100m,其上部2050m钻遇的岩石主要为榴辉岩,其次是正、副片麻岩、石榴橄榄(辉石)岩以及少量片岩和石英岩。它们经历了超高压变质作用和随后的角闪岩相退变质作用。通过对上述各种岩石的详细流体包体观察和RAMAN光谱分析,发现了五种不同成分的流体包裹体:(1)中-低盐度水溶液包裹体(Ⅰ型),呈原生的孤立和小群存在于榴辉岩和片麻岩锆石的岩浆核和超高压变质边缘,或存在于绿辉石、黝帘石和被绿辉石包裹的方解石和石英中,偶尔呈出溶包裹体产于磷灰石中,而主要沿绿辉石、石榴石、蓝晶石、黝帘石和石英等矿物的穿颗粒裂隙分布;也呈孤立和小群产于切穿榴辉岩的方解石脉和片麻岩重结晶石榴石和绿帘石中;(2)CO2(±CH4)-H2O包裹体(Ⅱ型),存在于锆石的岩浆核和变质边缘,或沿石英裂隙分布;(3)含石盐±SiO2±CaCO3的复杂盐水包裹体(Ⅲ型),呈原生流体包裹体产在榴辉岩的绿辉石中,与石英出溶棒一起平行于绿辉石的C轴分布,或产在石榴辉石岩透辉石的晶内裂隙中;(4)富CO2包裹体(Ⅳ型),在榴辉岩的石英中随机分布;(5)单气相包裹体(Ⅴ型),沿各种矿物穿颗粒裂隙分布。流体包裹体产状及其与捕获时代关系表明,Ⅰ型和Ⅱ型包裹体可以出现在超高压变质岩原岩、峰期变质和退变质各阶段。Ⅲ型包裹体出现在超高压变质岩的早期减压退变质阶段。而Ⅳ型和Ⅴ型包裹体主要形成于角闪岩相及更晚的退变质阶段。本研究的主要认识是:(1)低盐度H2O和CO2流体在进变质、超高压变质和退变质作用各阶段均有存在,这表明在整个超高压变质演化过程中流体具有继承性。(2)超高压变质岩原岩和角闪岩相退变质岩中存在较丰富的流体包裹体,但在超高压峰期捕获的流体包裹体却很少见,这表明丰富的原岩流体或在超高压进变质过程中被排出岩石体系,或进入含水超高压矿物和结合进名义无水矿物。(3)复杂成分原生流体包裹体的发现证明在超高压变质峰期后的早期减压退变质阶段存在一种高盐度似熔体流体,名义上的无水矿物在超高压条件下可以保存相当量的流体,并在退变质过程中分离出来,产生流体-岩石相互作用。(4)角闪岩阶段的流体包裹体具有各种不同的化学组成,且在局部富集,推测可能有部分外部加入的流体。(5)流体包裹体类型、丰度和成分在不同岩石类型中和不同钻孔深度都存在明显差异,表明超高压变质作用过程中没有大规模的透入性流体活动。(6)根据超高压变质峰期包裹体等容线得到的压力值大大低于根据矿物温压计获得的近峰期变质压力,这表明包裹体的密度在捕获后发生了改变。这些改变是由于流体渗漏、部分爆裂和流体-岩石相互作用所引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 超高压变质岩 流体包裹体 变质流体组成与演化 显微测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沂水汞丹山地块与深熔作用有关的变质流体 被引量:9
9
作者 沈昆 沈其韩 +1 位作者 徐惠芬 耿元生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93-205,共13页
沂水汞丹山地块为一片麻岩-花岗岩穹隆,穹隆中心出露大片紫苏花岗岩和麻粒岩相表壳岩残留地层(或包体),向北部、东部和南部外围过渡为角闪岩相片麻岩、斜长角闪岩和花岗质岩石,其中常见深熔脉体和伟晶岩脉。麻粒岩相表壳岩围岩很... 沂水汞丹山地块为一片麻岩-花岗岩穹隆,穹隆中心出露大片紫苏花岗岩和麻粒岩相表壳岩残留地层(或包体),向北部、东部和南部外围过渡为角闪岩相片麻岩、斜长角闪岩和花岗质岩石,其中常见深熔脉体和伟晶岩脉。麻粒岩相表壳岩围岩很少含或几乎不含流体包裹体、而在深熔脉体、紫苏花岗岩和伟晶岩脉中含大量富CO2流体包裹体,少量H2O包裹体、CO2-H2O包裹体,偶见含固相(石盐、碳酸盐)的多相包裹体与富CO2包裹体伴生。早期富CO2包裹体(Ia型)具有较高流体密度,而沿石英(石榴石)中穿颗粒裂隙分布的富CO2包裹体流体密度降低。富H2O包裹体大都沿裂隙分布,也属峰期变质后的退变质晚期产物。低密度富气相包裹体则多与CO2(H2O)包裹体组分的渗漏或部分爆裂有关。对深熔作用期间流体的作用进行了探讨,认为在中部地壳压力条件下,一种富CO2-H2O流体沿岩石页理面或裂隙渗流能产生石榴石/斜方辉石的部分熔融,H2O优先进入熔体,CO2进入共存的气相而分离,并可作为流体包裹体被捕获于石榴石或辉石包裹的石英和随后由硅酸盐熔体冷却结晶的长英质脉体石英中。根据矿物平衡和流体包裹体资料推断了峰期变质后岩石经历的P-T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熔作用 地块 液包体 变质岩 变质流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CCSD)主孔超高压变质岩副矿物锆石中的流体包裹体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沈昆 张泽明 +1 位作者 黄太岭 赵旭东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975-1984,共10页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主孔位于苏鲁超高压变质地体南部,钻孔穿过的超高压岩石主要有榴辉岩、正、副片麻岩、石榴橄榄岩、角闪岩,以及少量片岩和石英岩。锆石是超高压岩石中的常见副矿物,按成因可以分为原岩锆石、变质(增生)锆石和新生...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主孔位于苏鲁超高压变质地体南部,钻孔穿过的超高压岩石主要有榴辉岩、正、副片麻岩、石榴橄榄岩、角闪岩,以及少量片岩和石英岩。锆石是超高压岩石中的常见副矿物,按成因可以分为原岩锆石、变质(增生)锆石和新生锆石。这三类锆石中普遍含有矿物包体和少量流体包裹体,它们记录了超高压岩石经历的进变质、超高压变质和退变质期间流体作用的信息。锆石中的流体包裹体具有以下特征:(1)原岩锆石核部常见原生H2O和H2O-CO2包裹体,H2O包裹体的组成和盐度变化较大;而沿原岩锆石裂隙有时还有次生H2O-CO2和(或)CO2包裹体;(2)在变质锆石或锆石的变质增生带(幔部或边部)仅偶尔发现与超高压矿物包体共生的H2O-CO2包裹体;(3)榴辉岩,特别是片麻岩可以含大量微粒新生锆石,其中偶尔可见低盐度的H2O±CO2包裹体;(4)锆石中流体包裹体的丰度与主岩氧同位素值存在一定相关性:即具有很低δ18O值的岩石所含锆石中流体包裹体特别丰富,而具有正常氧同位素组成的岩石中锆石很少或不合流体包裹体;结合原岩锆石、变质锆石和新生锆石中均有中低盐度的H2O和H2O-CO2包裹体存在,反映了在大陆深俯冲-折返过程中变质流体具有继承性。H2O和H2O-CO2包裹体的等容线全都从根据矿物温压计获得的变质峰期压力-温度区间下部通过,推测在进变质-超高压变质峰期捕获的流体包裹体随后受到了改造。在进变质-超高压变质和退变质期间变质流体的存在促进了原岩锆石不同程度地受到溶蚀、变质增生和变质锆石、新生锆石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 超高压岩石 锆石 流体包裹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聊城市东部地热田地热资源特征 被引量:25
11
作者 王奎峰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94-202,共9页
山东省聊城东部地热田内蕴藏着丰富的地热资源,地质构造条件、热储地质条件都比较有利,是开发地热资源的有利地段。通过对已有钻探资料的分析,结合近年来的勘查项目研究成果,笔者认为聊城东部地热田属于岩溶裂隙层状传导型地热田,区域... 山东省聊城东部地热田内蕴藏着丰富的地热资源,地质构造条件、热储地质条件都比较有利,是开发地热资源的有利地段。通过对已有钻探资料的分析,结合近年来的勘查项目研究成果,笔者认为聊城东部地热田属于岩溶裂隙层状传导型地热田,区域地质构造主要为聊考断裂和茌平断裂,热储层主要为奥陶纪马家沟组灰岩地层,该区的地温梯度主要受构造控制,断裂导热是形成本区地热田的一个重要因素,地下热水矿化度较小,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元素,并且根据开发现状提出了合理的开发利用与保护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热田 地热资源 热储层 开发利用 聊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铁矿山危机程度分析及对策
12
作者 张俊波 李光明 +1 位作者 杜圣贤 崔迎春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583-584,共2页
关键词 铁矿山 山东省 危机程度 服务年限 对策 程度分析 大型矿山 铁矿床 铁矿石 危机矿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海砂砾石资源潜力及开发利用前景 被引量:4
13
作者 罗文强 张尚坤 +2 位作者 张义江 程光锁 闫诚 《海洋地质动态》 2008年第12期23-28,共6页
山东省是一个海域辽阔、岸线漫长且近海海砂砾石资源较丰富的省份,近海海砂砾石不仅类型多,而且资源量大,将是山东省矿产资源利用的一个重要的新领域,具有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开展海砂、砾石资源开发利用前景评价工作,系统地安排浅海... 山东省是一个海域辽阔、岸线漫长且近海海砂砾石资源较丰富的省份,近海海砂砾石不仅类型多,而且资源量大,将是山东省矿产资源利用的一个重要的新领域,具有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开展海砂、砾石资源开发利用前景评价工作,系统地安排浅海砂砾石资源的勘查评价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砂砾石 资源潜力 开发利用前景 山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东牟平邓格庄金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 被引量:64
14
作者 胡芳芳 范宏瑞 +3 位作者 杨奎锋 沈昆 翟明国 金成伟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2155-2164,共10页
邓格庄金矿是胶东牟平-乳山金成矿带内第二大石英脉型金矿,金主要产于黄铁矿和多金属硫化物石英腑/细脉中。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邓格庄金矿不同蚀变带岩石和各成矿阶段金矿石中的流体包裹体主要有三种类型:H_2O-CO_2包裹体、CO_2-H_2O&#... 邓格庄金矿是胶东牟平-乳山金成矿带内第二大石英脉型金矿,金主要产于黄铁矿和多金属硫化物石英腑/细脉中。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邓格庄金矿不同蚀变带岩石和各成矿阶段金矿石中的流体包裹体主要有三种类型:H_2O-CO_2包裹体、CO_2-H_2O±CH_4包裹体和 H_2O 溶液包裹体。早期乳白色石英中主要赋存原生的 H_2O-CO_2包裹体和次生的 CO_2-H_2O±CH_4包裹体;成矿期黄铁矿石英脉和多金属硫化物石英脉中的 CO_2-H_3O±CH_4包裹体主要为原生,随机分布,气液比变化较大,有时出现不同相比例的包裹体共存现象,而 H_2O 溶液包裹体明显沿愈合裂隙分布;在成矿晚期的石英和方解石中主要发育原生 H_2O 溶液包裹体。显微测温结果显示,成矿前(第1阶段)H_2O-CO_2包裹体的完全均一温度(T_(h,TOT),至液相)为254℃至365℃,成矿期(第Ⅱ和Ⅲ阶段)CO_2-H_2O±CH_4包裹体的完全均一温度(T_(h,TOT),至液相)为195~317℃,成矿后(第Ⅳ阶段)H_2O 溶液包裹体的均一温度(T_(h,TOT);至液相)为156~219℃。成矿的初始流体富 CO_2,主成矿期有 CH_4流体加入,成矿晚期则演化为低温的水溶液流体。水/岩反应及流体不混溶可能是邓格庄金矿金沉淀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成矿流体 脉状金矿床 邓格庄 胶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新泰孟家屯岩组锆石特征及其年代学意义 被引量:57
15
作者 杜利林 庄育勋 +4 位作者 杨崇辉 万渝生 王新社 王世进 张连峰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59-366,共8页
本文借助于离子探针技术(SHRIMP Ⅱ),对孟家屯岩组的石榴子石石英岩、含十字石石榴黑云母片岩、斜长角闪岩,以及孟家屯岩组的围岩条带状黑云斜长片麻岩(原岩为英云闪长岩)等进行了锆石年代学测定,并结合阴极发光和背散射电子图像反映出... 本文借助于离子探针技术(SHRIMP Ⅱ),对孟家屯岩组的石榴子石石英岩、含十字石石榴黑云母片岩、斜长角闪岩,以及孟家屯岩组的围岩条带状黑云斜长片麻岩(原岩为英云闪长岩)等进行了锆石年代学测定,并结合阴极发光和背散射电子图像反映出的锆石形态和微区特征,得出不同锆石微区的年龄。经分析有几组年龄值,分别为:2742 Ma和2717 Ma,2695 Ma,2642~2620 Ma。结合笔者其他的研究分析,它们分别代表孟家屯岩组源区岩石年龄、英云闪长岩的侵入年龄、变质作用年龄。在此基础上,较为完整的论述了孟家屯岩组演化历史。本文的同位素年代学资料为鲁西孟家屯岩组最新的资料,尤其是首次获得了孟家屯岩组准确的源区岩石年龄,并且准确地限定了孟家屯岩组的形成时代。对研究孟家屯岩组,以及泰山岩群和整个鲁西的地质演化历史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新泰 孟家屯岩组 锆石 特征 年代学 源区岩石年龄 地质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东金青顶和大尹格庄金矿床花岗质围岩的蚀变地球化学研究 被引量:36
16
作者 凌洪飞 胡受奚 +2 位作者 孙景贵 倪培 沈昆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87-199,共13页
研究了大尹格庄金矿床和金青顶金矿床的花岗质围岩及其蚀变岩的主元素、微量元素和氧同位素等特征。结果表明郭家店花岗岩和金青顶花岗岩Nb、Ta、P、Ti相对亏损 ,εNd(t)值为 - 11.9~ - 14.5 ,为前寒武纪地壳岩石熔融的产物。大尹格庄... 研究了大尹格庄金矿床和金青顶金矿床的花岗质围岩及其蚀变岩的主元素、微量元素和氧同位素等特征。结果表明郭家店花岗岩和金青顶花岗岩Nb、Ta、P、Ti相对亏损 ,εNd(t)值为 - 11.9~ - 14.5 ,为前寒武纪地壳岩石熔融的产物。大尹格庄围岩蚀变较强 ,主要为沿断裂带发育的绢英岩化及深部的钾长石化 ,金青顶蚀变较弱。在绢英岩化和绢云母化蚀变过程中 ,两矿床Na2 O和REE降低 ,Au、Ag升高 ,金青顶变化幅度相对较小。热液带入的组分均为Au、Ag、As、Co、Cu、K2 O等 ,在大尹格庄带入组分还包括Pb、Zn、Fe、SiO2 。似伟晶状钾长石化均使两矿区K2 O显著升高 ,Au和Ag略有升高 ,其余组分降低 ,尤其轻稀土降低显著。引起大尹格庄矿床围岩发生绢英岩化和似伟晶状钾长石化的初始流体δ18O值下限分别为 3.3‰和 4.4‰ ,以岩浆热液占主导 ;引起金青顶矿床围岩发生似伟晶状钾长石化和绢云母化的初始流体的δ18O值下限分别为 2 .1‰和 1.2‰ ,也以岩浆热液为主 ,但不排除有大气降水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元素 氧同位素 围岩蚀变 金矿床 花岗质围岩 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沂水太古宙蔡峪和大山岩体SHRIMP锆石年代学 被引量:42
17
作者 沈其韩 宋彪 +2 位作者 徐惠芬 耿元生 沈昆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75-284,共10页
本文首次报道了山东沂水蔡峪岩体和大山岩体锆石 SHRIMP 测年结果。结果显示,蔡峪岩体的侵位(或结晶)年龄为 2562±14 Ma(12个点的^(207)Pb/^(206)Pb 年龄平均值,95%置信度误差,下同),MSWD=4.5;大山岩体的侵位(或结晶)年龄为 2545&... 本文首次报道了山东沂水蔡峪岩体和大山岩体锆石 SHRIMP 测年结果。结果显示,蔡峪岩体的侵位(或结晶)年龄为 2562±14 Ma(12个点的^(207)Pb/^(206)Pb 年龄平均值,95%置信度误差,下同),MSWD=4.5;大山岩体的侵位(或结晶)年龄为 2545±10 Ma(10个点),MSWD=6.1。两个岩体的岩相学、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有所差别,但都属于该区同一岩体群,时代为新太古代。蔡峪岩体和大山岩体变质年龄分别为 2518±13 Ma和 2508±5Ma,它们曾分别遭受过麻粒岩相和角闪岩相变质作用,对应的是太古宙末期一次重要的变质构造事件。两个岩体中均含有数量不等、时代不同的古老残余锆石,其中在蔡峪岩体中获得 2.64~2.69 Ga、2.70 Ga、2.82 Ga、2.93 Ga和 3.07 Ga 5 组年龄,在大山岩体的残留锆石中获得 2.63~2.67 Ga和 2.82 Ga两组年龄。2.93 Ga和 3.07 Ga古老残余锆石的发现,进一步证明本区确有中太古亩地体的存在,这对探讨本区太古宙地壳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 太古宙 SHRIMP 年代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东金矿床碳酸盐矿物的碳-氧和锶-钕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被引量:49
18
作者 刘建明 叶杰 +2 位作者 徐九华 孙景贵 沈昆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775-784,共10页
对胶东四类金矿床(盆地边缘砾岩型、斑岩型-浅成热液型、石英脉型和破碎带蚀变岩型)矿石中的碳酸盐矿物开展了系统的碳-氧同位素和锶-钕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与宏观的成矿地质条件和矿床地质特征相对应,山东金矿床可能有... 对胶东四类金矿床(盆地边缘砾岩型、斑岩型-浅成热液型、石英脉型和破碎带蚀变岩型)矿石中的碳酸盐矿物开展了系统的碳-氧同位素和锶-钕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与宏观的成矿地质条件和矿床地质特征相对应,山东金矿床可能有亲岩浆岩和亲沉积盆地两个不同的成矿系统。前者包括斑岩型-浅成热液型、石英脉型和破碎带蚀变岩型三类金矿床,后者指盆地边缘砾岩型金矿床,二者具有不同的碳-氧和锶-钕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山东亲岩浆岩系列的金矿床。其锶-钕同位素与同时代的幔源岩浆岩一致,碳同位素显示幔源碳和岩浆碳的特征,氧同位素则显示初生水与大气降水不同比例混合的可能性,因此有可能是以CO-2为主、富含成矿金属的地幔流体与浅部下渗大气降水相互作用的结果。而与岩浆岩关系不密切、主要受盆地边缘断裂控制的盆地边缘砾岩型金矿床,其碳-氧和锶-钕同位素组成均较分散,可能主要与地壳浅部下渗 大气降水对上地壳各种岩石淋滤萃取演化而成的成矿流体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床 碳酸盐矿物 碳-氧同位素 锶-钕同位素 胶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胶东矿集区燕山期构造热事件与金矿成矿耦合探讨 被引量:45
19
作者 于学峰 李洪奎 单伟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946-1956,共11页
中生代胶东地区有2次重要的碰撞造山事件,印支造山作用主要表现为扬子板块向华北板块俯冲,形成苏鲁高压—超高压变质带,同造山花岗岩及后造山高碱正长岩;燕山造山作用的大陆动力学环境起源于中亚-特提斯构造域向滨太平洋构造域转化和太... 中生代胶东地区有2次重要的碰撞造山事件,印支造山作用主要表现为扬子板块向华北板块俯冲,形成苏鲁高压—超高压变质带,同造山花岗岩及后造山高碱正长岩;燕山造山作用的大陆动力学环境起源于中亚-特提斯构造域向滨太平洋构造域转化和太平洋板块的俯冲,在胶东地区表现为3次造山和2次伸展。本文基于汇集的71个SHRIMP锆石U-Pb同位素年龄,并参考前人已有划分方案,提出胶东地区燕山期花岗岩年代格架:160~150Ma玲珑-昆嵛山花岗岩侵位,130~126Ma郭家岭花岗闪长岩形成,120~110Ma伟德山花岗闪长岩-花岗岩侵位,110~100Ma崂山A型晶洞过碱性碱长花岗岩侵位,代表燕山运动的结束;区内3期金矿成矿事件(150Ma、120~110Ma和100Ma~90Ma)则与玲珑、郭家岭和伟德山岩体的构造-岩浆热事件相耦合。胶东地区构造-岩浆事件和金矿成矿作用受控于特提斯、古亚洲洋和太平洋3大构造域的相互作用,金矿形成的动力学背景是中生代构造体制转折和岩石圈减薄,起因与太平洋板块向华北板块的俯冲机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碰撞造山 金矿 构造热事件 成矿耦合 山东胶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特大动力突水动力冲破带形成机理研究 被引量:28
20
作者 乔伟 李文平 +2 位作者 孙如华 李小琴 胡戈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726-1733,共8页
由于地下开采活动,致使在整体块状结构坚硬岩层中产生弹性能积聚,当弹性能积聚到一定程度时,坚硬岩层产生动力失稳,瞬间释放巨大动能,致使在坚硬岩层附近的含水层中产生超高水压,并在含水层与采掘临空面之间,产生瞬间冲破导水通道,产生... 由于地下开采活动,致使在整体块状结构坚硬岩层中产生弹性能积聚,当弹性能积聚到一定程度时,坚硬岩层产生动力失稳,瞬间释放巨大动能,致使在坚硬岩层附近的含水层中产生超高水压,并在含水层与采掘临空面之间,产生瞬间冲破导水通道,产生动力突水。以海孜煤矿为例,通过现场勘查和数值模拟分析了离层产生的地质条件和主要因素,测试了坚硬岩层的冲击倾向性指标(tD,WET,KE),并设计和实施了冲击动力作用下反应超静水压力大小的试验,在此基础上基于爆炸力学的理论初步研究了动力冲破带的形成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矿工程 离层水 动力突水 超静水压力 冲击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