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肥城安驾庄岩溶型地热氡泉水化学特征及成因机理
1
作者 白新飞 胡彩萍 +7 位作者 宋津宇 杨时骄 郄亮 张军 于超 洪欢仁 王涛 宋亮 《中国岩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3-299,339,共18页
以安驾庄地热田内地热井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Durov图等多种图解、离子组分比率特征、矿物饱和指数计算等方法深入分析地热水的水化学特征,并采取土壤氡气测量、水氡测试及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测量等手段,结合地热地质背景综合研究该地... 以安驾庄地热田内地热井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Durov图等多种图解、离子组分比率特征、矿物饱和指数计算等方法深入分析地热水的水化学特征,并采取土壤氡气测量、水氡测试及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测量等手段,结合地热地质背景综合研究该地热氡泉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该地热田地热水属于SO_(4)·Cl-Na·Ca型,为氟-偏硅酸-氡复合型热矿水,其水化学演化主要受蒸发盐类矿物与碳酸盐类矿物溶解共同控制,硅酸盐矿物溶解参与其中,并受阳离子交换作用制约;地热氡泉形成受断裂构造控制,具有四元聚热特征:断裂带深循环水热对流传导聚热、大地热流毯状传导聚热、地震活动生热及放射性元素衰变生热;断裂构造破碎带为地热水与氡的运移与富集的优势通道;隐伏富铀S型花岗岩或铀矿化是氡的主要来源;断裂构造活动与地震活动为氡析出提供动力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热氡泉 复合型热矿水 四元聚热 断裂构造 S型花岗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硅等同位素在济南岩体西部岩溶地热流体循环中的指示意义
2
作者 白新飞 朱立新 +10 位作者 胡彩萍 宋津宇 杨时骄 彭文泉 徐蒙 赵彤 于超 宋亮 王涛 洪欢仁 董娜 《地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426-2438,共13页
济北地热田作为鲁西隆起地热区的典型代表,其形成和发展深受济南岩体的影响,以往研究在地热流体同位素分析方面尚存欠缺。本次研究旨在通过同位素组成特征分析,深入揭示济南岩体在地热流体循环过程中的关键作用。采用同位素分析技术,对... 济北地热田作为鲁西隆起地热区的典型代表,其形成和发展深受济南岩体的影响,以往研究在地热流体同位素分析方面尚存欠缺。本次研究旨在通过同位素组成特征分析,深入揭示济南岩体在地热流体循环过程中的关键作用。采用同位素分析技术,对地热流体中D、^(18)O、^(3)H、^(14)C、^(34)S、^(30)Si等多种同位素进行精确测定,并结合地质构造背景和地热流体循环特征,综合分析同位素在地热流体循环过程中变化规律和指示意义。研究结果表明:D、^(18)O同位素研究指示大气降水是研究区地热流体的主要补给源,通过同位素高程效应计算和热储层埋深修正确定研究区南侧的寒武纪—奥陶纪地层裸露山区是主要补给区;氘盈余与3H、14C测年结果清晰指示出济南岩体西部岩溶地热流体的循环途径为南部山区补给区→济南岩体侵入区→灰岩条带区→灰岩隐伏区;^(34)S和^(30)Si同位素分析进一步揭示了地热流体中同位素的形成机制及与热储层的密切关系,同时指出受济南岩体影响,地热流体循环途径及水-岩作用在不同区域展现出显著的差异性。本研究不仅深化了济南岩体对地热流体循环机制的重要影响作用,而且为济北地热田岩溶地热流体的勘查与开发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和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济南岩体 同位素 补给区 循环途径 水-岩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北东营潜凹陷成盐分析及盐穴储气潜力评价
3
作者 王云燕 《地质论评》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171-173,共3页
鲁北东营潜凹陷岩盐矿床是近年发现的一大型岩盐矿产地,预测岩盐矿总资源量超过70×10^(8)t。本文总结了区内岩盐矿岩相分布规律,进行了成盐分析,初步评价了该岩盐矿床建设盐穴储气储能库的地质条件,以期为开展盐穴储气储能提供参... 鲁北东营潜凹陷岩盐矿床是近年发现的一大型岩盐矿产地,预测岩盐矿总资源量超过70×10^(8)t。本文总结了区内岩盐矿岩相分布规律,进行了成盐分析,初步评价了该岩盐矿床建设盐穴储气储能库的地质条件,以期为开展盐穴储气储能提供参考。早在20世纪20年代,李四光等著名的地质学家即对鲁北东营潜凹陷区地层结构、古地理环境和大地构造进行了探讨研究。经过油田勘探队伍近50年的油气勘探,尤其是高密度的地震勘探和钻探工程,区内新生代地层的沉积建造已得到系统的揭露(陈挺等,20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营潜凹陷 岩盐矿 地质特征 盐穴储气潜力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