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岛主城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地质因素的影响评价及适宜性分区 被引量:22
1
作者 夏伟强 董杰 +1 位作者 何鹏 解永健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1期233-240,共8页
根据青岛市主城区的工程地质特征以及工程建设经验,综合分析岩土体的特征、地下水、地质构造及软土等主要约束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地质因素的发育分布特征,并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主城区地下开发适宜性进行评价,将主城区地下空间开发适... 根据青岛市主城区的工程地质特征以及工程建设经验,综合分析岩土体的特征、地下水、地质构造及软土等主要约束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地质因素的发育分布特征,并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主城区地下开发适宜性进行评价,将主城区地下空间开发适宜性划分为适宜区、基本适宜区和适宜性差区,并进行了分区评价,适宜区占主城区总面积的79%,适宜地下空间开发;基本适宜区占主城区面积的13%,地下空间适宜性一般,地下空间开发时应着重注意加固及防水措施;适宜性差占主城区面积的8%,地下空间开发时因尽量避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空间 工程地质 适宜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即墨温泉资源开发利用与可开采水量评价 被引量:3
2
作者 徐锐 董杰 +3 位作者 曹立雪 刘建霞 尹政 刘海松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1期206-211,共6页
山东即墨温泉是胶东三大氯化物温泉之一,为中氡地热水,具有较高的医用价值。目前温泉可采资源量占总量的56%,开采潜力较高,但由于旅游业的大力发展,大规模开发地热水造成地下水水位从1992年至今水位下降近20m,矿化度及氯、钠离子变化不... 山东即墨温泉是胶东三大氯化物温泉之一,为中氡地热水,具有较高的医用价值。目前温泉可采资源量占总量的56%,开采潜力较高,但由于旅游业的大力发展,大规模开发地热水造成地下水水位从1992年至今水位下降近20m,矿化度及氯、钠离子变化不大,说明监测井位置海水入侵程度较低。同时,通过计算得出,即墨温泉可利用热能资源量1.28×10^15 J,相当于8.79×10^4 t标准煤的热量,地下热水储量为0.68×10^8 m^3,地下水可采资源量为1075.31m^3/d。并通过modflow软件模拟开发条件进行评价,提出了月开采量的合理化建议:即每年12月~次年3月开采量为1450m^3/d,4月~6月开采量为450m^3/d,7月~11月开采量为100m^3/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即墨温泉 地热资源量 开发利用 可开采水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沽河极端气候指数特征及其对地下水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李苏娜 周鹏鹏 +3 位作者 王广才 于晓曦 周光扬 冯衍扉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0-61,共12页
掌握极端气候变化特征是地下水资源管理的重要环节。为了探究极端气候对地下水资源的影响,以大沽河水源地为例,基于40余年的气象数据,选取14个代表性的极端气候指标,并采用线性趋势法、Mann-Kendall突变检验、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了研究... 掌握极端气候变化特征是地下水资源管理的重要环节。为了探究极端气候对地下水资源的影响,以大沽河水源地为例,基于40余年的气象数据,选取14个代表性的极端气候指标,并采用线性趋势法、Mann-Kendall突变检验、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了研究区气候变化的趋势性、突变性和周期性;基于极端气候指数和水文频率分析筛选了研究区代表性的极端气候年份,运用水均衡分析方法估算了极端气候年份条件下地下水平衡;并通过相关性和周期性分析评估了极端气候指数对地下水水位埋深的影响。结果表明:(1)1979-2021年,研究区内表征高温与降水的极端气候指数呈上升趋势,表征低温的极端气候指数总体呈下降趋势;极端丰水年代表性年份为2007年和2020年,极端枯水年代表性年份为1981年和1986年。(2)极端气候指数在20世纪90年代与21世纪初期发生突变,之后高温趋势更加显著。(3)极端降水指数第一周期对应的平均周期为11~16 a,极端气温指数第一主周期对应的平均周期主要有3个变化范围分别为20~24 a、12~14 a、5~6 a。(4)极端降水指数抑制地下水水位埋深的增加,极端降水量(R95p)和普通日降水强度(SDII)是影响大沽河水源地地下水水位埋深的主要降水指数;水位埋深的第一主周期对应的周期分别为13~15 a,与极端降水指数周期特征基本一致,意味着水位埋深受极端降水指数的影响较显著。(5)在极端丰水年(2007年),地下水总补给量约为319.4mm,总排泄量约为204.8 mm,均衡差约为114.6 mm;在极端枯水年(1981年),地下水总补给量约为104.2 mm,总排泄量约为141.1 mm,均衡差约为-36.9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气候指数 极端气候年份 趋势性 突变性 周期性 地下水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模糊综合-指数平滑法的地下水水质评价和预测 被引量:18
4
作者 董杰 李欣 +1 位作者 方运海 郑西来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26-135,共10页
地下水水质评价是进行地下水资源开发、管理的基础,地下水水质预测是对未来的地下水水质变化趋势进行预报,可为地下水污染防治提供科学的依据。在模糊综合评价中,分别采用聚类权法、加权平均算子和级别特征值法,对传统方法的权重确定、... 地下水水质评价是进行地下水资源开发、管理的基础,地下水水质预测是对未来的地下水水质变化趋势进行预报,可为地下水污染防治提供科学的依据。在模糊综合评价中,分别采用聚类权法、加权平均算子和级别特征值法,对传统方法的权重确定、算子选择和结果向量分析等关键环节进行改进;在指数平滑预测中,根据拟合结果确定指数平滑的类型,采用试算法选取权系数,并应用于大沽河地下水源地水质评价和预测。评价结果表明,改进的模糊综合评价可解决传统方法的不适性问题,可根据级别特征值比较评价等级相等的水质,更具实用性和合理性;预测结果表明,李戈庄采区和仁兆-朴木采区未来十年水质将持续恶化,且通过卡方检验分析2016-2017年预测的误差,验证了预测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水质预测 指数平滑法 模糊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表水地下水耦合模型的白马河傍河水源地开采量评价 被引量:2
5
作者 董杰 付佳妮 滕飞达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9,共9页
目前基于数值模型的傍河水源地开采量评价中,常把河水作为第一类定水头边界,本质上是把河流当成无限水源,在理论上存在一定缺陷。以河流扩散波方程作为模型中的河流边界,取代传统模型中的水位和流量边界。通过模拟河水流量和水位变化模... 目前基于数值模型的傍河水源地开采量评价中,常把河水作为第一类定水头边界,本质上是把河流当成无限水源,在理论上存在一定缺陷。以河流扩散波方程作为模型中的河流边界,取代传统模型中的水位和流量边界。通过模拟河水流量和水位变化模拟地下水与河水之间水量交换,评价地下水开采量。为验证方法合理性,将第一类定水头边界模型和扩散波方程边界耦合模型的评价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按耦合模型和第一类定水头边界模型评价本区地下水可开采量分别为2 733万m^3/a、3 942万m^3/a,而本区的年径流总量为3 120万m^3/a;传统的第一类定水头边界模型评价的地下水可开采量超过了流域年径流量,而耦合模型评价的结论更为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傍河开采 河流边界 河流扩散波方程 地表水地下水耦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岛地区典型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治理技术 被引量:2
6
作者 王帅 曲万隆 +2 位作者 张建伟 王宇 邢同菊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1期261-265,共5页
青岛地区崩塌与滑坡灾害隐患点占总量的96%,采石活动遗留的露天采石坑及不稳定边坡,是典型的崩塌、滑坡地质灾害易发区。选取典型代表性的百果山石材矿区,充分分析其自然条件和地质概况、地质环境破坏情况、工程地质条件等,采用危岩体... 青岛地区崩塌与滑坡灾害隐患点占总量的96%,采石活动遗留的露天采石坑及不稳定边坡,是典型的崩塌、滑坡地质灾害易发区。选取典型代表性的百果山石材矿区,充分分析其自然条件和地质概况、地质环境破坏情况、工程地质条件等,采用危岩体清除、削坡整形、客土回填、边坡工程治理、绿化喷播、修建挡土墙等技术,历时22个月,取得良好治理效果,对青岛市其它灾害点的治理具有示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特征 治理技术 青岛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祁漫塔格成矿带骆驼峰铜钼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被引量:3
7
作者 杨宝凯 徐美君 +6 位作者 苏旭亮 张涛 张学明 赵永亮 林贵 薛斌 赵闯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1期12-18,共7页
骆驼峰铜钼矿床是祁漫塔格成矿带新发现的斑岩型铜钼矿床,位于柴达木盆地西南缘,区内出露地层主要为古元古界金水口岩群片麻岩类;岩浆岩以印支期花岗闪长岩类为主,花岗闪长岩为区内主要含矿岩性;构造以北东向张性断裂为主,为区内主要的... 骆驼峰铜钼矿床是祁漫塔格成矿带新发现的斑岩型铜钼矿床,位于柴达木盆地西南缘,区内出露地层主要为古元古界金水口岩群片麻岩类;岩浆岩以印支期花岗闪长岩类为主,花岗闪长岩为区内主要含矿岩性;构造以北东向张性断裂为主,为区内主要的控矿构造。区内地表及外围矿体以热液脉型铜多金属矿为主,深部矿体以斑岩型钼矿为主,总体形成以含钼斑岩体为中心的斑岩型钼矿,外围为热液脉型铜多金属矿的岩浆热液成矿系列,从地表向深部总体具绿泥石化—钾化—硅化+绢英岩化的矿化蚀变分带特征,初步建立了"上铜下钼"的成矿模式,今后的找矿思路是加强对斑岩体时空分布、成矿物质来源及成矿对比的研究,进一步建立找矿模型,为祁漫塔格地区乃至东昆仑地区铜钼多金属矿床的找矿拓宽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骆驼峰铜钼矿床 祁漫塔格 斑岩型矿床 找矿模型 成因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营黄河三角洲地热资源特征及其开发利用 被引量:2
8
作者 曲万隆 邢同菊 +2 位作者 张建伟 葛育廷 王帅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1期212-216,共5页
东营黄河三角洲地热资源非常丰富,在分析地热地质及地热水的常规离子、微量元素、有害物质、放射性等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目前主要以供暖、洗浴、养殖为主。同时,关注了地热资源不合理开采及尾水排放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东营黄河三角洲地热资源非常丰富,在分析地热地质及地热水的常规离子、微量元素、有害物质、放射性等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目前主要以供暖、洗浴、养殖为主。同时,关注了地热资源不合理开采及尾水排放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问题。根据当前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利用梯级开发模式、改善尾水排放、地热井动态监测等资源保护与环境治理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热资源 特征 开发利用 黄河三角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生活垃圾处理园区周边土壤重金属分布特征及风险评价 被引量:12
9
作者 刘洪华 朱水 +5 位作者 董杰 徐红兵 付佳妮 徐锐 刘海松 辛佳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388-2398,共11页
为了评估青岛市某垃圾处理园区附近土壤重金属的分布特征及污染风险,采集了垃圾处理园区附近的剖面土壤样品,分析了土壤中重金属元素Cr、Cu、Ni、Pb、Zn、As、Cd和Hg的含量。结果表明,垃圾处理园区附近的0—200 cm深度的土壤中Cr、Cu、N... 为了评估青岛市某垃圾处理园区附近土壤重金属的分布特征及污染风险,采集了垃圾处理园区附近的剖面土壤样品,分析了土壤中重金属元素Cr、Cu、Ni、Pb、Zn、As、Cd和Hg的含量。结果表明,垃圾处理园区附近的0—200 cm深度的土壤中Cr、Cu、Ni、Zn、As重金属含量高于该区域相应的背景值,存在相应的重金属富集现象。由于垃圾处理园区存在向该区域土壤中输入重金属的多种叠加路径,重金属含量在不同点位的土壤剖面上呈现差异性的垂向分布特征。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土壤中Cr、Cu、Ni、Pb、Zn和As的富集受人类活动影响,而Cd和Hg的来源主要受制于自然因素。各重金属的潜在污染指数大小排序为:Hg>Cd>As>Ni>Cu>Pb>Cr>Zn,综合生态风险指数(RI)均小于150,属于低风险。本研究为判定垃圾处理园区对周边土壤的影响路径以及辅助进行后续的管理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垃圾处理园区 空间分布 污染输入路径 污染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层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的FDAHP-TOPSIS模型 被引量:16
10
作者 王静雪 刘海松 邱梅 《采矿与岩层控制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00-111,共12页
针对我国华北型煤田煤层开采过程中严峻的底板突水问题,考虑多因素影响煤层底板突水的发生,提出采用模糊德尔菲层次分析法(FDAHP)与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OPSIS)的基本理论建立煤层底板突水风险评价模型。以山东新汶煤田良庄井田与孙村井... 针对我国华北型煤田煤层开采过程中严峻的底板突水问题,考虑多因素影响煤层底板突水的发生,提出采用模糊德尔菲层次分析法(FDAHP)与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OPSIS)的基本理论建立煤层底板突水风险评价模型。以山东新汶煤田良庄井田与孙村井田11煤层底板奥灰突水危险性评价为例,选取断层强度指数、断层端点与尖灭点密度、含水层水压、含水层富水性、隔水层厚度、脆性岩比率、底板破坏深度等7个主控因素作为决策指标,对11煤层底板突水的危险性进行评价,利用FDAHP法科学分配权重向量,进而结合TOPSIS法分析研究区突水的最安全解和最危险解并计算突水风险系数,建立底板突水风险评价模型,利用开采实例验证模型的可靠性并确定分区阈值。研究结果表明:在井田的东北部突水风险系数较高,发生突水可能性较大;在井田的西南部突水风险系数较低,发生突水的可能性较小。基于FDAHP与TOPSIS的煤层底板突水风险评价结果与工程实践相吻合,预测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底板突水 FDAHP TOPSIS 良庄井田 孙村井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