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焦作地区水文地质条件对浅层地下水污染的控制作用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侯玉松 马振民 +2 位作者 雒芸芸 焦芳芳 李玲玲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0-44,共5页
通过现场调查、水质分析以及模拟污染物扩散迁移发现,受水文地质条件的控制,在焦作不同区域浅层地下水的主要污染方式不同。水文地质条件还影响着污染物在地下水系统中的分布、迁移。在山前倾斜冲洪积平原地区,主要污染方式为入渗-径流... 通过现场调查、水质分析以及模拟污染物扩散迁移发现,受水文地质条件的控制,在焦作不同区域浅层地下水的主要污染方式不同。水文地质条件还影响着污染物在地下水系统中的分布、迁移。在山前倾斜冲洪积平原地区,主要污染方式为入渗-径流扩散,由于包气带渗透性强、降水相对丰富,污染物容易随着大气降水地表水的入渗进入含水层,导致本区浅层地下水对污染敏感性较高,浅层地下水中污染物浓度高于其他地区,污染物进入地下水系统后在地下径流的控制下自西北向东南方向扩散,沿大沙河一线扩散最快;山前交接洼地,毛细上升高度大、速度快,又处于地下水径流的势汇处,径流-蒸发浓缩作用成为主要的污染方式,长期的蒸发浓缩作用使得该区总硬度普遍超标;黄沁河冲积平原地区,地下径流较弱,垂直交替作用强烈,入渗-蒸发浓缩是该区主要的污染方式,受包气带土层特殊性质的影响,虽然土壤中氟的总含量处于正常水平,但是浅层地下水氟污仍然染较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地质条件 浅层地下水污染 水质模型 焦作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子坡地下水的数值模拟与预测 被引量:3
2
作者 焦芳芳 马振民 +1 位作者 雒芸芸 侯玉松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85-289,共5页
采用Visual Modflow软件建立地下水系统概念模型和数值模型,从充分利用有限的地下水资源和防止岩溶塌陷的角度出发,针对城子坡地下水制定了两种开采方案并分别对其进行模拟预测。结果表明:将地下水年平均开采量控制在2.35万m3/d以内,丰... 采用Visual Modflow软件建立地下水系统概念模型和数值模型,从充分利用有限的地下水资源和防止岩溶塌陷的角度出发,针对城子坡地下水制定了两种开采方案并分别对其进行模拟预测。结果表明:将地下水年平均开采量控制在2.35万m3/d以内,丰、枯水期开采量进行适当调整,合理设置开采井,进行分散开采,不仅能保证当地工业和生活用水,还能有效控制地下水位的持续下降,降低岩溶塌陷和污水下渗的危险,实现城子坡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资源 数值模拟 预测评价 城子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焦作地区浅层地下水硬度污染机理及迁移预测 被引量:9
3
作者 侯玉松 马振民 +2 位作者 雒芸芸 方允治 魏禅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51-156,共6页
分析焦作地区浅层地下水硬度污染物与地下水其他化学特征的相关性,研究该区浅层地下水硬度的污染机理,运用Visual Modflow软件建立水质模型,模拟预测浅层地下水中硬度污染物的迁移规律。结果表明:该区浅层地下水硬度污染严重,主要原因... 分析焦作地区浅层地下水硬度污染物与地下水其他化学特征的相关性,研究该区浅层地下水硬度的污染机理,运用Visual Modflow软件建立水质模型,模拟预测浅层地下水中硬度污染物的迁移规律。结果表明:该区浅层地下水硬度污染严重,主要原因是工矿企业污废水排放和对浅层地下水的不合理利用,造成进入浅层地下水的污染物增多,直接引起浅层地下水硬度升高;另一方面使得本区浅层地下水的化学场、动力场发生变化间接引起本区浅层地下水硬度升高。模拟结果显示,浅层地下水中硬度污染物的迁移明显受到水文地质条件的影响,迁移方向与地下径流方向基本一致,自西北向东南方向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层地下水 硬度 污染机理 迁移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焦作地区浅层地下水铬(Ⅵ)污染机理及迁移预测 被引量:8
4
作者 焦芳芳 马振民 侯玉松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2-86,96,共6页
通过对焦作地区浅层地下水中铬(Ⅵ)污染物分布特征进行调查,分析了研究区浅层地下水中铬(Ⅵ)的污染机理,并运用Visual MODFLOW建立地下水流模型及溶质运移模型,模拟预测了浅层地下水中铬(Ⅵ)的迁移规律。结果表明:研究区浅层地下水铬(Ⅵ... 通过对焦作地区浅层地下水中铬(Ⅵ)污染物分布特征进行调查,分析了研究区浅层地下水中铬(Ⅵ)的污染机理,并运用Visual MODFLOW建立地下水流模型及溶质运移模型,模拟预测了浅层地下水中铬(Ⅵ)的迁移规律。结果表明:研究区浅层地下水铬(Ⅵ)污染严重,污染源是位于老君庙西南方向的焦作某电厂堆灰场,主要原因是露天堆放的粉煤灰中的铬(Ⅵ)污染物在长期淋滤作用下下渗污染含水层。气候条件、包气带岩性、地下水化学环境以及人为因素等也间接使浅层地下水铬(Ⅵ)浓度升高;模拟结果显示在未来的五年时间内,受地形和地下水动力场的影响,浅层地下水中铬(Ⅵ)的迁移方向与地下径流方向一致,沿大沙河水流方向上扩散速度更快,污染区域面积逐渐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层地下水 铬(Ⅵ) 污染机理 迁移预测 焦作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复合型进化算法的地下水污染反演模型 被引量:2
5
作者 黄林显 刘治政 +4 位作者 邢立亭 杨丽芝 朱恒华 纪纹龙 张永勇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8-63,68,共7页
污染源位置和污染物排放浓度的快速确定直接决定着地下水污染的有效治理及修复,这属于地下水反演问题。通过充分分析地下水污染反演问题,耦合地下水流模拟程序MODFLOW、溶质运移模拟程序MT3DMS和优化算法SCE-UA,设计了一种模拟-优化(S/O... 污染源位置和污染物排放浓度的快速确定直接决定着地下水污染的有效治理及修复,这属于地下水反演问题。通过充分分析地下水污染反演问题,耦合地下水流模拟程序MODFLOW、溶质运移模拟程序MT3DMS和优化算法SCE-UA,设计了一种模拟-优化(S/O)反演模型。通过实例验证,反演结果表明:提出的网格遍历GT算法可以自动验证潜在污染区内所有可能的污染源位置组合方式;与传统地下水污染反演模型相比,S/O模型不但能够适用于稳定流条件,而且适用于非稳定流条件;所开发的S/O模型对于多污染源分别在稳定流和非稳定流下的反演均有非常高的精度,能够准确反演污染源位置及污染物排放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污染 污染源位置 SCE-UA优化算法 S/O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15年山东省水环境污染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刘艺 张郑贤 +2 位作者 张锋贤 刘波 周绍维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14-422,共9页
论文采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对2003—2017年间山东省水环境质量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并结合弹性系数理论评价典型污染物的治理效果。结果表明:山东省水环境污染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工业化学需氧量(COD)、氨... 论文采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对2003—2017年间山东省水环境质量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并结合弹性系数理论评价典型污染物的治理效果。结果表明:山东省水环境污染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工业化学需氧量(COD)、氨氮排放量的EKC曲线均表现出下降趋势。工业废水排放量的EKC曲线呈明显的倒“U”型,研究时段内,工业废水排放量已过峰值,其后随人均GDP的增长而降低。生活废水及生活COD、氨氮的排放量随着经济的发展持续上涨。此外,在废水排放量的控制效果及污染物的治理效果方面工业均优于生活。由此可见,山东省的工业污染物排放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逐渐趋于协调,生活污染物排放与经济发展之间仍未实现协调发展;生活污染物排放已逐渐成为山东省流域内主要的污染源之一,对未来山东省的经济发展和水生态安全可能构成潜在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环境污染 经济发展 协调发展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弹性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位波动关联度的济南西部与济南泉群地下水关系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张郑贤 王维平 +2 位作者 相华 盖燕如 李凤丽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31-36,96,共7页
济南市以"泉城"闻名,近年来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及地下水开采量的增大,对济南市区泉群喷涌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对2014~2017年济南西部玉符河下游的杜家庙、南八里、朱家庄等地及市区泉群的趵突泉、黑虎泉的岩溶水位波动规律... 济南市以"泉城"闻名,近年来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及地下水开采量的增大,对济南市区泉群喷涌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对2014~2017年济南西部玉符河下游的杜家庙、南八里、朱家庄等地及市区泉群的趵突泉、黑虎泉的岩溶水位波动规律进行分析,在地下水位波动幅度计算的基础上,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从一个新的评价指标"水位波动关联度"的角度探寻济西与济南市区泉群地下水间的联系,为济南市保泉供水提供探索依据。以15d为地下水位均值计算周期,先计算全年的水位波动关联度,再将关联度的计算结果划分为:4~7月、8~11月和12月至次年3月三个时段,分别分析济西各岩溶井水位与泉水位的波动关联度。结果表明,12月至次年3月关联度的计算结果受外界干扰最小,这一时段济西与市区泉群水位波动关联度的均值为0.854,属高关联度,两者地下水位变化规律极其相似,两个地下水系统在统计学上存在着极强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济南西部 泉群 地下水位 水位波动关联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机森林法的弥河-潍河流域地下水质量评价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林艳竹 韩忠 +3 位作者 黄林显 邢立亭 梁浩 侯金霄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0-64,70,共6页
准确掌握地下水的环境质量状况是合理确定地下水资源开发策略和有效进行地下水资源保护的重要前提。通过随机森林(randomforest)法构建弥河-潍河流域地下水质量评价模型,结果表明:(1)随机森林法在进行地下水水质分类时具有分类精度高、... 准确掌握地下水的环境质量状况是合理确定地下水资源开发策略和有效进行地下水资源保护的重要前提。通过随机森林(randomforest)法构建弥河-潍河流域地下水质量评价模型,结果表明:(1)随机森林法在进行地下水水质分类时具有分类精度高、泛化能力强等特点,且在进行超参数优化后,其分类精度会进一步提高,证明将随机森林法应用于地下水质量评价是可行的,并且其综合性能要优于逻辑回归模型;(2)研究区地下水水样均为Ⅳ类和Ⅴ类水,说明水质状况整体较差;(3)通过分类指标重要性评价可以看出,研究区地下水水质的主要影响指标为硝酸盐、总硬度和溶解性总固体,而此类指标的主要来源是蔬菜种植化肥的不合理使用及河流污染入渗,因此要进一步加强对蔬菜种植污染排放及河流水质的监测和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学习 随机森林法 弥河-潍河流域 地下水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指标优选和模糊综合优化模型的地下水质量评价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王敬 袁星芳 +4 位作者 韩忠 黄林显 梁浩 邢立亭 侯金霄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46-52,共7页
进行地下水质量评价时往往需要较多的水质指标,一方面增加了取样和检测成本,另一方面容易引起评价过程中的重复描述,导致评价结果失真。通过利用Pearson相关系数(相关性)和因子分析(主控性)对水质评价指标进行优选,在此基础上结合模糊... 进行地下水质量评价时往往需要较多的水质指标,一方面增加了取样和检测成本,另一方面容易引起评价过程中的重复描述,导致评价结果失真。通过利用Pearson相关系数(相关性)和因子分析(主控性)对水质评价指标进行优选,在此基础上结合模糊综合优化模型对2017年寿光市枯水期地下水质量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通过将模糊综合评价和可变模糊集耦合,能够很好地解决水质等级划分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其评价结果也更加准确合理;利用指标优选将7个原始水质指标优选为4个指标,不但能够有效减少数据冗余,而且能够充分保留原始指标的有效信息,并且具有更高的评价合理性;在此基础上,识别出研究区地下水污染的主控指标为硝酸盐、总硬度、锌和COD;研究区内的蔬菜种植区地下水污染较为严重,其主要超标因子为硝酸盐和总硬度,主要是氮肥的过度使用及地表污染物通过河流进入地下水体逐渐累积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质量评价 Pearson相关系数 因子分析 模糊综合优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分析的济南西郊地下水位对降雨响应机制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赵振华 罗振江 +3 位作者 黄林显 邢立亭 李洪涛 孙虹洁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31-939,共9页
降雨是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准确掌握地下水位对降雨的响应机制对地下水资源的科学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利用济南市西郊2010—2019年月降水资料及第四系和岩溶地下水月水位资料进行季节特征统计及小波分析,结果表明:①济南市秋季地... 降雨是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准确掌握地下水位对降雨的响应机制对地下水资源的科学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利用济南市西郊2010—2019年月降水资料及第四系和岩溶地下水月水位资料进行季节特征统计及小波分析,结果表明:①济南市秋季地下水位最高,第四系和岩溶平均水位分别为30.28 m和29.74 m;春季地下水位最低,第四系和岩溶平均水位分别为29.44 m和28.78 m;②连续小波变换分析得出降雨的主震荡周期为0.98~1.17 a,第四系地下水的主震荡周期为0.73~1.16 a和1.17~1.74 a,岩溶地下水的主震荡周期为0.87~1.09 a和0.46~1.23 a,主震荡周期并不完全一致,反映出济南市西郊地下水动态不仅受降雨的影响,同时还受人类活动等其它因素的影响;③交叉小波变换分析表明降雨与地下水位的主共振周期均为1 a左右;第四系和岩溶含水层水位动态分别落后于降雨144.14 d和172.62 d,两者仅相差28.48 d,水力联系较为密切。以上结论说明,济南市西郊地下水动态对降雨的响应是显著和稳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济南西郊 降雨量 地下水水位 小波分析 响应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北方典型岩溶地下水位对降水及气象指数的响应特征——以鲁中地区为例 被引量:12
11
作者 李传生 祁晓凡 +2 位作者 王雨山 安永会 邢立亭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43-652,共10页
我国北方岩溶水资源是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基础,表征水资源赋存特征的岩溶地下水位动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能够为岩溶水资源管理及合理开发利用提供重要支撑。本文选取鲁中地区3个典型水文地质单元,基于2010-2017年月值降水、地下水... 我国北方岩溶水资源是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基础,表征水资源赋存特征的岩溶地下水位动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能够为岩溶水资源管理及合理开发利用提供重要支撑。本文选取鲁中地区3个典型水文地质单元,基于2010-2017年月值降水、地下水位及NPI气象指数数据,采用小波分析方法对上述指标的周期性、响应特征及遥相关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各岩溶地下水位动态、降水与NPI的主波动周期均为1 a,其显著周期与分布时段等的异同是受自然条件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2)各水文地质单元岩溶水位对降水的响应时滞为95.81~146.64 d,其差异主要源于观测站所处的地下水流系统的位置的不同。(3)NPI与降水存在一定的遥相关,与受降水影响的岩溶水位动态也存在遥相关。各岩溶水位对NPI的遥相关时滞为111.75~169.77 d,相比水位对降水时滞有所增加。鲁中岩溶地区地下水位对降水与NPI存在规律性的响应时滞,此种特征可为我国北方岩溶地下水位的预警预报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位 降水 气象指数 周期性 小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罚函数遗传算法求解地下水管理模型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玉莲 黄林显 +3 位作者 桑国庆 刘治政 韩忠 梁浩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9-73,共5页
在充分分析地下水管理模型流程结构的基础上,通过耦合地下水流数值模型MODFLOW和遗传算法(GA),提出一种自适应罚函数遗传算法用于求解地下水管理模型。将MODFLOW嵌入到GA中,数值模型模拟结果返回到优化算法中作为约束条件,优化过程通过G... 在充分分析地下水管理模型流程结构的基础上,通过耦合地下水流数值模型MODFLOW和遗传算法(GA),提出一种自适应罚函数遗传算法用于求解地下水管理模型。将MODFLOW嵌入到GA中,数值模型模拟结果返回到优化算法中作为约束条件,优化过程通过GA求解。通过实例验证,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自主进行罚因子值的选取,克服了一般遗传算法中罚因子值选取的困难;能够确保获得可行域上的全局最优解;与传统的遗传优化算法相比,该算法求解精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管理模型 自适应罚函数 遗传算法(GA) MODFLOW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间序列模型的济南趵突泉地下水位预测 被引量:22
13
作者 张郑贤 刘艺 张锋贤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1-59,共9页
本文对2012年5月至2017年12月济南泉域趵突泉的地下水位波动规律进行了分析,并采用3种灰色时间序列模型,评价了保泉形势,通过模型的拟合效果检验可知:对于存在周期性波动趋势的地下水位观测值,GM(1,1)模型优势未能得到充分体现,ARIMA与H... 本文对2012年5月至2017年12月济南泉域趵突泉的地下水位波动规律进行了分析,并采用3种灰色时间序列模型,评价了保泉形势,通过模型的拟合效果检验可知:对于存在周期性波动趋势的地下水位观测值,GM(1,1)模型优势未能得到充分体现,ARIMA与Holt-Winters模型的预测结果较为接近,整体精度较高,表现出明显的预测优势。深入比选ARIMA与Holt-Winters模型的8项拟合优度指标,最终确定利用预测效果最优的Holt-Winters模型,从时间序列的角度对趵突泉地下水位进行分析,并预测2018—2019年趵突泉的年平均水位分别为27.734m和27.605m,泉水位波动的峰值为28.215 m,谷值将出现于2019年的6月份,数值仅为27.124m,逼近27.01m的泉水停喷线,为近7年来的最低水位。预测结果表明:现状降雨与开采条件下,2019年6月趵突泉将面临潜在的停喷的危机,保泉形势不容乐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济南泉域 趵突泉 地下水位 灰色时间序列模型 供水保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变量LSTM神经网络模型在地下水位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4
作者 孙虹洁 赵振华 +3 位作者 黄林显 邢立亭 郝杰 罗振江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69-75,共7页
准确进行地下水位预测对地下水管理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将代表补给项的降水量和代表排泄项的气温、水汽压及开采量作为输入变量,构建了基于多变量长短时记忆(LSTM)神经网络的地下水位预测模型。利用济南市2010—2018年月降水量、气温、... 准确进行地下水位预测对地下水管理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将代表补给项的降水量和代表排泄项的气温、水汽压及开采量作为输入变量,构建了基于多变量长短时记忆(LSTM)神经网络的地下水位预测模型。利用济南市2010—2018年月降水量、气温、水汽压和开采量及第四系含水层和岩溶含水层地下水位数据进行模型训练,并利用2019年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①利用正弦函数信号拟合气温数据可以消除气温测量误差的影响,提高模型预测精度;②LSTM神经网络模型当神经元失活比率为20%时能够取得最佳的预测结果,其中对第四系含水层地下水位的均方根预测误差为0.84 m,对岩溶含水层地下水位的均方根预测误差为0.68 m;③总体上,LSTM神经网络模型能够较准确地模拟地下水位的动态特征,只在地下水位突变处误差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学习 地下水位预测 多变量 LSTM神经网络 济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TL和Mann-Kendall法的济南市降雨与地下水变化分析 被引量:12
15
作者 赵振华 罗振江 +4 位作者 黄林显 邢立亭 孙虹洁 陈焕良 孙斌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3-77,共5页
利用济南市1951—2019年月降水资料及1993—2019年地下水位月动态观测资料,通过滑动平均、STL时间序列分解和Mann-Kendall趋势检验等方法,对济南市降雨和地下水动态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降雨量自1986年起呈总体持续上升趋势,地下... 利用济南市1951—2019年月降水资料及1993—2019年地下水位月动态观测资料,通过滑动平均、STL时间序列分解和Mann-Kendall趋势检验等方法,对济南市降雨和地下水动态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降雨量自1986年起呈总体持续上升趋势,地下水位自2007年起则呈现持续下降趋势;(2)济南市降雨与地下水水位均呈现明显的周期性,揭示出降雨仍然是地下水含水层的主要补给来源;第四系和岩溶含水层的水位波动趋势基本一致,说明两个含水层水力联系密切;(3)降雨量以年均1.39 mm/a的速率增加,但第四系和岩溶地下水位分别以年均0.1 m/a和0.03 m/a的速率下降,说明济南市地下水短缺形势依然较为严峻;地下水水位在春季和冬季均呈下降趋势,说明要加强春耕时大量抽取地下水用于农业灌溉等活动的监测和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济南市 降雨量 地下水动态 时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节水灌溉稻田水肥调控技术试验研究 被引量:13
16
作者 庞桂斌 杨士红 徐俊增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44-47,51,共5页
水和肥是制约水稻生长的重要因素,合理的灌溉和施肥有利于提高水肥利用效率和减轻农田面源污染。根据田间试验资料,分析了不同灌溉和施肥方式对水稻产量和水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淹水灌溉相比,控制灌溉水稻节水45.9%,减产7.8%... 水和肥是制约水稻生长的重要因素,合理的灌溉和施肥有利于提高水肥利用效率和减轻农田面源污染。根据田间试验资料,分析了不同灌溉和施肥方式对水稻产量和水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淹水灌溉相比,控制灌溉水稻节水45.9%,减产7.8%,水分利用效率提高了6.3%~79.8%,群体水平和产量水平下达到显著差异,氮肥利用率增加5.2%~38.4%。与农民习惯施肥相比,实地氮肥管理和控释肥水稻施氮量减少59.8%和55.4%,减产2.4%和13.7%,氮肥利用率增加40.8%~70.8%,叶片水平和群体水平下水分利用效率提高了4.8%~22.8%。水肥综合调控表明,控制灌溉和实地氮肥管理可以作为节水、控污、高效的稻田水肥管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控制灌溉 实地氮肥管理 控释肥 水分利用效率 氮肥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原漏斗区高效生态含水层补给技术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法金 荣倩 +1 位作者 曲士松 王维平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53-157,共5页
针对中国黄泛平原井灌地区地下水超采引起的大面积地下水漏斗问题,选择山东省临清市项目区,利用土壤水动力学、水力学和地下水动力学等相关理论,实施了地下水回灌工程对技术方案和参数进行设计,计算其回灌效果。通过计算结果可知,该回... 针对中国黄泛平原井灌地区地下水超采引起的大面积地下水漏斗问题,选择山东省临清市项目区,利用土壤水动力学、水力学和地下水动力学等相关理论,实施了地下水回灌工程对技术方案和参数进行设计,计算其回灌效果。通过计算结果可知,该回灌工程在7 d的引水过程中,增加了52 310.82 m^3的地下水补给量,占地下水补给总量的60.7%。野外回灌系统流速监测和示踪试验表明,该工程设计方案可行。在原沟渠渗入补给的基础上,该种明沟—暗管—竖井回灌补源工程增加了地下水补给量,对地下水漏斗恢复和旱涝碱综合治理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沟 地下滤水管 竖井 平原漏斗区 含水层补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山东省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被引量:25
18
作者 赵强 李秀梅 +2 位作者 高倩 熊丹 邹春辉 《生态科学》 CSCD 2018年第4期188-194,共7页
水资源承载力是社会经济稳定发展所能支撑的最大可利用的水资源。在对山东省水资源现状进行调查和统计的基础上,选取人均水资源量、水资源利用率、供水模数、降雨量,人均GDP、人口密度、人均生活用水量、万元GDP用水量、万元工业产值用... 水资源承载力是社会经济稳定发展所能支撑的最大可利用的水资源。在对山东省水资源现状进行调查和统计的基础上,选取人均水资源量、水资源利用率、供水模数、降雨量,人均GDP、人口密度、人均生活用水量、万元GDP用水量、万元工业产值用水量、万元农业产值用水量,耕地灌溉率、生态环境用水率、森林覆盖率共13个主要影响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的因素作为评价因子,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对山东水资源承载力现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山东省水资源综合评价结果 a值在2001—2009年间低于0.6,2010—2015年间高于0.6,表明山东省水资源承载力总体得到了提高;另外2001—2015年间,大部分年份的a值小于0.6,个别年份低于0.4,年际变化相对较大,可见山东省水资源承载力水平总体较弱,年际变化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承载力 模糊综合评价 山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制灌溉水稻叶片水分利用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3
19
作者 庞桂斌 徐征和 +1 位作者 杨士红 徐俊增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33-241,共9页
为了揭示节水灌溉水稻叶片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因素及水分高效利用机制,设置控制灌溉(控灌)和淹水灌溉(淹灌)2种灌溉方式开展田间试验,研究节水灌溉水稻叶片水分利用效率与气孔调节以及相关环境因素的关系,建立叶片水分利用效率的回归方... 为了揭示节水灌溉水稻叶片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因素及水分高效利用机制,设置控制灌溉(控灌)和淹水灌溉(淹灌)2种灌溉方式开展田间试验,研究节水灌溉水稻叶片水分利用效率与气孔调节以及相关环境因素的关系,建立叶片水分利用效率的回归方程,并对影响因素进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水稻叶片蒸腾速率(Tr)、光合速率(Pn)和叶片水分利用效率(LWUE)与气孔导度(Gs)呈良好的二次曲线关系,控灌水稻通过较低的气孔开度便可获得较优的叶片水分利用效率。叶片水分利用效率(LWUE)与空气温度(Ta)、叶片温度(Tl)、叶气温差(ΔT)、空气CO2浓度(Ca)和光合有效辐射量(Par)等环境因素呈二次曲线关系,与胞间CO2浓度(Ci)呈负相关关系,与土壤含水率(θ)呈正相关关系,与相对湿度(Rh)呈指数关系。由Ta、Tl、ΔT组成的"温度因子"对水稻叶片水分利用效率的贡献率达39.19%,而由Ca和Ci组成的"CO2浓度因子"的贡献率为22.94%,由Rh和θ组成的"水分因子"的贡献率为17.81%,由Par组成的"光照因子"贡献率为9.01%。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叶片水分利用效率回归方程,并对各影响因素进行通径分析,对于控制灌溉稻田来说,影响叶片水分利用效率的主要因素不是光合有效辐射量、气孔导度和土壤含水率等,而是胞间CO2浓度、叶片温度和相对湿度等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控制灌溉 叶片水分利用效率 影响因素 通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滤回灌井的改进技术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旺林 李英特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8-50,54,共4页
反滤回灌井是我国山东半岛地下水回灌中广泛采用的一种有效的回灌设施,它由回灌井和回灌池组成。文中分析了反滤回灌井的利用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综合改进措施,研发了土工织物反滤回灌井技术,并导出土工织物反滤回灌井单井回灌... 反滤回灌井是我国山东半岛地下水回灌中广泛采用的一种有效的回灌设施,它由回灌井和回灌池组成。文中分析了反滤回灌井的利用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综合改进措施,研发了土工织物反滤回灌井技术,并导出土工织物反滤回灌井单井回灌量的理论计算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库 反滤回灌井 回灌池 土工织物 单井回灌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