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东省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现状及对策建议 被引量:4
1
作者 于得芹 褚福建 王兆林 《山东国土资源》 2023年第8期73-78,共6页
山东是矿产资源大省,矿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基础作用。历史上矿产资源开发规模和强度较大,因受政策性关闭、修复不系统等因素的影响,遗留了一大批历史遗留废弃矿山,存在矿山地质安全隐患、土地资源损毁、植被破坏等一... 山东是矿产资源大省,矿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基础作用。历史上矿产资源开发规模和强度较大,因受政策性关闭、修复不系统等因素的影响,遗留了一大批历史遗留废弃矿山,存在矿山地质安全隐患、土地资源损毁、植被破坏等一系列生态地质环境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美丽山东建设。矿山生态修复难度较大,必须结合当地生态环境的综合情况开展系统修复。本文引用2022年山东省历史遗留矿山核查成果,系统分析了山东省在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方面的探索实践,客观分析了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面临的形势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科学开展矿山生态修复的对策措施,以期为山东省矿山生态修复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矿山 生态修复 修复成效 山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土地市场网的设计与实现
2
作者 吴建廷 宋辉 +1 位作者 张志鹏 魏雅楠 《中国土地》 2025年第1期52-55,共4页
山东省土地市场网的投入运行,可实现对山东省土地市场交易及运行数据的动态分析和监管,构建“云上读地、网上交易、线上签约”的新型管理模式,为省域一体化土地市场交易服务平台建设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 服务平台建设 网上交易 新型管理模式 一体化土地市场 动态分析 投入运行 土地市场交易 山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调查与问题分析 被引量:20
3
作者 孟祥玲 王庆兵 杨培杰 《山东国土资源》 2021年第11期36-42,共7页
山东省地热资源类型多且分布广,资源储量丰富,开采条件好,是名副其实的地热资源大省。本文采用逐井调查方法,对山东省范围内地热井数量、开发利用方式、地热流体开采量、地热井与油气资源矿业权重叠等进行了调查,对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 山东省地热资源类型多且分布广,资源储量丰富,开采条件好,是名副其实的地热资源大省。本文采用逐井调查方法,对山东省范围内地热井数量、开发利用方式、地热流体开采量、地热井与油气资源矿业权重叠等进行了调查,对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截至2020年底,全省共有地热井1862眼,主要包括洗浴与疗养模式、洗浴与疗养兼养殖与种植模式、养殖与种植模式、供暖兼洗浴模式四种模式;全省地热流体开采总量约1.405×10^(8)m^(3)/a,其中供暖开采量约1.216×10^(8)m^(3)/a,供暖面积约4060×10^(4)m^(2);康乐用开采量约0.166×10^(8)m^(3)/a,养殖及其他用开采量约0.068×10^(8)m^(3)/a。对油气资源矿业权(采矿权、探矿权)与地热井重叠进行论述,分析了地热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今后全省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热资源 开发利用现状 问题分析 山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55年来山东省极端气温事件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5
4
作者 吴光伟 常允新 +6 位作者 王庆兵 姚天 胡晓农 杨培杰 王晓玮 董玉龙 支传顺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9-32,共14页
【目的】为了解山东省极端气温事件趋势变化和时空格局,【方法】基于1965—2019年93个气象站点逐日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采用sen′s趋势、去趋势波动分析、皮尔逊相关性检验等方法及Arcgis软件分析了山东省极端气温事件的时空变化特征及... 【目的】为了解山东省极端气温事件趋势变化和时空格局,【方法】基于1965—2019年93个气象站点逐日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采用sen′s趋势、去趋势波动分析、皮尔逊相关性检验等方法及Arcgis软件分析了山东省极端气温事件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结果表明,与基准期(1965—1989年)相比,当前气候状况下(1990—2019年),山东省极端气温指数的暖指数、极值指数以及作物生长期指数大多呈现明显的增加趋势,冷极端气温指数和日气温较差则呈现减少趋势。【结论】除夏季日数外,其他极端气温指数未来变化趋势与过去相一致。当前气候状况下极端气温指数空间差异较为明显,青岛、烟台和威海等东部沿海城市以及临沂极端暖事件(冷事件)增加(减少)速率较其他地区更快。部分极端气温指数与经度和海拔呈现显著的相关性,与纬度相关性较低。山东省极端气温指数的时空变化与AMO、AO和EA/WR密切相关。欧亚大陆上空反气旋的增强加速了山东省升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气温事件 山东省 时空变化 未来趋势 大气环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地质灾害调查工作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5
5
作者 高峰 孟凡奇 +3 位作者 张丽霞 贺敬 于德杰 王心兵 《山东国土资源》 2022年第10期35-41,共7页
山东省地质灾害调查自1990年开始,截止目前,已开展1∶100万、1∶50万、1∶10万、1∶5万等多轮全省性调查,工作范围由重点地区到覆盖全省,工作手段由简单的收集资料到“空天地一体化”调查早期识别,调查精度逐渐提高,成效愈加明显。本文... 山东省地质灾害调查自1990年开始,截止目前,已开展1∶100万、1∶50万、1∶10万、1∶5万等多轮全省性调查,工作范围由重点地区到覆盖全省,工作手段由简单的收集资料到“空天地一体化”调查早期识别,调查精度逐渐提高,成效愈加明显。本文在回顾山东省地质灾害历次调查工作基础上,介绍了调查工作方式方法及取得的效果,简述了山东地质灾害发育及分布特征,并对山东省地质灾害调查工作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回顾展望 山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惠民县淄角地区砂岩热储地热尾水回灌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王兆林 刘苏哲 +2 位作者 纪洪磊 夏影 蒙永辉 《山东国土资源》 2023年第3期72-78,共7页
在阐述山东省惠民县淄角地区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其地热资源类型和主要热储特征的基础上,对本次工作采集的热储岩心测试结果进行分析,研究了热储层岩性、孔隙度、砂岩颗粒直径及渗透性能对回灌的影响。对本次工作开展的砂岩热储地热... 在阐述山东省惠民县淄角地区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其地热资源类型和主要热储特征的基础上,对本次工作采集的热储岩心测试结果进行分析,研究了热储层岩性、孔隙度、砂岩颗粒直径及渗透性能对回灌的影响。对本次工作开展的砂岩热储地热尾水自然回灌、0.1MPa、0.2MPa、0.3MPa四组定压力回灌试验进行分析,重点针对回灌压力对回灌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为研究区开展地热资源生产性回灌和进一步加快地热回灌的推广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热资源 砂岩热储 地热尾水回灌 山东省惠民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莱芜侯家沟—西泉河地区岩溶塌陷成因浅析 被引量:1
7
作者 邹连庆 吕媛媛 +6 位作者 王振涛 秦鹏 蒙永辉 高峰 刘妍芬 崔吉瑞 武靖雯 《山东国土资源》 2024年第5期17-23,共7页
莱芜侯家沟—西泉河地区断裂构造、裂隙岩溶水水文地质条件复杂。该文在系统分析侯家沟—西泉河地区水文地质条件、岩溶塌陷发生历史及规模的基础上,总结了区内岩溶塌陷成因。研究表明:区内岩溶塌陷主要发生在浅部岩溶发育的侯家沟和泉... 莱芜侯家沟—西泉河地区断裂构造、裂隙岩溶水水文地质条件复杂。该文在系统分析侯家沟—西泉河地区水文地质条件、岩溶塌陷发生历史及规模的基础上,总结了区内岩溶塌陷成因。研究表明:区内岩溶塌陷主要发生在浅部岩溶发育的侯家沟和泉河地区,发生时间多为每年汛期雨中或雨后的一段时期内,主要是岩溶地下水的频繁大幅度波动(波动范围16~40 m)造成的浅部溶洞上覆厚度约4~15 m的黏质砂土、砂质黏土遭到破坏,进而产生塌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塌陷 第四系 岩溶水位动态 机理 山东莱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地热采灌工程合理井距与热突破时间推算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明珠 沙福建 +3 位作者 冯克印 夏影 沈芳 郝俊杰 《山东国土资源》 2023年第12期28-32,共5页
山东省德州市砂岩热储开发时间早,供暖工程数量较多,但受社区面积和布局的影响,采灌井距远近不一,过近的采灌井距,势必会加速热突破的发生。为指导今后区内地热工程建设,利用《砂岩热储地热尾水回灌技术规程》(DZ/T0330—2019)中合理井... 山东省德州市砂岩热储开发时间早,供暖工程数量较多,但受社区面积和布局的影响,采灌井距远近不一,过近的采灌井距,势必会加速热突破的发生。为指导今后区内地热工程建设,利用《砂岩热储地热尾水回灌技术规程》(DZ/T0330—2019)中合理井距公式,代入德城区地热地质参数,推导出该区合理井距经验公式。随着地热工程开采量增加,合理井距亦随之增加,当开采量为60 m 3/h时,合理井距不应低于181 m。根据计算,德城区51组采灌对井中,21组采灌对井将会发生热突破,且有8组采灌对井热突破时间不足10年,占比达到了19.6%。为保障采灌工程可持续运行,采灌井应及时调整布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岩热储 合理井距 热突破 采灌工程 德州市德城区 山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地质公园发展探讨——以山东省为例
9
作者 褚福建 吕兰颂 +5 位作者 朱文博 付娟 蒙永辉 刘瑞峰 赵琳 霍延虎 《山东国土资源》 2023年第9期37-42,共6页
本文以山东省为例,分析了地质公园发展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从管理体制、管理能力、科研科普、规划评估等方面探讨了地质公园发展思路,提出了规范化管理和运营的建议,以期“抛砖引玉”,望广大社会各界人士提出更加宝贵的意见建议,以... 本文以山东省为例,分析了地质公园发展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从管理体制、管理能力、科研科普、规划评估等方面探讨了地质公园发展思路,提出了规范化管理和运营的建议,以期“抛砖引玉”,望广大社会各界人士提出更加宝贵的意见建议,以促进地质遗迹保护利用和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助力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期 地质公园 管理体制 发展思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地质灾害精细化预警预报系统建设与功能简介
10
作者 沙令宝 张晔 +2 位作者 魏嘉 王庆兵 贺敬 《数字技术与应用》 2023年第1期174-176,共3页
在近年来山东省地质灾害调查、省气象提供数据精度提高及省自然资源厅与省气象局地质灾害预警工作的不断深入基础上,我们开展了山东省地质灾害气象风险精细化预警预报研究,并进行了山东省地质灾害精细化预警预报系统建设。在构建山东省... 在近年来山东省地质灾害调查、省气象提供数据精度提高及省自然资源厅与省气象局地质灾害预警工作的不断深入基础上,我们开展了山东省地质灾害气象风险精细化预警预报研究,并进行了山东省地质灾害精细化预警预报系统建设。在构建山东省地质灾害精细化预警预报系统中采用面向服务的系统架构技术(SOA),采用SOA架构将数据作为数据服务进行发布,能更好地实现系统业务功能的集成,及更好的可扩展性与兼容性[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数据服务 功能简介 精细化预警 SOA架构 系统架构 面向服务 兼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MS模拟地下水中污染物溶质运移
11
作者 冯克印 魏茂杰 +4 位作者 贾超 张博 赵云青 王金晓 吕沛璐 《山东国土资源》 2025年第3期10-16,共7页
本文运用GMS软件,以巨淀湖湿地及其周边区域为研究区,建立了地下水流和溶质运移模型,并进行模拟预测。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水位观测资料与水流模型的模拟水位拟合结果较好。硝酸盐污染质主要集中在研究区南部区域,典型污染质迁移中以椭... 本文运用GMS软件,以巨淀湖湿地及其周边区域为研究区,建立了地下水流和溶质运移模型,并进行模拟预测。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水位观测资料与水流模型的模拟水位拟合结果较好。硝酸盐污染质主要集中在研究区南部区域,典型污染质迁移中以椭圆伞状由污染源处向研究区中部扩散迁移,在漏斗区产生聚集。污染质运移中不同浓度区间确定的影响范围随时间推移增加的速率在减小,到一定时间趋于稳定。该研究为湿地生态系统的污染防治提供依据,为黄河流域湿地的保护修复提供了范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硝酸盐 溶质运移 G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沂蒙山区域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规划实践 被引量:6
12
作者 郝启勇 王忠 +2 位作者 胡玉禄 崔凯 尹儿琴 《山东国土资源》 2022年第5期41-46,共6页
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本研究在系统调查沂蒙山区域自然生态各个要素基础上,识别出生境破损,水生态系统质量下降,森林生态服务功能退化等三大区域生态安全问题和... 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本研究在系统调查沂蒙山区域自然生态各个要素基础上,识别出生境破损,水生态系统质量下降,森林生态服务功能退化等三大区域生态安全问题和十项区域生态环境问题,构建了“三山三水”的生态保护修复格局,划分了沂山—沂河水生态、蒙山—汶河林草和基础环境、尼山—祊河基础环境和水生态保护3个主体修复区,规划了基础环境类、土地整治类、林草保护修复类、水生态保护修复类、污染防治类和监测监管预警类等6大类工程措施。工程实施将提升区域生态系统质量和服务功能,也将为类似区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规划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水林田湖草 生态修复工程 生态安全 修复区划分 沂蒙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泛滥平原第四系地面塌陷机理研究--以菏泽市牡丹区为例
13
作者 王华锋 马龙 +7 位作者 孟凡奇 张勇 梁文继 亓贞才 贾琛 张晓飞 陈洪海 张晔 《山东国土资源》 2024年第11期12-17,共6页
本文以菏泽市牡丹区地质灾害风险普查为依托,从牡丹区已发生的24处第四系地面塌陷中选取9处塌陷点进行分析,并优选了1处塌陷通过高密度电阻率法、地质雷达、钻探、原位测试、分析化验等方法对其形成机理进行了研究。通过综合物探查出视... 本文以菏泽市牡丹区地质灾害风险普查为依托,从牡丹区已发生的24处第四系地面塌陷中选取9处塌陷点进行分析,并优选了1处塌陷通过高密度电阻率法、地质雷达、钻探、原位测试、分析化验等方法对其形成机理进行了研究。通过综合物探查出视电阻率低阻异常区,在异常区经钻探验证,并取样分析,在原塌陷坑处的物理力学性质明显比周围差。经研究分析可知:第四系地面塌陷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原地下存在着建(构)筑物,当发育于全新世的黄河古河道改道时,掩埋了原建(构)筑物,形成了空洞,当受到地下水位波动频繁等外力作用时,打破了古建(构)筑物的应力平衡,当持力层遭到破坏后,便发生了第四系地面塌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电阻率法 地质雷达 第四系地面塌陷 应力平衡 形成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个优质粳稻品种在寿光地区的种植鉴定
14
作者 王志炜 王一 +5 位作者 刘宏元 朱文银 刘伟 徐建第 王沙沙 陈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期21-23,共3页
在潍坊市寿光市进行7个粳稻品种比较试验,对参试品种的农艺性状、产量、抗性及稻米品质表现进行汇总分析。结果表明,津原U99表现早熟、优质、丰产性较好,适于寿光试验区作优质米种植。圣稻22、圣香1826丰产性好、米质优良、中感稻瘟病,... 在潍坊市寿光市进行7个粳稻品种比较试验,对参试品种的农艺性状、产量、抗性及稻米品质表现进行汇总分析。结果表明,津原U99表现早熟、优质、丰产性较好,适于寿光试验区作优质米种植。圣稻22、圣香1826丰产性好、米质优良、中感稻瘟病,应加强稻瘟病的防治。津原U99、润农303、润农11表现抗稻瘟病,津原985高感稻瘟病,圣稻2620感稻瘟病。该试验为当地品种的合理选择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高产 机械插秧 种植鉴定 稻瘟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西北平原区浅层地下水质量评价及指标优化 被引量:3
15
作者 程佳豪 姚天 +4 位作者 胡晓农 支传顺 董玉龙 吴光伟 赵瑾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7-150,共14页
【目的】为优化地下水水质监测方案,确定鲁西北平原地下水水质的主要控制因素,快速掌握地下水水质变化,【方法】基于2020年鲁西北平原地区浅层地下水水质数据,利用统计学软件、GIS软件对研究区水质情况进行描述性统计与空间信息差异化分... 【目的】为优化地下水水质监测方案,确定鲁西北平原地下水水质的主要控制因素,快速掌握地下水水质变化,【方法】基于2020年鲁西北平原地区浅层地下水水质数据,利用统计学软件、GIS软件对研究区水质情况进行描述性统计与空间信息差异化分析;基于熵权水质指数(EWQI)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探讨能代表研究区地下水水质的化学指标。【结果】结果显示:鲁西北平原地下水水质趋于一个较为中等的状态,冲积海积平原咸水水文地质亚区与冲积平原咸淡水水文地质亚区水质较差,冲积洪积平原淡水水文地质亚区水质相对较好;EWQI模型指标优化后代表整个研究区地下水水质的水化学指标为TDS、Mn^(2+)、I^(-)、F^(-)和Al^(3+),指标优化后EWQI_(min)模型R~2和RMSE值分别为0.996和5.094,百分比误差PE为3.615%。【结论】结果表明:EWQI_(min)模型优选指标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可用作水质监测主要监控对象,为水质监测网优化调整及相关管理措施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水质评价 水化学特征 熵权水质指数 多元线性回归 EWQI_(min)评价指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灌溉对滨海盐碱地土壤盐分及养分迁移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牛旭昌 董晓亮 +2 位作者 李际峰 周维芝 陈为峰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1-47,61,共8页
通过模拟盐碱农田灌溉洗盐过程,研究不同灌溉水量对土壤盐碱的改良效果和氮磷养分迁移规律的影响。试验采用室内土柱模拟的方法,设置200 mm(S1)、300 mm(S2)、400 mm(S3)3种不同灌水量,模拟了盐碱农田种植过程中的一次性大定额灌溉洗盐... 通过模拟盐碱农田灌溉洗盐过程,研究不同灌溉水量对土壤盐碱的改良效果和氮磷养分迁移规律的影响。试验采用室内土柱模拟的方法,设置200 mm(S1)、300 mm(S2)、400 mm(S3)3种不同灌水量,模拟了盐碱农田种植过程中的一次性大定额灌溉洗盐,并分析不同灌水量情况下土壤盐分和养分的迁移规律。试验结果显示:不同灌水量处理进行灌水淋溶后,土壤中的盐分、全氮、有效磷、硝态氮及铵态氮含量均明显降低,且在灌溉后这种降低的分布规律相似。3种灌水处理中,盐分和氮磷养分的溶脱率整体表现为S3>S2>S1。底层土壤中的S1和S2处理都会导致氮磷养分截留积累,而随着灌水量的增加氮磷养分截留积累的土层深度也会逐渐加深,但在高灌水量的S3处理中,整个土层中均发生了氮磷养分淋溶现象。在3种灌水量处理中的土壤淋溶液中,其氮磷浓度在整个淋溶周期中的变化规律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小;在整个淋溶过程中,S3处理的淋溶液中全氮含量和全磷含量明显高于S2、S1灌水处理(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土壤盐分的迁移量与氮磷养分的迁移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不同氮磷养分之间的迁移量也均呈现出显著性关系(p<0.05)。灌溉对土壤表层的盐分和养分的影响最大,在3种灌水量处理中,300 mm灌水量可以有效降低土壤表层盐分,且减少氮磷流失的风险,为试验中盐碱农田灌溉较为适宜的水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海盐碱地 灌溉水量 洗盐 土壤盐分 土壤养分 土壤改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西南平原浅层地下水脆弱性评价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吴光伟 董玉龙 +5 位作者 毕雯雯 顾莎 姚天 程佳豪 支传顺 胡晓农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16-221,共6页
区域地下水脆弱性评价可为地下水水质的监测和管理提供有效建议。以鲁西南平原为研究区,采用适合的参数,将传统的DRASTIC模型改进为“DRITCS法”,所选择的参数因子分别为地下水位埋深、地下水补给模数、含水层内的砂卵砾层厚度、地形坡... 区域地下水脆弱性评价可为地下水水质的监测和管理提供有效建议。以鲁西南平原为研究区,采用适合的参数,将传统的DRASTIC模型改进为“DRITCS法”,所选择的参数因子分别为地下水位埋深、地下水补给模数、含水层内的砂卵砾层厚度、地形坡度以及渗透系数。结果表明:“DRITCS法”可以客观地反映鲁西南平原浅层地下水脆弱性的空间分布特性,能够准确呈现不同脆弱性区域硫酸盐污染点、三氮污染点比例的对比效果。基于研究区点源污染和面源污染的分区图,能够为后续地下水水质监测提供建议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西南平原 浅层地下水 地下水脆弱性 评价与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州南部高氟地下水水化学特征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邵琦 刘晓震 +5 位作者 董权德 左含月 刘伟 马立丹 韩玉冰 王炳凤 《山东国土资源》 2024年第3期128-134,共7页
高氟地下水是一种典型劣质水源,长期饮用可致人体患地方性高氟病。本次研究以禹城—平原地区为研究对象,对区内地下水进行氟含量、水化学类型和氟离子的影响因子等研究。结果表明,浅层地下水氟离子含量大部分不超过1.0 mg/L,其水化学类... 高氟地下水是一种典型劣质水源,长期饮用可致人体患地方性高氟病。本次研究以禹城—平原地区为研究对象,对区内地下水进行氟含量、水化学类型和氟离子的影响因子等研究。结果表明,浅层地下水氟离子含量大部分不超过1.0 mg/L,其水化学类型主要有HCO_(3)-Na和Cl·SO_(4)-Na型,深层地下水氟离子含量大部分均超过1.0 mg/L,其水化学类型为HCO_(3)·SO_(4)-Na和HCO_(3)·Cl-Na型。通过对pH和地下水水化学演化因素的研究,认为碱性环境一定程度能够促使氟离子聚集,但并不是唯一决定因子,高氟水的形成机制主要是水岩相互作用和蒸发浓缩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氟地下水 影响因子 水岩相互作用 浓缩蒸发作用 德州南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翻板闸支座布置对底板混凝土结构受力影响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晶莉 张勇 张文飞 《水利科技与经济》 2024年第10期12-16,共5页
借助三维有限元软件,对翻板闸采用不同数量的支座对底板混凝土结构进行受力分析,研究闸门在不同支座数量下对底板混凝土结构应力、应变及位移情况。结果表明:①不同数量闸门支座底板混凝土结构大主应力、应变分布特点比较相似,底板支座... 借助三维有限元软件,对翻板闸采用不同数量的支座对底板混凝土结构进行受力分析,研究闸门在不同支座数量下对底板混凝土结构应力、应变及位移情况。结果表明:①不同数量闸门支座底板混凝土结构大主应力、应变分布特点比较相似,底板支座大主应力、应变值相对较大部位均在底板中下部位应力、应变集中区域,且数值相差不大,但随着支座数量越多,底板应力分布越均匀。②底板的总体位移方向一致,均以竖向位移为主,底板中后部位移值较小,底板前部位移值较大,总体位移量相对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工程 翻板闸 底板 受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北平原地区浅层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
20
作者 吴光伟 董玉龙 +6 位作者 顾莎 毕雯雯 姚英强 程佳豪 姚天 支传顺 胡晓农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54-58,共5页
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是地下水环境评估与污染预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分析鲁北平原地下水污染风险现状,利用地下水价值、改进后的DRASTC模型的地下水易污性评价与地下水污染源分级构建地下水污染风险体系,完成鲁北平原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 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是地下水环境评估与污染预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分析鲁北平原地下水污染风险现状,利用地下水价值、改进后的DRASTC模型的地下水易污性评价与地下水污染源分级构建地下水污染风险体系,完成鲁北平原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并生成地下水污染风险分区图。结果表明,鲁北平原浅层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整体等级为中等水平;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等级为中等面积比例最大,为34.02%;等级为高等面积比例极小,仅占3.63%;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结果分区可为相关部门后续结合数值模拟验证有效易污率和拟议防治手段提供数据支撑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北平原 地下水污染风险 污染源分级 易污性 价值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