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9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3—2021年山东省滕州市缺血性卒中死亡率时间趋势分析
1
作者 董芳 韩兴贵 +5 位作者 徐玉銮 朱宏宇 叶树军 林琳 司福中 程俐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03-615,共13页
目的分析2013—2021年山东省滕州市户籍居民在高血压防控期间缺血性卒中(IS)死亡率的时间趋势。方法2013年1月1日山东省滕州市开始高血压防控,采用2013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IS死亡病例监测数据统计IS死亡率,分析其在不同特征居民中... 目的分析2013—2021年山东省滕州市户籍居民在高血压防控期间缺血性卒中(IS)死亡率的时间趋势。方法2013年1月1日山东省滕州市开始高血压防控,采用2013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IS死亡病例监测数据统计IS死亡率,分析其在不同特征居民中的时间趋势。户籍人口来源于山东省滕州市公安局,以2020年全国第7次人口普查数据计算年龄和性别标化死亡率。采用χ2检验比较死亡率差异,采用Cochran-Armitage趋势检验比较死亡率的时间趋势和年龄趋势。结果滕州市2013—2021年IS总体粗死亡率和标化死亡率均呈现时间变化趋势(Z值分别为12.647、7.305,均P<0.001),2021年比2019年分别下降了23.77%和30.99%(Z值分别为-7.393、-9.975,均P<0.001)。男性IS粗死亡率2019年比2017年升高了13.27%,女性IS粗死亡率和标化死亡率2018年比2017年分别下降了16.39%和19.4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7.160、9.789和15.109,均P<0.05);除2013、2015年IS粗死亡率外,其余年份男性IS粗死亡率和各年份标化死亡率均高于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25.816~124.040,均P<0.001)。各年份IS粗死亡率均随年龄段增加而升高(Z值为42.604~61.025,均P<0.001)。年龄≥65岁IS死亡比例为85.85%。男性45~54岁年龄别IS粗死亡率呈时间变化趋势(Z=3.035,P<0.01),而同年龄段女性未呈时间变化趋势(P>0.05)。城区IS死亡率由2013年的62.61/10万下降到2021年的54.00/10万(Z=-2.097,P<0.05)。农村IS死亡率2019年比2013年升高了213.15%,2021年比2019年下降了22.75%(Z值分别为19.074、-6.390,均P<0.001)。结论2013—2021年,山东省滕州市IS死亡率城区呈下降趋势,农村2019年后呈下降趋势;相较于女性,男性45~54岁年龄段死亡率有年轻化趋势。应对男性和农村IS患者给予重点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死亡率 流行病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兰山区野生中药资源调查分析
2
作者 宋师花 王幼鹏 +4 位作者 诸葛绪才 张强 范长启 赵建华 谭增亮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17期193-196,共4页
[目的]通过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调查兰山区野生药用植物种类、分布、蕴藏量等情况,为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提供完整可靠的数据,为该区政府统筹发展中药产业提供重要参考。[方法]以《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技术规范》为指导,通过野外样地调... [目的]通过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调查兰山区野生药用植物种类、分布、蕴藏量等情况,为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提供完整可靠的数据,为该区政府统筹发展中药产业提供重要参考。[方法]以《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技术规范》为指导,通过野外样地调查、样线调查、植物采集与腊叶标本制作等方法获取普查原始数据,整理输入系统并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此次普查共完成37个样地、185个样方套、1110个样方的调查工作,采集药用植物341种,隶属82科268属,制作腊叶标本1600余件。[结论]基本摸清了兰山区野生中药资源的种类、分布及蕴藏量,找出了兰山区野生资源丰富但蕴藏量普遍偏低的主要原因,普查成果得到共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中药资源 蕴藏量 调查分析 兰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跌倒经历的老年女性身体功能特征
3
作者 段亚飞 姬得文 +1 位作者 傅涛 董竹青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2-190,共9页
目的探究具有跌倒经历老年女性相关身体功能指标情况,在老年女性跌倒预防、风险评估和老年健康问题的解决等方面提供更多数据参考。方法使用问卷调查167名天津社区老年女性的跌倒史,并根据跌倒次数分为跌倒组(近1年内发生2次以上跌倒)... 目的探究具有跌倒经历老年女性相关身体功能指标情况,在老年女性跌倒预防、风险评估和老年健康问题的解决等方面提供更多数据参考。方法使用问卷调查167名天津社区老年女性的跌倒史,并根据跌倒次数分为跌倒组(近1年内发生2次以上跌倒)和非跌倒组。分别用Inbody 770体成分测试仪测试身体成分,用UBD2002A超声骨密度仪检测跟骨骨密度,用PRIMUS BTE等速测试仪测试下肢膝、踝关节的肌力和本体感觉,30 s坐起个数测试下肢肌力,使用两对比度近视力检查表(少笔画)测试视觉敏感度,Korebalance测试仪测试动、静态平衡能力,闭眼单脚站立测试静态平衡能力,Berg平衡量表评估动、静态平衡,三维动作捕捉系统测试行走步态特征。结果跌倒组在骨骼肌含量(P<0.001)、非优势侧膝关节屈肌力量(P=0.002)、30 s坐起个数(P=0.006)、平均步速(P=0.013)等方面均显著弱或小于非跌倒组;跌倒组10%灰度下视力(P=0.001)、膝关节主动位置觉(P<0.001)、非优势侧踝关节屈肌力量(P<0.001)、单腿闭眼站立时间(P<0.001)均显著弱或小于非跌倒组;跌倒组在动静态测试中左右向平衡率(P=0.031)、前后向平衡率(P=0.028)方面均具有显著优势。结论跌倒的老年女性踝关节角度、本体感觉、下肢肌力和骨骼肌含量、视敏感度、动静态平衡能力、步行能力均弱于非跌倒老年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跌倒 老年女性 步态分析 骨骼肌 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病虫害管理和科学施肥在有机农业中的应用
4
作者 张杰 《黑龙江粮食》 2025年第6期36-38,共3页
随着全球对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日益增强,有机农业作为一种可持续的农业生产方式,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目光。综合病虫害管理和科学施肥是有机农业中实现高效和环保生产的核心技术。综合病虫害管理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多种方法... 随着全球对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日益增强,有机农业作为一种可持续的农业生产方式,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目光。综合病虫害管理和科学施肥是有机农业中实现高效和环保生产的核心技术。综合病虫害管理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多种方法,有效降低了化学农药的使用量,从而保护了生态环境;科学施肥则通过精准施肥、轮作与间作等策略,确保了土壤养分的合理分配和作物的健康生长。本文对综合病虫害管理和科学施肥的基本原则、实施策略及其在有机农业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目的是为有机农业的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病虫害管理 科学施肥 有机农业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生资源合理配置问题的探讨
5
作者 戴国英 汤海燕 《卫生经济研究》 2002年第12期46-47,共2页
关键词 医疗服务 卫生行业管理 卫生资源 合理配置 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一体化卫生服务体系的探讨
6
作者 戴国英 韩兴林 《卫生经济研究》 2002年第9期36-36,共1页
关键词 城乡一体化 卫生服务 医疗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入世对我国卫生事业的影响及对策
7
作者 郝文 王焕德 +1 位作者 田爱坤 柴景霖 《卫生经济研究》 2003年第6期36-37,共2页
关键词 入世 中国 卫生事业 影响 对策 医疗服务市场 人才竞争 卫生监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足患者就医延迟原因质性研究的Meta整合 被引量:4
8
作者 彭倩 吴英 +3 位作者 宋佳雪 郭俊 吴容婵 彭程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0-93,共4页
目的 系统评价糖尿病足患者就医延迟原因,为早期实施有效干预、改善患者结局、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 目的 系统评价糖尿病足患者就医延迟原因,为早期实施有效干预、改善患者结局、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中糖尿病足患者就医延迟定性研究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3年8月,采用澳大利亚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质性研究标准化评估工具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估,运用汇聚性整合方法对结果进行整合。结果 共纳入8篇文献,提炼出33个研究结果,归纳后形成8个类别,整合形成3个结果,即患者自身因素造成就医延迟、社会-家庭因素制约、医疗资源与服务限制。结论 延迟就医不仅影响患者治疗与预后,还加重家庭与社会负担,可通过开展糖尿病足相关教育、提供有效的家庭与社会支持、加强医疗体系建设等措施来缩短糖尿病足患者就医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延迟就医 质性研究 Meta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谱CT定量参数联合NLR、CAR检测对非小细胞肺癌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7
9
作者 张自超 吴志刚 +1 位作者 万洪晓 杜嘉慧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41-646,共6页
目的:探讨能谱CT定量参数联合NLR、CAR检测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1年6月于我院就诊并接受根治性切除术的114例NSC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前对患者行胸部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记录平... 目的:探讨能谱CT定量参数联合NLR、CAR检测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1年6月于我院就诊并接受根治性切除术的114例NSC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前对患者行胸部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记录平扫有效原子序数(Eff-Z)、病灶处动脉期标准化碘浓度(NICVP)和静脉期标准化碘浓度(NICAP)、碘浓度差值(ICD)。术前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计数,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溴甲酚绿法测定血清白蛋白水平,计算并记录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C反应蛋白水平/白蛋白比值(CAR)。患者术后门诊随访2年,观察是否发生复发转移。结果:术后复发转移与未复发转移NSCLC患者的性别、年龄、BMI、家族肿瘤史、吸烟史和病理类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复发转移组患者中临床分期为Ⅱ期和有淋巴结转移的比例显著高于术后无复发转移组(P<0.05)。术后复发转移患者的Eff-Z、NICVP、NICAP、ICD均低于未复发转移组(P<0.05),NLR、CAR均高于未复发转移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NM分期、淋巴结转移、Eff-Z、NICAP、NLR、CAR水平是NSCLC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建立Logistic回归方程如下:Logit(P)=-0.179+1.211×TNM分期+1.161×淋巴结转移+(-0.209)×Eff-Z+(-0.368)×NICAP+0.842×NLR+0.934×CAR。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建立的模型预测NSCLC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曲线下面积为0.958(95%CI:0.920~0.997,P<0.001),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2.0%和85.4%,优于各指标的单独预测效能。结论:联合应用临床病理特征、能谱CT定量参数及NLR、CAR检测对非小细胞肺癌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的预测效能较好,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能谱CT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C反应蛋白水平/白蛋白比值 复发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虾青素分子结构、活性及其在水产生物中的分布和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曲丽雯 刘建国 于文杰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3-105,共13页
虾青素呈鲜红色,属类胡萝卜素的氧化衍生物,可淬灭单线态氧、清除自由基、防止或阻断单线态氧和自由基引发的链式反应,是目前已知自然界中抗氧化性最强的可食用物质,在化妆品、水产、食品、营养保健甚至药品领域都有广阔的开发应用前景... 虾青素呈鲜红色,属类胡萝卜素的氧化衍生物,可淬灭单线态氧、清除自由基、防止或阻断单线态氧和自由基引发的链式反应,是目前已知自然界中抗氧化性最强的可食用物质,在化妆品、水产、食品、营养保健甚至药品领域都有广阔的开发应用前景。本文从虾青素独特的化学分子结构、不同类型的旋光与顺反异构体角度入手,对虾青素的结构特征、组成和主要作用机理予以综述,阐述其生物活性和功效的异同,分析和展望在水产生物中的分布特征及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促进水产业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虾青素 顺反异构体 旋光异构体 抗氧化 水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院1998~2002年临床分离菌耐药性现状及合理使用抗生素 被引量:11
11
作者 黄象艳 黄象娟 +2 位作者 崔海荣 张京海 陈世敏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718-722,共5页
目的对1998~2002年临床分离致病菌药敏结果做综合分析,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主要使用VITEK-3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对1998年1月~2002年12月全院患者送检培养呈阳性的标本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少数标本的抗生素敏... 目的对1998~2002年临床分离致病菌药敏结果做综合分析,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主要使用VITEK-3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对1998年1月~2002年12月全院患者送检培养呈阳性的标本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少数标本的抗生素敏感性测定采用K-B纸片法。结果5年间常见细菌对各种抗生素的耐药性都不同程度增强,革兰氏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最敏感,革兰氏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最敏感。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和产ESBLs细菌都有逐年增加的趋势。结论细菌的耐药性越来越强,多重耐药菌也越来越多,我们应重视医院感染,加强耐药检测,合理使用抗生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原菌 医院感染 耐药性 抗生素 细菌鉴定 药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络泰和黄芪注射液对冠心病患者血浆中ET-1和vWF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徐军 黄象娟 +1 位作者 齐法莲 王立欣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28-128,共1页
内皮素(ET-1)和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为血管内皮功能的标志物,两者在血中水平异常提示内皮功能失调与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
关键词 冠心病 络泰 黄芪注射液 治疗 血液检验 内皮素 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五年制高职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 被引量:10
13
作者 王宁 于天贵 司毅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4年第22期18-19,共2页
目前五年制高职教育迅速兴起,我校经过几年的实践与探索对其定位和培养目标上已形成共识,但如何依据五年制高职教育的特点和社会的需求设置专业,形成科学规范的课程体系,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培养目标,是当前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关键词 高职教育 专业设置 课程体系 社会需求 集群式模块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本威灵仙的抗炎镇痛和止血作用 被引量:20
14
作者 王志江 梁丽丽 +1 位作者 接明军 魏国栋 《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5期489-492,共4页
目的观察草本威灵仙的抗炎、镇痛、止血等药理作用,探讨其作为威灵仙药用资源的可行性。方法小鼠120只,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草本威灵仙大、中、小(1.5,1.0,0.5 g·mL^(-1))剂量组,威灵仙(1.0 g·mL^(-1))组,0.9%氯化钠溶液组和2... 目的观察草本威灵仙的抗炎、镇痛、止血等药理作用,探讨其作为威灵仙药用资源的可行性。方法小鼠120只,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草本威灵仙大、中、小(1.5,1.0,0.5 g·mL^(-1))剂量组,威灵仙(1.0 g·mL^(-1))组,0.9%氯化钠溶液组和2%阿司匹林组,每组20只。采用小鼠热板法和醋酸扭体实验观察镇痛作用;采用二甲苯诱导小鼠耳肿胀实验模型观察抗炎作用;测定小鼠断尾出血时间观察止血作用。结果草本威灵仙能显著提高小鼠热板痛阈值,相同剂量下,草本威灵仙组小鼠扭体次数的减少与威灵仙组相似;耳廓肿胀抑制率比威灵仙组高5.72%(P<0.05);小鼠断尾出血时间比威灵仙组缩短7.6%(P<0.05)。结论草本威灵仙和威灵仙镇痛作用相似,抗炎、止血作用更强,可以作为威灵仙的潜在药用资源,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本威灵仙 威灵仙 抗炎作用 镇痛作用 止血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积极推进护理教学改革为社会培养技能型紧缺人才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宁 于天贵 邢爱红 《职教论坛》 2004年第09X期39-40,共2页
根据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职业院校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的精神和要求,以"职业院校护理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指导方案(以下简称<指导方案>)"为依据,在社会调研的基础上,... 根据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职业院校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的精神和要求,以"职业院校护理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指导方案(以下简称<指导方案>)"为依据,在社会调研的基础上,我们对护理专业教学改革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和探讨,就进一步贯彻落实<指导方案>,制定了我校三年制护理专业教学改革实施方案,旨在为护理行业提供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和健康需求变化的实用性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学 教学改革 培养目标 人才规格 职业道德 卫生学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水和淡水适应过程中广盐性鱼类鳃氯细胞的形态与功能变化及其激素调节 被引量:33
16
作者 魏渲辉 汝少国 +1 位作者 徐路 IsodaH.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6-20,共5页
关键词 鱼类 广盐性 鳃氯细胞 形态 功能 激素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品种玫瑰花挥发油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 被引量:17
17
作者 李明 彭艳丽 +1 位作者 韩莉 孙永超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26-730,共5页
目的:对山东产玫瑰花药材进行了挥发油成分分析。方法:采用GC-MS方法石英弹性毛细管柱DB-5 ms,载气:高纯氦气、流量为60 mL/min,对10个不同品种、不同加工方法玫瑰花进行分析。结果:所含挥发油的成分各不相同,所含挥发油的共有成分为:... 目的:对山东产玫瑰花药材进行了挥发油成分分析。方法:采用GC-MS方法石英弹性毛细管柱DB-5 ms,载气:高纯氦气、流量为60 mL/min,对10个不同品种、不同加工方法玫瑰花进行分析。结果:所含挥发油的成分各不相同,所含挥发油的共有成分为:芳樟醇、香茅醇、3-甲基己烷、4,5-二甲基辛烷、2-甲基庚烷、二十烷、二十一烷、二十三烷。结论: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与栽培品种、采收时间、加工方法、地理条件、生产环境、提取方法等因素有关,应规范化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玫瑰花 GC—MS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卡尼汀口服液对2型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作用及体内代谢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孙振龙 王晨静 +3 位作者 曲海军 朱莉 荆凡波 王春波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15-818,共4页
目的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chromatography,HPLC)检测糖尿病肾病病人体内左卡尼汀(L-carnitine,LC)、乙酰左卡尼汀(acetyl-L-carnitine,ALC)、丙酰左卡尼汀(propionyl-L-carnitine,PLC)含量的变化,观察左卡尼汀口... 目的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chromatography,HPLC)检测糖尿病肾病病人体内左卡尼汀(L-carnitine,LC)、乙酰左卡尼汀(acetyl-L-carnitine,ALC)、丙酰左卡尼汀(propionyl-L-carnitine,PLC)含量的变化,观察左卡尼汀口服液对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治疗作用以及其与药物代谢之间的关系。方法 40例早期及临床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20例),两组均给予糖尿病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左卡尼汀口服液(1 g,Bid),疗程为4周。观察治疗前、后2组患者GLU、TG、CHO、LDL-C、HDL-C、BUN、Cr、UA、尿PRO的变化以及体内卡尼汀群的经时变化和代谢情况。结果 (1)治疗组给药4周后,与治疗前和对照组比较GLU、TG、CHO、LDL-C明显降低,HDL-C明显升高(P<0.01或P<0.05);(2)治疗组用药4周后血BUN与用药前比较明显下降(P<0.05),尿PRO与治疗前和对照组同期比较均明显改善(P<0.01);(3)血浆LC、ALC、PLC浓度与给药前和对照组同期比较浓度明显升高(P<0.01),血浆LC浓度给药4周比给药2周明显升高(P<0.01)。结论左卡尼汀口服液用于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治疗,能明显提高患者体内卡尼汀群的血药浓度,明显改善GLU、TG、CHO、LDL-C、HDL-C、BUN、PRO等临床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左卡尼汀 乙酰左卡尼汀 丙酰左卡尼汀 高效液相色谱法 血浆药物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联合泰来肽对感染HBV孕妇血清和初乳HBV-DNA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盛茹 张学海 +1 位作者 李勇 张秀香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7年第22期1879-1880,共2页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和泰来肽(TLT)对感染HBV孕妇血清和初乳HBV-DNA含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感染HBV的孕妇(HBsAg、HBeAg、HBV-DNA阳性)162例,分为:治疗Ⅰ组50例,于妊娠20周起肌肉注射HBIG200IU,1次/月,至分娩为止;治疗Ⅱ组40...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和泰来肽(TLT)对感染HBV孕妇血清和初乳HBV-DNA含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感染HBV的孕妇(HBsAg、HBeAg、HBV-DNA阳性)162例,分为:治疗Ⅰ组50例,于妊娠20周起肌肉注射HBIG200IU,1次/月,至分娩为止;治疗Ⅱ组40例,在治疗Ⅰ组肌注HBIG的基础上自妊娠28周起肌注TLT2ml,1次/d,至分娩为止;对照组72例,自然观察。分别采集孕妇治疗前、后血清和初乳,检测HBV-DNA含量。结果治疗前3组孕妇血清HBV-DNA含量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3组孕妇血清和初乳HBV-DNA含量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治疗后治疗Ⅰ、Ⅱ组孕妇血清和初乳HBV-DNA含量间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HBIG联合TLT与单独使用HBIG对孕妇血清和初乳中HBV-DNA的含量无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法 被动 泰来肽 肝炎 乙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玫瑰花的生药学研究初探 被引量:14
20
作者 李明 彭艳丽 牟宗慧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8年第1期109-112,共4页
为科学的测定玫瑰花药材的质量标准提供理论与实验依据。采用生药学的方法,对原植物药材进行外观性状的鉴别研究,并对原植物用扫描电镜观察花粉粒的超微形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版)的规定,对玫瑰花总灰分、醇浸出物、水分... 为科学的测定玫瑰花药材的质量标准提供理论与实验依据。采用生药学的方法,对原植物药材进行外观性状的鉴别研究,并对原植物用扫描电镜观察花粉粒的超微形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版)的规定,对玫瑰花总灰分、醇浸出物、水分进行了含量测定。提出了玫瑰花原植物形态和扫描电镜下的超微形态鉴别特征;确定了药材中总灰分不得过7.0%,醇浸出物含量不得少于28.0%,水分不得过12.0%。为制定玫瑰花药材的质量标准提供了科学依据和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玫瑰花 生药学 质量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