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21年山东省居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2
1
作者 魏颖 姜南 +1 位作者 王金凤 孙竹青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42-247,共6页
目的了解2021年山东省居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关政策和进一步开展中医药素养提升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PPS随机相结合的抽样方法,抽取3884名山东省16个县(市、区)15~69岁常住人口作为调查对象... 目的了解2021年山东省居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关政策和进一步开展中医药素养提升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PPS随机相结合的抽样方法,抽取3884名山东省16个县(市、区)15~69岁常住人口作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通过SPSS 22.0软件中的复杂抽样模块进行数据分析,影响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2021年山东省居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约为32.35%,5个维度素养水平具备率以中医药信息理解能力最高,中医药公众适宜方法最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患慢性病情况、家庭年人均收入是影响居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的因素。文化程度越高,居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越高,以不识字或识字很少人群为参照组,小学(OR=3.220,95%CI:1.619~6.402)、初中(OR=6.306,95%CI:3.105~12.810)、高中/职高/中专(OR=11.434,95%CI:3.963~32.984)、大专/本科(OR=34.309,95%CI:12.916~91.133)、硕士及以上(OR=51.796,95%CI:7.614~352.333)人群的素养水平较高。以患慢性病人群为参照组,未患慢性病人群(OR=1.374,95%CI:1.038~1.820)素养水平高于患慢性病人群。以家庭年人均收入≤10000元人群为参照组,收入在10000~20000元(OR=1.708,95%CI:1.127~2.588)和收入在>50000元(OR=2.221,95%CI:1.032~4.779)的人群素养水平更高。结论应把中医药公众适宜方法作为科普重点,有针对性地加强农村地区、低文化程度人群、低收入人群、慢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工作,促进居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持续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省 中医药健康文化 素养水平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养结合养老机构服务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基于山东省226家医养结合养老机构数据分析 被引量:40
2
作者 王洪娜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20年第5期129-140,共12页
发展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是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改善老年人健康状况的有效举措。对山东省226家医养结合机构的调查分析发现,目前医养结合养老机构整体服务效率不高,总体入住率较低,盈利状况不佳。对服务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 发展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是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改善老年人健康状况的有效举措。对山东省226家医养结合机构的调查分析发现,目前医养结合养老机构整体服务效率不高,总体入住率较低,盈利状况不佳。对服务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发现,机构类型、经营方式、机构规模、入住老人人均月收费等因素对机构服务效率有显著影响。通过对服务效率影响因素进一步讨论,提出从整合各项优惠措施、加强民营机构的扶持力度、适度控制机构的建设规模等方面提升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的服务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养结合养老服务 服务效率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中老年慢性病患者抑郁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CHARLS数据实证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魏萱 王宁 +2 位作者 魏颖 陈麒麟 赵洋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303-1308,共6页
背景中老年慢性病患者数量庞大,然而目前关于全国范围内大规模中老年慢性病患者抑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较少。目的探讨我国中老年慢性病患者抑郁状况和影响因素,为改善其心理健康状况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 背景中老年慢性病患者数量庞大,然而目前关于全国范围内大规模中老年慢性病患者抑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较少。目的探讨我国中老年慢性病患者抑郁状况和影响因素,为改善其心理健康状况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项目(CHARLS)在2020年开展的第五轮全国调查数据,共筛选出12551例中老年慢性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抑郁量表(CES-D)测定研究对象的抑郁状况,并用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中老年慢性病患者抑郁状况的主要因素。结果中老年慢性病患者中,有抑郁症状的占40.7%(5111/1255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男:OR=0.613,95%CI=0.553~0.680)、年龄(65~<75岁:OR=0.862,95%CI=0.769~0.965;≥75岁:OR=0.604,95%CI=0.510~0.716)、是否有配偶/伴侣共同生活(有:OR=0.730,95%CI=0.648~0.822)、居住地(农村:OR=1.515,95%CI=1.387~1.654)、文化程度(初中:OR=0.727,95%CI=0.657~0.805;高中及以上:OR=0.561,95%CI=0.488~0.646)、社交情况(1项:OR=0.870,95%CI=0.793~0.956;≥2项:OR=0.866,95%CI=0.779~0.963)、子女关系满意度(满意:OR=0.266,95%CI=0.218~0.324)、吸烟(OR=1.131,95%CI=1.014~1.263)、饮酒(OR=0.873,95%CI=0.795~0.959)、夜间睡眠时长(6~<8 h:OR=0.539,95%CI=0.493~0.590;≥8 h:OR=0.443,95%CI=0.396~0.495)、躯体生活自理能力(BADL)(受损:OR=1.875,95%CI=1.692~2.077)、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IADL)(受损:OR=2.251,95%CI=2.030~2.496)、慢性病患病数量(2种:OR=1.202,95%CI=1.076~1.342;3种:OR=1.452,95%CI=1.289~1.636;≥4种:OR=1.954,95%CI=1.749~2.183)是中老年慢性病患者抑郁症状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中老年慢性病患者抑郁症状发生率为40.7%,情况不容乐观,其抑郁状况受多种因素影响,医疗卫生机构及政策制定者等应关注其心理健康,从个人、家庭、社区等方面采取有针对性的举措进行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 抑郁 中老年人群 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长期居留流动人口的落户意愿及影响因素——基于差别化落户政策 被引量:43
4
作者 王成利 王洪娜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4-72,共9页
居留和落户对流动人口而言是完全不同的两种选择,明确区分居留和落户两个概念,将愿意在流入地长期居留的流动人口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是否选择落户本地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按不同城市规模分别考察各因素对流动人口落户意愿的影响,得出... 居留和落户对流动人口而言是完全不同的两种选择,明确区分居留和落户两个概念,将愿意在流入地长期居留的流动人口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是否选择落户本地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按不同城市规模分别考察各因素对流动人口落户意愿的影响,得出的结论对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更有指导意义。本文利用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对有长期居留意愿的流动人口在不同规模城市的落户意愿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流动人口的落户意愿远低于居留意愿,特大城市的落户意愿最高,其次是小城市、大城市和中等城市。个体特征、经济特征、流动特征、户籍地牵制力、流入地社会融入状况共同影响流动人口的落户意愿,并在不同规模的城市出现了分化特征。户籍地财产为流动人口在城市长期工作生活提供了基础保障,心理认同、公共服务对提升流动人口的落户意愿有正向作用。性别、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收入、流动范围、在流入地的家庭规模等因素对流动人口在特大城市和小城市落户意愿的影响截然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人口 落户意愿 城市规模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差别化落户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级别城市的农业转移人口特征研究——基于分类市民化的视角 被引量:10
5
作者 王成利 王洪娜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2-17,F0003,共7页
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在不同级别城市已经形成相对稳定的特征,通过分析原国家卫生计生委2017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发现农业转移人口的人力资本、职业层级、经济收入、公共服务、融入情况和居留意愿与流入城市的行政级别成正比。不同... 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在不同级别城市已经形成相对稳定的特征,通过分析原国家卫生计生委2017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发现农业转移人口的人力资本、职业层级、经济收入、公共服务、融入情况和居留意愿与流入城市的行政级别成正比。不同级别城市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现实需求和完成市民化需解决的障碍有明显差异:地级及以上城市更重视子女教育和个人发展空间,县级及以下城市更重视收入提高;收入低、难就业、房价高和子女教育问题是农业转移人口完成市民化转变需解决的重要障碍,地级市相比其他城市市民化的难度更大。要进一步顺利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应该积极构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机制;合理安排中小城市产业布局,增加行政资源供给,优化就业环境;根据农业转移人口内部分化特征,分类制定市民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转移人口 分类市民化 城市级别 农村劳动力 新型城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