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胸壁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5
1
作者 舒向芳 徐庆华 李新军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137-1139,共3页
目的探讨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subcutaneous panniculitis-like T-cell lymphoma,SPTCL)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对1例胸壁SPTCL行HE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男性,40岁,发现右胸壁皮下暗红色结节1个月。眼观... 目的探讨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subcutaneous panniculitis-like T-cell lymphoma,SPTCL)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对1例胸壁SPTCL行HE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男性,40岁,发现右胸壁皮下暗红色结节1个月。眼观:灰黄色不规则形肿物1枚,大小3.0 cm×2.0 cm×1.5 cm,切面灰黄、实性。镜检:肿瘤位于皮下脂肪组织,呈小叶性脂膜炎样生长,具有轻度非典型性的瘤细胞围绕脂肪细胞呈花环状排列,偶见散在大细胞,核碎裂易见,并可见"豆袋细胞"。免疫表型:CD3、TIA-1、CD8均(+),CD4、CD20、CD56、CD30均(-)。结论SPTCL罕见,具有惰性临床行为,应与良性脂膜炎及其它累及皮下组织的皮肤淋巴瘤相鉴别,免疫组化标记对其确诊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淋巴瘤 脂膜炎样淋巴瘤 T细胞淋巴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复扩散过程的DTI图像恢复和纤维追踪 被引量:1
2
作者 张相芬 张洪梅 田蔚风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2009年第6期13-14,共2页
为了消除扩散加权图像中广泛存在的赖斯噪声,采用了复扩散滤波器。基于模拟数据的实验结果表明,在信噪比低的情况下复扩散滤波器具有更好的消除赖斯噪声的效果。运用本滤波器对脑部DTI图像进行去噪处理并对去噪后的图像进行纤维追踪,结... 为了消除扩散加权图像中广泛存在的赖斯噪声,采用了复扩散滤波器。基于模拟数据的实验结果表明,在信噪比低的情况下复扩散滤波器具有更好的消除赖斯噪声的效果。运用本滤波器对脑部DTI图像进行去噪处理并对去噪后的图像进行纤维追踪,结果显示复扩散滤波器能够有效消除噪声影响从而使得追踪到的脑白质纤维数量增多,长度更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散张量成像 复扩散滤波器 图像恢复 纤维追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乳头状癌中TROP2、p-Akt及vimentin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5
3
作者 付京东 薛栋 +6 位作者 李新军 成丕光 张成德 周宪勇 张同军 夏修良 巩本刚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34-237,共4页
目的:探讨TROP2、p-Akt及vimentin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76例甲状腺乳头状癌、36例甲状腺瘤组织、36例正常甲状腺组织中TROP2、p-Akt及vimentin的表达,并对性别、年龄、肿瘤大小、临床TNM... 目的:探讨TROP2、p-Akt及vimentin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76例甲状腺乳头状癌、36例甲状腺瘤组织、36例正常甲状腺组织中TROP2、p-Akt及vimentin的表达,并对性别、年龄、肿瘤大小、临床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等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76例甲状腺乳头状癌中TROP2、p-Akt及vimenti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5.8%、68.4%、69.7%,与甲状腺瘤组织、正常甲状腺组织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ROP2、p-Akt及vimentin蛋白在淋巴结转移组的阳性表达率均高于淋巴结无转移组(P<0.05);TROP2、p-Akt及vimentin蛋白在Ⅲ+Ⅳ期中的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Ⅰ+Ⅱ期(P<0.05)。经Spearman等级相关性分析表明,TROP2与p-Akt、vimentin的表达均呈正相关(r=0.313,P=0.038;r=0.402,P=0.031);p-Akt与vimentin的表达也呈正相关(r=0.464,P=0.026)。结论:TROP2的表达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恶性侵袭及转移有关,可作为靶向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潜在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人滋养层细胞表面抗原2 磷酸化-蛋白激酶B 波形蛋白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鳞状细胞癌中Beclin1、LC3和mTOR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6
4
作者 舒向芳 温菲菲 +3 位作者 李扬扬 何双 刘梦瑶 吴淑华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972-977,共6页
目的探讨Beclin1、LC3和m TOR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 Vision法检测食管30例正常黏膜、32例低级别上皮内瘤变、34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35例早期癌及126例进展期癌中Beclin1、LC3和m TOR的表达,... 目的探讨Beclin1、LC3和m TOR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 Vision法检测食管30例正常黏膜、32例低级别上皮内瘤变、34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35例早期癌及126例进展期癌中Beclin1、LC3和m TOR的表达,并分析其相关性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Beclin1在进展期癌组中的表达高于其他四组(P<0.005)。LC3在食管进展期癌组的表达高于正常黏膜组、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及早期癌组(P<0.005)。m TOR在进展期癌组中的表达高于正常黏膜组、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及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组(P<0.005)。Beclin1、LC3、m TOR表达与肿瘤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Beclin1与LC3、Beclin1与m TOR在食管进展期癌中的表达均呈正相关(P<0.05),m TOR与LC3在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组及进展期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在食管癌的发生、发展中,Beclin1作为抑癌基因激活自噬,导致肿瘤细胞过度自我消耗死亡;m TOR通过抑制自噬及促进血管生成,促进肿瘤生长。联合检测Beclin1、LC3和m TOR在食管癌中的表达,有助于评估进展程度和预后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鳞状细胞癌 BECLIN1 LC3 MTO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成分与人体健康 被引量:3
5
作者 祝炳昭 王慎之 《生物学教学》 1995年第8期39-41,共3页
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的变化与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等有密切的联系,临床上常通过血液检查来诊断心血管病变;消化系、泌尿系、内分泌系统疾患;新陈代谢障碍等,具有重要意义。现就血液检查中有关的变化情况作一介绍,以了解血... 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的变化与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等有密切的联系,临床上常通过血液检查来诊断心血管病变;消化系、泌尿系、内分泌系统疾患;新陈代谢障碍等,具有重要意义。现就血液检查中有关的变化情况作一介绍,以了解血液成分的改变与人体各系统、器官的联系。 一、血浆 血浆中含90~92%的水分,8~10%的溶质。在溶质中以血浆蛋白含量最大,约占血浆的6.2~7.9%,无机盐约占0.9%,其余为非蛋白质的有机物,包括含氮的和不含氮的两类。在疾病的情况下,血浆某些成分的量可以持续地偏离正常范围,经测定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体内物质代谢的情况,有助于疾病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化学成分 血浆 血细胞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化疗细胞保护剂WR-2721对国人血小板功能影响的研究
6
作者 霍冠华 吕耀凤 +1 位作者 高洪秋 徐庆荣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2年第6期518-521,共4页
目的 :探讨放、化疗细胞保护剂WR - 2 72 1对生理性激活剂ADP、胶原和血小板激活因子(PAF)引起的血小板激活的影响。方法 :取 2 0~ 35岁健康人血液 ,分别给予生理性激活剂ADP 1μmol·L- 1、胶原 2mg·L- 1和PAF 0 .1mg·L... 目的 :探讨放、化疗细胞保护剂WR - 2 72 1对生理性激活剂ADP、胶原和血小板激活因子(PAF)引起的血小板激活的影响。方法 :取 2 0~ 35岁健康人血液 ,分别给予生理性激活剂ADP 1μmol·L- 1、胶原 2mg·L- 1和PAF 0 .1mg·L- 1后 ,再用终浓度为 10 - 7~ 10 - 5mol·L- 1的WR 2 72 1处理 ,观察对血小板聚集的影响 ,然后观察血栓素B2 (TXB2 )和NO的水平。结果 :WR 2 72 1抑制ADP、胶原和PAF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和TXB2 产生 ,并存在剂量依赖关系。在终浓度为 5 μmol·L- 1时 ,WR 2 72 1明显增加用ADP、胶原和PAF诱导的NO的产生 ,表明活化血小板释放的NO参与WR 2 72 1的抑制效应。结论 :WR 2 72 1体外可有效地抑制生理性激活剂引起的血小板活化。除了细胞保护作用外 ,WR 2 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R-2721 血小板激活因子 血栓素2 胶原 血小板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液的性状和成分与人体健康 被引量:2
7
作者 祝炳昭 王慎之 《生物学教学》 1994年第4期43-44,共2页
人体在物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绝大多数终产物,是通过泌尿系统以尿的形式排出体外的.肾脏的泌尿作用相当复杂,除了肾脏本身的因素,又与循环系统、神经系统以及内分泌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各种影响因素,不论是肾外性或肾内性,都可引起泌尿机... 人体在物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绝大多数终产物,是通过泌尿系统以尿的形式排出体外的.肾脏的泌尿作用相当复杂,除了肾脏本身的因素,又与循环系统、神经系统以及内分泌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各种影响因素,不论是肾外性或肾内性,都可引起泌尿机能障碍和尿液性质和成分的改变.临床上通过尿液检查,对于肾脏疾患、泌尿道的病变、新陈代谢障碍及心血管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均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液 性状 成分 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与其它 被引量:1
8
作者 祝炳昭 王慎之 《生物学教学》 1995年第8期1-2,共2页
人类基因组研究(HGP)是当前国际生物学、医学领域内一项引人注目的课题和跨世纪工程。1985年,美国科学家首先提出了人类基因组计划,计划在15年内完成总投资30亿美元。英、法、意、荷兰和丹麦也出巨款,组织多国多中心联合研究。前苏联... 人类基因组研究(HGP)是当前国际生物学、医学领域内一项引人注目的课题和跨世纪工程。1985年,美国科学家首先提出了人类基因组计划,计划在15年内完成总投资30亿美元。英、法、意、荷兰和丹麦也出巨款,组织多国多中心联合研究。前苏联、印度、巴西等国也积极组织力量加入国际合作。由于各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使人类基因组研究形成了近代全球性重大国际合作研究计划。人有2套基因组,分别来自父母,共由60亿个碱基对组成。人类基因组是指编码在染色体DNA双螺旋结构中的全部遗传信息,包含了人类大约10万个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基因组 基因图谱 物理图谱 DNA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