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隐神经穿出收肌管定位在超声引导下收肌管阻滞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
作者 唐帅 申新华 +8 位作者 黄伟 马满姣 张杨阳 王英 李旭 崔旭蕾 徐仲煌 马超 黄宇光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14-117,共4页
目的回顾临床病例资料,并从尸体解剖的角度探讨收肌管阻滞(adductor canal block,ACB)的最佳位置。方法临床部分:回顾性分析接受超声引导下ACB患者19例,男11例,女8例,年龄21~85岁,ASAⅠ~Ⅲ级。其中9例在大腿中段水平,10例在收肌管下口水... 目的回顾临床病例资料,并从尸体解剖的角度探讨收肌管阻滞(adductor canal block,ACB)的最佳位置。方法临床部分:回顾性分析接受超声引导下ACB患者19例,男11例,女8例,年龄21~85岁,ASAⅠ~Ⅲ级。其中9例在大腿中段水平,10例在收肌管下口水平,均注射0.5%罗哌卡因10 ml,比较注射后30 min及术后24 h小腿内侧对冰块的温度觉。解剖部分:纳入尸体20具,共40条下肢,男性20条,女性20条。测量髂前上棘至胫骨内侧髁、髂前上棘至收肌管上口、髂前上棘至收肌管下口、髂前上棘至隐神经穿出大收肌腱膜处的距离,记录收肌管的长度、收肌管在下肢的相对位置、隐神经穿出收肌管的位点等数据。结果临床部分:19例均在注射后30 min失去对冰块的温度觉,并在术后24 h恢复。解剖部分:隐神经均在收肌管内向下走行并于近收肌管末端处穿出,与膝降动脉的隐神经支伴行。收肌管长度约为(10.0±2.1)cm。收肌管上口、下口、隐神经穿出收肌管的位置分别为缝匠肌全长的(54.7±3.0)%、(76.0%±3.8)%、(74.1±3.2)%。结论在收肌管下口水平和大腿中段水平进行超声引导下ACB均可以获得满意的隐神经阻滞效果。ACB的最佳位点应为缝匠肌的约中下1/3处。超声引导下在膝降动脉旁注射局麻药可能成为隐神经阻滞的一个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肌管阻滞 隐神经 超声引导下区域麻醉 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