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东省病理质量控制中心完成全省病理科质量检查 被引量:1
1
作者 孙青 房磊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35-535,共1页
受省卫计委委托,山东省病理质控中心自2014年9月~2015年3月,历时半年,对全省17地市和省部属的医疗机构及部队医院的292个病理科进行全面质量管理工作检查。检查前,山东省病理质控中心根据等级医院评审的要求,结合本省病理科工作... 受省卫计委委托,山东省病理质控中心自2014年9月~2015年3月,历时半年,对全省17地市和省部属的医疗机构及部队医院的292个病理科进行全面质量管理工作检查。检查前,山东省病理质控中心根据等级医院评审的要求,结合本省病理科工作实际,制定详细的质控方案和评审细则,报省卫计委批准后,对专家组成员进行集中培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检查 病理科 质量控制中心 山东省 质量管理工作 部队医院 医疗机构 医院评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肝脏胚胎性肉瘤4例临床病理分析
2
作者 曹其伟 张亚洲 孙青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34-838,共5页
目的探讨成人肝脏胚胎性肉瘤(embryonal sarcoma of the liver,ESL)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成人ESL的临床影像学资料、组织特征及免疫表型,并进行随访及文献复习。结果4例ESL患者年龄25~49岁,男女比为... 目的探讨成人肝脏胚胎性肉瘤(embryonal sarcoma of the liver,ESL)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成人ESL的临床影像学资料、组织特征及免疫表型,并进行随访及文献复习。结果4例ESL患者年龄25~49岁,男女比为3∶1;4例均位于肝右叶;CT示巨大类圆形低密度或不规则混杂密度肿块,边界清,其中1例误诊为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例误诊为肝细胞癌,另2例未给出明确诊断。肿物呈实性或囊实性包块,切面鱼肉状,囊内多伴出血、坏死。镜下肿瘤由不规则梭形或星形细胞和疏松黏液样基质构成,散在少量多核巨细胞或瘤巨细胞。瘤细胞核深染,具有高度非典型性及多量核分裂象,特征性表现为可见大小不等的嗜酸性小体,PAS染色阳性。免疫表型:所有病例瘤细胞p53、α1-抗胰蛋白酶(α1-AT)、vimentin等阳性,Ki67增殖指数50%~80%。4例均行手术完整切除,随访4例患者有2例于1年内死亡。结论ESL是成人罕见的高度恶性肿瘤,临床易误诊,确诊依靠于病理学检查,治疗以手术切除肿瘤为首选,手术前、后联合化疗等综合治疗可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肿瘤 未分化胚胎性肉瘤 临床病理特征 诊断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膀胱炎性假瘤——假肉瘤性肌纤维母细胞增生 被引量:12
3
作者 刘群 张传森 +2 位作者 刘风军 李凤芝 高钟禹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6期469-471,共3页
目的 :探讨膀胱炎性假瘤的病理学特征。方法 :描述 4例膀胱炎性假瘤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特征并复习有关文献。结果 :男女各 2例患者 ,年龄分别为 36、2 7、36、8岁。肿瘤直径分别为 3、4、3及 5cm。主要临床症状为肉眼血尿或排尿困难... 目的 :探讨膀胱炎性假瘤的病理学特征。方法 :描述 4例膀胱炎性假瘤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特征并复习有关文献。结果 :男女各 2例患者 ,年龄分别为 36、2 7、36、8岁。肿瘤直径分别为 3、4、3及 5cm。主要临床症状为肉眼血尿或排尿困难。组织学检查 :肿瘤主要成分为梭形细胞 ,胞质嗜酸性 ,有大的卵圆形至梭形泡状核 ,有 1~ 2个明显的核仁。分裂象少见 ,无不典型核分裂。 3例免疫表型 :3例Vim呈弥漫阳性 ;α SMA(2例 )及MSA(1例 )局部少数细胞阳性 ;2例AE1/AE3多数细胞呈阳性。Des、Myo及EMA均阴性。 3例术后分别随访 40、16、14个月无复发 ,1例为近期病例。 结论 :病损为一种良性、非肿瘤性肌纤维母细胞增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肉芽肿 浆细胞 假肉瘤性肌纤维母细胞增生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基因芯片研究人肺癌转移相关基因 被引量:3
4
作者 王蔚 孙青 +4 位作者 韩金祥 丁彦青 韩慧霞 杨磊 翁德胜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5-158,163,共5页
目的 自制肿瘤转移相关基因芯片研究人肺癌高、低转移细胞系PG和PAa间以及肺癌、淋巴结转移癌与正常肺组织间的基因表达谱差异,筛选与肺癌转移相关的特异基因。方法 提取2种肺癌细胞系、人肺癌、淋巴结转移癌及周围正常肺组织的mRNA... 目的 自制肿瘤转移相关基因芯片研究人肺癌高、低转移细胞系PG和PAa间以及肺癌、淋巴结转移癌与正常肺组织间的基因表达谱差异,筛选与肺癌转移相关的特异基因。方法 提取2种肺癌细胞系、人肺癌、淋巴结转移癌及周围正常肺组织的mRNA后逆转录标记cDNA探针,与自制的含399个肿瘤转移相关基因的微阵列膜杂交,QuantArray软件分析杂交信号强度获得差异表达基因。结果 正常肺组织与肺原发癌的基因表达谱有显著差异。淋巴结转移癌组织与PG高转移细胞系表达基因行聚类分析,共同表达且最具统计学意义的基因有64个,包括上调基因27个,下调基因37个。结论 多基因参与肺癌的转移过程,肺转移癌与高转移细胞系共同差异表达的基因可能与肺癌的高转移特性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基因表达 肿瘤转移 CDNA微阵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组的监视器:组蛋白H2AX 被引量:3
5
作者 于琳 孙青 石彦明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56-158,共3页
组蛋白H2A变体H2AX在离其肽链C端4个氨基酸处存在一个高度保守的丝氨酸残基(Ser-139),DNA双链断裂(DSB)一经产生,该残基便能迅速被磷酸化,形成γ-H2AX。γ-H2AX识别抗体是探测DSB存在的金标准;H2AX在细胞周期关卡中起重要作用,H2AX(?)... 组蛋白H2A变体H2AX在离其肽链C端4个氨基酸处存在一个高度保守的丝氨酸残基(Ser-139),DNA双链断裂(DSB)一经产生,该残基便能迅速被磷酸化,形成γ-H2AX。γ-H2AX识别抗体是探测DSB存在的金标准;H2AX在细胞周期关卡中起重要作用,H2AX(?)细胞不能正确停止在G2期并进入有丝分裂期;H2AX的丧失不影响V(D)J重排,但有效的类型转换重组需要H2AX;H2AX还在细胞分裂中起重要作用。总之,H2AX是基因组的监视器,DNA损伤一旦发生,H2AX的磷酸化即会被启动,然后招募更多的修复因子共同修复DNA损伤;H2AX在抑制基因组不稳定和癌症放疗疗效预测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2AX DNA双链断裂 DNA修复 基因组不稳定 放射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化组蛋白预测肝癌细胞对某些化疗药物的敏感性 被引量:5
6
作者 于琳 孙青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期60-65,共6页
目的:探讨以磷酸化组蛋白(phosphorylated H2AX,γH2AX)为检测指标预测肝癌细胞HepG2.215对依托泊苷、多柔比星、丝裂霉素和顺铂等化疗药物敏感性的可行性和可靠性。方法:分别以质量浓度指数梯度为1、2、4、20的依托泊苷、多柔比星、丝... 目的:探讨以磷酸化组蛋白(phosphorylated H2AX,γH2AX)为检测指标预测肝癌细胞HepG2.215对依托泊苷、多柔比星、丝裂霉素和顺铂等化疗药物敏感性的可行性和可靠性。方法:分别以质量浓度指数梯度为1、2、4、20的依托泊苷、多柔比星、丝裂霉素和顺铂等4种化疗药物作用于肝癌细胞HepG2.215,以无药物作用的肝癌细胞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肝癌细胞中γH2AX阳性表达细胞的百分数,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肝癌细胞内形成的γH2AX灶点数,采用MTT比色法检测化疗药物作用对肝癌细胞增殖的抑制率。分析4种药物作用下肝癌细胞中γH2AX灶点数与γH2AX阳性细胞百分数的相关性;分析各药物不同的质量浓度与肝癌细胞中γH2AX阳性细胞百分数、γH2AX灶点数,以及肝癌细胞增殖抑制率的相关性;分析在各药物作用下,肝癌细胞中γH2AX阳性百分数和γH2AX灶点数分别与细胞增殖抑制率的相关性。结果:4种药物作用下肝癌细胞中γH2AX灶点数与γH2AX阳性细胞百分数呈正相关(均P<0.05);各药物不同质量浓度分别与肝癌细胞中γH2AX阳性细胞百分数、γH2AX灶点数,以及肝癌细胞增殖抑制率呈正相关(均P<0.01);在各药物作用下,肝癌细胞中γH2AX阳性百分数和γH2AX灶点数分别与细胞增殖抑制率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在上述4种化疗药物对肝癌细胞HepG2.215的作用中,γH2AX在细胞水平预测肝癌细胞对药物的敏感性有较高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细胞 磷酸化组蛋白 化学治疗敏感性 依托泊苷 多柔比星 顺铂 丝裂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低转移人大肠癌细胞系基因表达谱差异 被引量:5
7
作者 翁德胜 丁彦青 孙青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56-259,共4页
目的用自制肿瘤转移相关基因cDNA微阵列研究人大肠癌高转移细胞系Lovo、SW620及低转移细胞系SW480、LS174T的基因表达谱差异,筛选与大肠癌转移相关的特异基因。方法分别提取4种大肠癌细胞系及对照的正常大肠上皮组织的mRNA,逆转录成cDN... 目的用自制肿瘤转移相关基因cDNA微阵列研究人大肠癌高转移细胞系Lovo、SW620及低转移细胞系SW480、LS174T的基因表达谱差异,筛选与大肠癌转移相关的特异基因。方法分别提取4种大肠癌细胞系及对照的正常大肠上皮组织的mRNA,逆转录成cDNA探针,经cy3和cy5标记后分别与含有399个肿瘤转移相关基因的微阵列杂交,用专用软件分析杂交信号强度。结果高转移细胞系与低转移细胞系的基因表达谱有显著差异,其中有104个基因的表达值有意义,包括上调基因44个、下调基因60个。结论大肠癌转移是由其发生过程中多个基因表达的复杂变化决定的,高转移细胞系与低转移细胞系比较存在差异的基因可能与高转移特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基因表达谱 肿瘤转移 CDNA微阵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结直肠癌淋巴结微转移 被引量:2
8
作者 孙青 丁彦青 +2 位作者 张福明 李国新 张素娟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6期643-645,共3页
目的 探讨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eversetranscriptionpolymerasechainreaction ,RT PCR)检测结直肠癌淋巴结微转移 ,为临床肿瘤分期并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指导性依据。方法 以CK2 0mRNA为标志物 ,应用RT PCR对 2 0例常规病理检... 目的 探讨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eversetranscriptionpolymerasechainreaction ,RT PCR)检测结直肠癌淋巴结微转移 ,为临床肿瘤分期并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指导性依据。方法 以CK2 0mRNA为标志物 ,应用RT PCR对 2 0例常规病理检查未检见淋巴道转移的结直肠癌及其所属 186枚淋巴结进行了检测。结果 有 8例 (4 0 % ) 5 4枚 (2 9 0 3% )淋巴结呈现阳性扩增 ,对照的非癌淋巴结呈阴性。结论 RT PCR是检测结直肠癌淋巴结微转移最敏感和特异的方法 ,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检测 结直肠癌 淋巴结微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屑病并发原发性皮肤CD30^+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1例 被引量:1
9
作者 辛琳琳 马静霖 +3 位作者 刘群 司晓青 杨志玉 李承明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92-393,共2页
关键词 淋巴瘤 大细胞 间变性 CD30^+ 发原发性皮肤CD30^+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 银屑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16抑制基因在腮腺多形性腺瘤恶性增殖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志刚 曹莉莉 +3 位作者 孙亚夫 孙德刚 唐建民 王国相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469-470,共2页
关键词 P16基因 多形性腺瘤 免疫组织化学 图像分析 流式细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H2AX预测肺癌患者化疗敏感性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贵慧 周萍 +1 位作者 董贺 孙青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541-544,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磷酸化组蛋白(γH2AX)预测肺癌患者对顺铂、卡铂、吉西他滨、阿霉素等化疗药物敏感性的可行性和可靠性。方法:原代培养肺癌患者肿瘤细胞,分别予不同浓度的化疗药作用后,采用流式细胞术(FCM)、免疫细胞化学法(ICC)、MTT比色... 目的:探讨应用磷酸化组蛋白(γH2AX)预测肺癌患者对顺铂、卡铂、吉西他滨、阿霉素等化疗药物敏感性的可行性和可靠性。方法:原代培养肺癌患者肿瘤细胞,分别予不同浓度的化疗药作用后,采用流式细胞术(FCM)、免疫细胞化学法(ICC)、MTT比色法,比较并分析各不同浓度药物作用下肿瘤细胞中γH2AX灶点数、γH2AX阳性细胞百分数及细胞增殖抑制率的差异。结果:在同种药物不同浓度作用下,肿瘤细胞内γH2AX灶点数、γH2AX阳性细胞百分数及细胞增殖抑制率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并相互之间具有相关性(P均<0.05),不同药物之间γH2AX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并与细胞增殖抑制率间具有相关性(P均<0.05)。结论:肿瘤细胞内γH2AX的表达能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其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并对指导肿瘤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蛋白H2AX 肺肿瘤 原代细胞培养 药物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癌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间缝隙连接通讯的建立与功能检测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群 乔颜春 +1 位作者 崔晶 孙青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74-177,共4页
目的建立大肠癌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间缝隙连接细胞通讯(gap junction intercellular communication,GJIC)模型,探讨癌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之间GJIC的变化在癌转移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细胞培养、免疫组化技术及激光漂白后荧光恢复技术,检... 目的建立大肠癌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间缝隙连接细胞通讯(gap junction intercellular communication,GJIC)模型,探讨癌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之间GJIC的变化在癌转移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细胞培养、免疫组化技术及激光漂白后荧光恢复技术,检测单独培养的内皮细胞及与不同转移能力的人大肠癌细胞系LoVo细胞、HT29细胞共培养之内皮细胞间缝隙连接细胞间通讯的状况。结果相邻接触的内皮细胞在激光漂白后出现荧光恢复现象,低转移能力的HT29细胞与内皮细胞共培养组荧光恢复明显减缓;高转移能力的LoVo细胞与内皮细胞共培养组荧光恢复更慢([25.68±15.74)%和(15.13±7.76)%,P<0.05]。结论大肠癌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后,其间的缝隙连接细胞间通讯减少,并且高转移能力的LoVo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间的缝隙连接通讯减少尤其明显。肿瘤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粘附后,其间的缝隙连接细胞间通讯发生改变,与恶性肿瘤的转移特性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肿瘤 肿瘤转移 缝隙连接细胞间通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原位癌的起源和发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高钟禹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2期102-103,I016,共3页
目的:探讨乳腺原位癌的起源和发展,兼论乳腺癌组织学分类。方法:观察50例乳腺原位癌HE染色切片,部分切片做Weigert弹力纤维染色及vanGieson胶原染色。结果:50例导管原位癌中38例(76%)合并有小叶原位... 目的:探讨乳腺原位癌的起源和发展,兼论乳腺癌组织学分类。方法:观察50例乳腺原位癌HE染色切片,部分切片做Weigert弹力纤维染色及vanGieson胶原染色。结果:50例导管原位癌中38例(76%)合并有小叶原位癌;大部分导管原位癌癌巢不是在导管内,而是在小叶的位置,其壁上无弹力纤维包绕。结论:导管原位癌和小叶原位癌均自末梢导管小叶单位发生;小叶原位癌可能是原位癌的早期阶段,可在原位发展为导管原位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发生学 病理学 乳腺癌 乳腺原位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免疫状态家兔接种HCMV AD_(169)株死亡原因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1
14
作者 孟红 刘菊华 +4 位作者 孙得刚 孙广莲 李焱 吴惠联 郭进林 《中国实验动物学杂志》 1998年第3期166-169,共4页
本研究将人巨细胞病毒AD169株以103TCID50接种于新西兰兔后,5~20d内动物死亡33.33%。将死亡动物可疑器官作病理学检查发现,早期死亡动物双肺广泛充满浆液性渗出物,稍后死亡动物肺脏肺泡壁增厚,尘细胞增多... 本研究将人巨细胞病毒AD169株以103TCID50接种于新西兰兔后,5~20d内动物死亡33.33%。将死亡动物可疑器官作病理学检查发现,早期死亡动物双肺广泛充满浆液性渗出物,稍后死亡动物肺脏肺泡壁增厚,尘细胞增多,伴有不同程度渗出性病变,肝脏、肾脏出现灶状变性坏死灶,人巨细胞病毒抗原定位检测在上述受到损伤的组织细胞中查到HCMV特异抗原,表明人巨细胞病毒感染家兔造成的肺脏、肝脏、肾脏的严重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亡 HCMV 人巨细胞病毒 肺脏 肾脏 肝脏 免疫状态 动物 家兔 接种
全文增补中
乳腺伴发腺样囊性癌的腺肌上皮瘤1例并文献复习
15
作者 赫淑倩 周萍 +2 位作者 张贵慧 綦黄鹏 孙青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353-1356,共4页
目的 探讨乳腺伴发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 AdCC)的腺肌上皮瘤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 收集1例伴发AdCC的腺肌上瘤的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ER、PR、HER-2、p63、CK5/6、SMA等的表达,分... 目的 探讨乳腺伴发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 AdCC)的腺肌上皮瘤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 收集1例伴发AdCC的腺肌上瘤的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ER、PR、HER-2、p63、CK5/6、SMA等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女性,62岁,查体发现左侧乳腺外上象限最大径约1 cm肿块。镜检:瘤组织由腺肌上皮瘤与腺样囊性癌两种成分构成,两种成分位于同一病变的不同区域,局灶分界欠清,腺肌上皮瘤成分约占90%,腺样囊性癌成分约占10%。免疫表型:腺肌上皮瘤区域腺上皮CK7呈阳性,肌上皮细胞SMA部分呈阳性,p63、CK5/6少量阳性;腺样囊性癌基底-肌上皮细胞p63呈阳性,腺上皮CD117呈阳性;两种肿瘤成分ER、PR及HER-2均呈阴性,Ki-67增殖指数均<1%。结论 腺肌上皮瘤与AdCC均属于乳腺少见的上皮-肌上皮性肿瘤,两种肿瘤的组织学发生可能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腺肌上皮瘤 腺样囊性癌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1例报告
16
作者 苏净 刘风军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2-52,共1页
关键词 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 视力障碍 听力障碍 脑膜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恶性腺肌上皮瘤1例
17
作者 赫淑倩 成玉霞 +1 位作者 可雪璇 孙青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019-1020,共2页
患者女性,36岁,左侧乳腺外侧扪及一大小1.5 cm×1.5 cm×1 cm的无痛性肿块,边界不清,活动度差。乳腺三维彩超示:左侧乳腺3点距乳头22 mm处低回声结节,界不清,形态不规则,呈蟹足样,内回声不均质,见细小点状强回声。血清学检查未... 患者女性,36岁,左侧乳腺外侧扪及一大小1.5 cm×1.5 cm×1 cm的无痛性肿块,边界不清,活动度差。乳腺三维彩超示:左侧乳腺3点距乳头22 mm处低回声结节,界不清,形态不规则,呈蟹足样,内回声不均质,见细小点状强回声。血清学检查未发现异常指标。术中快速病理诊断为乳腺浸润性癌,遂行左侧乳腺改良根治术加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后病理诊断为恶性腺肌上皮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恶性腺肌上皮瘤 分子表型 病例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imentin在正常及肿瘤组织中分布的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孙志福 高钟禹 +2 位作者 张传森 王风荣 魏守礼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25-127,共3页
用抗Vimentin单抗免疫组化法研究人体18种正常组织及86例各类肿瘤。Vimentin为正常间叶细胞较特异的中间丝,偶尔出现于某些器官的上皮细胞,如子宫内膜、甲状腺及肾上腺皮质。绝大多数肉瘤均呈Vimentin强阳性反应。少数上皮性肿瘤如子宫... 用抗Vimentin单抗免疫组化法研究人体18种正常组织及86例各类肿瘤。Vimentin为正常间叶细胞较特异的中间丝,偶尔出现于某些器官的上皮细胞,如子宫内膜、甲状腺及肾上腺皮质。绝大多数肉瘤均呈Vimentin强阳性反应。少数上皮性肿瘤如子宫内膜癌、肾细胞癌、甲状腺癌、肺腺癌及乳腺癌可出现Vimentin弱阳性或阳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MENTIN 肿瘤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8重InDel快速族群推断体系的优化及验证
19
作者 王庆国 赵蕾 +5 位作者 李唐松 付旺 谢何鑫 马原 孙文平 韩俊萍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5期611-617,共7页
目的对构建的38重InDel快速族群推断体系进行优化,根据DNA分析方法科学工作组(Scien⁃tific Working Group on DNA Analysis Method,SWGDAM)指南进行性能验证,并对其应用于东亚、欧洲、非洲及其混合人群族群推断的准确性进行验证。方法以... 目的对构建的38重InDel快速族群推断体系进行优化,根据DNA分析方法科学工作组(Scien⁃tific Working Group on DNA Analysis Method,SWGDAM)指南进行性能验证,并对其应用于东亚、欧洲、非洲及其混合人群族群推断的准确性进行验证。方法以DNA标准品9947A为模板,通过调整引物平衡性、Mg2+终浓度、优化PCR热循环参数和扩增体积等建立最优扩增条件,比较样本的等位基因丢失、非特异性扩增以及推断样本来源是否与已知信息匹配,评价该体系的相关性能。结果本体系的最佳模板用量为0.125~2 ng DNA,InDel分型结果准确,扩增均衡性好,种属特异性好;对混有血红蛋白(≤80μmol/L)、靛蓝(≤40 mmol/L)、钙离子(≤1.0 mmol/L)以及腐殖酸(≤90 ng/μL)等抑制剂的样本具有一定耐受性;可以直接扩增检测血卡、唾液卡,且族群推断结果准确;能够区分两样本的混合DNA样本;对实际案例常见生物检材的检验结果良好。结论38重InDel快速族群推断体系分型结果准确可靠,体系性能符合SWGDAM指南要求,可以准确推断未知个体的非洲、欧洲、东亚及欧亚混合人群来源,可用于法医鉴定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遗传学 族群推断 插入/缺失多态性 复合扩增 性能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鼻窦多形性横纹肌肉瘤1例
20
作者 毛慧敏 王新怡 +1 位作者 孙青 张晓月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987-988,共2页
1病例简介女,46岁,主诉:左侧鼻面部胀痛2个月,伴麻木感10 d。既往有鼻部外伤史。体格检查:鼻根部可见长约3 cm瘢痕。CT平扫图像见图1A、B,MRI平扫及增强扫描图像见图1C~G,CT及MRI检查均考虑左侧上颌窦恶性肿瘤可能。行内镜下左侧上颌窦... 1病例简介女,46岁,主诉:左侧鼻面部胀痛2个月,伴麻木感10 d。既往有鼻部外伤史。体格检查:鼻根部可见长约3 cm瘢痕。CT平扫图像见图1A、B,MRI平扫及增强扫描图像见图1C~G,CT及MRI检查均考虑左侧上颌窦恶性肿瘤可能。行内镜下左侧上颌窦病变活检术,病理图像见图1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窦肿瘤 横纹肌肉瘤 多形性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成人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