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气道上皮IL-25促进哮喘气道重塑 被引量:13
1
作者 刘粉 吴金香 +4 位作者 赵继萍 李鸿佳 刘文 毕文祥 董亮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33-636,共4页
目的:通过检测白细胞介素-25(IL-25)在嗜酸细胞性哮喘(EA)及非嗜酸细胞性哮喘(NEA)患者的血清、诱导痰及气道上皮中的表达,探讨其在支气管哮喘气道重塑中的作用。方法:选取初诊的哮喘患者55例,健康对照组27例,所有受试者均进行肺通气功... 目的:通过检测白细胞介素-25(IL-25)在嗜酸细胞性哮喘(EA)及非嗜酸细胞性哮喘(NEA)患者的血清、诱导痰及气道上皮中的表达,探讨其在支气管哮喘气道重塑中的作用。方法:选取初诊的哮喘患者55例,健康对照组27例,所有受试者均进行肺通气功能检查,然后采集空腹静脉血及诱导痰。据诱导痰中嗜酸性粒细胞(EOS)的比例将哮喘患者分为EA组和NEA组。采用ELISA检测血清及诱导痰中IL-25的水平,同时对其中的10例EA组患者、10例NEA组患者及10例健康对照者行电子支气管镜气道黏膜活检,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分析IL-25在气道上皮的表达,HE染色测量气道重塑的重要指标-基底膜厚度,并行血清及诱导痰中IL-25的水平与基底膜平均厚度的相关性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EA和NEA组哮喘患者的肺功能轻度受损。ELISA结果显示哮喘患者血清及诱导痰中IL-25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EA和NEA组哮喘患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哮喘患者气道上皮IL-25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HE染色显示气道黏膜下的基底膜厚度明显增加(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哮喘患者血清及诱导痰中IL-25水平与气道黏膜下基底膜平均厚度成正相关。结论:IL-25可能有促进哮喘气道重塑的作用,嗜酸性粒细胞与基底膜厚度无明显相关性,其在哮喘气道重塑中的作用可能是有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25 嗜酸性粒细胞 气道重塑 支气管哮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出气冷凝液中白介素8、白介素17水平及其与第1秒用力呼气末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何小双 许西琳 +3 位作者 刘冬 辛雯艳 蒋雪龙 鲁德玕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3-67,共5页
目的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呼出气冷凝液(EBC)中的白介素8(IL-8)和白介素17(IL-17)水平,并探讨其与第1秒用力呼气末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6月在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呼吸内... 目的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呼出气冷凝液(EBC)中的白介素8(IL-8)和白介素17(IL-17)水平,并探讨其与第1秒用力呼气末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6月在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呼吸内科住院治疗的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81例,为病例组;选取同时期在本院进行体格检查的健康成年人78例,为对照组。分别于入院时和经治疗恢复稳定期后,收集并检测两组患者EBC,同时对其进行肺功能检查。结果两组性别、平均年龄、民族及B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EBC中IL-8和IL-17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EBC中IL-8和IL-17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病例组EBC中IL-8和IL-17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FEV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EV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病例组FEV1%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ECOPD患者EBC中IL-8(r=0.11,P>0.05)和IL-17(r=0.09,P>0.05)水平与FEV1%无直线相关关系;COPD稳定期患者EBC中IL-8(r=-0.21,P>0.05)和IL-17(r=-0.03,P>0.05)水平与FEV1%无直线相关关系;治疗前后患者EBC中IL-8(r=-0.33,P<0.05)和IL-17(r=-0.30,P<0.05)改善值与FEV1%改善值存在负相关关系。结论 COPD患者EBC中IL-8和IL-17水平改善情况与FEV1%改善情况有关,可以作为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治疗效果的评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呼出气冷凝液 白细胞介素8 白细胞介素17 肺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鳞癌肿瘤浸润前沿细胞的EMT表型特点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3
作者 宋英华 张才擎 +3 位作者 曹智新 徐嘉雯 王令成 林晓燕 《中国肺癌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15-320,共6页
背景与目的肿瘤浸润前沿(invasive tumor front,ITF)细胞是指肿瘤与宿主组织交界处的细胞或浸润的细胞团,对判断患者预后具有较高的价值。本研究旨在探讨肺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SCC)ITF细胞的上皮-间叶转化(epithelial-m... 背景与目的肿瘤浸润前沿(invasive tumor front,ITF)细胞是指肿瘤与宿主组织交界处的细胞或浸润的细胞团,对判断患者预后具有较高的价值。本研究旨在探讨肺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SCC)ITF细胞的上皮-间叶转化(epithelial-mesenchaymal transition,EMT)表型特点,并分析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04例肺SCC ITF细胞中上皮性标志物E-cadherin/β-catenin和间叶性标志物vimentin的表达。结果 E-cadherin在53.8%(56/104)的肺SCC ITF细胞中表达下调,较非ITF细胞表达降低(P=0.04),而vimentin在42.3%(44/104)ITF细胞中表达,较非ITF肿瘤细胞表达升高;两者均与肿瘤浸润方式、肺门淋巴结转移和患者预后有相关性(P<0.01)。β-catenin在肺SCC ITF细胞的表达阳性率为67.3%(70/104),低于非ITF细胞(P<0.01),在ITF细胞呈胞质和胞核阳性表达,并与肺门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结论肺SCC ITF细胞中E-cadherin/β-catenin表达缺失和vimentin高表达可能与患者的不良预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鳞状细胞癌 肿瘤浸润前沿 E-CADHERIN β-catenin VIMENT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27通过PI3K/Akt通路对哮喘小鼠气道重塑的影响 被引量:22
4
作者 李鑫 刘圆圆 张才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98-803,共6页
目的探究IL-27对哮喘小鼠气道重塑模型的作用,其机制是否与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方法18只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成3组,即对照组、哮喘组、IL-27治疗组。HE染色法检查小鼠肺组织病理学变化;Masson染色观察小鼠肺组织胶原沉积变化;免疫... 目的探究IL-27对哮喘小鼠气道重塑模型的作用,其机制是否与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方法18只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成3组,即对照组、哮喘组、IL-27治疗组。HE染色法检查小鼠肺组织病理学变化;Masson染色观察小鼠肺组织胶原沉积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实时荧光PCR及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中α-SMA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对肺组织中Akt的磷酸化水平进行定量分析。结果IL-27治疗能明显减轻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和气道壁厚度。此外,IL-27能减轻哮喘小鼠气道胶原沉积和α-SMA的表达。Western blot结果显示,IL-27抑制p-Akt的蛋白表达量。结论IL-27通过PI3K/Akt通路减轻哮喘小鼠气道重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27 哮喘 气道重塑 PI3K/AKT 信号通路 气道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影响哮喘小鼠气道重塑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17
5
作者 蒋昱 黄传君 +1 位作者 李泽 张才擎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26-230,共5页
目的探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影响Wnt7b、β-catenin及c-Myc表达,干预哮喘小鼠气道重塑机制的研究。方法采用卵蛋白(OVA)致敏和激发建立小鼠哮喘模型。将小鼠分为对照组、哮喘组以及孟鲁司特钠组。HE染色观察各组小鼠气道炎症情况;ELISA法... 目的探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影响Wnt7b、β-catenin及c-Myc表达,干预哮喘小鼠气道重塑机制的研究。方法采用卵蛋白(OVA)致敏和激发建立小鼠哮喘模型。将小鼠分为对照组、哮喘组以及孟鲁司特钠组。HE染色观察各组小鼠气道炎症情况;ELISA法检测血清OVA-s Ig E水平;实时PCR和Western blotting分别定量分析肺组织中Wnt7b、β-catenin及c-Myc 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运用图像采集系统测定支气管管腔周长(PBM)、支气管管壁面积(WAt)、支气管管壁平滑肌面积(WAm)和平滑肌细胞计数(N),上述指标用PBM标准化。结果哮喘组小鼠血清OVA-s Ig E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Western blotting以及实时PCR结果显示哮喘组Wnt7b、β-catenin及c-Myc蛋白和m RNA较对照组和孟鲁司特钠组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气道重塑指标WAt/PBM、WAm/PBM孟鲁司特钠组均低于哮喘组(P<0.05)。结论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可能是哮喘发病机制中的重要因素,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孟鲁司特钠)可能通过影响Wnt7b、β-catenin及c-Myc的表达干预哮喘气道重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nt7b β-catenin C-MYC 哮喘 气道重塑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