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氧化酶-2研究的历史回顾与启示 被引量:1
1
作者 高雪芹 韩金祥(审校)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8-29,共2页
通过对COX-2研究的回顾,阐明了COX-2在炎症增生,及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认识到了COX-2作为肿瘤的化学预防和治疗靶点的前景。并从哲学的观念阐明了在COX-2研究过程的体会和认识及展望,认为用联系的观念和辨证的观念进行科学研究,... 通过对COX-2研究的回顾,阐明了COX-2在炎症增生,及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认识到了COX-2作为肿瘤的化学预防和治疗靶点的前景。并从哲学的观念阐明了在COX-2研究过程的体会和认识及展望,认为用联系的观念和辨证的观念进行科学研究,可以触类旁通,获得更加可靠的证据,更快地得出真实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化酶-2 肿瘤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核细胞表达人骨形态发生蛋白-7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薛俊英 付加芳 王世立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59-465,共7页
针对目前生物系统表达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7(h BMP-7)产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量、活性低、成本高的现状,对目前h BMP-7在酵母表达系统、昆虫、哺乳动物组织细胞的表达状况进行综述,分析其各自的优势和局限性,并对h BMP-7真核系统表达进行... 针对目前生物系统表达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7(h BMP-7)产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量、活性低、成本高的现状,对目前h BMP-7在酵母表达系统、昆虫、哺乳动物组织细胞的表达状况进行综述,分析其各自的优势和局限性,并对h BMP-7真核系统表达进行展望,指出h BMP-7是一种有重要价值的生长因子,具有强烈的骨诱导活性,临床上可用于治疗骨折、骨不愈合,未来的研究重点应是h BMP-7表达量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骨形态发生蛋白-7 毕赤酵母 哺乳动物细胞 人骨肉瘤细胞U2-O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骨不全的分子机制 被引量:8
3
作者 徐超 韩金祥 鲁艳芹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10-315,共6页
成骨不全是一类临床表现为骨质脆弱、易骨折等特征的罕见遗传性疾病.绝大多数(90%以上)显性患者发病系由Ⅰ型前胶原α链COL1A1和COL1A2基因突变引起胶原合成量不足,或结构改变.少数隐性患者发病为其他相关基因突变导致胶原翻译后过度修... 成骨不全是一类临床表现为骨质脆弱、易骨折等特征的罕见遗传性疾病.绝大多数(90%以上)显性患者发病系由Ⅰ型前胶原α链COL1A1和COL1A2基因突变引起胶原合成量不足,或结构改变.少数隐性患者发病为其他相关基因突变导致胶原翻译后过度修饰、折叠、装配和分泌过程异常.本文就成骨不全发病的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机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骨不全 Ⅰ型胶原 基因缺陷 翻译后修饰 分子伴侣 转录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微弱发光的板蓝根种子发芽率检测方法 被引量:1
4
作者 庞靖祥 付加雷 +5 位作者 刘艳丽 杨美娜 范华 赵肖磊 聂晓艳 王伟华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473-1475,I0026,共4页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简便、非破坏性的不同发芽率板蓝根种子的光学检测方法。方法:将不同发芽率的0%,20%,40%,60%,80%,100%的板蓝根种子分成共6组,检测不同发芽率板蓝根种子的自发发光和延迟发光。结果:(1)不同发芽率板蓝根种子自发发...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简便、非破坏性的不同发芽率板蓝根种子的光学检测方法。方法:将不同发芽率的0%,20%,40%,60%,80%,100%的板蓝根种子分成共6组,检测不同发芽率板蓝根种子的自发发光和延迟发光。结果:(1)不同发芽率板蓝根种子自发发光强度及延迟发光初始强度与其发芽率负相关;(2)不同发芽率板蓝根种子的延迟发光初始强度与其发芽率负相关。结论:板蓝根种子的自发发光和延迟发光与发芽率存在着相关性,可以作为一种快速、简便、非破坏性的中药种子发芽率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芽率 自发发光 延迟发光 板蓝根种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本质基质蛋白1及其对骨形成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永英 崔亚洲 +1 位作者 周小艳 韩金祥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802-807,共6页
牙本质基质蛋白1(dentin matrix protein 1,DMP1)是一种高度磷酸化的偏酸性非胶原蛋白,属于小整合素结合配体N端连接糖蛋白(small integrin-binding ligand,N-linked glycoprotein,SIBLINGs)家族.和SIBLINGs家族其它成员一样,DMP1基因... 牙本质基质蛋白1(dentin matrix protein 1,DMP1)是一种高度磷酸化的偏酸性非胶原蛋白,属于小整合素结合配体N端连接糖蛋白(small integrin-binding ligand,N-linked glycoprotein,SIBLINGs)家族.和SIBLINGs家族其它成员一样,DMP1基因定位于人类染色体4q21.除存在于牙组织外,该蛋白还普遍分布于骨组织中.在骨组织与细胞中已发现4种DMP1的主要存在形式,即全长DMP1、57 kD C-DMP1、37 kD N-DMP1、DMP1-PG.它们的分布与功能均不相同,但对骨的正常形成均有重要意义.DMP1的氨基酸序列拥有大量的酸性结构域,携带负电荷,与钙离子有较强的结合能力.它在体外能够促进羟基磷灰石形成,并调控细胞分化,在体内参与硬组织的矿化过程.另外,DMP1的水解过程对其调控矿化的功能十分关键.人体内DMP1基因的突变可导致常染色体隐性低血磷性佝偻病.本文就近几年对DMP1基因结构与调控、蛋白结构与代谢、在骨组织与细胞中的分布及其对骨形成调控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本质基质蛋白1(DMP1) 骨生成 表达调控 羟基磷灰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