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东省棉花秸秆收获机械使用情况的调查研究
1
作者 徐淑芬 高炳标 +1 位作者 李震 江秋生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12年第5期54-55,58,共3页
棉花是山东省的重要经济作物,棉花秸秆的收集和前期处理已经成为棉花种植和棉花秸秆利用中的瓶颈环节。对山东省的棉花种植情况和棉花秸秆收获机械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发现,小型的拔柴机、切碎机仍是市场上普遍使用的前期处理机械,联合... 棉花是山东省的重要经济作物,棉花秸秆的收集和前期处理已经成为棉花种植和棉花秸秆利用中的瓶颈环节。对山东省的棉花种植情况和棉花秸秆收获机械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发现,小型的拔柴机、切碎机仍是市场上普遍使用的前期处理机械,联合收获机也有应用,未见有大型机具出现。对使用中的机具进行了技术总结,并对棉花秸秆收获机械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秸秆收获机 拔柴机 联合收获 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敏感型液体栓塞剂治疗脑动静脉畸形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盛希忠 刘作勤 +9 位作者 赵成如 孔令斌 孟建文 朱肖杰 李晓卫 武乐斌 唐军 王勤 王传栋 刘文广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353-1355,共3页
目的应用聚氮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M)栓塞猪的颅底微血管网(RMB),探讨其栓塞脑动静脉畸形(AVM)的可行性。方法栓塞36头猪的RMB,血管造影随访栓塞效果。组织学检查,观察栓塞血管及其周围改变。结果对36头家猪的RMB进行栓塞,栓塞后34头动... 目的应用聚氮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M)栓塞猪的颅底微血管网(RMB),探讨其栓塞脑动静脉畸形(AVM)的可行性。方法栓塞36头猪的RMB,血管造影随访栓塞效果。组织学检查,观察栓塞血管及其周围改变。结果对36头家猪的RMB进行栓塞,栓塞后34头动物存活良好。复查造影24头,21头未出现RMB血管再通。组织学见栓塞剂在血管内可弥散到直径为100~200μm的血管腔内。急性期,微血管腔内共聚物周围可见中性粒细胞,内膜完整,无剥脱和坏死。亚急性期和慢性期,微血管腔内仍可见共聚物存在,可见散在的单核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肌层松散,大部分细胞核降解,呈缺血样改变。结论PNIPAM对AVM模型栓塞稳定,生物相容性好,不透X线,不粘管,可作为脑AVM血管内治疗的一种新型液体栓塞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栓塞剂 温度敏感性 动静脉畸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敏感型三元共聚物治疗脑动静脉畸形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盛希忠 刘作勤 +6 位作者 武乐斌 唐军 刘文广 李小卫 赵成如 孔令斌 王勤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05年第3期215-218,共4页
目的应用氮异丙基丙烯酰胺和氮正丙基丙烯酰胺及乙烯基己内酰胺三元共聚物水凝胶栓塞猪的颅底微血管网(RMB),探讨其栓塞脑动静脉畸形(AVM)的可行性。方法应用共聚物水凝胶加入碘海醇,栓塞6头猪的RMB,复查血管造影随访栓塞效果。栓塞完毕... 目的应用氮异丙基丙烯酰胺和氮正丙基丙烯酰胺及乙烯基己内酰胺三元共聚物水凝胶栓塞猪的颅底微血管网(RMB),探讨其栓塞脑动静脉畸形(AVM)的可行性。方法应用共聚物水凝胶加入碘海醇,栓塞6头猪的RMB,复查血管造影随访栓塞效果。栓塞完毕后,观察微导管的变化。RMB进行组织学检查,观察栓塞血管及其周围改变。结果应用共聚物水凝胶对6头家猪的10个RMB进行栓塞,栓塞后动物存活良好。栓塞后微导管内壁光滑,未见共聚物粘附在微导管内壁。复查造影4例,3例未出现RMB血管再通,另1例由于栓塞咽升动脉主干,出现部分RMB再通。组织学检查可见水凝胶可弥散到直径为80~150μm的血管腔内。急性期标本微血管腔内共聚物周围可见中性粒细胞,内膜完整,无剥脱和坏死。亚急性期和慢性期组织标本微血管腔内仍可见共聚物存在,共聚物内及其周围可见散在的单核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肌层松散,大部分细胞核降解,呈缺血样改变。结论该共聚物水溶胶对AVM模型栓塞稳定,生物相容性好,不透X线,不粘管,与普通微导管相兼容,可作为脑AVM血管内治疗的一种新型液体栓塞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动静脉畸形 三元共聚物 温度敏感型 实验研究 组织学检查 血管腔内 嗜酸性粒细胞 液体栓塞材料 丙烯酰胺 RMB 中性粒细胞 缺血样改变 生物相容性 血管内治疗 水凝胶 微导管 微血管网 己内酰胺 方法应用 栓塞效果 血管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品信息模型中物理模型的实现研究
4
作者 刘爱华 陈强 刘文清 《制造技术与机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25-128,共4页
计算机信息集成技术应用于产品设计领域,一个关键问题是将产品几何信息与物理信息集成。以物理模型的概念作为基础,以物理模型要完成的工作为主线,分模块重点介绍了物理模型的具体实现。除了开发环境及工具,主要的内容包括初始条件的获... 计算机信息集成技术应用于产品设计领域,一个关键问题是将产品几何信息与物理信息集成。以物理模型的概念作为基础,以物理模型要完成的工作为主线,分模块重点介绍了物理模型的具体实现。除了开发环境及工具,主要的内容包括初始条件的获取、装配结构、参数与约束规则的处理以及最终的产品更新过程。在每一模块中都是以减速器设计过程中的环节进行举例,使得物理模型的整个开发过程更加具体化。最后针对物理模型的开发过程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以后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模型 实现 PRO/E PRO/TOOLKI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用粘合剂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被引量:24
5
作者 夏毅然 徐永祥 +1 位作者 刘文冰 赵成如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2003年第4期9-12,共4页
本文按医用粘合剂材料分类 ,介绍了化学粘合剂和生物粘合剂的发展现状及展望 ,并分别对其代表品种α -氰基丙烯酸酯类粘合剂和纤维蛋白粘合剂的粘接机理、特点进行了详细论述。
关键词 医用粘合剂 研究 应用 化学粘合剂 生物粘合剂 α-氰基丙烯酸酯类粘合剂 纤维蛋白粘合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滑导尿管润滑涂层性能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赵成如 夏毅然 +1 位作者 刘文冰 文志平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95-96,F004,共3页
采用特殊工艺 ,在普通导尿管的表面有机地结合上一层医用高分子材料 聚乙烯吡咯烷酮 ,使导尿管遇水后具有极为润滑的表面 ,且不易脱落。本文对超滑导尿管的润滑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 :这种超滑导尿管具有非常好的润滑性 ,摩擦... 采用特殊工艺 ,在普通导尿管的表面有机地结合上一层医用高分子材料 聚乙烯吡咯烷酮 ,使导尿管遇水后具有极为润滑的表面 ,且不易脱落。本文对超滑导尿管的润滑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 :这种超滑导尿管具有非常好的润滑性 ,摩擦系数仅为普通导尿管的百分之一左右 ;在水中浸泡 10天以上 ,其摩擦系数无改变 ,润滑涂层的脱落量不超过附着量的 1.5 % ,润滑稳定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滑导尿管 润滑涂层 聚乙烯吡咯烷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聚乳酸为载体的药物释放及动物疗效学的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王勤 路岩 +1 位作者 张娟 李凤琴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11-15,共5页
本文采用熔融共混的方法,以可生物降解的聚乳酸为载体,制成合抗癌药5-Fu(五氟尿嘧啶)的复合针,对该针进行了体外药物释放测定,表明(1)复合针可缓慢释放药物,(2)复合针的药含量越大,体外释药速度越快,(3)聚乳酸分... 本文采用熔融共混的方法,以可生物降解的聚乳酸为载体,制成合抗癌药5-Fu(五氟尿嘧啶)的复合针,对该针进行了体外药物释放测定,表明(1)复合针可缓慢释放药物,(2)复合针的药含量越大,体外释药速度越快,(3)聚乳酸分子量越大,体外释药越慢,释药期越长。此外研究了该复合针的动物疗效学,结果表明载体分子量MW=25x104、药物含量为40%或50%的复合针抑瘤率明显提高,且毒性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5-Fu抗癌药 药物释放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塑性弹性体材料的研究进展与市场前景 被引量:9
8
作者 陈国 刘文冰 王永利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2001年第8期8-11,共4页
本文综述了热塑性弹性体 (TPE)材料的发展 ,共混型TPE的动态硫化技术及制备TPE的技术条件 。
关键词 动态硫化 共混 热塑性弹性体 TPE 制备 技术条件 市场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改性聚乳酸嵌段共聚物的合成与亲水性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王勤 王传栋 +1 位作者 刘阳 马丽霞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81-84,共4页
以DL-丙交酯和分子量Mn=400、1000和2000聚乙二醇(PEG)为原料,在辛酸亚锡催化下开环聚合制备了聚乳酸(PLA)-聚乙二醇-聚乳酸三嵌段共聚物(PLEG)。考察了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对产率和[η]的影响。用FT-IR、1 H-NMR、GPC、DSC、XRD、静... 以DL-丙交酯和分子量Mn=400、1000和2000聚乙二醇(PEG)为原料,在辛酸亚锡催化下开环聚合制备了聚乳酸(PLA)-聚乙二醇-聚乳酸三嵌段共聚物(PLEG)。考察了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对产率和[η]的影响。用FT-IR、1 H-NMR、GPC、DSC、XRD、静态水接触角等对共聚物进行了表征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催化剂用量为0.2%、反应时间分别为PLEG400共聚物2~4h、PLEG1000共聚物4~8h和PLEG2000共聚物8~12h较宜;共聚物组成比与投料比较一致,共聚物的数均分子量与理论计算值较一致;共聚物为无定形态,PEG的引入使共聚物Tg明显低于PLA均聚物,且随PEG的Mn减小,共聚物的Tg随之降低;而且PEG的引入明显提高了PLA的亲水性,PEG的Mn越小,PLA亲水性的提高程度越大。通过控制催化剂用量和反应时间,150℃可以得到分子量符合投料组成比要求、亲水性有明显提高的PLA-PEG-PLA三嵌段共聚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聚乙二醇 三嵌段共聚物 亲水性 改性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G改性聚乳酸嵌段共聚物降解性能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王勤 王传栋 +1 位作者 马丽霞 刘阳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62-64,共3页
辛酸亚锡催化下开环聚合制备聚乳酸(DL-PLA)-聚乙二醇(PEG)-聚乳酸三嵌段共聚物。用GPC、DSC、1 H-NMR、质量损失、静态接触角等方法在pH=7.4磷酸盐缓冲液中,37℃下研究了分子量Mn=400、1000和4000的PEG改性DL-PLA的降解行为。结果表明,... 辛酸亚锡催化下开环聚合制备聚乳酸(DL-PLA)-聚乙二醇(PEG)-聚乳酸三嵌段共聚物。用GPC、DSC、1 H-NMR、质量损失、静态接触角等方法在pH=7.4磷酸盐缓冲液中,37℃下研究了分子量Mn=400、1000和4000的PEG改性DL-PLA的降解行为。结果表明,PEG嵌段增强了共聚物的亲水性,降低了共聚物Tg,加速了共聚物降解,随着PEG分子量增加及两端DL-PLA链段增长,共聚物分子量下降速率加快。由研究结果得出,共聚物降解期间DL-PLA链段中的酯键随机断裂,PEG两端DL-PLA链段逐渐变短;降解后期DL-PLA链段进一步变短,并有短链DL-PLA均聚物产生,当PEG两端DL-PLA链段足够短时,共聚物在介质中溶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聚乙二醇 三嵌段共聚物 降解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比例及旋光结构的MPEG-PLGA合成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杜旭 王勤 +3 位作者 王传栋 刘阳 马丽霞 朱爱臣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88-90,共3页
以乙交酯(GA)和两种不同旋光结构的丙交酯(LA)∶外消旋丙交酯(D,L-LA)和左旋丙交酯(L-LA)为原料,在聚乙二醇(PEG)引发下合成了一系列不同LA/GA摩尔比的聚乙二醇-聚丙交酯乙交酯(MPEG-PLGA)嵌段共聚物,并对其结构、结晶性、热性能和力学... 以乙交酯(GA)和两种不同旋光结构的丙交酯(LA)∶外消旋丙交酯(D,L-LA)和左旋丙交酯(L-LA)为原料,在聚乙二醇(PEG)引发下合成了一系列不同LA/GA摩尔比的聚乙二醇-聚丙交酯乙交酯(MPEG-PLGA)嵌段共聚物,并对其结构、结晶性、热性能和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测试。结果表明:由D,L-LA合成的共聚物均为非晶态,LA/GA的变化对其各方面性能影响较小;而L-LA合成的共聚物在LA/GA为75∶25时出现结晶性,90∶10时结晶度进一步增大,玻璃化转变温度及拉伸强度也随之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二醇-聚丙交酯乙交酯 结晶性 热性能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PEG-PLLGA多孔支架制备影响因素研究
12
作者 王宪朋 王传栋 +4 位作者 颜红 刘阳 杜旭 陈建英 王勤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1-64,共4页
采用热致相分离法制备了MPEG-PLLGA(单甲氧基聚乙二醇-聚左旋丙交酯乙交酯)多孔支架。讨论了丙交酯/乙交酯(LA/GA)配比、聚合物质量浓度、预冻温度等因素对支架的孔径、孔隙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聚合物质量浓度为0.03g/mL时... 采用热致相分离法制备了MPEG-PLLGA(单甲氧基聚乙二醇-聚左旋丙交酯乙交酯)多孔支架。讨论了丙交酯/乙交酯(LA/GA)配比、聚合物质量浓度、预冻温度等因素对支架的孔径、孔隙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聚合物质量浓度为0.03g/mL时,不同n(LA)/n(GA)比的MPEG-PLLGA支架的孔形貌相差较大,而当聚合物质量浓度为0.04g/mL和0.05g/mL时,3种n(LA)/n(GA)比的MPEG-PLLGA支架的孔形貌和孔径没有明显差异,且在相同聚合物质量浓度下,随着n(LA)/n(GA)比升高,所得支架的压缩强度增大;随聚合物溶液质量浓度的提高,3种n(LA)/n(GA)比支架的孔隙率、孔径均呈变小趋势,压缩强度逐渐增大;随预冻温度的降低,所得支架的孔径、孔隙率逐渐变小,压缩强度逐渐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PEG-PLLGA 多孔支架 热致相分离 压缩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泡桐材脱色废液处理研究
13
作者 胡伟华 常德龙 +1 位作者 陈玉和 杨清华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1998年第4期43-44,共2页
论述了采用化学絮凝———炉渣吸附处理泡桐材脱色废液的研究情况。先用絮凝剂处理废液,处理水再经炉渣吸附过滤,分析处理前后水质的变化,确定了絮凝剂、助凝剂的用量和最佳操作条件。结果表明,该法能有效地降低废液中的COD和色... 论述了采用化学絮凝———炉渣吸附处理泡桐材脱色废液的研究情况。先用絮凝剂处理废液,处理水再经炉渣吸附过滤,分析处理前后水质的变化,确定了絮凝剂、助凝剂的用量和最佳操作条件。结果表明,该法能有效地降低废液中的COD和色度,既经济又简单,且效果明显,是处理泡桐材脱色废液的一种有效方法,适合小型桐木拼板企业对脱色废水的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液 废水处理 泡桐材 脱色 木材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表面处理对C/PLA复合材料界面粘结强度的影响(Ⅱ) 被引量:12
14
作者 万怡灶 王玉林 +3 位作者 周福刚 赵强 齐锦刚 王勤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17-19,23,共4页
对硝酸表面处理前后碳纤维增强聚乳酸 ( C/ PL A)复合材料的界面状态进行了研究。重点研究了碳纤维的硝酸表面处理对 C/ PL A复合材料界面粘结强度的影响以及粘结机理。研究表明 ,硝酸表面处理可使复合材料的界面粘结强度大幅度增加 ,... 对硝酸表面处理前后碳纤维增强聚乳酸 ( C/ PL A)复合材料的界面状态进行了研究。重点研究了碳纤维的硝酸表面处理对 C/ PL A复合材料界面粘结强度的影响以及粘结机理。研究表明 ,硝酸表面处理可使复合材料的界面粘结强度大幅度增加 ,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弯曲强度、弯曲模量和剪切强度亦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XPS研究发现 ,碳纤维与 PL A基体间有化学反应发生。界面化学反应程度的增加是复合材料界面粘结强度提高的主要原因 ;此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 聚乳酸 复合材料 表面处理 界面粘结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增强聚乳酸(C/PLA)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I) 被引量:15
15
作者 周福刚 董向红 +2 位作者 万怡灶 王玉林 王勤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16-18,共3页
对新型骨折内固定材料碳纤维增强聚乳酸 ( C/PLA)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进行了评价。重点研究了纤维体积分数 ( Vf)和硝酸表面处理对 C/PL A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 ,随着 Vf的增加 ,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弯曲模量、冲击强... 对新型骨折内固定材料碳纤维增强聚乳酸 ( C/PLA)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进行了评价。重点研究了纤维体积分数 ( Vf)和硝酸表面处理对 C/PL A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 ,随着 Vf的增加 ,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弯曲模量、冲击强度和剪切强度均先增加 ,达峰值后又减小。硝酸表面处理可明显提高复合材料的界面结合强度 ,从而使其力学性能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增强聚乳酸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骨折内固定材料 C/PL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次性使用食道支架推送器的研制 被引量:1
16
作者 孔令斌 冯青 +1 位作者 王勤 李其云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1-33,共3页
采用ABS、PE等制备了用于输送和放置食道支架的输送工具。通过对加工工艺、粘接工艺的研究,优化出合适的工艺参数及配方,研制成功了一次性使用食道支架推送器。产品经检验,各项技术指标达到设计要求,临床试用证明,产品符合临床要求。
关键词 一次性使用 食道支架推送器 研制 ABS树脂 聚乙烯 PE 食道狭窄扩张 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塑料焊接技术及其在医用制品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17
作者 陈国 夏毅然 +2 位作者 孔令斌 赵成如 王勤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35-38,共4页
综合介绍了塑料焊接技术的基本原理、必要条件、分类及影响因素等,对几种主要的塑料焊接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并简要介绍了塑料焊接技术在医用塑料制品中的应用及发展前景。其中,对目前较为先进的焊接技术,如超声焊接、激光焊接做了... 综合介绍了塑料焊接技术的基本原理、必要条件、分类及影响因素等,对几种主要的塑料焊接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并简要介绍了塑料焊接技术在医用塑料制品中的应用及发展前景。其中,对目前较为先进的焊接技术,如超声焊接、激光焊接做了详尽的介绍,并对一些问题做了有益的探讨。特别是激光焊接因能适应在医用制品领域应用的准确性、可控性及可靠性要求,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料焊接 医用制品 应用 超声焊接 激光焊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酸缩聚反应动力学 被引量:16
18
作者 王勤 张娟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76-79,共4页
乳酸直接缩聚制备聚乳酸的反应在124℃无外加催化剂时,在反应程度10%~60%的范围内符合3级反应,其动力学方程式为:lI]3;在120℃,1%(wt)强酸性离子交换树脂作催化剂时,在反应程度10%~50%的范围内符... 乳酸直接缩聚制备聚乳酸的反应在124℃无外加催化剂时,在反应程度10%~60%的范围内符合3级反应,其动力学方程式为:lI]3;在120℃,1%(wt)强酸性离子交换树脂作催化剂时,在反应程度10%~50%的范围内符合2级反应,其动力学方程式为:=I01coonj=。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 缩聚反应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丙交酯/ε-己内酯配比对共聚物微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勤 王传栋 +1 位作者 刘阳 马丽霞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1-64,共4页
辛酸亚锡催化下开环聚合制备不同物质的量比L-丙交酯/ε-己内酯(LLA/CL)共聚物。核磁共振(1H和13C-NMR)结果表明,共聚物组成与投料比基本一致,聚合过程中酯交换反应导致序列结构重新分布,二级酯交换系数(TII[CLC])随CL用量增加而增大。... 辛酸亚锡催化下开环聚合制备不同物质的量比L-丙交酯/ε-己内酯(LLA/CL)共聚物。核磁共振(1H和13C-NMR)结果表明,共聚物组成与投料比基本一致,聚合过程中酯交换反应导致序列结构重新分布,二级酯交换系数(TII[CLC])随CL用量增加而增大。共聚物组成明显影响单元序列长度,各序列长度随相应单体投料量增加而增大,CL投料比≤50%的平均序列长度(LLL和LC)与相应的无规序列长度(LRC和LRLL)较接近,共聚物趋于无规分布。差示扫描量热(DSC)和广角X射线衍射(WAXD)表明共聚物是结晶态聚合物,结晶性与单元序列长度密切相关。共聚物组成显著影响其力学性能,随CL物质的量分数增加,且≤35%时表现出屈服形变的特点,具有热塑性弹性体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L-丙交酯-co-ε-己内酯) 微结构 L-丙交酯 Ε-己内酯 物质的量比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乳酸及其共聚物多孔支架的制备及性能比较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宪朋 王传栋 +2 位作者 刘阳 杜旭 王勤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78-81,85,共5页
采用热致相分离法制备了聚左旋丙交酯(PLLA)、聚左旋丙交酯乙交酯(PLLGA)、单甲氧基聚乙二醇-聚左旋丙交酯乙交酯(MPEG-PLLGA)多孔支架,比较了聚合物溶液浓度、溶剂体系对3种支架孔隙率、孔径、孔的形态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 采用热致相分离法制备了聚左旋丙交酯(PLLA)、聚左旋丙交酯乙交酯(PLLGA)、单甲氧基聚乙二醇-聚左旋丙交酯乙交酯(MPEG-PLLGA)多孔支架,比较了聚合物溶液浓度、溶剂体系对3种支架孔隙率、孔径、孔的形态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聚合物溶液浓度的增大,3种支架的孔隙率、孔径均呈减小趋势,压缩强度增大;在质量浓度为0.05g/mL时,PLLA、PLLGA和MPEG-PLLGA的多孔结构均排列较规整,而质量浓度为0.03g/mL和0.04g/mL时,3种支架的孔结构差异较大。选用二氧六环/水混合溶剂体系时,MPEG-PLLGA支架的孔结构较为规整,而PLLA支架表面为微球状,PLLGA支架的孔壁较厚,孔形态不规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多孔支架 热致相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