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东省农村镇静催眠类药物使用现况 被引量:2
1
作者 李士雪 张秀芹 +2 位作者 刘兴柱 王健 黄思桂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366-367,共2页
为了解山东省农村地区镇静催眠类药物的使用现状,本文采用分层抽样调查方法对山东省6县(市)2930名18岁以上的农民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山东省农村镇静催眠类药物的服用率为3.62%;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健康状况、... 为了解山东省农村地区镇静催眠类药物的使用现状,本文采用分层抽样调查方法对山东省6县(市)2930名18岁以上的农民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山东省农村镇静催眠类药物的服用率为3.62%;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健康状况、家庭关系及家族中有无精神障碍史与镇静催眠药的服用率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静催眠药 苯二氮ZHUO类 临床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治疗应激性胃溃疡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2
2
作者 李志坤 王福文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0-112,共3页
应激性胃溃疡是由于应激引起的以胃黏膜糜烂、表浅溃疡以及胃黏膜出血为特征的应激胃黏膜病变。其发病原因与生活息息相关,发病人数日益增多。近年来相应的药物基础研究主要围绕着抑制应激所造成的氧化损伤、抗炎症因子的表达、调节胃酸... 应激性胃溃疡是由于应激引起的以胃黏膜糜烂、表浅溃疡以及胃黏膜出血为特征的应激胃黏膜病变。其发病原因与生活息息相关,发病人数日益增多。近年来相应的药物基础研究主要围绕着抑制应激所造成的氧化损伤、抗炎症因子的表达、调节胃酸等,并取得大量的研究成果,对于治疗应激性胃溃疡的药物选择逐渐多样化,植物提取物对应激性胃溃疡的作用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文中就目前对应激性胃溃疡的药物治疗研究情况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激性胃溃疡 药物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木不同提取物行血祛瘀活性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牟艳玲 王鑫 +2 位作者 李杰 赵焕新 白虹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479-1480,共2页
苏木(CaesalpiniasappanL.)为豆科云实属植物,始载于《唐本草》,味甘、成、性平,其干燥心材为传统中药材,具有舒筋通络、活血散结、镇静、祛痰、止痛等功效。近年来,关于苏木提取物的活性研究主要集中在抗肿瘤和免疫抑制”。方... 苏木(CaesalpiniasappanL.)为豆科云实属植物,始载于《唐本草》,味甘、成、性平,其干燥心材为传统中药材,具有舒筋通络、活血散结、镇静、祛痰、止痛等功效。近年来,关于苏木提取物的活性研究主要集中在抗肿瘤和免疫抑制”。方面,尤其在抗器官移植排斥反应方面的报道较多,而对于苏木的传统功效,行血祛瘀及消肿止痛方面的药理研究和报道均很少。本研究通过考察苏木不同提取物对急性血瘀模型大鼠全血黏度、血小板聚集的影响,探讨其行血祛瘀药理活性及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木 血黏度 血小板聚集 TXB2 6-Keto—PGF1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淫羊藿苷抑制肝癌HepG2.2.15细胞增殖和免疫逃逸作用研究 被引量:37
4
作者 王谦 张玲 +5 位作者 毛海婷 顾洪涛 夏武青 温培娥 李翠玲 杨尚军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908-911,共4页
目的:观察中药淫羊藿苷(ICA)对HepG2.2.15细胞增殖及对CD3AK细胞杀伤活性的影响,探讨ICA对肝癌细胞Fas/FasL途径免疫逃逸的逆转作用,为ICA的开发应用提供新的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MTT法检测细胞增殖和细胞杀伤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 目的:观察中药淫羊藿苷(ICA)对HepG2.2.15细胞增殖及对CD3AK细胞杀伤活性的影响,探讨ICA对肝癌细胞Fas/FasL途径免疫逃逸的逆转作用,为ICA的开发应用提供新的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MTT法检测细胞增殖和细胞杀伤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分子表达水平和细胞凋亡率。结果:50μg/mlICA作用HepG2.2.15细胞48、72小时的增殖抑制作用明显,抑制率分别为22.04%、29.68%(P<0.05),呈时间依赖效应。HepG2.2.15细胞经ICA处理后,FasL的表达率由16.22%显著下降至8.29%,Fas表达率由0.79%提高到1.70%(P>0.05)。ICA可明显抑制HepG2.2.15细胞诱导Jurkat细胞凋亡,凋亡率从46.66%下降为18.20%。ICA处理HepG2.2.15细胞后,不同效靶比的CD3AK细胞的杀伤活性,可分别由对照组的15.81%、35.04%、42.85%显著提高至42.58%、67.55%、88.93%(P<0.05,P<0.01),呈效靶比依赖效应。结论:ICA能有效地抑制HepG2.2.15细胞增殖,并有一定时间依赖效应;ICA可下调FasL的表达,上调细胞表面Fas的表达,对HepG2.2.15细胞诱导的T淋巴细胞凋亡作用有一定阻断,逆转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作用;ICA显著增强HepG2.2.15细胞对CD3AK细胞杀伤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苷 HEPG2.2.15 JURKAT细胞 FAS/FASL CD3AK 免疫逃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花蓼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23
5
作者 赵焕新 白虹 +3 位作者 李巍 王元书 刘拥军 刘爱芹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11年第2期262-266,共5页
从苗药头花蓼(Polygonum capitatumBuch.-Ham.ex D.Don)乙酸乙酯部位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结合波谱学技术分别鉴定为槲皮素-3-O-(4″-O-乙酰基)-α-L-鼠李糖苷(1)、槲皮素(2)、槲皮苷(3)、杨梅苷(4)、槲皮素-3-O-(2″-没食... 从苗药头花蓼(Polygonum capitatumBuch.-Ham.ex D.Don)乙酸乙酯部位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结合波谱学技术分别鉴定为槲皮素-3-O-(4″-O-乙酰基)-α-L-鼠李糖苷(1)、槲皮素(2)、槲皮苷(3)、杨梅苷(4)、槲皮素-3-O-(2″-没食子酰基)-鼠李糖苷(5)、原儿茶酸(6)、胡萝卜苷(7)、没食子酸(8)、没食子酸乙酯(9)。其中化合物1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得,化合物4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同时,对黄酮苷类化合物中鼠李糖不同位置乙酰基取代后的1HNMR和13C NMR波谱数据进行了归纳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花蓼 蓼属 化学成分 黄酮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与糖尿病心肌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6
作者 张一弛 牟艳玲 解砚英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69-275,共7页
糖尿病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angiotensin system,RAS)被激活,升高的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通过细胞表面的AT1受体,刺激心肌成纤维细胞增生及胶原代谢改变,引起心脏结构重塑,导致心肌间质及血管周围纤维化,胶原含量增多和排列紊乱... 糖尿病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angiotensin system,RAS)被激活,升高的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通过细胞表面的AT1受体,刺激心肌成纤维细胞增生及胶原代谢改变,引起心脏结构重塑,导致心肌间质及血管周围纤维化,胶原含量增多和排列紊乱,造成心室肌僵硬而影响舒张功能,出现糖尿病心肌病(diabetic cardiomyopathy,DCM)的临床症状。本文从RAS的主要成分AngⅡ、Ang-(1-7)、Ac-SDKP和血管紧张素受体(ATR)与内皮素、活性氧、转化生长因子-β1、核因子-κB、信号转导系统以及细胞凋亡之间的相互作用,阐述RAS在糖尿病心肌病发生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糖尿病心肌病 转化生长因子-Β1 核因子-ΚB 心肌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老化下甜玉米种子活力近红外光谱检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28
7
作者 李武 李妍 +5 位作者 李高科 高磊 陈敏忠 卢爵广 胡建广 刘建华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611-1618,共8页
为利用近红外光谱(NIRS)技术建立一种用于快速无损检测甜玉米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等活力指标的新方法,选取8个代表性甜玉米品种种子为试材,分别将每品种分成5份(共40份样品);将所有样品置于50℃干燥箱内,分别处理1、2、3、4... 为利用近红外光谱(NIRS)技术建立一种用于快速无损检测甜玉米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等活力指标的新方法,选取8个代表性甜玉米品种种子为试材,分别将每品种分成5份(共40份样品);将所有样品置于50℃干燥箱内,分别处理1、2、3、4、5 d后取出,进行生理检测和光谱采集;利用偏最小二乘法回归(PLSR)建立甜玉米种子活力相关指标的定量模型。结果表明,发芽率定量分析模型的性能参数校正集相关系数(Rc)、预测集相关系数(Rp)、交叉验证相关系数(Rcv)、校正集均方根误差(RMSEC)、验证集均方根误差(RMSEP)、交叉验证均方根误差(RMSECV)分别为0.8952、0.8605、0.8503、6.6490、6.6270、7.9091。发芽指数的PLSR模型参数Rc、Rp、Rcv、RMSEC、RMSEP、RMSECV分别为0.9710、0.9366、0.9427、7.4373、24.7921、10.5003。活力指数PLSR模型参数分别为0.9109、0.8962、0.8711、0.8674、0.9489、1.0393。综上,NIRS技术简便、快速、准确可靠,适用于甜玉米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等多参数的快速评价。本研究结果为高活力玉米种子筛选提供了一种新的快速分析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玉米 种子活力 近红外光谱 高温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聚酯微球的体外降解机制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赵刚 平其能 刘拥军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4-27,共4页
目的 :研究聚乳酸 羟基乙酸及聚乳酸微球降解的过程及机制。方法 :用 5种方法分别研究 :①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微球外观形态及表面状态 ;②测定干燥失重 ;③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定聚合物的平均相对分子量 ;④测定介质pH值 ;⑤测定介质中乳... 目的 :研究聚乳酸 羟基乙酸及聚乳酸微球降解的过程及机制。方法 :用 5种方法分别研究 :①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微球外观形态及表面状态 ;②测定干燥失重 ;③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定聚合物的平均相对分子量 ;④测定介质pH值 ;⑤测定介质中乳酸含量。结果 :聚乳酸 羟基乙酸微球的降解呈现明显外形改变和蚀解 ,聚乳酸微球降解表现为明显的溶胀和伴有孔洞形成。两者均降解成为分子量分布小的低聚物 ,介质中乳酸量明显增加以及pH显著下降。共聚物微球的降解速度随羟基乙酸比例的增加而加快。结论 :聚乳酸 羟基乙酸微球的降解为表面溶蚀与本体蚀解结合机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羟基乙酸 聚乳酸 微球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叶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20
9
作者 邱进 王晓静 +1 位作者 王元书 丁杏苞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I0001-I0002,共2页
关键词 桑叶 化学成分 黄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大鼠心肌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改变及Sirt1的调控机制研究 被引量:23
10
作者 孙晓慧 王燕 牟艳玲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93-798,共6页
目的检测Sirt1及PI3K/Akt/m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在糖尿病大鼠心肌及高糖培养的H9C2细胞中的表达变化,明确其在糖尿病心肌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高脂饮食联合链脲佐菌素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实验将大鼠分为糖尿病2周、4周、8周模型... 目的检测Sirt1及PI3K/Akt/m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在糖尿病大鼠心肌及高糖培养的H9C2细胞中的表达变化,明确其在糖尿病心肌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高脂饮食联合链脲佐菌素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实验将大鼠分为糖尿病2周、4周、8周模型组和对照组,超声心动图检测大鼠心功能变化,Western blot检测大鼠心肌Sirt1、PI3K、Akt、mTOR、S6K1蛋白表达变化。将H9C2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DMSO组(78.12 mmol·L^(-1))、高糖(HG)组(33 mmol·L^(-1))、白藜芦醇(Res)组(20μmol·L^(-1))、尼克酰胺(Nam)组(40 mmol·L^(-1)),Western blot及qRT-PCR研究心肌细胞Sirt1、PI3K、Akt、mTOR、S6K1相关蛋白基因转录及表达,研究Sirt1对该信号通路的调控机制。结果在动物实验中,与2周DM大鼠比较,8周DM大鼠心肌Sirt1蛋白表达明显增加。2周模型组大鼠相对于正常对照组心肌PI3K、Akt、mTOR、S6K1表达明显增加,且S6K1表达4周模型组比2周模型组增加更明显,但8周表达降低。在高糖培养的H9C2细胞中,与对照组相比,高糖组Sirt1,PI3K,Akt,mTOR和S6K1表达明显增高。Nam处理组Sirt1表达明显降低,PI3K,Akt,mTOR和S6K1表达增高。Res处理组Sirt1表达明显增高,而PI3K,Akt,mTOR和S6K1表达降低。结论 Sirt1通过负调控PI3K/Akt/mTOR信号通路参与糖尿病心肌损伤,参与早期糖尿病心肌病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PI3K/Akt/mTOR信号通路 SIRT1 心功能 心肌损伤 白藜芦醇 尼克酰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鹅绒藤属植物C_(21)甾体类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1
作者 白虹 王元书 刘爱芹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7年第5期897-904,共8页
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了近15年来萝藦科鹅绒藤属植物C21甾体类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并对C21甾体苷化合物中糖单元的核磁共振谱学特征及其结构测定方法进行了小结。
关键词 萝藦科 鹅绒藤属 C21甾体类 糖单元 核磁共振谱学特征 结构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愈风宁心冲剂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仲英 唐文照 +3 位作者 丁杏苞 左春旭 王菊 杨尚军 《中成药》 CAS CSCD 1999年第4期162-165,共4页
以葛根素含量为指标,对愈风宁心冲剂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正交试验优选出了最佳提取工艺,即10倍量80%乙醇溶液回流提取2h/次,共3次。
关键词 葛根素 制备工艺 正交试验 愈风宁心冲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动学-药效学结合模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3
作者 赵刚 田长青 李静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5年第4期361-366,共6页
本文主要对近年来药动学药效学结合模型在模型建立、药理学、毒理学、临床应用及新药研发等方面的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展望其发展前景。
关键词 药动学 药效学 药动学 -药效学模型 临床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皮酚脂质体的研制及其体外释放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贾献慧 唐文照 闫军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55-258,共4页
目的:优选丹皮酚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并以优选的方法制备脂质体,考察其性质,并进行体外释放研究。方法:以脂质体的包封率、圆整度、粒径分布等为考察指标,优选丹皮酚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并对制备的脂质体进行质量研究及体外释放研究。结果:... 目的:优选丹皮酚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并以优选的方法制备脂质体,考察其性质,并进行体外释放研究。方法:以脂质体的包封率、圆整度、粒径分布等为考察指标,优选丹皮酚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并对制备的脂质体进行质量研究及体外释放研究。结果:薄膜-超声法方法简便,包封率较高。丹皮酚脂质体与混悬液相比,其体外释放明显缓释。结论:薄膜-超声法适于制备丹皮酚脂质体,其脂质体的体外释放有明显缓释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皮酚 脂质体 制备 包封率 体外释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O-PPO嵌段聚醚的聚集行为及其在药物载体领域的应用 被引量:5
15
作者 刘腾 汪海洋 徐桂英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072-1086,共15页
聚氧乙烯-聚氧丙烯(PEO-PPO)嵌段聚醚是一类非离子型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其结构具有很多独特之处:分子结构具有丰富的可设计性,强烈的温度依赖的胶束化行为以及溶剂选择的多样性,这些都极大丰富了其在溶液中自组装形成聚集体的研究内容。... 聚氧乙烯-聚氧丙烯(PEO-PPO)嵌段聚醚是一类非离子型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其结构具有很多独特之处:分子结构具有丰富的可设计性,强烈的温度依赖的胶束化行为以及溶剂选择的多样性,这些都极大丰富了其在溶液中自组装形成聚集体的研究内容。本文结合本课题组的工作着重综述了近期国内外有关线型和支状PEO-PPO嵌段聚醚在水溶液中聚集特性的研究进展,以及酸/碱、无机盐、醇类、小分子表面活性剂和聚合物等添加剂对其聚集行为的影响。PEO-PPO嵌段聚醚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在水溶液中能形成以PPO链段为疏水内核,PEO链段为亲水外壳的胶束结构,该结构非常适于作为疏水药物的载体。因此本文还综述了此类嵌段聚醚作为药物载体方面的研究成果,期望为药物剂型的开发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URONIC Tetronic 支状嵌段聚醚 聚集特性 药物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明宝颗粒质量标准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孙立立 孙敬勇 +3 位作者 杨书斌 王静波 王菊 苏静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589-592,共4页
目的 :建立视明宝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TLC法对颗粒中的当归、黄柏、陈皮进行了鉴别 ;用HPLC法测定颗粒中芍药苷含量。结果 :平均回收率为 97.5 4 % ,RSD =1.7% (n =5 ) ,重复性试验RSD值为 1.7% (n =5 )。结论 :所建鉴别方法专... 目的 :建立视明宝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TLC法对颗粒中的当归、黄柏、陈皮进行了鉴别 ;用HPLC法测定颗粒中芍药苷含量。结果 :平均回收率为 97.5 4 % ,RSD =1.7% (n =5 ) ,重复性试验RSD值为 1.7% (n =5 )。结论 :所建鉴别方法专属性强 ,定量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视明宝颗粒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明宝颗粒 质量标准 TLC HPLC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加氟衍生物M1的合成及其体内外抗肿瘤活性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秦三海 刘爱芹 +1 位作者 于胜海 王风玲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45-146,共2页
化疗是治疗癌症的重要手段之一,替加氟为常用的一线化疗药物,但其不良反应严重,如何使其在发挥抗肿瘤作用的同时,减少毒副作用成为众多学者关注的焦点。本研究以替加氟为母体,分子中引入1,3,4-噻二唑类杂环和酰氨基团,设计合成... 化疗是治疗癌症的重要手段之一,替加氟为常用的一线化疗药物,但其不良反应严重,如何使其在发挥抗肿瘤作用的同时,减少毒副作用成为众多学者关注的焦点。本研究以替加氟为母体,分子中引入1,3,4-噻二唑类杂环和酰氨基团,设计合成新型化合物M1,使其抗肿瘤活性叠加,毒性降低,并对其体内外抗肿瘤活性进行了研究,以期为合成高效低毒的抗肿瘤药物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加氟 衍生物 化学合成 MTT 抗肿瘤 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熊果酸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增殖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崔兵兵 程丽芳 +5 位作者 侯立静 杨青 刘瑾 牟艳玲 李克明 闫雪生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4年第2期356-358,共3页
目的:评定熊果酸对肝癌细胞SMMC-7721的增殖作用,流式细胞术研究对肝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不同浓度的熊果酸分别与人肝癌细胞SMMC-7721共同培养24,72 h后,采用中性红染色法测定吸光度(A),评定熊果酸对肝癌细胞的增殖作用,流式细胞... 目的:评定熊果酸对肝癌细胞SMMC-7721的增殖作用,流式细胞术研究对肝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不同浓度的熊果酸分别与人肝癌细胞SMMC-7721共同培养24,72 h后,采用中性红染色法测定吸光度(A),评定熊果酸对肝癌细胞的增殖作用,流式细胞术研究其对肝癌细胞的凋亡。结果:熊果酸对SMMC-7721细胞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或P<0.01),呈时间-剂量依赖关系,24 h和72 h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12.59,8.32μg·mL-1;对肝癌细胞凋亡率为14.07%,药物浓度与凋亡率呈正相关。结论:熊果酸对肝癌细胞SMMC-7721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该抑制作用可能与诱导肝癌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熊果酸 肝癌SMMC-7721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流式细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射用雌二醇聚乳酸羟基乙酸缓释微球生物相容性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赵刚 平其能 +2 位作者 田长青 张秀芹 孟晓东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93-795,共3页
目的:以整体动物为研究对象,考察注射用雌二醇聚乳酸羟基乙酸缓释微球动物体内的生物降解和生物相容性。方法:肌注给药,显微镜观察组织切片,研究空白PLGA微球及载雌二醇PLGA微球的生物降解和相容性。结果:28d内,微球从规则球形降解为不... 目的:以整体动物为研究对象,考察注射用雌二醇聚乳酸羟基乙酸缓释微球动物体内的生物降解和生物相容性。方法:肌注给药,显微镜观察组织切片,研究空白PLGA微球及载雌二醇PLGA微球的生物降解和相容性。结果:28d内,微球从规则球形降解为不规则微小颗粒,组织学观察空白微球和载雌二醇微球均未见病理改变。结论:注射用雌二醇聚乳酸羟基乙酸缓释微球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和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二醇 聚乳酸羟基乙酸 微球 生物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胶质细胞活化对突触可塑性的影响及与血管性痴呆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0
作者 曹爽 王玉良 +1 位作者 张乐 张秀琴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1年第5期274-277,共4页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是指因多次卒中或长期慢性脑缺血等脑血管因素导致的以认知障碍为主要特征的脑功能衰退综合征,表现为记忆力减退、失语、失认、失用、执行功能减退等。
关键词 痴呆 血管性 小神经胶质细胞 突触可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