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氨甲酰胆素在眼科应用的实验研究初步报告
1
作者 谢立信 董晓光 史伟云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7-9,共3页
随着眼前节显微手术的推广和普及,白内障摘除同时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在我国已迅速开展起来.因此,眼科医生们迫切需要一种在术中使用的快速、安全、且对眼内组织无毒性作用的缩瞳剂,来减少在这些手术中因瞳孔过大带来... 随着眼前节显微手术的推广和普及,白内障摘除同时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在我国已迅速开展起来.因此,眼科医生们迫切需要一种在术中使用的快速、安全、且对眼内组织无毒性作用的缩瞳剂,来减少在这些手术中因瞳孔过大带来的并发症.国外常规应用乙酰胆碱(mecholyl),但国内尚无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甲酰胆素 缩瞳剂 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8例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和组织病理学研究 被引量:78
2
作者 谢立信 史伟云 +3 位作者 董晓光 王治宇 刘敬 王晶 《眼科研究》 CSCD 1999年第4期283-285,共3页
目的研究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特征与相应的组织病理学特点。方法108例真菌性角膜炎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的临床体征与术后角膜组织病理学对比观察。结果不同真菌致角膜炎的临床表现各异,角膜组织病理学改变也可能不同。真菌对角膜组织... 目的研究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特征与相应的组织病理学特点。方法108例真菌性角膜炎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的临床体征与术后角膜组织病理学对比观察。结果不同真菌致角膜炎的临床表现各异,角膜组织病理学改变也可能不同。真菌对角膜组织的破坏,以凝固性坏死为主。结论真菌的菌株不同,对角膜组织的感染方式、生长方式均可能不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性 角膜炎 组织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危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规律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谢立信 史伟云 +3 位作者 董晓光 王治宇 褚建 李绍伟 《眼科研究》 CSCD 2000年第5期439-441,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病因的高危移植患者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发生的规律。方法对680例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中的124例134只眼高危移植患者术后排斥反应时间、排斥反应发生率及反应类型进行观察。结果134只眼高危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 目的探讨不同病因的高危移植患者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发生的规律。方法对680例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中的124例134只眼高危移植患者术后排斥反应时间、排斥反应发生率及反应类型进行观察。结果134只眼高危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发生率在12%~75%不等,其中角膜植床严重新生血管化者的排斥率最高。排斥发生时间最早为术后13天,术后3~6个月为排斥反应发生高峰。排斥反应类型以内皮型和上皮型最多。结论不同高危因素的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排斥反应发生率不同,排斥反应发生的时间和类型也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移植 免疫排斥反应 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褚建 谢立信 《眼科新进展》 CAS 2000年第2期158-160,共3页
关键词 角膜移植 免疫排斥 免疫应答 移植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网膜移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于文贞 董晓光 谢立信 《眼科新进展》 CAS 2000年第4期302-304,共3页
关键词 视网膜移植 神经上皮 神经节细胞 感光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角膜免疫赦免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褚建 谢立信 《眼科新进展》 CAS 2000年第3期226-229,共4页
关键词 角膜免疫 免疫郝免 眼前房 免疫偏离 角膜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共焦显微镜对穿透角膜移植术后散光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李绍伟 Roger W.Beuerman +3 位作者 Stephen C.Kaufman Bryan M.Gebhardt Herbert E.Kaufman 谢立信 《眼科研究》 CSCD 2000年第5期436-438,共3页
目的利用共焦显微镜在活体上对造成角膜移植术后散光的因素进行分析。方法6只有色素兔分为两组接受同种异体部分穿透角膜移植术。一组的供受体角膜边缘钻切整齐,缝线均匀,另一组刻意造成角膜切缘不整齐,缝线深浅不一致。在术后2个月内... 目的利用共焦显微镜在活体上对造成角膜移植术后散光的因素进行分析。方法6只有色素兔分为两组接受同种异体部分穿透角膜移植术。一组的供受体角膜边缘钻切整齐,缝线均匀,另一组刻意造成角膜切缘不整齐,缝线深浅不一致。在术后2个月内的不同时间,利用共焦显微镜对角膜切口的愈合及缝线对角膜组织的影响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角膜切口整齐对合良好的部位疤痕形成小。角膜切口愈合后再拆除缝线,局部角膜组织的形状仍会发生较大改变。结论首次从活体显微水平上直接形象地显示了角膜切口和缝线对角膜移植后散光的影响,提出临床型共焦显微镜对分析穿透角膜移植术后散光变化的研究有着重要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焦显微镜检验 穿透角膜移植 散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角膜中期保存液成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张新晨 《眼科研究》 CSCD 1998年第4期321-324,共4页
自MK液问世以来,角膜中期保存法一直为美国眼库最常用的角膜活性保存方法。随着保存液成分的改进,对角膜内皮细胞活性的保存效果逐渐提高。对有关角膜保存液的组成成分的研究进行综述,重点介绍基础液、高分子物质、抗生素、抗氧化... 自MK液问世以来,角膜中期保存法一直为美国眼库最常用的角膜活性保存方法。随着保存液成分的改进,对角膜内皮细胞活性的保存效果逐渐提高。对有关角膜保存液的组成成分的研究进行综述,重点介绍基础液、高分子物质、抗生素、抗氧化剂等在保存液中的意义和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 保存液 中期保存 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胎儿角膜内皮细胞发育的超微结构研究
9
作者 谢立信 董晓光 +3 位作者 王文青 侯颖一 谭青山 王济中 《眼科研究》 CSCD 1993年第2期102-104,T006,共4页
使用透射电镜观察了26个胎儿角膜内皮细胞的超微结构,7月龄时细胞器处于新旧交替期,细胞的超微结构很不稳定,不适宜用于穿透性角膜移植术,8~9月龄时细胞的结构和功能趋于完善,可以考虑用于治疗性角膜移植抢救角膜穿孔和严重感染,足月... 使用透射电镜观察了26个胎儿角膜内皮细胞的超微结构,7月龄时细胞器处于新旧交替期,细胞的超微结构很不稳定,不适宜用于穿透性角膜移植术,8~9月龄时细胞的结构和功能趋于完善,可以考虑用于治疗性角膜移植抢救角膜穿孔和严重感染,足月龄胎儿细胞结构接近正常人,用于治疗性穿透角膜移植术时,植片透明愈合的可能性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 角膜移植 内皮细胞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巩膜角膜切口的实验和临床研究
10
作者 史伟云 谢立信 +1 位作者 李绍伟 王治宇 《眼科研究》 CSCD 1998年第4期266-268,共3页
目的对白内障手术巩膜角膜切口术中虹膜脱出、术后耐受眼内压的强度及散光进行评价。方法临床:1580例白内障经巩膜角膜切口摘除,观察术中虹膜脱出率、术后角膜散光的变化;50例患者观察术后房角。实验:尸眼6只分别行巩膜角膜... 目的对白内障手术巩膜角膜切口术中虹膜脱出、术后耐受眼内压的强度及散光进行评价。方法临床:1580例白内障经巩膜角膜切口摘除,观察术中虹膜脱出率、术后角膜散光的变化;50例患者观察术后房角。实验:尸眼6只分别行巩膜角膜切口和角膜缘切口,观察切口漏水时的眼内压和虹膜脱出情况。结果临床:巩膜角膜切口术中虹膜脱出率<10%,术后散光变化<2D,切口处房角无结构改变。实验:巩膜角膜切口能耐受10.7kPa的眼内压,角膜缘切口在4.7~6.7kPa时,切口漏水,虹膜与切口粘连。结论巩膜角膜切口术后散光小,切口耐压强度大,是一种较理想的白内障手术切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巩膜角膜切口 白内障摘除术 切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网膜神经上皮移植的实验研究
11
作者 王伟 董晓光 +3 位作者 谢立信 姜忠良 纪惠谦 王晶 《眼科研究》 CSCD 2000年第1期41-43,共3页
目的 对视网膜神经上皮移植后移植物的成活及发育情况进行初步观察。方法 采用内路注射移植方法建立动物模型,行27眼移植手术。术后定期眼底检查,组织学检查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 21眼移植成功,组织学检查可见移植后移植物可以成... 目的 对视网膜神经上皮移植后移植物的成活及发育情况进行初步观察。方法 采用内路注射移植方法建立动物模型,行27眼移植手术。术后定期眼底检查,组织学检查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 21眼移植成功,组织学检查可见移植后移植物可以成活,部分细胞呈花环状生长,可继续发育分层,未见明显的炎细胞浸润及免疫排斥现象。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可见移植物S抗原染色阳性。结论 视网膜神经上皮移植术后移植物可以成活并继续发育,无明显的炎性反应及免疫排斥现象。移植物可发育出光传导的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 神经上皮移植 S-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角膜内皮细胞体外培养对单疱病毒Ⅰ型感染的病理形态学实验研究
12
作者 谢立信 董晓光 《眼科研究》 CSCD 1992年第1期4-6,I002,共4页
报告人角膜内皮细胞体外培养对HSV-I Mckrea 株感染后不同时点的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表明内皮细胞主要的病理形态学改变为“气球”样变和细胞集拢及合胞体形成,最终导致细胞死亡。提示临床对复发性HSK 早期有效的抗病毒治疗是保护内皮... 报告人角膜内皮细胞体外培养对HSV-I Mckrea 株感染后不同时点的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表明内皮细胞主要的病理形态学改变为“气球”样变和细胞集拢及合胞体形成,最终导致细胞死亡。提示临床对复发性HSK 早期有效的抗病毒治疗是保护内皮细胞免受损害极为重要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角膜内皮 单疱病毒 角膜炎 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纯疱疹病毒Ⅰ型潜伏感染的研究——兔三叉神经节致敏T淋巴细胞检测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任宏伟 谢立信 董晓光 《眼科研究》 CSCD 1991年第4期216-218,共3页
报告应用抗兔致敏T淋巴细胞的单克隆抗体和ABC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22只实验性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家兔三叉神经节致敏T淋巴细胞检测的结果。首次揭示在角膜原发感染HSV-Ⅰ过程中三叉神经节内致敏T淋巴细胞的出现。致敏T淋巴细胞在角... 报告应用抗兔致敏T淋巴细胞的单克隆抗体和ABC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22只实验性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家兔三叉神经节致敏T淋巴细胞检测的结果。首次揭示在角膜原发感染HSV-Ⅰ过程中三叉神经节内致敏T淋巴细胞的出现。致敏T淋巴细胞在角膜接种后第13天出现,第85天消失。结果表明:T淋巴细胞在TG内HSV-Ⅰ潜伏感染的建立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对指导临床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节 单纯疱疹病毒I型 潜伏感染 T淋巴细胞 角膜炎 单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角膜活检法对真菌性角膜溃疡的临床诊断 被引量:34
14
作者 谢立信 史伟云 +4 位作者 刘敬 李绍伟 潘晓刚 褚建 姚瞻 《眼科新进展》 CAS 1999年第2期89-91,共3页
目的对角膜活检加178.2mmol·L-1(100g·L-1)氢氧化钾法诊断真菌性角膜溃疡的阳性率进行评价。方法对80例临床诊断真菌性角膜溃疡患者,在行穿透性角膜移植前,角膜刮片、角膜活检加178.2mmol·L1氢氧化钾湿片法和角... 目的对角膜活检加178.2mmol·L-1(100g·L-1)氢氧化钾法诊断真菌性角膜溃疡的阳性率进行评价。方法对80例临床诊断真菌性角膜溃疡患者,在行穿透性角膜移植前,角膜刮片、角膜活检加178.2mmol·L1氢氧化钾湿片法和角膜移植术后组织病理学染色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角膜活检加178.2mmol·L-1氢氧化钾湿片法诊断真菌性角膜溃疡阳性率为97.5%.结论角膜活检加178.2mmol·L1氢氧化钾湿片法是一种快速、便捷、阳性率高的诊断真菌性角膜溃疡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溃疡 真菌感染 角膜活检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穿透性角膜移植432例流行病学报告 被引量:25
15
作者 谢立信 崔彦 +2 位作者 董晓光 李绍伟 杨晓宁 《眼科研究》 CSCD 1997年第4期243-245,共3页
目的调查报告穿透性角膜移植(penetratingkeratoplasty,PK)病人流行病学状况。方法根据PK适应证标准选择432例病人手术治疗,并行回顾性分析。分析PK病人流行病学状况。结果目前PK术适应证仍以感... 目的调查报告穿透性角膜移植(penetratingkeratoplasty,PK)病人流行病学状况。方法根据PK适应证标准选择432例病人手术治疗,并行回顾性分析。分析PK病人流行病学状况。结果目前PK术适应证仍以感染性角膜病为主,约占63.4%,其中病毒性角膜病约占40.5%。年龄分布以中年组为主。职业以工人、农民等体力劳动者为主。结论PK术是治疗角膜疾病的一种有效手术方法。各种疾病的手术时机及手术方式值得进一步探讨,以期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透性 角膜移植 流行病学 角膜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内障术中后囊破裂的Ⅰ期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被引量:10
16
作者 谢立信 史伟云 +2 位作者 曹景 姚瞻 刘敬 《眼科新进展》 CAS 1999年第3期172-174,共3页
目的评价白内障囊外摘出术中后囊破裂行前段玻璃体切割联合Ⅰ期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的手术效果。方法对1480例白内障囊外摘出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49例后囊破裂,行前段玻璃体切割联合Ⅰ期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的手术技... 目的评价白内障囊外摘出术中后囊破裂行前段玻璃体切割联合Ⅰ期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的手术效果。方法对1480例白内障囊外摘出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49例后囊破裂,行前段玻璃体切割联合Ⅰ期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的手术技巧、术后并发症和术后视力等进行分析。结果手术后囊破裂率为3.3%,70%患者人工晶状体植入囊袋内,30%患者为睫状沟,89.9%患者出院时裸眼视力≥0.5。结论白内障囊外摘出术中后囊破裂,行前段玻璃体切割联合Ⅰ期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后囊破裂 人工晶体植入术 后房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油冷冻保存角膜用于穿透性角膜移植的初步报告 被引量:10
17
作者 谢立信 董晓光 +3 位作者 李绍伟 曹景 袁凤波 史伟云 《眼科研究》 CSCD 1999年第3期202-205,共4页
目的回顾总结甘油冷冻保存角膜用于穿透性角膜移植(PKP)的临床效果。方法9个新鲜供体眼球分3种方法进行甘油冷冻保存6~349天后,对9例重症角膜患者进行了穿透性角膜移植术,随访6~23个月并记录临床效果。结果全部手术... 目的回顾总结甘油冷冻保存角膜用于穿透性角膜移植(PKP)的临床效果。方法9个新鲜供体眼球分3种方法进行甘油冷冻保存6~349天后,对9例重症角膜患者进行了穿透性角膜移植术,随访6~23个月并记录临床效果。结果全部手术获得成功,77.8%(7/9)的角膜植片获得透明愈合,内皮细胞密度达1400个/mm2。植片混浊的2例患者也得以保存眼球,其中1例更换植片后获得良好视力。结论甘油冷冻保存角膜可能是一种极具前途的角膜活性保存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冻保存 甘油 穿透性 角膜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质类固醇在真菌性角膜溃疡角膜移植术后的应用 被引量:9
18
作者 史伟云 谢立信 +3 位作者 董晓光 刘敬 李绍伟 褚建 《眼科研究》 CSCD 1998年第2期130-132,共3页
目的对真菌性角膜溃疡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PKP)后使用皮质类固醇的时间和疗效进行评价。方法80例真菌性角膜溃疡患者行PKP后,随机分成两组,1组术后全身使用皮质类固醇1~2次和2周后开始常规全身使用,另1组术后1个月... 目的对真菌性角膜溃疡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PKP)后使用皮质类固醇的时间和疗效进行评价。方法80例真菌性角膜溃疡患者行PKP后,随机分成两组,1组术后全身使用皮质类固醇1~2次和2周后开始常规全身使用,另1组术后1个月开始全身使用皮质类固醇,住院期间每日裂隙灯观察前房反应和角膜植片的情况。结果应用皮质类固醇组未见真菌复发率增高,前房反应比对照组明显轻。结论真菌性角膜溃疡行PKP术后,适当掌握使用皮质类固醇的时间和剂量,对减轻术眼炎症反应,减少术后排斥率非常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性角膜溃疡 皮质类固醇 穿透性角膜移植 PK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油取出术及硅油并发症转归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19
作者 纪惠谦 董晓光 +3 位作者 王伟 张元宏 于滨 曾艳萍 《眼科研究》 CSCD 1998年第2期144-145,共2页
目的观察硅油取出的临床效果,重点分析硅油注入术后并发症的转归。方法对63例(63眼)行硅油取出,其中角膜带状变性8眼,继发性青光眼6眼,并发性白内障4眼,硅油乳化23眼。结果术后57眼视网膜在位,占90.48%,4眼... 目的观察硅油取出的临床效果,重点分析硅油注入术后并发症的转归。方法对63例(63眼)行硅油取出,其中角膜带状变性8眼,继发性青光眼6眼,并发性白内障4眼,硅油乳化23眼。结果术后57眼视网膜在位,占90.48%,4眼玻璃体积血,术后角膜带状变性无改变,青光眼眼压得到控制,并发性白内障术后晶状体混浊加重。结论硅油取出应根据并发症的有无适时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油取出术 并发症 转归 视网膜脱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孢霉素A和地塞米松局部应用对角膜移植免疫排斥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8
20
作者 谢立信 曹景 +1 位作者 董晓光 杨雪萍 《眼科研究》 CSCD 1995年第1期24-26,共3页
报告1%环孢霉素A(CyclosporinA,CsA)和地塞米松局部联合用药,治疗31只眼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的免疫排斥反应。随访6~18个月植片透明治愈率为93.5%,平均治愈时间7天。观察表明局部用药既能收到良好的... 报告1%环孢霉素A(CyclosporinA,CsA)和地塞米松局部联合用药,治疗31只眼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的免疫排斥反应。随访6~18个月植片透明治愈率为93.5%,平均治愈时间7天。观察表明局部用药既能收到良好的疗效,又避免了全身用药的毒副作用。并对CsA和地塞米松联合用药的机理及注意事项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孢霉素 地塞米松 角膜移植 排斥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