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1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东汉族人群ATP2B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 被引量:1
1
作者 石姗姗 陈星 +1 位作者 周鹏 栾萌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9期76-78,共3页
探讨山东汉族人群细胞膜钙离子转运酶1(ATP2B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方法选择450例山东地区汉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病例组,45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高分辨率溶解曲线法观察ATP2B1基因6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r... 探讨山东汉族人群细胞膜钙离子转运酶1(ATP2B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方法选择450例山东地区汉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病例组,45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高分辨率溶解曲线法观察ATP2B1基因6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rs2854371、rs957525、rs2681472、rs2070759、rs11105357和rs17249754)的基因型。结果两组受检者ATP2B1基因上述6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相比,P均>0.05。结论山东汉族人群ATP2B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苷酸多态性 ATP2B1基因 原发性高血压 山东省 汉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与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的医学本科生对科研诚信的认识和评价 被引量:1
2
作者 宋洪涛 袁良杰 王海英 《中国卫生产业》 2021年第9期155-157,共3页
医学本科生是未来医学科研发展的生力军,他们的科研诚信状况关系到未来医学科研诚信的发展。为了认识和探讨医学本科生对科研诚信的认识现状,该研究调查了该校参与国家级或省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的医学本科生对科研学术诚信的认识... 医学本科生是未来医学科研发展的生力军,他们的科研诚信状况关系到未来医学科研诚信的发展。为了认识和探讨医学本科生对科研诚信的认识现状,该研究调查了该校参与国家级或省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的医学本科生对科研学术诚信的认识、态度以及培养状况,结果发现,90%的医学本科生未接受系统的科研学术诚信培训,对科研诚信的多项法规及内容不了解,医学本科生对科研学术诚信的态度明确。依据研究结果,建议学校将科研诚信教育融入医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校院文化的建设中,提高医学本科生的科研学术诚信水平,为医学科研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本科生 科研学术诚信 创新训练计划项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radford法测定牛奶中蛋白质含量 被引量:33
3
作者 张志涛 刘金生 +2 位作者 许强 孙晓萌 王轶鹏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28-130,共3页
采用Bradford法与传统的凯氏定氮法测定牛奶中蛋白质含量并进行比较,Bradford法方便快捷,成本低廉。通过试验对比验证,添加的尿素或者三聚氰胺对测定无影响,与微量凯氏定氮法比较,两者的结果有相关性。
关键词 Bradford法 微量凯氏定氮法 蛋白质含量 尿素 三聚氰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蜂胶提取物抗肿瘤作用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7
4
作者 高春义 张建 +3 位作者 赵跃然 游力 冯进波 田志刚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6期27-28,共2页
目的:探讨蜂胶提取物抗肿瘤作用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通过整体动物实验,将昆明小鼠移植S180肉瘤,观察蜂胶提取物的抑瘤率、脏器/体重比值、血象及脾细胞杀伤肿瘤细胞的活性;结果:蜂胶提取物的抑瘤率为27.74%,小鼠体重增加,胸腺/体... 目的:探讨蜂胶提取物抗肿瘤作用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通过整体动物实验,将昆明小鼠移植S180肉瘤,观察蜂胶提取物的抑瘤率、脏器/体重比值、血象及脾细胞杀伤肿瘤细胞的活性;结果:蜂胶提取物的抑瘤率为27.74%,小鼠体重增加,胸腺/体重比值增大(P<0.05),WBC维持在正常水平,脾细胞杀伤肿瘤细胞能力增强(P<0.05);结论:蜂胶提取物抑制小鼠S180肉瘤生长,与环磷酰胺合用有协同抗肿瘤作用,并能提高荷瘤鼠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胶提取物 小鼠 肿瘤 免疫功能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压正常高值人群动脉硬度、左室结构和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5
5
作者 温胜男 路方红 +3 位作者 赵颖馨 王舒建 刘振东 孙尚文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8-69,共2页
应用震荡法测定理想血压组、血压正常高值组、高血压组的踝臂脉搏波速度(baPWV)值;应用彩色超声心动图检测其左心室结构和功能。结果理想血压组、血压正常高值组、高血压组baPWV、左室质量(LVM)、左室质量指数(LVMI)、左心室舒张早期二... 应用震荡法测定理想血压组、血压正常高值组、高血压组的踝臂脉搏波速度(baPWV)值;应用彩色超声心动图检测其左心室结构和功能。结果理想血压组、血压正常高值组、高血压组baPWV、左室质量(LVM)、左室质量指数(LVMI)、左心室舒张早期二尖瓣最大血流速度(E)/舒张晚期二尖瓣最大血流速度(A)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0.05);与血压正常高值组、理想血压组比较,高血压组的相对室壁厚度(RWT)升高,左室射血分数(EF)降低(P<0.01,<0.05);baPWV与年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脉压(PP)、LVMI、舒张末主动脉内径(AO)、RWT呈正相关(r=0.37、0.52、0.22、0.28、0.22、0.20、0.24,P<0.01、<0.05)、与E值、E/A比值呈负相关(r=-0.14、-0.45,P<0.01)。年龄、SBP和体质量指数对baPWV有独立的影响作用;baPWV、SBP、PP、AO、体质量指数是影响LVMI的主要因素;baPWV、年龄、DBP、AO是E/A的重要影响因素。提示血压正常高值者已经存在动脉硬度增加,与左室肥厚及舒张功能减退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压正常高值 动脉硬度 左室肥厚 左室射血分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酚A对激素相关肿瘤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8
6
作者 刘文敏 许强 +4 位作者 阴海鹏 李翠玲 孙晓萌 顾洪涛 张玲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11,共3页
目的研究环境雌激素双酚A(BPA)对人卵巢癌3AO细胞、子宫内膜癌HHUA细胞及前列腺癌DU145细胞株增殖活性的影响,探讨BPA的致瘤性。方法将不同浓度的BPA以及17β-雌二醇(17β-E2)作用于3AO、HHUA及DU145细胞,并设溶剂对照,采用MTT法测定药... 目的研究环境雌激素双酚A(BPA)对人卵巢癌3AO细胞、子宫内膜癌HHUA细胞及前列腺癌DU145细胞株增殖活性的影响,探讨BPA的致瘤性。方法将不同浓度的BPA以及17β-雌二醇(17β-E2)作用于3AO、HHUA及DU145细胞,并设溶剂对照,采用MTT法测定药物作用48 h的细胞增殖情况,并以浓度为10-9mol/L的BPA、10-7mol/L的E2作用于三种细胞,检测药物作用0、24、48、72 h的细胞增殖活性。结果与溶剂对照相比,BPA分别在10-5、10-9mol/L的浓度促进3AO、HHUA及DU145细胞增殖(P<0.05);10-9mol/LBPA作用48、72 h对HHUA及DU145细胞均有促增殖效应,与溶剂对照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PA可促进激素相关肿瘤细胞3AO、HHUA及DU145的增殖,且其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效应与剂量、时间相关。提示BPA的污染可能与激素相关性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雌激素 双酚A 3AO细胞 HHUA细胞 DU145细胞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最佳时机探讨 被引量:9
7
作者 宋传锋 傅继华 +5 位作者 刘学真 康殿民 陶小润 李令国 霍炜 井文喜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9期50-51,共2页
目的探讨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的最佳时机。方法分析116例艾滋病患者的抗病毒治疗效果,统计累计治疗时间及治疗1a后不同治疗时机与治疗方案对CD4^+细胞增长率的影响。结果89例存活,17例死亡,3例失访,7例退出治疗。CD4^+细胞〈100开始... 目的探讨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的最佳时机。方法分析116例艾滋病患者的抗病毒治疗效果,统计累计治疗时间及治疗1a后不同治疗时机与治疗方案对CD4^+细胞增长率的影响。结果89例存活,17例死亡,3例失访,7例退出治疗。CD4^+细胞〈100开始治疗者病死率高于CD4^+细胞≥100开始治疗者(P〈0.05)。89例存活的艾滋病患者治疗后CD4^+细胞平均增加329.92个/μl,增长2.65倍;CD4^+细胞100~200开始治疗者CD4^+细胞增长率明显高于CD4^+细胞〉200开始治疗者(F=7.74,P〈0.05)。结论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的最佳时机为CD4^+细胞100-2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高效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胶对气道炎症小鼠Th17/Treg亚群失衡的逆转作用 被引量:11
8
作者 张喆 马云 +3 位作者 胡晶红 兰红云 张永清 姚成芳 《山东医药》 CAS 2018年第6期11-14,共4页
目的探讨阿胶对烟尘所致气道炎症小鼠肺脏Th17/Treg亚群失衡的逆转作用。方法 24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阿胶组。模型组、阿胶组利用香烟烟雾暴露法建立气道炎症模型,模型组小鼠每日0.2 mL PBS灌胃,阿胶组每日给予0.2 m... 目的探讨阿胶对烟尘所致气道炎症小鼠肺脏Th17/Treg亚群失衡的逆转作用。方法 24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阿胶组。模型组、阿胶组利用香烟烟雾暴露法建立气道炎症模型,模型组小鼠每日0.2 mL PBS灌胃,阿胶组每日给予0.2 mL阿胶溶液(0.2 g/mL)灌胃,正常组常规饲养。24周后,观察各组小鼠肺组织病理情况,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肺组织Th17细胞亚群及Treg细胞亚群比例,采用逆转录PCR法检测肺组织中IL-6、IL-17A、Foxp3 mRNA表达,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IL-6、IL-17A、Foxp3水平。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肺间质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肺泡破裂融合,肺组织Th17细胞、Treg细胞比例高,血清IL-17A、IL-6、Foxp3水平和肺组织IL-17A、Foxp3、IL-6 mRNA表达高(P均<0.05)。与模型组相比,阿胶组小鼠肺组织炎症情况明显改善,肺组织Th17细胞、Treg细胞比例低,血清IL-17A、IL-6、Foxp3水平和肺组织IL-17A、Foxp3、IL-6 mRNA表达低(P均<0.05)。结论烟尘能导致气道炎症小鼠肺组织Th17、Treg亚群比例升高,IL-6、IL-17A、Foxp3细胞因子表达上调,阿胶通过降低Th17、Treg亚群比例及IL-6、IL-17A、Foxp3细胞因子表达减轻气道炎症小鼠肺脏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烟暴露 阿胶 气道炎症 辅助型T细胞17型 调节性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维生素D_2和维生素D_3 被引量:16
9
作者 许强 刘金生 +2 位作者 王轶鹏 张志涛 孙晓萌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168-1169,1172,共3页
提出了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分离和测定胶囊、油状试剂中维生素D2及维生素D3的含量。样品用甲醇超声提取,提取液用甲醇定容至100mL,经0.45μm滤膜过滤后供HPLC分析。采用Zorbax SB-C18反相色谱柱及C18保护柱作为分离柱,乙腈作... 提出了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分离和测定胶囊、油状试剂中维生素D2及维生素D3的含量。样品用甲醇超声提取,提取液用甲醇定容至100mL,经0.45μm滤膜过滤后供HPLC分析。采用Zorbax SB-C18反相色谱柱及C18保护柱作为分离柱,乙腈作为流动相,流量为1.0mL.min-1,在波长265nm处作紫外检测,进样量为20μL。维生素D2和维生素D3的质量浓度在0.50~20mg.L-1范围内与相应的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测得检出限(3S/N)依次为0.030,0.026mg.L-1。此方法应用于实样分析并在此基础用标准加入法做回收试验,同时进行精密度试验,测得回收率在95.0%~99.4%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在1.2%~2.6%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维生素D2 维生素D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奶味饮料中的香兰素和乙基香兰素 被引量:17
10
作者 孙雪梅 许强 +3 位作者 孙晓萌 王轶鹏 张志涛 孟凡达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0年第17期6023-6027,共5页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奶味饮料中的香兰素和乙基香兰素的检测方法。方法样品经含5%乙酸的乙腈溶液提取液提取,超声处理后,使用乙腈定容,高速离心后上清液过0.22μm微孔滤膜。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检测波长308nm,外标法定量...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奶味饮料中的香兰素和乙基香兰素的检测方法。方法样品经含5%乙酸的乙腈溶液提取液提取,超声处理后,使用乙腈定容,高速离心后上清液过0.22μm微孔滤膜。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检测波长308nm,外标法定量。结果本方法前处理简便易操作,香兰素和乙基香兰素在0.1~100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以3 S/N作为最低检出限,方法的检出限均为0.02μg/mL,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7.0%~101.1%、96.0%~100.5%,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度高,重现性好,适合奶味饮料中的香兰素和乙基香兰素的快速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食品添加剂 香兰素 乙基香兰素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疹病毒包膜糖蛋白E1的原核表达及条件优化 被引量:9
11
作者 岳盈盈 李鹏 +4 位作者 李志会 宋楠楠 赵元昊 纪璇 孟红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8-19,共2页
目的 为风疹病毒(RV)感染提供特异性及敏感性高的检测手段。方法采用PCR扩增RV包膜糖蛋白E1基因202—353aa片段,并将其插入表达载体pET30a(+),构建pET30a(+)-E1,转化BL21(plysS)菌株,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目的 为风疹病毒(RV)感染提供特异性及敏感性高的检测手段。方法采用PCR扩增RV包膜糖蛋白E1基因202—353aa片段,并将其插入表达载体pET30a(+),构建pET30a(+)-E1,转化BL21(plysS)菌株,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Western Blot初步分析蛋白表达及抗原性;并探讨温度、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浓度和诱导时间对目的蛋白表达产量的影响。结果获得相对分子质量约为16.6kD的融合蛋白,Western Blot证明其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并确定该蛋白在30℃、0.6mmol/L IPTG的条件下诱导表达4h可获得最佳表达量。结论本研究为RV包膜糖蛋白E1抗原纯化及应用奠定了基础,亦为研制生产高特异性和敏感性的RV检测试剂盒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疹病毒 包膜糖蛋白E1 大肠杆菌 表达条件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龄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动态血压与左心室肥厚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刘振东 路方红 +4 位作者 赵颖馨 金世宽 闫志晖 刘军 孙尚文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16-216,共1页
关键词 80岁以上老年 动态血压监测 高血压病患者 左心室肥厚 高龄老人 超声心动图检查 左心室重量 独立危险因素 常见并发症 心律失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隐性高血压患者中心动脉压与脉搏波传导速度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寇学俊 邢艳秋 +2 位作者 路方红 刘振东 胡小亮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76-379,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隐性高血压患者中心动脉压及增强指数与脉搏波传导速度(PWV)的相关性。方法选择临床诊断血压正常者250例,根据血压诊断标准分为血压正常(正常组)169例和隐性高血压(隐性组)81例,及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组)150例。监测24 h动态... 目的探讨老年隐性高血压患者中心动脉压及增强指数与脉搏波传导速度(PWV)的相关性。方法选择临床诊断血压正常者250例,根据血压诊断标准分为血压正常(正常组)169例和隐性高血压(隐性组)81例,及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组)150例。监测24 h动态血压。并采用大动脉测量仪测量中心动脉压及其反射波;采用PWV测定仪测量颈桡动脉PWV(crPWV)。结果隐性组中心动脉收缩压、中心动脉舒张压、中心脉压、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收缩末压、增强压、crPWV明显高于正常组,明显低于高血压组(P<0.05,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中心动脉收缩压、中心脉压、LDL-C是crPWV的主要影响因素(β=0.268、β=0.313、β=0.311,P<0.01)。结论老年隐性高血压患者中心动脉压及增强指数明显升高,提示动脉弹性下降,中心动脉收缩压、中心脉压、LDL-C是影响动脉僵硬度的主要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脉搏 血压 动脉硬化 血压监测 便携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晨峰与脉搏波传导速度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胡小亮 路方红 +5 位作者 刘振东 赵颖馨 孙尚文 王舒健 潘慧 李俊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986-988,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与颈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crPWV)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59例,根据24 h动态血压结果,将患者分为晨峰组(95例)和非晨峰组(64例)。2组行crPWV检测,并测血生化。结果晨峰组crPWV明显高于...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与颈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crPWV)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59例,根据24 h动态血压结果,将患者分为晨峰组(95例)和非晨峰组(64例)。2组行crPWV检测,并测血生化。结果晨峰组crPWV明显高于非晨峰组[(11.5±1.7)m/s vs(9.1±1.6)m/s,P<0.01]。crPWV与血压晨峰(r=0.787.P<0.01)、24 h收缩压(r=0.649,P<0.01)、年龄(r=0.437,P<0.01)、空腹血糖(r=0.293,P<0.05)及LDL-c(r=0.354,P<0.05)呈正相关;以crPWV为应变量,年龄、高血压病程、体重指数、空腹血糖、24 h收缩压及舒张压、LDL-C、TC、TG、HDL-C、血压晨峰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血压晨峰、24 h收缩压、年龄为crPWV独立影响因素。结论血压晨峰与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脉搏 血压监测 便携式 动脉粥样硬化 内皮 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酵母菌氨基酸代谢与发酵饮料风味 被引量:4
15
作者 孟红 岳玉娟 +3 位作者 姜秀芳 孟令 吴惠联 李焱 《食品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24-26,共3页
本研究依据酵母菌相应发酵液的呈味氨基酸(游离精氨酸、谷氨酸)含量以及影响发酵物风味的游离含硫氨基酸(半胱氨酸、蛋氨酸)的含量,结合品评人员的主观品评,选用菌种用于饮料发酵试验,有效地改善了酵母发酵饮料的风味。
关键词 酵母菌 氨基酸 代谢 发酵饮料 风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负荷和脉搏波传导速度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孙尚文 路方红 +3 位作者 赵颖馨 王舒健 刘振东 孙颖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87-690,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24 h动态血压负荷与颈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crPWV)的相关性。方法选取60~79岁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87例,对所有入选对象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根据获取的24 h动态血压监测参数分为杓型组90例与非杓型组97例...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24 h动态血压负荷与颈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crPWV)的相关性。方法选取60~79岁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87例,对所有入选对象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根据获取的24 h动态血压监测参数分为杓型组90例与非杓型组97例,选择同期体检人群82例为正常对照组。所有受试者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应用脉搏波速度测定仪测定crPWV,并进行分析。结果杓型组及非杓型组24 h、昼间及夜间收缩压、舒张压负荷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非杓型组夜间血压负荷较杓型组升高(P<0.05)。杓型组及非杓型组crPWV均较正常对照组升高(P<0.05)。控制性别、年龄因素后,老年高血压患者24 h收缩压、夜间收缩压负荷、昼间舒张压负荷是crPWV影响的主要因素。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负荷升高,大动脉顺应性降低,其中24 h收缩压、夜间收缩压负荷、昼间舒张压负荷是影响大动脉顺应性的主要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血压测定 血压监测 便携式 脉搏 昼夜节律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和颈动脉斑块与认知功能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王舒健 路方红 +3 位作者 刘振东 赵颖馨 金世宽 孙尚文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727-730,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颈动脉斑块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94例高血压患者按24h血压节律及颈动脉斑块的有无分为4组,(1)杓型血压+无颈动脉斑块组(149例);(2)杓型血压+颈动脉斑块组(144例);(3)非杓型血压+无颈动脉斑块组(...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颈动脉斑块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94例高血压患者按24h血压节律及颈动脉斑块的有无分为4组,(1)杓型血压+无颈动脉斑块组(149例);(2)杓型血压+颈动脉斑块组(144例);(3)非杓型血压+无颈动脉斑块组(154例);(4)非杓型血压+颈动脉斑块组(147例)。所有患者进行24h动态血压检测。彩色电脑声像仪逐节段观察颈动脉管壁内膜情况及有无斑块形成。使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对所有患者进行认知功能调查。结果非杓型血压+颈动脉斑块组、杓型血压+颈动脉斑块组、非杓型血压+无颈动脉斑块组、杓型血压+无颈动脉斑块组MMSE分别为(26.2±1.2)分、(28.3±1.5)分、(28.2±1.5)分(、28.8±0.6)分,非杓型血压+颈动脉斑块组MMSE与其他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logMMSE与24 h平均收缩压、昼间平均收缩压、昼间平均脉压、夜间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舒张压、夜间平均脉压及颈动脉斑块呈负相关,与收缩压夜间下降率及舒张压夜间下降率呈正相关。结论动态血压节律变化及颈动脉斑块的形成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昼夜节律 颈动脉疾病 认知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法测定双歧杆菌代谢产物中乙酸和乳酸 被引量:5
18
作者 许强 王郡甫 +1 位作者 许晓群 刘金生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959-961,共3页
双歧杆菌(BFB)是1899年由法国学者Tissier从母乳营养儿的粪便中分离出的一种厌氧的革兰氏阳性杆菌,该菌无芽胞、不运动、不抗酸、耐氧能力随种属而不同,因染色不规则、不同种或同种不同龄、不同生长环境而呈现多形态,如Y形、V形、... 双歧杆菌(BFB)是1899年由法国学者Tissier从母乳营养儿的粪便中分离出的一种厌氧的革兰氏阳性杆菌,该菌无芽胞、不运动、不抗酸、耐氧能力随种属而不同,因染色不规则、不同种或同种不同龄、不同生长环境而呈现多形态,如Y形、V形、L形、多分枝形等。长期的研究证明双歧杆菌是母乳喂养的婴幼儿肠道内的绝对优势菌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歧杆菌 气相色谱法 代谢产物 乳酸 乙酸 测定 母乳喂养 生长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血压正常高值者中心动脉压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潘慧 路方红 +4 位作者 赵颖馨 王舒健 刘振东 姚光涛 温胜男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35-237,共3页
目的探讨血压正常高值者中心动脉压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关系。方法选择健康体检人群346例,根据血压将患者分为理想血压组151例(血压<120/80 mm Hg,1mm Hg=0.133 kPa)和血压正常高值组195例(血压120~139/80~89 mm Hg),应用... 目的探讨血压正常高值者中心动脉压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关系。方法选择健康体检人群346例,根据血压将患者分为理想血压组151例(血压<120/80 mm Hg,1mm Hg=0.133 kPa)和血压正常高值组195例(血压120~139/80~89 mm Hg),应用大动脉测量仪测量入选者中心动脉压;应用颈动脉超声测量颈动脉IMT。结果血压正常高值组中心动脉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收缩末压及IMT均高于理想血压组(P<0.01);中心动脉增强压及增强指数高于理想血压组(P<0.05)。中心动脉收缩压和脉压是IMT的影响因素(β=0.344,0.296,P<0.05)。结论血压正常高值者的中心动脉压和颈动脉IMT已增加,中心动脉收缩压和脉压是影响颈动脉IMT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血压测定 颈动脉疾病 血管内膜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隐性高血压患者家庭自测血压变异性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 被引量:16
20
作者 郭芳 赵颖馨 +1 位作者 曹春林 刘振东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937-940,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隐性高血压患者家庭自测血压变异性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及尿微量白蛋白(MAU)的关系。方法选择老年体检者197例,根据受试者诊室血压及7d家庭自测血压测定结果,将受试者分为血压正常组62例、隐性高血压组62例及高血压组73例。所... 目的探讨老年隐性高血压患者家庭自测血压变异性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及尿微量白蛋白(MAU)的关系。方法选择老年体检者197例,根据受试者诊室血压及7d家庭自测血压测定结果,将受试者分为血压正常组62例、隐性高血压组62例及高血压组73例。所有受试者均进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硬化系数β值及MAU检测。结果隐性高血压组和高血压组诊室收缩压、自测收缩压、自测舒张压、收缩压变异性、舒张压变异性、IMT、硬化系数β值、MAU明显高于血压正常组(P<0.05,P<0.01);隐性高血压组诊室收缩压、诊室舒张压、自测收缩压、硬化系数β值明显低于高血压组(P<0.05,P<0.01)。隐性高血压患者自测血压变异性与IMT、硬化系数β值及MAU呈正相关。收缩压变异性是IMT、硬化系数β值及MAU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老年隐性高血压患者家庭自测血压变异性升高,并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及MAU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血压测定 血压监测 便携式 颈动脉疾病 动脉粥样硬化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