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旋前方肌的影像解剖学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
作者 孔倩倩 田军 孙博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3年第3期450-453,共4页
目的探讨在腕关节标准侧位平片及MRI上旋前方肌的正常表现及肿胀的临床意义,并建立旋前方肌的正常值范围及诊断标准,以期提高对腕部隐蔽性骨折的检出率。方法对以单侧腕部外伤就诊的285例受检者(男性131例,女性154例)拍摄腕关节标准正... 目的探讨在腕关节标准侧位平片及MRI上旋前方肌的正常表现及肿胀的临床意义,并建立旋前方肌的正常值范围及诊断标准,以期提高对腕部隐蔽性骨折的检出率。方法对以单侧腕部外伤就诊的285例受检者(男性131例,女性154例)拍摄腕关节标准正侧位平片,并加照对侧正常(未受伤和无其它腕部疾病史)腕关节标准侧位平片(左腕132例,右腕153例),测量受检者每侧旋前方肌最大厚度(Biggest thickness of pronator quadratus,BTPQ)并观察正常腕关节旋前方肌形态学表现。应用统计学方法比较不同性别间及不同旋前方肌形态间旋前方肌厚度之间的差异。并对20名志愿者行T1WI矢状位MRI扫描,观察旋前方肌形态学表现并与受检者平片对照。6例因外伤侧平片无骨折但旋前方肌明显肿胀且伴有旋前功能障碍者,5例行MRI,1例行CT检查。结果正常的旋前方肌的厚度(BTPQ)的平均值为(4.89±1.91)mm,其中旋前方肌厚度男性显著大于女性(P<0.01)。旋前方肌分为四型:A薄片型;B饱满清晰型;C下部模糊型;D全部模糊型,MRI图像旋前方肌的形态学表现与之相对应。薄片型、饱满清晰型及下部模糊型的旋前方肌厚度男女之间都相差显著(P<0.01),全部模糊型因显示不清,无法测得其旋前方肌厚度。总体上薄片型分别与饱满清晰型、下部模糊型旋前方肌厚度相差都有统计学意义(P<0.01);饱满清晰型与下部模糊型旋前方肌厚度相差不显著(P>0.05)。骨折组旋前方肌最大厚度平均值为(7.69±2.61)mm。结论薄片型与饱满清晰型较其它两型多见,全部模糊型最少见,说明在正常人中旋前方肌前方的脂肪间隙多显示清晰。当男性>6mm,女性>5mm时,临床有外伤史和旋前障碍等体征,应作进一步检查,以排除隐蔽性骨折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前方肌 X线摄影 磁共振成像 影像解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对腔外型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价值探讨 被引量:13
2
作者 班永光 栾钦花 +3 位作者 李吉昌 滕剑波 宋庆达 娄丽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3年第5期734-737,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与其它多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在腔外型胃肠道间质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腔外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临床、病理及各种影像学表现特征。结果 27例经超声检查发现29个病灶,超声提示20个为胃肠道间质... 目的探讨超声与其它多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在腔外型胃肠道间质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腔外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临床、病理及各种影像学表现特征。结果 27例经超声检查发现29个病灶,超声提示20个为胃肠道间质瘤,6个超声仅提示肿瘤存在,3个误诊为其它疾病;其中9例行CT检查发现9个病灶,7个提示为胃肠道间质瘤,1个仅提示恶性肿瘤,1个误诊为外生性胃癌;4例行MRI检查发现4个病灶,3个提示为胃肠道间质瘤,1个误诊为胰腺囊腺癌;6例行消化道钡餐检查均未发现明显具体病灶,3例提示胃肠道外压性改变,1例误诊为胃窦部溃疡并窦道形成,2例仅提示胃炎。腔外型胃肠道间质瘤具有较典型超声、CT和MRI表现,据囊实性成分多少分为3型:Ⅰ型实性,Ⅱ型囊实性以实性为主,Ⅲ型囊实性以囊性为主,其中Ⅱ型最多见,增强扫描时实性部分多不均匀性强化。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是腔外型胃肠道间质瘤的重要筛查手段,CT与MRI对其定位及定性具有重要价值,消化道钡餐检查诊断价值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瘤 超声检查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儿骨皮质增生症的影像学诊断 被引量:1
3
作者 黄世廷 卜祥珍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8年第12期2120-2122,共3页
目的探讨婴儿骨皮质增生症的影像学诊断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经X线和MRI诊断的婴儿骨皮质增生症的影像学表现及临床特点。结果 2例均表现为与骨病变范围一致的软组织肿胀,伴有各种形状的骨膜增生,增生骨膜可形成"包壳征"或... 目的探讨婴儿骨皮质增生症的影像学诊断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经X线和MRI诊断的婴儿骨皮质增生症的影像学表现及临床特点。结果 2例均表现为与骨病变范围一致的软组织肿胀,伴有各种形状的骨膜增生,增生骨膜可形成"包壳征"或"管套征"。结论婴儿骨皮质增生症临床少见,具有较特征性的影像学特点,X线检查是诊断婴儿骨皮质增生症的主要方法,MRI对确定软组织病变范围特别是早期识别和诊断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皮质 增生 X线检查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老年患者骨肉瘤的影像学诊断价值 被引量:3
4
作者 孙博 孙昌征 +4 位作者 李栋 王勇 孟庆学 林明强 田军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0年第11期2091-2095,共5页
目的探讨中老年骨肉瘤的发病特点与影像学特点。方法选取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6例中老年患者骨肉瘤的影像学表现。本组男性34例,女性22例,年龄41~76岁,平均年龄54岁。结果肿瘤发病部位:长骨33例,扁骨17例,脊柱3例,跗骨2例,髌骨1例。肿瘤影... 目的探讨中老年骨肉瘤的发病特点与影像学特点。方法选取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6例中老年患者骨肉瘤的影像学表现。本组男性34例,女性22例,年龄41~76岁,平均年龄54岁。结果肿瘤发病部位:长骨33例,扁骨17例,脊柱3例,跗骨2例,髌骨1例。肿瘤影像学分型:成骨型33例、混合型8例、溶骨型15例。本组继发性骨肉瘤7例,其中继发于骨纤维异常增殖症5例、骨母细胞瘤1例、陈旧性骨折1例。27例缺少典型的瘤骨,CT对肿瘤骨的显示最佳,仅行MRI检查的4例患者均被误诊。术前诊断:诊断骨肉瘤26例(仅占46%),只诊断恶性骨肿瘤3例,误诊为转移瘤12例、软骨肉瘤6例、骨巨细胞瘤4例、骨母细胞瘤和骨纤维异常增殖症各1例,误诊率为44.6%。病理诊断:普通型骨肉瘤44例,骨纤维异常增殖症恶变3例,特殊类型包括成纤维性骨肉瘤3例、纤维母细胞型2例、软骨母细胞型2例、富巨细胞型和去分化型各1例。结论中老年患者骨肉瘤发病部位除股骨最常见外,扁骨和不规则骨也较多,此外,继发性骨肉瘤较多,瘤骨和骨膜反应不典型者较多,误诊率较高。因此,重新认识老年患者骨肉瘤的特点,注意识别瘤骨,各种检查相互印证,方能减少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放射摄影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测量髋臼前唇连线诊断髋臼发育不良性股骨头前脱位 被引量:2
5
作者 田军 胡令安 +4 位作者 高佩虹 毕万利 柳澄 刘凯 陈静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8年第1期57-59,共3页
目的:研究成人髋臼发育不良性股骨头前脱位的CT诊断标准。方法:随机调查100例正常髋关节CT表现,观察和测量髋臼前唇连线与股骨头的关系以及股骨头前间隙和后间隙,与28例髋臼发育不良的CT片作对照。对正常组和髋臼发育不良组所得数据采用... 目的:研究成人髋臼发育不良性股骨头前脱位的CT诊断标准。方法:随机调查100例正常髋关节CT表现,观察和测量髋臼前唇连线与股骨头的关系以及股骨头前间隙和后间隙,与28例髋臼发育不良的CT片作对照。对正常组和髋臼发育不良组所得数据采用t检验作统计学分析。结果:髋臼前唇连线与股骨头前缘的关系的测量值和股骨头前后间隙测量值在正常组和髋臼发育不良组之间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正常成人在股骨头中点层面上,股骨头前缘不超出髋臼前唇连线的延长线。测量髋臼前唇连线与股骨头的关系可作为诊断股骨头前脱位的客观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脱位 髋臼发育不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骨骨肉瘤的影像学特点
6
作者 武玉良 朱玉英 +4 位作者 李立新 张殿星 黄世廷 张睿 孙博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0年第11期2084-2086,共3页
目的探讨颅骨骨肉瘤的影像学特点,以期为外科治疗提供精准化依据。方法选取经病理证实的10例颅骨骨肉瘤的影像学表现。本组患者男性7例,女性3例,平均年龄36.5岁。结果10例患者中原发性骨肉瘤7例,继发性骨肉瘤3例。3例病变位于颞骨,2例... 目的探讨颅骨骨肉瘤的影像学特点,以期为外科治疗提供精准化依据。方法选取经病理证实的10例颅骨骨肉瘤的影像学表现。本组患者男性7例,女性3例,平均年龄36.5岁。结果10例患者中原发性骨肉瘤7例,继发性骨肉瘤3例。3例病变位于颞骨,2例位于蝶骨,2例位于顶骨,1例位于额骨,1例患者病变同时累及颞骨和蝶骨,1例同时累及颞骨和枕骨。成骨型骨肉瘤7例,溶骨型骨肉瘤2例,混合型骨肉瘤1例。影像表现主要为骨质破坏,软组织肿块,以及肿块内瘤骨形成,增强扫描呈不均匀明显强化。结论应用不同的检查手段,并注意瘤骨的识别,将有助于提高对颅骨骨肉瘤影像诊断的准确性,为临床手术提供更为准确的影像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颅骨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肠重复畸形2例 被引量:1
7
作者 黄世廷 杨阳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3年第12期1881-1881,1886,共2页
例1男,19岁。患者于21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痛,以脐部打侧为著,阵发性加重。至当地医院就诊,给予对症治疗,症状兀明显好转。10天前始出现血便.为鲜血便或黑便,腹痛消失,偶伴有腹泻,给予抗炎、输血、输液治疗(具体小详),效... 例1男,19岁。患者于21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痛,以脐部打侧为著,阵发性加重。至当地医院就诊,给予对症治疗,症状兀明显好转。10天前始出现血便.为鲜血便或黑便,腹痛消失,偶伴有腹泻,给予抗炎、输血、输液治疗(具体小详),效果不佳,血便渐加重,自述行血箭造影及结肠镜检查均末发现异常,为进一步治疗来我院,门诊以“血便原因待查”收入院。专科查体刚性。血常规:HGB105g/L(参考值110~170)。结肠镜:镜下未见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 重复畸形 影像学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关节神经营养性骨关节病1例
8
作者 孙博 田军 王倩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3年第6期840-840,867,共2页
患者男,43岁,左腕及左肘无痛性肿胀10余年。查体:颈椎无畸形,压痛(+),活动良好。右上肢肌萎缩,右腕及右肘明显肿胀,无红肿、压痛。右肘伸直150°,屈曲正常。
关键词 神经营养性 骨关节病 X线摄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腕关节震动病1例
9
作者 田军 赵宏磊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9年第4期496-496,共1页
关键词 震动病 骨坏死 影像学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