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对腔外型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价值探讨 被引量:13
1
作者 班永光 栾钦花 +3 位作者 李吉昌 滕剑波 宋庆达 娄丽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3年第5期734-737,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与其它多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在腔外型胃肠道间质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腔外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临床、病理及各种影像学表现特征。结果 27例经超声检查发现29个病灶,超声提示20个为胃肠道间质... 目的探讨超声与其它多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在腔外型胃肠道间质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腔外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临床、病理及各种影像学表现特征。结果 27例经超声检查发现29个病灶,超声提示20个为胃肠道间质瘤,6个超声仅提示肿瘤存在,3个误诊为其它疾病;其中9例行CT检查发现9个病灶,7个提示为胃肠道间质瘤,1个仅提示恶性肿瘤,1个误诊为外生性胃癌;4例行MRI检查发现4个病灶,3个提示为胃肠道间质瘤,1个误诊为胰腺囊腺癌;6例行消化道钡餐检查均未发现明显具体病灶,3例提示胃肠道外压性改变,1例误诊为胃窦部溃疡并窦道形成,2例仅提示胃炎。腔外型胃肠道间质瘤具有较典型超声、CT和MRI表现,据囊实性成分多少分为3型:Ⅰ型实性,Ⅱ型囊实性以实性为主,Ⅲ型囊实性以囊性为主,其中Ⅱ型最多见,增强扫描时实性部分多不均匀性强化。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是腔外型胃肠道间质瘤的重要筛查手段,CT与MRI对其定位及定性具有重要价值,消化道钡餐检查诊断价值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瘤 超声检查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造影在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6
2
作者 苗莉莉 孙尧 +3 位作者 王刚 丛林 荆雪虹 张晶珠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2年第11期1894-1897,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PTCD)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因阻黄行PTCD和超声造影37例,超声引导下穿刺胆道并置入引流管。将SonoVue溶液经穿刺针注入后,观察SonoVue微泡在胆系、肠道的流动和充填情况。所有病例均...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PTCD)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因阻黄行PTCD和超声造影37例,超声引导下穿刺胆道并置入引流管。将SonoVue溶液经穿刺针注入后,观察SonoVue微泡在胆系、肠道的流动和充填情况。所有病例均于术后2~12h行X线胆管泛影葡胺造影。结果胆管超声造影(USC)和传统的经皮经肝胆管造影(PTC)在判断胆管梗阻程度、对肠道的显示(2=0.5,0.50>P>0.25)及胆管分支级别(t=0.697,P>0.25)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SC对胆囊的显示率低于PT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7.11,0.01>P>0.005)。结论在超声引导PTCD术中,超声造影可以准确显示病变所在部位及管腔梗阻程度,实时观察引流管的有效引流范围指导手术方案的制定,为实现胆管最有效引流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造影 阻塞性黄疸 胆管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性膀胱炎的超声诊断及分型价值探讨 被引量:10
3
作者 刘绍玲 马进财 +1 位作者 李吉昌 于成文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9年第7期885-887,共3页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腺性膀胱炎的诊断及其分型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膀胱镜或手术病理证实的58例腺性膀胱炎的声像图表现,从病灶范围、部位、内部回声等指标做综合分析。结果:58例腺性膀胱炎声像图表现分为四种类型:草坪状...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腺性膀胱炎的诊断及其分型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膀胱镜或手术病理证实的58例腺性膀胱炎的声像图表现,从病灶范围、部位、内部回声等指标做综合分析。结果:58例腺性膀胱炎声像图表现分为四种类型:草坪状增厚型,本组35例,占60.34%;结节隆起型,本组10例,占17.24%;弥漫增厚型,本组9例,占15.51%;混合型,本组4例,占6.89%。经与手术病理对照,超声定位诊断符合率为100%,定性诊断符合率为89.66%。结论:腺性膀胱炎声像图有其特征性表现,超声检查应为其诊断的首选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腺性膀胱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4
作者 李吉昌 刘绍玲 +1 位作者 侯连泽 班永光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2年第11期1821-1824,共4页
目的探讨二维与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直径<10mm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microcarcinoma,PTC)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76例单、多发结节性病灶中的单发86例PTC超声与相关临床资料,并将其二维及彩... 目的探讨二维与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直径<10mm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microcarcinoma,PTC)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76例单、多发结节性病灶中的单发86例PTC超声与相关临床资料,并将其二维及彩色多普勒声像特征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86例PTC中除5例超声诊断不符合外,81例诊断正确,占94.1%。PTC的主要声像特征为:低或极低回声结节、A/T比值≥1、微钙化、不规则毛刺状边缘及少数结节血流相对丰富、颈部淋巴结肿大。结论甲状腺PTC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声像图具有特异性,本检查方法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 微小乳头状癌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超声测量胎儿脑干小脑蚓部夹角和脑干小脑幕夹角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5
作者 石珊 王倩 +3 位作者 宋修芹 徐健 刘绍玲 于艳美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0年第7期1257-1259,共3页
目的探讨三维超声VCI-C技术测量胎儿脑干-小脑蚓部夹角(BV角)和脑干小脑幕夹角(BT角)的重复性及一致性。方法选择我院行产前超声检查的120例胎儿做为观察对象并列为对照组,18例经MRI证实后颅窝畸形胎儿作为异常组,两组胎儿均采用三维超... 目的探讨三维超声VCI-C技术测量胎儿脑干-小脑蚓部夹角(BV角)和脑干小脑幕夹角(BT角)的重复性及一致性。方法选择我院行产前超声检查的120例胎儿做为观察对象并列为对照组,18例经MRI证实后颅窝畸形胎儿作为异常组,两组胎儿均采用三维超声VCI-C技术测量胎儿BV角和BT角,比较异常组与正常组之间的差异;并判断该技术测量的重复性及一致性。结果孕20~34周正常胎儿的BV角、BT角与孕周无相关性(P>0.05);采用三维超声VCI-C技术测量胎儿BV角、BT角的可重复性及一致性较高(ICC均>0.9);正常组胎儿的BV角、BT角均明显小于异常组(P<0.05)。结论三维超声VCI-C技术测量胎儿BV角和BT角技术可行,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超声容积对比平面 脑干-小脑蚓部夹角 脑干-小脑幕夹角 后颅窝畸形 胎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脏原发性平滑肌瘤超声表现1例
6
作者 亓恒涛 滕剑波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2年第4期551-551,555,共2页
患者女性.如岁。因吃饭后呕吐l周来诊,既往身体健康.无肝病及长期饮酒史.超声表现:肝脏体积增大.形态失常.实质回声不均匀.于肝左右叶交界处探及一囊实性包块(图1.2).大小约13.2cm×l1.0cm×10.6cm,边界清.形... 患者女性.如岁。因吃饭后呕吐l周来诊,既往身体健康.无肝病及长期饮酒史.超声表现:肝脏体积增大.形态失常.实质回声不均匀.于肝左右叶交界处探及一囊实性包块(图1.2).大小约13.2cm×l1.0cm×10.6cm,边界清.形志尚规则.包块有完整的包膜.CDFI显示内可见动脉血流信号.Vmax:19.9cm/s.RI:0.50。肝内血管纹理清晰,肝内外胆管及门静脉未见扩张。超声诊断:肝内实性占位.良性可能性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滑肌瘤 肝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结节应用高频超声声像图特点及彩色多普勒血流特征分析 被引量:37
7
作者 郑岩岩 王洪序 +1 位作者 刘绍玲 张国全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7年第10期1870-1874,共5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结节应用高频超声与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声像图特点及血流特征,以便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将我院2014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甲状腺结节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良恶性病变分为甲状腺良性结节组、甲状腺恶性结节组,前者5... 目的探讨甲状腺结节应用高频超声与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声像图特点及血流特征,以便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将我院2014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甲状腺结节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良恶性病变分为甲状腺良性结节组、甲状腺恶性结节组,前者50例、后者40例,均接受高频超声与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及检查,观察与记录两组患者声像图特点与血流特征及单一诊断与联合诊断符合率,同时进行组间统计学分析。结果甲状腺良性结节组与甲状腺恶性结节组在高频超声声像图特征如周围无回声、内部低回声、边界不整、淋巴结转移、微钙化灶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P<0.05);甲状腺良性结节组与甲状腺恶性结节组在血流分布等级、血流参数(PSV、RI)上均有明显差异(P<0.05);高频超声诊断符合率为88.89%、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0.00%,比较无差异(P>0.05),联合诊断符合率为98.89%,明显高于单一诊断(P<0.05)。结论甲状腺结节在良性与恶性上存在不同的高频超声声像图特点及彩色多普勒血流特征,根据各自的特点与特征,能为临床鉴别诊断良性与恶性甲状腺结节提供依据,若能有效结合二者特点进行诊断与评估,可提高诊断符合率,值得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 良性 恶性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腹型过敏性紫癜的高频超声诊断价值探讨 被引量:5
8
作者 崔华 马进财 刘绍玲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6年第10期1833-1836,共4页
目的 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小儿腹型过敏性紫癜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5名经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确诊为过敏性紫癜患儿的超声及临床资料。结果 腹型过敏性紫癜的声像图表现为受累肠管肠壁局限性节段性增厚,肠壁最厚处... 目的 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小儿腹型过敏性紫癜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5名经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确诊为过敏性紫癜患儿的超声及临床资料。结果 腹型过敏性紫癜的声像图表现为受累肠管肠壁局限性节段性增厚,肠壁最厚处测值:5~8mm 11例,占24.44%。8~10mm 26例,占57.58%,大于10mm者8例17.78%。肠壁回声不均匀性减低,粘膜层及浆膜层光滑。单发肠管受累者32例,约占71.11%,两处肠管受累者13例,占28.89%。病变位于左中上腹29例,占64.44%,位于右中下腹16例,占35.56%。结论 腹型过敏性紫癜声像图表现有一定特异性,超声检查有助于本病的早期诊断及疗效观察,因其无辐射、无痛苦,简便易行,患儿及家属接受程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过敏性紫癜 小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血栓性闭塞性脉管炎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11
9
作者 贾洪波 张先东 王铁铮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0年第3期482-485,共4页
目的探讨超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四肢动脉血栓性闭塞性脉管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9例中共检出受累血管405条,受累动脉血管均行超高频探头进行二维,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及脉冲多普勒超声检查,记录病变血管前、后段血管收缩期最大流速... 目的探讨超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四肢动脉血栓性闭塞性脉管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9例中共检出受累血管405条,受累动脉血管均行超高频探头进行二维,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及脉冲多普勒超声检查,记录病变血管前、后段血管收缩期最大流速。21例行动脉血管CTA检查。结果超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够清晰的显示受累动脉血管壁改变,血管腔内血栓形成、血栓再管化的程度及正常血管与病变血管移行区。结论超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血栓性闭塞性脉管炎中具有极高的灵敏性和特异性,是诊断血栓性闭塞性脉管炎的首选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性闭塞性脉管炎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中CEUS与MRI评价肝肿瘤微波消融早期疗效的应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刚 孙尧 +2 位作者 丛林 荆雪虹 张晶珠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4年第3期402-406,共5页
目的 探讨术中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与同期MRI在肝肿瘤微波消融术后早期(术后24h内)疗效的评价价值.方法 41例患者49个病灶微波消融后行术中CEUS及同期(6~24h)MRI检查,明确消融范围,发现肿瘤残存及时补... 目的 探讨术中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与同期MRI在肝肿瘤微波消融术后早期(术后24h内)疗效的评价价值.方法 41例患者49个病灶微波消融后行术中CEUS及同期(6~24h)MRI检查,明确消融范围,发现肿瘤残存及时补救消融,与随访结果对照观察评价准确性.结果 术中CEUS及同期MRI判断消融疗效符合率分别为91.8% (45/49)和95.9% (47/49),对肝肿瘤消融早期疗效评价及消融后病灶变化范围的比较,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中CEUS及同期MRI均可准确地判断微波消融后肿瘤灭活程度及微波消融范围,二者联合应用是微波消融术后早期疗效评价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中超声造影 磁共振成像 肝肿瘤 微波消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侧附睾平滑肌瘤1例 被引量:3
11
作者 宋庆达 滕剑波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9年第12期1563-1563,共1页
关键词 附睾 平滑肌瘤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胎儿心脏三尖瓣反流在胎儿心脏病中的临床诊断价值 被引量:6
12
作者 贾洪波 张先东 王铁铮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8年第7期1175-1178,共4页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在胎儿心脏发育过程中对三尖瓣反流的诊断价值,并评价胎儿预后情况。方法所有受检孕妇孕龄均大于22周,对胎儿心脏进行常规:四腔心、左右流出道及流入道、主肺动脉弓进行二维结构检查,并利用彩色多普勒对各...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在胎儿心脏发育过程中对三尖瓣反流的诊断价值,并评价胎儿预后情况。方法所有受检孕妇孕龄均大于22周,对胎儿心脏进行常规:四腔心、左右流出道及流入道、主肺动脉弓进行二维结构检查,并利用彩色多普勒对各瓣膜区进行检查,利用脉冲多普勒及连续多普勒技术对发现的三尖瓣反流进行探测。结果共检查出胎儿心脏三尖瓣反流病例206例,将三尖瓣反流病例分为以下四类:致命性心脏发育畸形合并三尖瓣反流;可手术治疗胎儿心脏病合并三尖瓣反流;需要提前分娩和药物治疗的胎儿心脏病合并三尖瓣反流;生后能够自愈的三尖瓣反流。结论胎儿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查对胎儿心脏三尖瓣反流的详尽描述和定量分析,对胎儿心脏疾病的诊断和评价胎儿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尖瓣反流 超声心动图 心脏异常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伤性颈动脉假性动脉瘤诊治1例 被引量:3
13
作者 孙莉 亓恒涛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4年第11期1891-1891,1895,共2页
患者男性,52岁。15天前炸药炸伤,自述右下尖牙掉落,右侧颈部异物存留,当地医院给予清创术处理。后患者转至当地上级医院就诊,当地上级医院诊断为颈部血管损伤,建议上级医院就诊。入院体检:右侧颈部局部略隆起,可见大小约3cm ... 患者男性,52岁。15天前炸药炸伤,自述右下尖牙掉落,右侧颈部异物存留,当地医院给予清创术处理。后患者转至当地上级医院就诊,当地上级医院诊断为颈部血管损伤,建议上级医院就诊。入院体检:右侧颈部局部略隆起,可见大小约3cm ×4cm不规则包块,高出皮肤,敷料覆盖,触之质软,无波动感,边界欠清,皮温不高,皮肤表面张力不高,有压痛,未扪及搏动。听诊未闻及异常血管杂音。面部、颈部及上胸部可见大片皮肤细小损伤,皮肤损伤处皮内可见细小异物残留。左手拇指、食指、中指麻木感,左上肢及左手活动自如,肌力可,右上肢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性 颈动脉 假性动脉瘤 介入治疗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