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西蓝花梗生物炭对亚甲基蓝的吸附性能研究
- 1
-
-
作者
陈燕
李霞
展开
牟政伟
江丽华
贾洪玉
-
机构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烟台瑞杰石油服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省农科院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
出处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222-3230,共9页
-
基金
山东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工程项目(2023TSGC0007)
山东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补助(鲁渝科技协作)项目(2022LYXZ-029)
山东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2018CXGC0220)。
-
文摘
西蓝花梗富含膳食纤维和维生素,但缺乏高值化加工技术,其废弃物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的研究已被广泛关注。通过低温限氧热解法制备西蓝花梗生物炭,并用于吸附去除印染废水中的亚甲基蓝(Methylene Blue,MB)。通过元素分析仪、扫描电镜、红外光谱仪等对生物炭的理化性质进行了表征,采用批量平衡试验探究了环境条件对西蓝花梗生物炭吸附MB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热解温度越低,生物炭表面的羧基、内酯基、酚羟基等活性官能团的含量越高,极性越强,对亚甲基蓝的吸附效果越好;在近中性条件下,0.3 g/L西蓝花梗生物炭(XLH_(300))对50 mg/L MB废水进行吸附处理,待吸附12 h后对MB的去除率为95.70%。吸附动力学研究和吸附等温线显示,XLH_(300)对MB的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饱和吸附质量比可达322.2 mg/g,比同类产品高2~3倍。XLH_(300)经5次循环后,吸附性能仍达到初始吸附质量比的60%以上。XLH_(300)作为炭基吸附剂,在吸附水中阳离子染料方面展现出一定的应用前景,生物炭生产技术为西蓝花梗的高值化利用提供了新思路。
-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西蓝花梗
生物炭
亚甲基蓝
吸附
-
Keywords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broccoli stem
biochar
methylene blue
adsorption
-
分类号
X7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
-
题名食用菌育种技术研究
- 2
-
-
作者
殷潇
-
机构
山东省农科院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
出处
《江西农业》
2024年第1期60-62,共3页
-
文摘
食用菌的营养价值丰富,广受大众欢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食用菌品质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满足人们对食用菌的需求,达到高产、优质的目的,相关人员进行了育种研究。本文主要对食用菌育种技术进行简要分析,并针对食用菌育种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创新策略,以供参考。
-
关键词
食用菌
育种技术
杂交育种
诱变育种
-
分类号
S64
[农业科学—蔬菜学]
-
-
题名金针菇菌渣在肉羊育肥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 3
-
-
作者
盛清凯
宫志远
陶海英
-
机构
山东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山东省畜禽疫病防治与繁育重点实验室
山东省农科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
出处
《饲料博览》
2011年第3期1-3,共3页
-
基金
现代农业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nycytx-28)
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转化(2010GB2C600265)
-
文摘
利用金针菇菌渣代替日粮中的麸皮进行青山羊饲养试验。将32只青山羊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饲喂添加比例为16%的麸皮对照日粮和用金针菇菌渣完全代替麸皮的试验日粮。试验结果表明,金针菇菌渣可以完全替代麸皮用于肉羊育肥,并且利用金针菇菌渣做饲料,可以降低肉羊饲料成本,提高肉羊养殖效益,促进菌渣的增值。
-
关键词
金针菇菌渣
肉羊
麸皮
育肥
-
Keywords
enoki mushroom residue
mutton sheep
wheat bran
fattening
-
分类号
S826.92
[农业科学—畜牧学]
S815.1
[农业科学—畜牧学]
-
-
题名无污染蘑菇生产的出菇管理
- 4
-
-
作者
曹德宾
-
机构
山东省农科院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
出处
《农家科技》
2011年第7期22-22,共1页
-
文摘
一、催蕾阶段的基本管理 1.加大光照刺激:采取自然光照的人为加大措施,对菌袋施行光照刺激。比如,晴好的上午可揭开草苫,令其增加光照至3000勒克斯及其以上,菌丝体可很快纽结现蕾。
-
关键词
出菇管理
蘑菇生产
无污染
自然光照
光照刺激
菌丝体
催蕾
菌袋
-
分类号
S646.14
[农业科学—蔬菜学]
-
-
题名金针菇菌渣日粮对肉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5
- 5
-
-
作者
姜殿文
宫志远
盛清凯
-
机构
山东省乐陵市兽医畜牧局
山东省农科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山东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山东省畜禽疫病防治与繁育重点实验室
-
出处
《中国草食动物》
CAS
2011年第5期32-34,共3页
-
基金
现代农业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nycytx-28)
-
文摘
目前养殖场主要采用玉米、豆粕、棉粕日粮饲养肉牛,玉米、豆粕、棉粕等常规饲料原料成本的上涨制约了养殖业的发展。另一方面,食用菌菌渣、大豆皮等非常规饲料原料利用不足,尤其是食用菌菌渣饲料化利用更是不足。尽管我国是食用菌生产大国,但目前只有少部分菌渣被利用,大量菌渣被随意堆放在田间、公路两旁或河流两岸,白白浪费。
-
关键词
菌渣
生产性能
肉牛
日粮
非常规饲料原料
金针菇
食用菌生产
原料成本
-
分类号
S823.6
[农业科学—畜牧学]
-
-
题名不同菌渣发酵床对猪生产性能、血液指标及臭气的影响
被引量:14
- 6
-
-
作者
盛清凯
伊惠
王怀中
韩建东
万鲁长
武英
-
机构
山东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山东省畜禽疫病防治与繁育重点试验室
肥城市畜牧兽医局
山东省农科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
出处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774-2778,共5页
-
基金
国家自然基金项目(31172245)
“十二五”国家科技计划(2012BAD14B07)
国家生猪产业技术体系(CARS-36)
-
文摘
为了促进菌渣的利用,研究不同菌渣发酵床对猪生产性能、血液指标、垫料中臭气与菌群的影响。试验采用1+2×3析因设计,对照组为锯末稻壳发酵床,试验组为菌渣发酵床,菌渣种类为金针菇菌渣和杏鲍菇菌渣,菌渣在锯末稻壳发酵床中的添加比例为15%、45%、60%。和对照组相比,菌渣添加比例为45%的试验组ADG显著升高,F/G显著降低(P<0.05);血清皮质醇、热应激蛋白70含量极显著下降(P<0.01),血清生长激素、Ig A、总抗氧化能力上升(P<0.05);试验初期15 cm深处的垫料温度升高(P<0.05);试验末期垫料中氨气、硫化氢、3-甲基吲哚浓度降低,枯草芽孢杆菌含量增加(P<0.05)。其它各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菌渣添加剂量效应显著(P<0.05),菌渣种类效应不显著,菌渣剂量与种类无互作(P>0.05)。结论为金针菇菌渣和杏鲍菇菌渣皆可用于发酵床,其添加比例以45%最好。
-
关键词
猪
垫料
菌渣
生产性能
臭气
-
Keywords
Pig
Litter
Fungi residue
Growth
Odor
-
分类号
S828
[农业科学—畜牧学]
-
-
题名食用菌生产的第一要务防病防虫
- 7
-
-
作者
曹德宾
-
机构
山东省农科院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
出处
《四川农业科技》
2011年第2期27-27,共1页
-
文摘
食用菌生产中,几乎每年都会发生一些技术性问题,其中主要体现在病虫危害方面,令不少栽培者望而生畏,谈“病”色变。究其原因,主要是菌种的自然退化、技术手段的落后、夏秋季节的高温高湿、冬春季节的通气不良、整个栽培环境等自然条件的恶化等。笔者认为,没有坚持以防为主的防治原则,没有防患于未然的思想准备,没有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以及没有相应的提高栽培技术等,才是主要的原因。
-
关键词
食用菌生产
防虫
防病
栽培环境
病虫危害
高温高湿
夏秋季节
冬春季节
-
分类号
S436.46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食用菌的品种选择和栽培技术
- 8
-
-
作者
曹德宾
-
机构
山东省农科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
出处
《农业工程技术》
2016年第31期58-61,共4页
-
文摘
受市场经济影响,自2015年以来,食用菌市场一直呈疲软状态,如平菇市场,2014年的市场价约在6元/kg以上。2015年至今,价格仅出现少数季节性小幅上扬,多在6元/kg以下徘徊。除部分地区外,大多菇民的生产效益不高。作为生产者如何应对疲软的食用菌市场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整理了近半年的调研结果,通过与广大菇民以及食用菌企业进行交流,总结以下几点建议和读者分享。
-
关键词
食用菌市场
疲软状态
栽培技术
出菇
茶薪菇
羊肚菌
杏鲍菇
姬菇
菌盖
菌袋
-
分类号
S646
[农业科学—蔬菜学]
-
-
题名食用菌高效产销有讲究
- 9
-
-
作者
曹德宾
-
机构
山东省农科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
出处
《农村百事通》
2012年第21期15-15,共1页
-
文摘
传统的食用菌生产,菇农大多习惯于在10月份完成秋播以后才开始播种,部分播种时间安排在12月份,目的均是"赶节"抢占元旦、春节两个市场,以求得理想的生产效益。但是,由于受传统生产技术制约,一般每批投料均需出菇个月以上,相当部分菇农则需管理半年之久才能完成一批栽培因此在两节市场上能够上市的仅是一小部分,约占30%。也就是大部分产品需要在两节以外的时间销售,尤其是在节后销售;另一方面,纵观多年食用菌市场,
-
关键词
食用菌生产
传统生产技术
食用菌市场
产销
时间安排
生产效益
播种
销售
-
分类号
S646
[农业科学—蔬菜学]
-
-
题名掌握新技术,食用菌生产再上新台阶
- 10
-
-
作者
曹德宾
-
机构
山东省农科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
出处
《四川农业科技》
2014年第10期27-27,共1页
-
文摘
众所周知,新技术是社会进步和产业升级的必然,任何产业都是如此,食用菌产业自然也不例外.比如我国的食用菌生产,自20个世纪的80年代开始逐渐普及,在压块栽培的基础上,很快研究出了袋料栽培,大大提高了栽培空间的利用率;至80年代末期,阳畦式栽培、平畦式栽培等新技术相继试验成功,使相同原辅料和菌株的条件下,平菇产菇量几近翻番,可谓一次“技术革命”,但由于该项技术的鲜菇产品含水率高、沾有泥沙、储存期短、无法长运等弊端,推广面积不大;至90年代初中期,“菌墙式栽培技术”的研发,彻底解决了畦式栽培占地面积大、鲜菇不宜运输等弊端,产菇量高、菇品周正、商品率高以及墙式栽培的一劳永逸、管理简便等优势,使得该项技术直至今天尚有沿用,说明了该技术的实用性之高;截止新世纪初,熟料栽培、小袋出菇、高架模式,几乎一夜之间替代了原有的集约化生产方式;至2013年,富硒平菇、富硒香菇、富硒灵芝、超嫩菇等等新名词的相继出现,其背后无不与新技术相关联,有新技术做支撑。
-
关键词
食用菌生产
新技术
台阶
袋料栽培
畦式栽培
产业升级
墙式栽培
占地面积
-
分类号
S646
[农业科学—蔬菜学]
-
-
题名花菇培育的关键要素
- 11
-
-
作者
曹德宾
-
机构
山东省农科院资源与环境研究所曹德宾
-
出处
《农家科技》
2011年第3期24-24,共1页
-
文摘
花菇,市场价格为高品质厚菇的1-2倍甚至更高,所以,较之培育普通香菇,生产效益较高,
-
关键词
培育
花菇
市场价格
生产效益
香菇
-
分类号
S646.12
[农业科学—蔬菜学]
-
-
题名掌握新技术 食用菌生产再上新台阶
- 12
-
-
作者
曹德宾
-
机构
山东省农科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
出处
《农业工程技术(温室园艺)》
2015年第1期46-46,48,共2页
-
文摘
进入2014年下半年,咨询电话越来越多,来人也逐渐多了起来,根据从业30年来的经验分析,这是基本规律了。不过,今年的咨询问题中,除了菌种的新菌株以外,比较集中的那就是“今年的新技术”当属第一问题了,今稍作整理,借媒体发出,以飨读者。
-
关键词
新技术
食用菌生产
台阶
咨询电话
经验分析
菌种
-
分类号
S646
[农业科学—蔬菜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