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4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东省农科院对猪链球菌药敏试验结果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成立 《养猪》 2005年第6期44-44,共1页
关键词 山东省农科院 药敏试验 猪链球菌 氨苄青霉素 纸片扩散法 复方新诺明 庆大霉素 卡那霉素 阿莫西林 氟哌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猪种mtDNA D-loop区部分序列遗传多样性及系统进化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王继英 郭建凤 +3 位作者 孙守礼 王诚 张印 武英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92-799,共8页
为了解山东省猪种的遗传资源状况,阐明猪种间的亲缘关系,对山东省猪种(莱芜黑猪、大蒲莲黑猪、里岔黑猪、烟台黑猪、沂蒙黑猪、五莲黑猪、昌潍白猪和鲁烟白猪)及引进猪种(杜洛克、大约克和长白猪)共165个样本的mtDNA D-loop区部分... 为了解山东省猪种的遗传资源状况,阐明猪种间的亲缘关系,对山东省猪种(莱芜黑猪、大蒲莲黑猪、里岔黑猪、烟台黑猪、沂蒙黑猪、五莲黑猪、昌潍白猪和鲁烟白猪)及引进猪种(杜洛克、大约克和长白猪)共165个样本的mtDNA D-loop区部分序列(1102 bp)进行PCR扩增和序列测定,并采用现代生物信息学软件进行了数据处理分析,结果表明:山东各猪种之间遗传距离较小(0.0005~0.0046),远小于国外猪种杜洛克、长白与山东各猪种间的遗传距离(〉0.14),但大约克与山东各猪种的平均遗传距离较小(0.005)。构建的NJ分子系统进化树将所测样本分为2个独立的支系,第一支由山东各猪种和部分大约克构成,另一支全部为引进猪种。莱芜黑猪和大蒲莲黑猪在NJ系统树上分布集中,各自聚为一小类,其它6个猪种都很分散,说明莱芜黑猪和大蒲莲黑猪母源血统单一,其它6个猪种母源血统遗传复杂,彼此之间基因交流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省猪种 MTDNA D-LOOP区 遗传多样性 系统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八个猪种繁殖、肉质、抗病基因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王继英 郭建凤 +5 位作者 郝小静 王诚 张印 蔺海潮 呼红梅 武英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27-232,共6页
利用PCR-RFLP等技术检测了山东省8个猪种(莱芜黑猪、大蒲莲黑猪、烟台黑猪、新沂蒙黑猪、里岔黑猪、五莲黑猪、鲁烟白猪和昌潍白猪)606个样品的繁殖(FSHβ、ESR和PRLR)、肉质(Haln)和抗病(FUT I)性状的主要功能基因的多态性分布,结果表... 利用PCR-RFLP等技术检测了山东省8个猪种(莱芜黑猪、大蒲莲黑猪、烟台黑猪、新沂蒙黑猪、里岔黑猪、五莲黑猪、鲁烟白猪和昌潍白猪)606个样品的繁殖(FSHβ、ESR和PRLR)、肉质(Haln)和抗病(FUT I)性状的主要功能基因的多态性分布,结果表明:山东省猪种上述5个基因均具有丰富的多态性,特别是FSHβ、ESR和PRLR3个影响繁殖性状有利基因的基因频率很高,是其高繁殖性能的基础。Haln和FUT I基因在中外猪种间有不同的分布特征,通过Haln和FUT I基因在中外猪种间频率的对比,初步分析了山东省各猪种受国外猪种的影响的程度,为山东省猪种遗传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繁殖基因 肉质基因 抗病基因 山东省猪种 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某规模化兔场皮肤真菌病的快速诊断 被引量:3
4
作者 崔丽娜 牛钟相 +2 位作者 姜文学 杨丽萍 高淑霞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28-432,共5页
为了鉴定某规模化兔场发生皮肤真菌病的病原,并为家兔皮肤真菌病的快速检测提供一种分子生物学方法。根据皮肤真菌特异性rDNA序列设计通用引物(5′-CACCGCCCGTCGCTACTAC-3′和5′-TTTCGCT-GCGTTCTTCAT-3′),对已知分离株及其他微生物等... 为了鉴定某规模化兔场发生皮肤真菌病的病原,并为家兔皮肤真菌病的快速检测提供一种分子生物学方法。根据皮肤真菌特异性rDNA序列设计通用引物(5′-CACCGCCCGTCGCTACTAC-3′和5′-TTTCGCT-GCGTTCTTCAT-3′),对已知分离株及其他微生物等进行特异性检测;应用该引物对所采取的种兔患部病料35份和临床健康种兔的样本5份,进行PCR检测并克隆测序。该引物对四种常见病原性皮肤真菌分离菌株扩增出一条在400bp-500bp之间的条带,其中红色毛癣菌和须癣毛癣菌为460bp,犬小孢子菌500bp,石膏样小孢子菌为400bp,但对其它微生物和兔体细胞均未扩增出类似片段,说明具有特异性;对临床35份病料中的33份均扩增出一条460bp条带,为毛癣菌属,与测序结果一致。健康种兔的样品未扩增出类似片段。本研究利用通用引物对家兔皮肤真菌病进行PCR检测并确定其主要病原,具有快速、简便和特异性强等特点,可用于大规模的家兔皮肤真菌病的诊断,并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兔 皮肤真菌 通用引物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养猪生产现状及建议 被引量:1
5
作者 肖传禄 《山东畜牧兽医》 2000年第1期8-9,共2页
关键词 山东 养猪生产 现状 特点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畜禽资源现状与保护方法 被引量:2
6
作者 逯岩 武英 曹顶国 《山东畜牧兽医》 2008年第8期1-2,共2页
1畜禽品种资源保护的目的意义畜禽种质资源是与人类关系最密切、最直接的资源,是人类可直接利用,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动物种质资源。主要包括家畜种质资源(猪、牛、马、毛用羊、肉用羊、兔等)和家禽种质资源(鸡、鸭、鹅等),它们... 1畜禽品种资源保护的目的意义畜禽种质资源是与人类关系最密切、最直接的资源,是人类可直接利用,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动物种质资源。主要包括家畜种质资源(猪、牛、马、毛用羊、肉用羊、兔等)和家禽种质资源(鸡、鸭、鹅等),它们是畜牧生产的种质材料,为人类提供肉、蛋、奶、毛、皮、绒等畜牧产品。因此,为了实现畜牧业持续、稳定、高效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禽种质资源 资源现状 保护方法 山东省 品种资源保护 直接利用 经济价值 种质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肌肉组织LPL基因表达的发育性变化及其与肌内脂肪沉积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46
7
作者 王刚 曾勇庆 +4 位作者 武英 魏述东 包新见 刘婵娟 孙延晓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53-257,共5页
以40-90 kg 6个体重组的莱芜猪和鲁莱黑猪共72头去势公猪为试验对象(每组6头),采用相对定量RT-PCR方法,以-βactin基因为内标,分析肌肉组织LPL基因表达的发育性变化及其与肌内脂肪沉积的关系。结果表明:莱芜猪与鲁莱黑猪肌肉组织中LPL... 以40-90 kg 6个体重组的莱芜猪和鲁莱黑猪共72头去势公猪为试验对象(每组6头),采用相对定量RT-PCR方法,以-βactin基因为内标,分析肌肉组织LPL基因表达的发育性变化及其与肌内脂肪沉积的关系。结果表明:莱芜猪与鲁莱黑猪肌肉组织中LPL基因表达的发育性变化趋势基本相似,随体重的增长,莱芜猪50-70kg阶段LPLmRNA表达丰度逐渐下降(P<0.05),80 kg阶段迅速回升出现一个峰值后再次下降;鲁莱黑猪LPLmRNA表达丰度随体重的增加呈缓慢下降趋势,70 kg以后变化不大并维持较低水平,其前期(40-60 kg)与后期(70-90 kg)的表达量差异显著(P<0.05)。总体上莱芜猪肌肉组织LPL基因表达量略高于鲁莱黑猪(P>0.05)。相关分析表明,莱芜猪和鲁莱黑猪肌内脂肪相对含量与肌肉组织LPLmRNA表达的发育性变化分别呈显著(P<0.05)和极显著(P<0.01)的正相关。研究结果提示:猪肌肉组织LPL是肌内脂肪沉积的重要参与者,其编码基因的表达具有明显的体重发育特征,并对肌内脂肪的沉积具有一定程度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芜猪 肌内脂肪 LPL mRNA 发育性变化 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泊绵羊与小尾寒羊杂交后代生产性能研究 被引量:22
8
作者 王德芹 王金文 +3 位作者 崔绪奎 张果平 王可 黄庆华 《中国草食动物》 CAS 2010年第3期32-35,共4页
选用优质杜泊绵羊与小尾寒羊杂交一、二代公羊,测定体重、体尺、饲料转化率、屠体性状和肉品质性状。结果表明:在同等饲养管理条件下,杜寒F1和杜寒F25月龄出栏体重分别达44.5kg和43.9kg,胴体重22.3kg和23.8kg,屠宰率50.1%和54.2%,肉骨比... 选用优质杜泊绵羊与小尾寒羊杂交一、二代公羊,测定体重、体尺、饲料转化率、屠体性状和肉品质性状。结果表明:在同等饲养管理条件下,杜寒F1和杜寒F25月龄出栏体重分别达44.5kg和43.9kg,胴体重22.3kg和23.8kg,屠宰率50.1%和54.2%,肉骨比3.96:1和4.36:1,这些指标明显地反映出肉用肥羔早熟、生长发育快、产肉性能好的特点,尤其是杜寒F2杂交肥羔羊在产肉性能上优于其他各组。从两项主要指标粗蛋白质和17种氨基酸总量看,杜寒F2明显高于杜寒F1。其它几个性状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 生产性能 屠宰性能 肉品质 肉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泊绵羊与小尾寒羊杂交后代的屠宰性能和肉品质性状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王德芹 王金文 +2 位作者 张果平 李焕玲 崔绪奎 《中国草食动物》 CAS 2008年第5期22-25,共4页
选用优质杜泊绵羊与小尾寒羊杂交一、二代公羊,测定体重、体尺、饲料转化率、屠体性状和肉品质性状。结果表明:在同等的饲养管理条件下,杜寒F1和杜寒F2在增重速度、饲料报酬、产肉性能、肉品质方面均优于小尾寒羊。从胴体重、净肉重两... 选用优质杜泊绵羊与小尾寒羊杂交一、二代公羊,测定体重、体尺、饲料转化率、屠体性状和肉品质性状。结果表明:在同等的饲养管理条件下,杜寒F1和杜寒F2在增重速度、饲料报酬、产肉性能、肉品质方面均优于小尾寒羊。从胴体重、净肉重两项主要指标看,杜寒F2明显高于杜寒F1。其它几个性状各组间差异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泊绵羊 小尾寒羊 杂交 屠宰性能 肉品质 肉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莱芜黑猪a1岩藻糖转移酶基因(FUT Ⅰ)不同基因型对大肠杆菌F18抵抗力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继英 郭建凤 +4 位作者 孙守礼 郭立辉 蔺海潮 王诚 武英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4-68,共5页
为了研究不同猪种(山东省地方猪种莱芜黑猪和引进猪种大约克)和FUT Ⅰ不同基因型仔猪对肠毒性大肠杆菌F18(ETEC F18)的抵抗能力和肠黏膜上皮细胞对ETEC F18黏附能力的差异,在采用PCR-RFLP技术对莱芜黑猪和大约克FUT Ⅰ基因型检测的基础... 为了研究不同猪种(山东省地方猪种莱芜黑猪和引进猪种大约克)和FUT Ⅰ不同基因型仔猪对肠毒性大肠杆菌F18(ETEC F18)的抵抗能力和肠黏膜上皮细胞对ETEC F18黏附能力的差异,在采用PCR-RFLP技术对莱芜黑猪和大约克FUT Ⅰ基因型检测的基础上,选取易感性和抗性断奶仔猪,利用野生型ETEC F18标准株进行试验猪口服细菌攻毒试验和肠黏膜黏附试验。由于多方面原因,接受ETEC F18细菌攻毒的试验猪均未发病,无法判断试验猪对ETEC F18的抵抗能力。ETEC F18标准菌株能与所有FUT Ⅰ敏感基因型仔猪的小肠黏膜上皮细胞黏附,而不能与抗性基因型仔猪小肠上皮黏膜细胞黏附,莱芜黑猪与大约克的肠黏膜上皮细胞与E.coliF18的黏附特性并无品种差异。但是养猪生产实践中,莱芜黑猪极少发生断奶仔猪水肿和腹泻病。所以除FUT Ⅰ基因外,也许本地猪种有其他导致遗传抗性的突变或抗性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芜黑猪 F18大肠杆菌 FUT Ⅰ基因 小肠黏膜上皮细胞 黏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兔皮肤真菌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1
作者 崔丽娜 姜文学 +3 位作者 杨丽萍 张秀玲 张振杰 高淑霞 《家畜生态学报》 2011年第1期102-106,共5页
近年来,随着家兔产业的大规模发展,家兔皮肤真菌病的发生也逐年升高,不仅给养兔业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同时也影响到了人们的生产生活。家兔皮肤真菌病是危害家兔养殖业的疾病之一,同时也是引起家兔淘汰的第三大疾病,给养兔业带来了较... 近年来,随着家兔产业的大规模发展,家兔皮肤真菌病的发生也逐年升高,不仅给养兔业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同时也影响到了人们的生产生活。家兔皮肤真菌病是危害家兔养殖业的疾病之一,同时也是引起家兔淘汰的第三大疾病,给养兔业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损失。目前,随着皮肤真菌病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深入,其独特的优势显示了其在未来控制家兔皮肤真菌病中的诱人前景,为该病的诊断和防控带来了希望。论文就家兔皮肤真菌病的流行病学和诊断学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了综述,并指出了尚未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兔 皮肤真菌病 病原 检测方法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饲喂与禁食对新生肉雏消化系统和免疫器官发育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赵红波 盛清凯 +1 位作者 王星凌 谢幼梅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55-359,共5页
选择160只刚出壳且卵黄吸收良好的AA肉仔鸡,随机分成2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一组为早期饲喂组,另一组为早期禁食组。分别在雏鸡出壳和1、2、3、5、7日龄时,从各重复组任取2只鸡,称重后解剖。取胰腺测定胰腺淀粉酶、蛋白酶和脂... 选择160只刚出壳且卵黄吸收良好的AA肉仔鸡,随机分成2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一组为早期饲喂组,另一组为早期禁食组。分别在雏鸡出壳和1、2、3、5、7日龄时,从各重复组任取2只鸡,称重后解剖。取胰腺测定胰腺淀粉酶、蛋白酶和脂肪酶活性;取空肠测定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取脾脏和法氏囊,称重,计算各免疫器官指数;摘取卵黄囊,称重,测卵黄囊液中鸡新城疫抗体水平。结果表明:(1)体重。早期饲喂组鸡的体重显著大于早期禁食组的鸡(p<0.05)。早期禁食组的鸡在禁食期间体重逐日下降,至48h龄时体重下降了4.1g,开始饲喂后体重才回升。而早期饲喂组鸡的体重则逐日增加。(2)免疫器官。早期饲喂组鸡的法氏囊指数和脾脏指数与早期禁食组的鸡比较差异显著(p<0.05),早期饲喂能促进免疫器官内部淋巴细胞的分化与增殖,并能提高卵黄囊中鸡新城疫抗体水平,组间差异显著(p<0.05)。(3)酶活性。早期饲喂组鸡的胰腺淀粉酶、脂肪酶、蛋白酶的活性和空肠淀粉酶的活性都高于早期禁食组的鸡(p<0.05),空肠蛋白酶的活性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早期禁食组的鸡在禁食期间,未测到空肠淀粉酶和蛋白酶的活性。(4)卵黄囊。早期饲喂组的鸡与早期禁食组的鸡比较,卵黄囊重差异不显著(p>0.05),但有降低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仔鸡 体重 酶活性 免疫器官 卵黄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模化肉种鸡场新城疫和禽流感带毒监测与抗体检测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胡北侠 黄艳艳 +5 位作者 路希山 许传田 颜世敢 张伟 孟斌 张秀美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31-133,共3页
为了了解规模化养殖模式下鸡群新城疫和禽流感带毒情况和抗体滴度,从2007年9月~2008年8月,对规模化养殖场肉种鸡定期进行新城疫和禽流感带毒监测和抗体检测。每月采集鸡群气管和泄殖腔棉拭子各30份(抽检率0.3%)进行新城疫和禽流感病... 为了了解规模化养殖模式下鸡群新城疫和禽流感带毒情况和抗体滴度,从2007年9月~2008年8月,对规模化养殖场肉种鸡定期进行新城疫和禽流感带毒监测和抗体检测。每月采集鸡群气管和泄殖腔棉拭子各30份(抽检率0.3%)进行新城疫和禽流感病毒监测,每2周采集30份血样(抽检率0.3%)进行新城疫和禽流感抗体检测。研究结果显示,监测鸡群从进雏到淘汰未发现新城疫和禽流感病毒感染 从6.5周龄开始,鸡群新城疫和禽流感(H9亚型)抗体一直维持在免疫保护临界值以上,比较之下,禽流感(H5亚型)抗体上升较慢,且滴度比H9低(2~4)log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种鸡 新城疫 禽流感 带毒监测 抗体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ot-ELISA间接法检测鸡新城疫病毒(NDV)的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曹洪敬 王文志 +5 位作者 崔锦鹏 任素芳 颜世敢 徐学孟 沈冰 秦良勇 《中国动物检疫》 CAS 1998年第6期1-3,共3页
常规方法分离纯化鸡IgG,免疫羊制备羊抗鸡IgG二抗,以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制备酶标记物的工作浓度为1:1000;选用硝酸纤维素(NC)膜作固相载体,建立检测NDV抗原的斑点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诊断方法。检测... 常规方法分离纯化鸡IgG,免疫羊制备羊抗鸡IgG二抗,以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制备酶标记物的工作浓度为1:1000;选用硝酸纤维素(NC)膜作固相载体,建立检测NDV抗原的斑点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诊断方法。检测NDV鸡胚毒40份,阳性检出率100%;人工感染非免疫鸡的气管组织、肺组织各47份,检出率为93.6%;人工感染SPF鸡气管组织、肺组织各40份,检出率100%。与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减蛋综合症病毒(EDSV)、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无交叉反应。试验显示该方法简便、特异、快速、结果直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城疫病毒 DOT-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克塞尔羊与小尾寒羊杂交一代生产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德芹 王金文 +1 位作者 张果平 李焕玲 《中国草食动物》 CAS 2006年第3期19-21,共3页
试验结果表明,特寒F1的初生重不如小尾寒羊。在相同的饲养管理条件下,3月龄断奶体重和5月龄体重、体长、胸宽、胸深和管围显著高于小尾寒羊(P<0·01);5月龄特寒F1的宰前活重、胴体重和净肉重分别为45·5、22·7和17·... 试验结果表明,特寒F1的初生重不如小尾寒羊。在相同的饲养管理条件下,3月龄断奶体重和5月龄体重、体长、胸宽、胸深和管围显著高于小尾寒羊(P<0·01);5月龄特寒F1的宰前活重、胴体重和净肉重分别为45·5、22·7和17·5kg,均显著高于小尾寒羊(P<0·01)。特寒F1的屠宰率为50%,比小尾寒羊提高了4·2个百分点,净肉率和小尾寒羊接近。眼肌面积为18·03cm2,GR值为2·00cm,肉骨比为3·64∶1·0,说明特寒F1的产肉性能明显优于小尾寒羊,每只5月龄特寒F1羊比小尾寒羊增收92·4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克塞尔羊 小尾寒羊 杂交一代 生产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元杂交牛12和18月龄肉用性能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吴乃科 刘晓牧 +5 位作者 万发春 宋恩亮 邢贵俊 苗延安 赵术智 王圣国 《黄牛杂志》 2005年第1期6-10,共5页
选择健康无病、发育正常、膘情中等的夏洛来×西门塔尔×本地牛(夏西本)、皮埃蒙特×西门塔尔×本地牛(皮西本)、利木赞×西门塔尔×本地牛(利西本)、西门塔尔×西门塔尔×本地牛(西杂二代)各10头,从6... 选择健康无病、发育正常、膘情中等的夏洛来×西门塔尔×本地牛(夏西本)、皮埃蒙特×西门塔尔×本地牛(皮西本)、利木赞×西门塔尔×本地牛(利西本)、西门塔尔×西门塔尔×本地牛(西杂二代)各10头,从6月龄开始育肥,测定其增重、饲料消耗及其12和18月龄的屠宰成绩。结果表明:平均日增重以皮西本、利西本较高,分别为0.96kg、0.90kg,并与西杂二代差异显著(P<0.05);饲料消耗以皮西本较少,每kg增重消耗精、粗饲料分别为4.03kg和5.98kg。以皮西本和利西本2个杂交组合的屠宰成绩较好,18月龄屠宰率分别为61.50%、61.17%,净肉率分别为52.59%、49.21%。各组试验牛的高档肉块比例随着年龄的增长相应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龄 肉用性能 饲料消耗 三元杂交 增重 屠宰 净肉率 正常 健康 年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敏生物素标记EDSV-DNA探针检测鸡减蛋综合症(EDS)的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曹洪敬 徐学孟 +3 位作者 王文志 杜玉芹 宫云浩 孙淑芳 《动物检疫》 CAS 1994年第1期7-8,共2页
应用光敏生物素标记EDSV-DNA与pUC19重组质粒DNA做探针,检测人工发病减蛋综合症蛋鸡的粪便、蛋、输卵管样品,以新城疫病毒(NDV)、传染性囊病病毒(IBDV)、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包涵体肝炎病毒(IBHV)作对照。实验结果显... 应用光敏生物素标记EDSV-DNA与pUC19重组质粒DNA做探针,检测人工发病减蛋综合症蛋鸡的粪便、蛋、输卵管样品,以新城疫病毒(NDV)、传染性囊病病毒(IBDV)、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包涵体肝炎病毒(IBHV)作对照。实验结果显示:探针能特异地检出EDS病鸡粪便、输卵管、蛋清样品中的病毒,与NDV、IBDV、IBV及IBHV均呈阴性反应。探针灵敏度达10pgEDSV-D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蛋综合症 DNA探针 鸡病 生物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杆菌对中草药敏感性试验及其方法研究 被引量:93
18
作者 刘玉庆 李晔 +3 位作者 车程川 张玉忠 高培基 颜世敢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03年第1期3-5,共3页
用平板法、管碟稀释法检测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芽胞杆菌对 2 3种单味中药、复方清热解毒类中药的敏感性 ,管碟法结合试管法 ,具浓度高、准确性好和平板法显示稳定的优点 ,比较适合中药 MIC的测定。结果表明黄芩、秦皮、黄连、大黄、... 用平板法、管碟稀释法检测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芽胞杆菌对 2 3种单味中药、复方清热解毒类中药的敏感性 ,管碟法结合试管法 ,具浓度高、准确性好和平板法显示稳定的优点 ,比较适合中药 MIC的测定。结果表明黄芩、秦皮、黄连、大黄、连翘、金银花、夏枯草、石榴皮等具有清热解毒、泻火燥湿功用的药物抑菌效果比较明显 ;以三黄汤为基础方的清热解毒类复方中草药抑菌作用明显 ,对大肠杆菌的 MIC为 12 5~ 5 0 0 mg/ ml,复方中草药比单味 MIC高。同时还观察了中草药对有益菌的影响 ,选用了乳杆菌 SM0 10 1、芽胞杆菌 0 0 7作为对照 ,结果表明 ,不同的菌株药敏性有明显差异 ,这是中草药特异性治疗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 中草药 药敏试验 试验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奶牛胚胎移植技术研究报告 被引量:1
19
作者 齐义信 马世援 +2 位作者 王文英 徐长生 钟平华 《中国奶牛》 1989年第2期25-30,共6页
1986—1988年,我们共超排处理采集胚胎供体黑白花奶牛21头,获卵总数为196个,其中可用胚胎141个,每头平均6.71个。1987年超排成绩最好,每头平均获9.5个可用胚胎(全国每头平均3.8个),在国内居领先地位;其中有两头母牛先后获得21个(364号母... 1986—1988年,我们共超排处理采集胚胎供体黑白花奶牛21头,获卵总数为196个,其中可用胚胎141个,每头平均6.71个。1987年超排成绩最好,每头平均获9.5个可用胚胎(全国每头平均3.8个),在国内居领先地位;其中有两头母牛先后获得21个(364号母牛)和32个(263号母牛)可用胚胎,连续两次创当时国内最高记录。第一批移植试验(1986.4—1987.10),将奶牛胚胎移植给30头受体牛(其中奶牛9头,黄牛21头),90天妊娠率为43.3%(13/30)。13头受体牛(奶牛5头,黄牛8头)先后产下了黑白花牛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胚胎移植 黑白花奶牛 受体牛 超排 技术研究报告 采卵 供体牛 胚胎期 产犊 超数排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牛分子育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晓牧 吴乃科 +1 位作者 王爱国 傅金恋 《中国牛业科学》 2007年第5期66-71,共6页
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使人们能够从分子水平上探讨肉牛的育种。本文综述了肉牛遗传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基因组学和转基因技术的研究现状和进展,着重阐述了肉牛基因图谱的构建和数量性状基因座的检测与利用,同时指出肉牛分子育种的前景和存... 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使人们能够从分子水平上探讨肉牛的育种。本文综述了肉牛遗传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基因组学和转基因技术的研究现状和进展,着重阐述了肉牛基因图谱的构建和数量性状基因座的检测与利用,同时指出肉牛分子育种的前景和存在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牛 基因图谱 数量性状基因座 标记辅助选择 转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