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4
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山东省玉米种质资源的研究与利用
被引量:
1
1
作者
刘治先
张树娥
王桂林
《作物品种资源》
1990年第2期14-16,共3页
山东省玉米种质资源以中秆、中熟、粒黄色、硬粒型资源为主。多抗和高光效资源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品种间杂交种和以品种为基础材料选育推广的自交系间杂交种,曾对我省玉米生产发挥了重要作用。选育二环系组配单交种是一种快速有效的...
山东省玉米种质资源以中秆、中熟、粒黄色、硬粒型资源为主。多抗和高光效资源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品种间杂交种和以品种为基础材料选育推广的自交系间杂交种,曾对我省玉米生产发挥了重要作用。选育二环系组配单交种是一种快速有效的选择方法。利用国外资源丰富现有种质的遗传基础是育种工作的重要环节。本文就进一步研究利用玉米种质资源提出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种质资源
山东
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山东省的优异玉米种质资源
被引量:
6
2
作者
王桂林
张树娥
+2 位作者
崔良国
王奎生
王长明
《作物品种资源》
1992年第2期15-16,共2页
山东省种植玉米历史悠久,种质资源十分丰富。目前,山东保存有500余份本地材料,200余份国外材料。经过多年全面的研究,挖掘出许多优异种质,并在生产上发挥了重大作用。以下列举山东省的一些优异玉米种质资源。
关键词
玉米
种质资源
山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山东省玉米主要育成推广杂交种系谱分析
被引量:
8
3
作者
刘治先
《作物品种资源》
1991年第4期20-22,共3页
山东省玉米主要育成推广杂交种的系谱是以华农2号、风可1和黄早四等骨干亲本及其衍生种为主,与其他自交系杂交,形成了较大的品种系谱群。这些品种对山东省玉米生产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系谱分析也显示出国外种质的利用对提高育种效果是...
山东省玉米主要育成推广杂交种的系谱是以华农2号、风可1和黄早四等骨干亲本及其衍生种为主,与其他自交系杂交,形成了较大的品种系谱群。这些品种对山东省玉米生产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系谱分析也显示出国外种质的利用对提高育种效果是至关重要的。并提出今后要加强种质资源的创新改良和新技术的探索应用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山东
杂交种
系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山东省玉米品种资源品种类型特点及生态区划
4
作者
王桂林
张树娥
+1 位作者
朱蕴中
崔良国
《作物品种资源》
1991年第3期15-16,36,共3页
对山东省玉米品种资源进行了品种类型和生态区划分的初步分析,把保存的410份典型的农家品种归纳为17个类型,把山东省的玉米种植划分为4个生态区。对品种类型的特点、生态区类型特点进行了描述,为育种选择理想的基础材料提供了线索,为因...
对山东省玉米品种资源进行了品种类型和生态区划分的初步分析,把保存的410份典型的农家品种归纳为17个类型,把山东省的玉米种植划分为4个生态区。对品种类型的特点、生态区类型特点进行了描述,为育种选择理想的基础材料提供了线索,为因地制宜培育多样化的品种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品种
资源
类型
生态
区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对两个亚热带优质蛋白玉米群体的适应性混合选择研究 Ⅱ.相关响应
被引量:
28
5
作者
张世煌
石德权
+3 位作者
徐家舜
康继伟
汪黎明
杨引福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513-519,共7页
在两个源于亚热带的优质蛋白玉米(QPM)群体,中群13和中群14中,对早开花性状进行4轮混合选择,籽粒产量和植株形态特征发生显著的相关响应。1989至1991年在北京作的3年评价试验中,中群13和中群14平均每轮每亩籽粒产量分别增加41.8(28.7%)...
在两个源于亚热带的优质蛋白玉米(QPM)群体,中群13和中群14中,对早开花性状进行4轮混合选择,籽粒产量和植株形态特征发生显著的相关响应。1989至1991年在北京作的3年评价试验中,中群13和中群14平均每轮每亩籽粒产量分别增加41.8(28.7%)和41.5kg(29.0%),与线性回归响应(b=37.4和40.4kg)相吻合。1991年在北京、济南、武功、成都和海南三亚作的5点联合试验中,平均每轮增加产量13.3(5.4%)和12.5kg(5.1%),与线性回归响应(b=12.7和1O.1kg)吻合。籽粒产量增长的主要原因是空株率减少,单株有效穗数增多。本试验中产量与单株穗数有高度正相关(r=0.96)。经过前3轮混合选择,单株结穗数分别从0.55增加到0.98和0.99,平均每轮增益26.1%和26.7%。籽粒产量增加的第二个原因是提高了经济系数,经过前3轮选择,分别从0.29和0.28提高到0.44和0.42。同时,单株穗粒重也有所提高,平均每轮增加6.1和7.3g。在多点联合试验中,改良群体的株高和穗位高度呈下降趋势,但统计上差异不显著。单株叶片数则显著减少,平均每轮减少0.49和0.35片。多点联合方差分析表明,籽粒产量和叶片数表现出显著的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这可能与各轮群体对光周期敏感性的差异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混合选择
外来种质
相关响应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磁场处理玉米种子的生物学效应研究
被引量:
9
6
作者
徐安起
王庆成
+1 位作者
刘开昌
高春新
《山东农业科学》
2000年第6期16-17,共2页
关键词
玉米
种子
磁场处理
生物学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蝴蝶兰实生苗原球茎诱导研究
被引量:
21
7
作者
张秀清
王志武
+1 位作者
王春英
刘玉敬
《莱阳农学院学报》
1995年第1期44-46,共3页
利用两个蝴蝶兰(Phalaenopeissp.)品种的实生苗根尖、茎尖、生长点外围组织以及幼叶为外植体诱导类原球茎状球体(Protocorn-likebody,简称原球茎)。各供试外植体的诱导均获成功,最适于叶片原球...
利用两个蝴蝶兰(Phalaenopeissp.)品种的实生苗根尖、茎尖、生长点外围组织以及幼叶为外植体诱导类原球茎状球体(Protocorn-likebody,简称原球茎)。各供试外植体的诱导均获成功,最适于叶片原球茎产生的培养基为MS+6-BA3.0(mg/L);适于根尖,茎央及其外围组织诱导的激素浓度为6-BAO.5(mg/L)。未切割的幼叶获得了90%的高诱导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蝴蝶兰
育种
实生苗
原球茎
诱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就改进当前玉米育种方法的几点建议--增加选择压力,提高育种效率
被引量:
1
8
作者
刘强
刘铁山
+6 位作者
董瑞
何春梅
张成华
高新学
张秀清
王春英
汪黎明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95-96,共2页
根据我国目前大田生产需要,就改进当前玉米育种方法问题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建议在选育过程中除继续采用密度这一选择压力外,还应人为增加多重选择压力,诸如水分亏缺、超量施肥、病虫草害以及粗放式种植管理等,以期选育出丰产性与抗逆性...
根据我国目前大田生产需要,就改进当前玉米育种方法问题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建议在选育过程中除继续采用密度这一选择压力外,还应人为增加多重选择压力,诸如水分亏缺、超量施肥、病虫草害以及粗放式种植管理等,以期选育出丰产性与抗逆性协调统一的高产优质玉米新品种。此外,文中还对增加选择压力后应重点解决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多重选择压力
育种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玉米花粉植株的生育特性及其栽培管理
被引量:
1
9
作者
徐庆玉
张秀清
《作物学报》
CAS
1981年第3期165-170,共6页
玉米花粉植株的育成,为单倍体育种提供了可能。但移栽成活率低,结实株数少,影响了在育种实践中的应用。我们研究了花粉植株的生理特性,并通过调节激素,改善相应的栽培管理措施,创造最适的生育条件培育壮苗,结果移栽成活率大幅度提高。...
玉米花粉植株的育成,为单倍体育种提供了可能。但移栽成活率低,结实株数少,影响了在育种实践中的应用。我们研究了花粉植株的生理特性,并通过调节激素,改善相应的栽培管理措施,创造最适的生育条件培育壮苗,结果移栽成活率大幅度提高。在生育期间保持18~32℃,增加光照时间和强度,结实株数有了明显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粉植株
生理特性
花粉株
玉米
雌雄穗
生育特性
栽培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玉米自交系及杂交种抗青枯病鉴定
被引量:
3
10
作者
王奎生
王殿昌
+4 位作者
韩志景
徐作珽
孙传宏
李林
张传模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468-472,共5页
1986—1989年采用自然鉴定和人工土壤接种鉴定的方法,对602份玉米材料的青枯病抗性进行了鉴定。人工接种鉴定397份,其中204份材料表现抗病。在正常年份,人工接种鉴定效果明显好于自然鉴定,但在重病区或青枯病流行年份,在尚未具备人工接...
1986—1989年采用自然鉴定和人工土壤接种鉴定的方法,对602份玉米材料的青枯病抗性进行了鉴定。人工接种鉴定397份,其中204份材料表现抗病。在正常年份,人工接种鉴定效果明显好于自然鉴定,但在重病区或青枯病流行年份,在尚未具备人工接种条件时,利用自然发病作为选育抗病材料仍有一定效果。玉米苗期接种青枯病重于成株期接种,青枯病对玉米的危害主要降低了玉米的百粒重,造成玉米减产;对玉米籽粒营养成分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青枯病
抗病性
杂种
自交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美国伊利诺斯州高蛋白玉米品系及其利用
被引量:
2
11
作者
汪黎明
贾世锋
+2 位作者
郭庆法
刘治先
许金芳
《作物品种资源》
1992年第2期43-43,共1页
玉米高蛋白品系(IHP)系美国伊利诺斯州农业试验站从原始玉米品种磨石白中,经过70代选择获得的,其蛋白质含量高达28%,是一般品种(约含蛋白质10%)的两倍多,因而是一份宝贵的高蛋白资源。美国、苏联等国已开始对它进行研究和利用。
关键词
玉米
品种
蛋白
美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玉米自交系的混杂退化与防杂保纯措施
被引量:
2
12
作者
曹冰
张海艳
李玉全
《种子科技》
2002年第6期352-353,共2页
关键词
玉米
自交系
混杂退化
防杂保纯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玉米系列新品种
13
作者
张成华
刘铁山
+2 位作者
高新学
叶金才
刘全涛
《中国农村科技》
2003年第11期20-22,共3页
辽单37号 辽宁省农科院玉米所以辽2235为母本,外引系丹340为父本杂交选育出的高产、优质、多抗玉米新品种,2001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属国内先进水平。 该品种属黄色半马齿型晚熟品种,幼苗叶鞘紫色,在沈阳生育期130天,...
辽单37号 辽宁省农科院玉米所以辽2235为母本,外引系丹340为父本杂交选育出的高产、优质、多抗玉米新品种,2001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属国内先进水平。 该品种属黄色半马齿型晚熟品种,幼苗叶鞘紫色,在沈阳生育期130天,株高283厘米,穗位118厘米,果穗长筒型,穗长21厘米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辽单37号品种
辽单24号品种
泰玉7号品种
泰玉2号品种
选育
特征特性
产量表现
栽培要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产优质玉米——鲁玉13号
14
作者
刘治先
贾世锋
+2 位作者
郭庆法
汪黎明
许金芳
《河北农业科技》
1993年第10期13-13,共1页
鲁玉13号,原名鲁单203,是山东省农科院玉米研究所用优质蛋白自交系中系091做母本、自选自交系齐205做父本配制而成。1993年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审定并定名。同年获得了山东省第二届农业博览会一等奖。一、产量表现: 鲁玉13号...
鲁玉13号,原名鲁单203,是山东省农科院玉米研究所用优质蛋白自交系中系091做母本、自选自交系齐205做父本配制而成。1993年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审定并定名。同年获得了山东省第二届农业博览会一等奖。一、产量表现: 鲁玉13号在中水肥条件下一般亩产550公斤,在高水肥条件下可达850公斤。1988—1989年在济南春、夏播4次品比试验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品种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几个鲜食糯玉米新品种
15
作者
潘月胜
刘玉敏
汪黎明
《农业知识》
2001年第11期19-19,共1页
山东省农科院玉米研究所育成了一批优良糯玉米新品种。这些品种高产、优质,风味独特,可作为特色蔬菜或果穗鲜食,也是农民群众种玉米致富的首选品种。
关键词
鲜食糯玉米
玉米研究所
出子率
半硬粒型
白糯
长筒形
特色蔬菜
大田玉米
产量性状
种植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美国玉米经济的发展战略
16
作者
刘治先
《种业导报(麦类文摘)》
2005年第5期37-,共1页
美国是玉米生产大国,其玉米的经济实力最强、技术最先进.美国为了维护其在世界玉米经济中的先进地位,初步拟定了玉米工业的发展前景和策略.
关键词
玉米工业
美国玉米
发展战略
玉米面积
发展前景
优良玉米
玉米育种
优质蛋白玉米
种质基础
玉米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美国玉米经济的发展战略
17
作者
刘治先
《农村科技》
2004年第12期47-47,共1页
美国是玉米生产大国,其玉米的经济实力最强、技术最先进。美国为了维护其在世界玉米经济中的先进地位,初步拟定了玉米工业的发展前景和策略。
关键词
美国
玉米经济
发展战略
遗传育种
知识产权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玉米器官中的游离脯氨酸含量测定
18
作者
罗瑶年
高学曾
+1 位作者
刘玉敬
许全芳
《莱阳农学院学报》
1992年第3期220-221,共2页
经过对玉米地上器官中脯氨酸含量测定表明,不同器官和同一器官的不同部位和发育时期不同,游离脯氨酸的含量不同。生殖器官中脯氨酸含量比营养器官高,营养器官中以叶片中含量最高;叶片、叶鞘、茎中含量都以植株上部位的最高。
关键词
玉米
器官
脯氨酸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产夏玉米养分吸收分配规律的研究
19
作者
王庆成
张军
+2 位作者
牛玉贞
徐庆章
王忠孝
《土壤肥料》
CSCD
1993年第3期23-27,共5页
用紧凑型玉米单交种掖单4号,研究分析了亩产793kg产量水平下氮、磷、钾、钙、镁、铁、锰、锌、铜等9种元素的积累分配规律。结果表明:玉米植株中氮、磷、钾积累速度为双峰曲线。每生产百公斤籽粒需吸收氮2.67kg,磷0.40kg,钾1.64kg,钙0.2...
用紧凑型玉米单交种掖单4号,研究分析了亩产793kg产量水平下氮、磷、钾、钙、镁、铁、锰、锌、铜等9种元素的积累分配规律。结果表明:玉米植株中氮、磷、钾积累速度为双峰曲线。每生产百公斤籽粒需吸收氮2.67kg,磷0.40kg,钾1.64kg,钙0.20kg,镁0.42kg,铁25g,锰3.43g,锌3.76g,铜1.25g;全生育期植株地上部9种元素的分配比例以叶子、籽粒中最多,茎秆中次之,雌穗中最少。叶子中含铁、锰、铜较多,茎秆中钾较多,大部分钙、镁分布在营养器官中,而锌在籽粒中最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养分
积累
分配
微量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议我国甜玉米育种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
2
20
作者
丁一
《农业与技术》
2013年第11期109-109,共1页
我国甜玉米育种已开始多年,但是一直没有取得重大的进展。本文在对甜玉米育种的选育方法等的阐述上,提出了我国甜玉米育种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甜玉米
育种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山东省玉米种质资源的研究与利用
被引量:
1
1
作者
刘治先
张树娥
王桂林
机构
山东省农科院玉米研究所
出处
《作物品种资源》
1990年第2期14-16,共3页
文摘
山东省玉米种质资源以中秆、中熟、粒黄色、硬粒型资源为主。多抗和高光效资源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品种间杂交种和以品种为基础材料选育推广的自交系间杂交种,曾对我省玉米生产发挥了重要作用。选育二环系组配单交种是一种快速有效的选择方法。利用国外资源丰富现有种质的遗传基础是育种工作的重要环节。本文就进一步研究利用玉米种质资源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
玉米
种质资源
山东
育种
分类号
S513.024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山东省的优异玉米种质资源
被引量:
6
2
作者
王桂林
张树娥
崔良国
王奎生
王长明
机构
山东省农科院玉米研究所
出处
《作物品种资源》
1992年第2期15-16,共2页
文摘
山东省种植玉米历史悠久,种质资源十分丰富。目前,山东保存有500余份本地材料,200余份国外材料。经过多年全面的研究,挖掘出许多优异种质,并在生产上发挥了重大作用。以下列举山东省的一些优异玉米种质资源。
关键词
玉米
种质资源
山东
分类号
S513.02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山东省玉米主要育成推广杂交种系谱分析
被引量:
8
3
作者
刘治先
机构
山东省农科院玉米研究所
出处
《作物品种资源》
1991年第4期20-22,共3页
文摘
山东省玉米主要育成推广杂交种的系谱是以华农2号、风可1和黄早四等骨干亲本及其衍生种为主,与其他自交系杂交,形成了较大的品种系谱群。这些品种对山东省玉米生产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系谱分析也显示出国外种质的利用对提高育种效果是至关重要的。并提出今后要加强种质资源的创新改良和新技术的探索应用工作。
关键词
玉米
山东
杂交种
系谱分析
分类号
S513.02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山东省玉米品种资源品种类型特点及生态区划
4
作者
王桂林
张树娥
朱蕴中
崔良国
机构
山东省农科院玉米研究所
出处
《作物品种资源》
1991年第3期15-16,36,共3页
文摘
对山东省玉米品种资源进行了品种类型和生态区划分的初步分析,把保存的410份典型的农家品种归纳为17个类型,把山东省的玉米种植划分为4个生态区。对品种类型的特点、生态区类型特点进行了描述,为育种选择理想的基础材料提供了线索,为因地制宜培育多样化的品种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玉米
品种
资源
类型
生态
区划
分类号
S513.02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对两个亚热带优质蛋白玉米群体的适应性混合选择研究 Ⅱ.相关响应
被引量:
28
5
作者
张世煌
石德权
徐家舜
康继伟
汪黎明
杨引福
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
研究所
四川省
农科院
作物
研究所
山东省农科院玉米研究所
陕西省
农科院
粮食作物
研究所
出处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513-519,共7页
文摘
在两个源于亚热带的优质蛋白玉米(QPM)群体,中群13和中群14中,对早开花性状进行4轮混合选择,籽粒产量和植株形态特征发生显著的相关响应。1989至1991年在北京作的3年评价试验中,中群13和中群14平均每轮每亩籽粒产量分别增加41.8(28.7%)和41.5kg(29.0%),与线性回归响应(b=37.4和40.4kg)相吻合。1991年在北京、济南、武功、成都和海南三亚作的5点联合试验中,平均每轮增加产量13.3(5.4%)和12.5kg(5.1%),与线性回归响应(b=12.7和1O.1kg)吻合。籽粒产量增长的主要原因是空株率减少,单株有效穗数增多。本试验中产量与单株穗数有高度正相关(r=0.96)。经过前3轮混合选择,单株结穗数分别从0.55增加到0.98和0.99,平均每轮增益26.1%和26.7%。籽粒产量增加的第二个原因是提高了经济系数,经过前3轮选择,分别从0.29和0.28提高到0.44和0.42。同时,单株穗粒重也有所提高,平均每轮增加6.1和7.3g。在多点联合试验中,改良群体的株高和穗位高度呈下降趋势,但统计上差异不显著。单株叶片数则显著减少,平均每轮减少0.49和0.35片。多点联合方差分析表明,籽粒产量和叶片数表现出显著的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这可能与各轮群体对光周期敏感性的差异有关。
关键词
玉米
混合选择
外来种质
相关响应
产量
Keywords
Maize
Mass selection
Exotic germplasm
Correlated responses
Grain yield
Harvest index
分类号
S513.03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磁场处理玉米种子的生物学效应研究
被引量:
9
6
作者
徐安起
王庆成
刘开昌
高春新
机构
山东
大学
山东省农科院玉米研究所
山东省
农科院
科技情报
研究所
出处
《山东农业科学》
2000年第6期16-17,共2页
基金
山东省科委下达课题"磁处理农作物种子的生物效应研究"的部分内容
关键词
玉米
种子
磁场处理
生物学效应
分类号
S513.04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蝴蝶兰实生苗原球茎诱导研究
被引量:
21
7
作者
张秀清
王志武
王春英
刘玉敬
机构
山东省农科院玉米研究所
出处
《莱阳农学院学报》
1995年第1期44-46,共3页
文摘
利用两个蝴蝶兰(Phalaenopeissp.)品种的实生苗根尖、茎尖、生长点外围组织以及幼叶为外植体诱导类原球茎状球体(Protocorn-likebody,简称原球茎)。各供试外植体的诱导均获成功,最适于叶片原球茎产生的培养基为MS+6-BA3.0(mg/L);适于根尖,茎央及其外围组织诱导的激素浓度为6-BAO.5(mg/L)。未切割的幼叶获得了90%的高诱导率。
关键词
蝴蝶兰
育种
实生苗
原球茎
诱导
Keywords
orchid(phalaenopsis sp.)
seedling
protocorn-like body
分类号
S682.310.3 [农业科学—观赏园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就改进当前玉米育种方法的几点建议--增加选择压力,提高育种效率
被引量:
1
8
作者
刘强
刘铁山
董瑞
何春梅
张成华
高新学
张秀清
王春英
汪黎明
机构
山东省农科院玉米研究所
出处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95-96,共2页
基金
山东省良种产业化育种项目[鲁农种良字(2009)5号]
文摘
根据我国目前大田生产需要,就改进当前玉米育种方法问题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建议在选育过程中除继续采用密度这一选择压力外,还应人为增加多重选择压力,诸如水分亏缺、超量施肥、病虫草害以及粗放式种植管理等,以期选育出丰产性与抗逆性协调统一的高产优质玉米新品种。此外,文中还对增加选择压力后应重点解决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玉米
多重选择压力
育种方法
分类号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玉米花粉植株的生育特性及其栽培管理
被引量:
1
9
作者
徐庆玉
张秀清
机构
山东省农科院玉米研究所
出处
《作物学报》
CAS
1981年第3期165-170,共6页
文摘
玉米花粉植株的育成,为单倍体育种提供了可能。但移栽成活率低,结实株数少,影响了在育种实践中的应用。我们研究了花粉植株的生理特性,并通过调节激素,改善相应的栽培管理措施,创造最适的生育条件培育壮苗,结果移栽成活率大幅度提高。在生育期间保持18~32℃,增加光照时间和强度,结实株数有了明显的增加。
关键词
花粉植株
生理特性
花粉株
玉米
雌雄穗
生育特性
栽培管理
分类号
S5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玉米自交系及杂交种抗青枯病鉴定
被引量:
3
10
作者
王奎生
王殿昌
韩志景
徐作珽
孙传宏
李林
张传模
机构
山东省农科院玉米研究所
山东省
农科院
植保
研究所
出处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468-472,共5页
基金
国家七.五玉米育种攻关(75-02-03-03)项目
文摘
1986—1989年采用自然鉴定和人工土壤接种鉴定的方法,对602份玉米材料的青枯病抗性进行了鉴定。人工接种鉴定397份,其中204份材料表现抗病。在正常年份,人工接种鉴定效果明显好于自然鉴定,但在重病区或青枯病流行年份,在尚未具备人工接种条件时,利用自然发病作为选育抗病材料仍有一定效果。玉米苗期接种青枯病重于成株期接种,青枯病对玉米的危害主要降低了玉米的百粒重,造成玉米减产;对玉米籽粒营养成分影响不大。
关键词
玉米
青枯病
抗病性
杂种
自交系
Keywords
Corn
Basal stalk rot
Test for resistance
Nutrient components of the kernel
分类号
S513.034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美国伊利诺斯州高蛋白玉米品系及其利用
被引量:
2
11
作者
汪黎明
贾世锋
郭庆法
刘治先
许金芳
机构
山东省农科院玉米研究所
出处
《作物品种资源》
1992年第2期43-43,共1页
文摘
玉米高蛋白品系(IHP)系美国伊利诺斯州农业试验站从原始玉米品种磨石白中,经过70代选择获得的,其蛋白质含量高达28%,是一般品种(约含蛋白质10%)的两倍多,因而是一份宝贵的高蛋白资源。美国、苏联等国已开始对它进行研究和利用。
关键词
玉米
品种
蛋白
美国
分类号
S513.0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玉米自交系的混杂退化与防杂保纯措施
被引量:
2
12
作者
曹冰
张海艳
李玉全
机构
山东省农科院玉米研究所
山东
农业大学农学院
出处
《种子科技》
2002年第6期352-353,共2页
关键词
玉米
自交系
混杂退化
防杂保纯措施
分类号
S513.038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玉米系列新品种
13
作者
张成华
刘铁山
高新学
叶金才
刘全涛
机构
山东省
泰安市农星种业有限公司和
山东省农科院玉米研究所
出处
《中国农村科技》
2003年第11期20-22,共3页
文摘
辽单37号 辽宁省农科院玉米所以辽2235为母本,外引系丹340为父本杂交选育出的高产、优质、多抗玉米新品种,2001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属国内先进水平。 该品种属黄色半马齿型晚熟品种,幼苗叶鞘紫色,在沈阳生育期130天,株高283厘米,穗位118厘米,果穗长筒型,穗长21厘米左右。
关键词
玉米
辽单37号品种
辽单24号品种
泰玉7号品种
泰玉2号品种
选育
特征特性
产量表现
栽培要点
分类号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产优质玉米——鲁玉13号
14
作者
刘治先
贾世锋
郭庆法
汪黎明
许金芳
机构
山东省农科院玉米研究所
出处
《河北农业科技》
1993年第10期13-13,共1页
文摘
鲁玉13号,原名鲁单203,是山东省农科院玉米研究所用优质蛋白自交系中系091做母本、自选自交系齐205做父本配制而成。1993年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审定并定名。同年获得了山东省第二届农业博览会一等奖。一、产量表现: 鲁玉13号在中水肥条件下一般亩产550公斤,在高水肥条件下可达850公斤。1988—1989年在济南春、夏播4次品比试验中。
关键词
玉米
品种
栽培
分类号
S513.04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几个鲜食糯玉米新品种
15
作者
潘月胜
刘玉敏
汪黎明
机构
山东省农科院玉米研究所
出处
《农业知识》
2001年第11期19-19,共1页
文摘
山东省农科院玉米研究所育成了一批优良糯玉米新品种。这些品种高产、优质,风味独特,可作为特色蔬菜或果穗鲜食,也是农民群众种玉米致富的首选品种。
关键词
鲜食糯玉米
玉米研究所
出子率
半硬粒型
白糯
长筒形
特色蔬菜
大田玉米
产量性状
种植密度
分类号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美国玉米经济的发展战略
16
作者
刘治先
机构
山东省农科院玉米研究所
出处
《种业导报(麦类文摘)》
2005年第5期37-,共1页
文摘
美国是玉米生产大国,其玉米的经济实力最强、技术最先进.美国为了维护其在世界玉米经济中的先进地位,初步拟定了玉米工业的发展前景和策略.
关键词
玉米工业
美国玉米
发展战略
玉米面积
发展前景
优良玉米
玉米育种
优质蛋白玉米
种质基础
玉米加工
分类号
F371.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美国玉米经济的发展战略
17
作者
刘治先
机构
山东省农科院玉米研究所
出处
《农村科技》
2004年第12期47-47,共1页
文摘
美国是玉米生产大国,其玉米的经济实力最强、技术最先进。美国为了维护其在世界玉米经济中的先进地位,初步拟定了玉米工业的发展前景和策略。
关键词
美国
玉米经济
发展战略
遗传育种
知识产权保护
分类号
F371.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玉米器官中的游离脯氨酸含量测定
18
作者
罗瑶年
高学曾
刘玉敬
许全芳
机构
山东省农科院玉米研究所
出处
《莱阳农学院学报》
1992年第3期220-221,共2页
文摘
经过对玉米地上器官中脯氨酸含量测定表明,不同器官和同一器官的不同部位和发育时期不同,游离脯氨酸的含量不同。生殖器官中脯氨酸含量比营养器官高,营养器官中以叶片中含量最高;叶片、叶鞘、茎中含量都以植株上部位的最高。
关键词
玉米
器官
脯氨酸
分析
分类号
S513.0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产夏玉米养分吸收分配规律的研究
19
作者
王庆成
张军
牛玉贞
徐庆章
王忠孝
机构
山东省农科院玉米研究所
出处
《土壤肥料》
CSCD
1993年第3期23-27,共5页
文摘
用紧凑型玉米单交种掖单4号,研究分析了亩产793kg产量水平下氮、磷、钾、钙、镁、铁、锰、锌、铜等9种元素的积累分配规律。结果表明:玉米植株中氮、磷、钾积累速度为双峰曲线。每生产百公斤籽粒需吸收氮2.67kg,磷0.40kg,钾1.64kg,钙0.20kg,镁0.42kg,铁25g,锰3.43g,锌3.76g,铜1.25g;全生育期植株地上部9种元素的分配比例以叶子、籽粒中最多,茎秆中次之,雌穗中最少。叶子中含铁、锰、铜较多,茎秆中钾较多,大部分钙、镁分布在营养器官中,而锌在籽粒中最多。
关键词
玉米
养分
积累
分配
微量元素
分类号
S513.01 [农业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议我国甜玉米育种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
2
20
作者
丁一
机构
山东省农科院玉米研究所
出处
《农业与技术》
2013年第11期109-109,共1页
文摘
我国甜玉米育种已开始多年,但是一直没有取得重大的进展。本文在对甜玉米育种的选育方法等的阐述上,提出了我国甜玉米育种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甜玉米
育种
对策
分类号
S513.033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山东省玉米种质资源的研究与利用
刘治先
张树娥
王桂林
《作物品种资源》
199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山东省的优异玉米种质资源
王桂林
张树娥
崔良国
王奎生
王长明
《作物品种资源》
1992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山东省玉米主要育成推广杂交种系谱分析
刘治先
《作物品种资源》
1991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山东省玉米品种资源品种类型特点及生态区划
王桂林
张树娥
朱蕴中
崔良国
《作物品种资源》
199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对两个亚热带优质蛋白玉米群体的适应性混合选择研究 Ⅱ.相关响应
张世煌
石德权
徐家舜
康继伟
汪黎明
杨引福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
2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磁场处理玉米种子的生物学效应研究
徐安起
王庆成
刘开昌
高春新
《山东农业科学》
2000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蝴蝶兰实生苗原球茎诱导研究
张秀清
王志武
王春英
刘玉敬
《莱阳农学院学报》
1995
2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就改进当前玉米育种方法的几点建议--增加选择压力,提高育种效率
刘强
刘铁山
董瑞
何春梅
张成华
高新学
张秀清
王春英
汪黎明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1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玉米花粉植株的生育特性及其栽培管理
徐庆玉
张秀清
《作物学报》
CAS
198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玉米自交系及杂交种抗青枯病鉴定
王奎生
王殿昌
韩志景
徐作珽
孙传宏
李林
张传模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美国伊利诺斯州高蛋白玉米品系及其利用
汪黎明
贾世锋
郭庆法
刘治先
许金芳
《作物品种资源》
199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玉米自交系的混杂退化与防杂保纯措施
曹冰
张海艳
李玉全
《种子科技》
200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玉米系列新品种
张成华
刘铁山
高新学
叶金才
刘全涛
《中国农村科技》
200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高产优质玉米——鲁玉13号
刘治先
贾世锋
郭庆法
汪黎明
许金芳
《河北农业科技》
199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几个鲜食糯玉米新品种
潘月胜
刘玉敏
汪黎明
《农业知识》
200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美国玉米经济的发展战略
刘治先
《种业导报(麦类文摘)》
200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美国玉米经济的发展战略
刘治先
《农村科技》
200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玉米器官中的游离脯氨酸含量测定
罗瑶年
高学曾
刘玉敬
许全芳
《莱阳农学院学报》
199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高产夏玉米养分吸收分配规律的研究
王庆成
张军
牛玉贞
徐庆章
王忠孝
《土壤肥料》
CSCD
199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浅议我国甜玉米育种现状及对策
丁一
《农业与技术》
201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