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盐碱地改良与利用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于功霞 李迎 +1 位作者 刘宏元 齐高相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5年第7期96-103,共8页
盐碱地是我国重要的后备土地资源,其合理开发利用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盐碱地地理分布、土壤类型与成因特征,将我国盐碱地划分为三类,系统梳理了相应的工程、农艺、化学与生物治理技术路径。同时,总结... 盐碱地是我国重要的后备土地资源,其合理开发利用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盐碱地地理分布、土壤类型与成因特征,将我国盐碱地划分为三类,系统梳理了相应的工程、农艺、化学与生物治理技术路径。同时,总结了典型盐碱地作物的耐盐机制、栽培模式及代表性耐盐品种特性,强调了跨区域协同治理与因地制宜技术集成的重要性。最后,提出未来盐碱地治理应向区域精准化、技术集成化与智能管理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碱地 耐盐作物 治理技术 生物改良 农业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胁迫下玉米高产稳产育种研究进展与展望
2
作者 杨坤 付春香 +4 位作者 李俊芳 张保帅 苏小兵 刘宏元 齐高相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5年第9期100-108,共9页
全球气候变化正加剧高温、干旱和极端天气等不利环境胁迫,严重影响玉米生产的稳定性和持续性。为应对气候胁迫带来的多重挑战,实现玉米高产与稳产育种目标,系统梳理了玉米在光能利用效率、生育期调控、抗逆性状改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解... 全球气候变化正加剧高温、干旱和极端天气等不利环境胁迫,严重影响玉米生产的稳定性和持续性。为应对气候胁迫带来的多重挑战,实现玉米高产与稳产育种目标,系统梳理了玉米在光能利用效率、生育期调控、抗逆性状改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解析了玉米抗逆品系在胁迫下的高产适应机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当前玉米育种的策略,强调利用基因组编辑、智能表型分析、合成生物学与远缘杂交等前沿技术,实现气候胁迫下促进玉米高产稳产。进一步指出,构建“精准设计-表型识别-田间验证”一体化育种平台,是实现多胁迫适应性突破与产量稳定提升的关键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气候胁迫 稳产性 抗逆育种 育种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浓度铵态氮对杂交浮萍生长及其富集锌效应的影响
3
作者 张燕 颜越 +7 位作者 董红云 王娜娜 齐高相 李英 刘宏元 王艳君 李新华 王艳芹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0-110,共11页
作为可再生能源的优质原料,浮萍植物培养及其修复污水能力是目前的研究热点。本试验以杂交浮萍(Lemna minor与Lemna turionifera杂交)为供试材料,设置两个Zn浓度(3.0、6.0 mg·L^(-1))和3个NH+4-N浓度(0、21.5、43.0 mg·L^(-1)... 作为可再生能源的优质原料,浮萍植物培养及其修复污水能力是目前的研究热点。本试验以杂交浮萍(Lemna minor与Lemna turionifera杂交)为供试材料,设置两个Zn浓度(3.0、6.0 mg·L^(-1))和3个NH+4-N浓度(0、21.5、43.0 mg·L^(-1))组成6个处理,研究氮源充足的条件下不同浓度铵态氮(NH^(+)_(4)-N)对浮萍生长及其富集锌(Zn)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浓度Zn存在条件下,未添加NH^(+)_(4)-N的处理组浮萍生长受到限制却能有效富集Zn,而添加NH+4-N的处理组促进了杂交浮萍的生长但减弱了其富集Zn的能力。NH^(+)_(4)-N存在条件下,3.0 mg·L^(-1)Zn处理组浮萍的最大相对生长率为(0.246±0.015)d^(-1),6.0 mg·L^(-1)Zn处理组为(0.194±0.012)d^(-1),其中在未添加NH^(+)_(4)-N的6.0 mg·L^(-1)Zn处理组中,浮萍富集Zn的单位富集量最大,为(8.458±0.444)mg·g^(-1),其余处理组浮萍富集的Zn量均减少。能谱扫描电镜分析(SEM-EDX)进一步佐证了添加NH^(+)_(4)-N对浮萍生长和富集Zn能力的影响。本研究结果说明,在氮源充足的条件下,NH^(+)_(4)-N能缓解Zn对杂交浮萍生长的损害,但抑制其富集Zn的能力。因此,在氮源充足的条件下,杂交浮萍能有效富集Zn,而添加NH^(+)_(4)-N显著影响杂交浮萍富集Zn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萍 植物修复 锌富集 铵态氮 相对生长率 富集系数 耐受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