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熊蜂行为特性与授粉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
作者 黄训兵 李辉 +5 位作者 代晓彦 吴光安 周浩 陈浩 郑礼 翟一凡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30-137,共8页
熊蜂作为重要的授粉昆虫,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愈加广泛。熊蜂行为特性研究能够为其授粉应用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本文重点介绍了熊蜂的行为特性,主要包括熊蜂的级型分化与生活史、营巢与繁殖、食物采集和信息传递等行为,并探讨了影响熊... 熊蜂作为重要的授粉昆虫,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愈加广泛。熊蜂行为特性研究能够为其授粉应用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本文重点介绍了熊蜂的行为特性,主要包括熊蜂的级型分化与生活史、营巢与繁殖、食物采集和信息传递等行为,并探讨了影响熊蜂授粉应用的因素及对策,以期加深农业生产者对熊蜂行为习性和授粉应用的了解和掌握,为熊蜂授粉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应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熊蜂 行为特性 授粉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熊蜂在北方冬季温室番茄上的授粉行为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黄训兵 李辉 +6 位作者 陈广艳 代晓彦 翟一凡 郑礼 陈浩 朱佩群 丁加刚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1-116,共6页
为明确地熊蜂在我国北方冬季温室不同番茄品种上的授粉行为特性,本研究观察并分析了地熊蜂在硬果型、口感型和樱桃番茄上的授粉行为。结果表明,冬季番茄温室中地熊蜂出巢访花主要集中在温度较高的10∶00—13∶00;地熊蜂在樱桃番茄温室... 为明确地熊蜂在我国北方冬季温室不同番茄品种上的授粉行为特性,本研究观察并分析了地熊蜂在硬果型、口感型和樱桃番茄上的授粉行为。结果表明,冬季番茄温室中地熊蜂出巢访花主要集中在温度较高的10∶00—13∶00;地熊蜂在樱桃番茄温室中的最高出巢数量为9只,单蜂出巢活动时间为20.61min,单花有效访问时间为6.26s,访花间隔时间为5.25s,均明显低于其余两个番茄品种,但单蜂有效访花数(9.3朵/min)高于其余两个番茄品种。由此可见,地熊蜂授粉行为受番茄品种的影响有所差异,樱桃番茄生产更适合采用地熊蜂授粉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熊蜂 番茄 温室 授粉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熊蜂和意大利蜜蜂为设施蓝莓授粉效果比较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吴光安 尹园园 +4 位作者 陈浩 周浩 于毅 郑礼 翟一凡 《中国蜂业》 2019年第9期68-70,共3页
通过对设施蓝莓应用蜜蜂授粉和熊蜂授粉2种不同授粉方式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熊蜂授粉的蓝莓坐果率为75.38±0.67%,比蜜蜂授粉增加了25.50%;熊蜂授粉的蓝莓平均单果重为2.25±0.02g,比蜜蜂授粉增加了23.63%;熊蜂授粉的蓝莓每株... 通过对设施蓝莓应用蜜蜂授粉和熊蜂授粉2种不同授粉方式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熊蜂授粉的蓝莓坐果率为75.38±0.67%,比蜜蜂授粉增加了25.50%;熊蜂授粉的蓝莓平均单果重为2.25±0.02g,比蜜蜂授粉增加了23.63%;熊蜂授粉的蓝莓每株产量为5182.2±76.5g,比蜜蜂授粉增加了7.1%;熊蜂授粉和蜜蜂授粉的蓝莓几种营养物质含量无显著差异。说明利用熊蜂和蜜蜂均可为设施蓝莓授粉,不仅能够促进坐果,提高产量,而且节省劳动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熊蜂 意大利蜜蜂 授粉 设施蓝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蚜瘿蚊捕食能力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林清彩 翟一凡 +4 位作者 陈浩 尹园园 孙猛 于毅 郑礼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71-175,共5页
食蚜瘿蚊Aphidoletes aphidimyza(Rondani)是多种蚜虫的重要天敌,在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应用潜力。为研究食蚜瘿蚊幼虫对玉米蚜Rhopalosiphum maidis(Fitch)的搜寻和控害潜能及饥饿胁迫对其捕食行为的影响,在室内条件下研究了食蚜瘿蚊... 食蚜瘿蚊Aphidoletes aphidimyza(Rondani)是多种蚜虫的重要天敌,在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应用潜力。为研究食蚜瘿蚊幼虫对玉米蚜Rhopalosiphum maidis(Fitch)的搜寻和控害潜能及饥饿胁迫对其捕食行为的影响,在室内条件下研究了食蚜瘿蚊各龄期幼虫对玉米蚜的捕食量;3龄幼虫饥饿24 h后的捕食速度;各龄幼虫饥饿12 h后的爬行能力;各龄幼虫耐饥饿能力及3龄幼虫不同饥饿程度下的捕食功能反应。结果表明,食蚜瘿蚊3龄幼虫的捕食量最大,总共19.21头;2和3龄幼虫的爬行速度较快,田间觅食能力较强。不同饥饿程度的食蚜瘿蚊3龄幼虫对玉米蚜的捕食功能反应拟合HollingⅡ型功能反应模型,其捕食量均随蚜虫密度的增加而上升。综上所述,食蚜瘿蚊2龄末3龄初的幼虫具有较强的捕食和耐饥饿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蚜瘿蚊 玉米蚜 捕食能力 耐饥饿能力 功能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熊蜂和意大利蜜蜂授粉对设施樱桃落花落果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9
5
作者 周浩 翟一凡 +5 位作者 邵莒南 吴光安 陈浩 门兴元 于毅 郑礼 《山东农业科学》 2017年第8期107-110,共4页
利用地熊蜂(Bombus terrestris)和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 L.)为设施樱桃(Cerasus pseudocerasus)授粉,观察两种蜂授粉后对果树的落花落果率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地熊蜂授粉的红灯、大紫和红蜜3个樱桃品种落花率分别为31.5%、... 利用地熊蜂(Bombus terrestris)和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 L.)为设施樱桃(Cerasus pseudocerasus)授粉,观察两种蜂授粉后对果树的落花落果率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地熊蜂授粉的红灯、大紫和红蜜3个樱桃品种落花率分别为31.5%、31.0%和29.2%,均显著低于意大利蜜蜂授粉处理;红灯和红蜜第一次落果率分别为3.1%和3.9%,显著低于意大利蜜蜂授粉;大紫第一次落果率为3.1%,低于意大利蜜蜂授粉,但差异不显著;地熊蜂授粉的红灯、大紫和红蜜的坐果率分别为58.8%、59.8%和57.1%,均显著高于意大利蜜蜂处理。另外,经过地熊蜂授粉的樱桃单果重分别为10.3、8.8 g和7.1 g,糖酸比分别为26.7%、24.5%和30.5%,也均显著高于意大利蜜蜂授粉处理。以上结果表明地熊蜂授粉不仅可以提高设施樱桃的授粉受精率,还可以改善果实风味,提升果实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樱桃 地熊蜂 意大利蜜蜂 落花落果率 果实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条形码技术在小花蝽属昆虫分类鉴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6
作者 胡泽章 孙猛 +5 位作者 吕兵 段敏 翟一凡 陈浩 郑礼 于毅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87-495,共9页
本研究利用DNA条形码技术对13种小花蝽属Orius Wolff昆虫进行了鉴定,进行了59条COI基因序列碱基组成及种内、种间遗传距离的分析,采用邻接法、最大简约法、贝叶斯推论法构建了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小花蝽属昆虫COI基因序列碱基组成与... 本研究利用DNA条形码技术对13种小花蝽属Orius Wolff昆虫进行了鉴定,进行了59条COI基因序列碱基组成及种内、种间遗传距离的分析,采用邻接法、最大简约法、贝叶斯推论法构建了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小花蝽属昆虫COI基因序列碱基组成与典型的昆虫线粒体DNA一致,A+T平均含量(66.4%)明显高于G+C含量,密码子的第3位A+T含量高达90.7%,碱基替换多为同义替换;13种小花蝽种内平均遗传距离为0.008,种间平均遗传距离为0.128,种内、种间遗传距离没有重叠区域。3种方法构建的系统发育树的聚类分析与形态学鉴定结果基本一致,除微小花蝽Orius minutus(Linnaeus)可能存在隐存种现象外,其他同一种群的不同个体单独聚为一支。利用DNA条形码技术对小花蝽属昆虫进行物种快速分子鉴定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花蝽属 DNA条形码技术 COI基因 遗传距离 系统发育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熊蜂为设施南瓜授粉可行性初探 被引量:1
7
作者 吴光安 翟一凡 +6 位作者 周浩 尹园园 陈浩 门兴元 戴争 于毅 郑礼 《山东农业科学》 2017年第9期128-130,134,共4页
为明确地熊蜂为设施南瓜授粉的可行性,通过对设施南瓜应用人工对花、激素点花和地熊蜂授粉3种不同授粉方式,比较授粉效果。结果表明:地熊蜂授粉的南瓜坐果率为91.11%,比人工对花和激素点花分别增加5.54%和40.65%;地熊蜂授粉的平均单果重... 为明确地熊蜂为设施南瓜授粉的可行性,通过对设施南瓜应用人工对花、激素点花和地熊蜂授粉3种不同授粉方式,比较授粉效果。结果表明:地熊蜂授粉的南瓜坐果率为91.11%,比人工对花和激素点花分别增加5.54%和40.65%;地熊蜂授粉的平均单果重为1.49 kg,比人工对花和激素点花分别增加8.76%和43.27%;此外,地熊蜂授粉不需要劳动力成本,相较于人工对花和激素点花平均每天可分别节约劳动时间1.06 h和0.74 h。说明利用地熊蜂为设施南瓜授粉,不仅能够促进坐果,提高产量,而且节省劳动成本,可以作为一项新技术在设施南瓜种植上试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熊蜂 设施南瓜 授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亚小花蝽触角的扫描电镜观察 被引量:12
8
作者 孙猛 胡泽章 +4 位作者 吕兵 翟一凡 陈浩 于毅 郑礼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76-182,共7页
东亚小花蝽Orius sauteri(Poppius)是我国北方小型农林害虫的重要捕食性天敌昆虫,在天敌昆虫生产及防治害虫应用上具有较大价值。为了深入了解其化学感受系统,揭示东亚小花蝽的捕食行为机制,有必要对其触角结构及感器进行超微结构分析... 东亚小花蝽Orius sauteri(Poppius)是我国北方小型农林害虫的重要捕食性天敌昆虫,在天敌昆虫生产及防治害虫应用上具有较大价值。为了深入了解其化学感受系统,揭示东亚小花蝽的捕食行为机制,有必要对其触角结构及感器进行超微结构分析。本研究应用扫描电镜技术观察了东亚小花蝽1~5龄若虫及雌、雄成虫触角的结构和感器的类型、分布及超微结构。结果表明,东亚小花蝽1~5龄若虫及雌、雄成虫触角均为线状,分为柄节、梗节和鞭节(2亚节),随着东亚小花蝽生长发育,触角总长度及各节长度均显著增加,各节直径的增加不显著。东亚小花蝽触角上有5种感器,分别为毛形感器、刺形感器、锥形感器、具弯钩形感器和钟形感器,其中毛形感器和刺形感器各有2种亚型,钟形感器仅在1龄若虫触角上存在,2~5龄若虫及成虫触角上该感器退化消失。雄成虫触角感器数量明显多于雌成虫,若虫感器数量比成虫少。不同类型的感器在触角各节上的数量与分布各不相同。东亚小花蝽触角大小和感器的种类及数量随生长发育而变化,成虫触角感器存在性二型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小花蝽 触角 感器 扫描电镜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种温室设施常用杀虫剂对地熊蜂的毒力测定 被引量:9
9
作者 周浩 翟一凡 +5 位作者 胡泽章 吴光安 邵莒南 代小彦 于毅 郑礼 《山东农业科学》 2016年第2期98-100,共3页
以地熊蜂工蜂为试材,参照《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测定7种温室设施常用杀虫剂对地熊蜂的毒力,并对其进行风险性评价。结果表明,烯啶虫胺和吡虫啉对地熊蜂的LD(50)值分别为0.030mg/L和0.223 mg/L,均为高毒;苦参碱和吡蚜酮对地... 以地熊蜂工蜂为试材,参照《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测定7种温室设施常用杀虫剂对地熊蜂的毒力,并对其进行风险性评价。结果表明,烯啶虫胺和吡虫啉对地熊蜂的LD(50)值分别为0.030mg/L和0.223 mg/L,均为高毒;苦参碱和吡蚜酮对地熊蜂的LD_(50)分别为7.721 mg/L和8.376 mg/L,均为中毒;啶虫脒、螺虫乙酯和氟苯虫酰胺对地熊蜂的LD_(50)≥31.371 mg/L,均表现为低毒,其中氟苯虫酰胺的毒性最低。因此,在设施作物上使用地熊蜂授粉时,建议禁用烯啶虫胺和吡虫啉,且在施用苦参碱和吡蚜酮或啶虫脒、螺虫乙酯和氟苯虫酰胺时,可将地熊蜂分别搬出温室3天或1天,来减少农药对地熊蜂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熊蜂 温室设施 杀虫剂 毒力 安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种设施蔬菜常用杀虫剂对东亚小花蝽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吕兵 孙猛 +3 位作者 翟一凡 陈浩 郑礼 于毅 《山东农业科学》 2018年第7期143-144,148,共3页
为明确10种设施蔬菜常用杀虫剂对东亚小花蝽(Orius sauteri)的影响,室内测定了在推荐使用浓度下对东亚小花蝽的毒力。结果表明,除60 g/L乙基多杀菌素SE对东亚小花蝽的致死率(32.00%)较低外,其余9种常见杀虫剂对东亚小花蝽的致死率均在64... 为明确10种设施蔬菜常用杀虫剂对东亚小花蝽(Orius sauteri)的影响,室内测定了在推荐使用浓度下对东亚小花蝽的毒力。结果表明,除60 g/L乙基多杀菌素SE对东亚小花蝽的致死率(32.00%)较低外,其余9种常见杀虫剂对东亚小花蝽的致死率均在64.00%以上。因此在害虫综合治理中应尽量选用对东亚小花蝽相对安全的乙基多杀菌素,以起到保护天敌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小花蝽 常见杀虫剂 死亡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