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鸡包涵体肝炎鉴别诊断方法的建立及其应用
1
作者 路晓 韩易航 +4 位作者 张帆 赵凌云 刘丽萍 宋敏训 于可响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9-74,共6页
鸡包涵体肝炎主要由Ⅰ群禽腺病毒血清8a型(FAdV-8a)、8b型(FAdV-8b)和11型(FAdV-11)病毒引起,这3种血清型在临床上无法区分,因此有必要建立一种鉴别诊断方法。根据这3种血清型病毒的基因组设计了3对特异性引物,将这些引物放在同一反应... 鸡包涵体肝炎主要由Ⅰ群禽腺病毒血清8a型(FAdV-8a)、8b型(FAdV-8b)和11型(FAdV-11)病毒引起,这3种血清型在临床上无法区分,因此有必要建立一种鉴别诊断方法。根据这3种血清型病毒的基因组设计了3对特异性引物,将这些引物放在同一反应体系中,通过优化条件建立了多重PCR鉴别方法。结果显示,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能快速区分鸡包涵体肝炎中血清8a型、8b型和11型病毒的感染或是上述病毒的混合感染。该方法在临床上进行了初步应用,与经典的病毒分离方法相比,FAdV-8a、FAdV-8b和FAdV-11的符合率分别为100%、98%和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包涵体肝炎 多重PCR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株鸭坦布苏病毒人工感染雏鸭的病理学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王友令 袁小远 +6 位作者 杨金兴 于可响 徐怀英 张玉霞 艾武 秦卓明 李玉峰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6-70,共5页
7日龄雏鸭经肌肉接种坦布苏病毒BZ株1周后,发病率100%,死亡率为80%。接种鸭全身多数器官出现充血、出血、坏死等症状,病理学变化主要表现在肝实质严重变性、坏死;脾淋巴细胞局部减少;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肺淤血,内有大量细胞渗出;胰腺... 7日龄雏鸭经肌肉接种坦布苏病毒BZ株1周后,发病率100%,死亡率为80%。接种鸭全身多数器官出现充血、出血、坏死等症状,病理学变化主要表现在肝实质严重变性、坏死;脾淋巴细胞局部减少;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肺淤血,内有大量细胞渗出;胰腺中可见凝固性坏死灶;大脑软脑膜充血、水肿,小脑脑膜上炎性细胞浸润。鸭接种该病毒后,攻毒组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谷氨酰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水平和血清尿酸的浓度较对照组明显升高。结果表明:坦布苏病毒BZ株可造成全身多器官的病理性损伤以及主要血液生化指标的显著变化,这可能是该病毒致病性的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坦布苏病毒 病理学研究 血清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起鸭甲肝病毒1型和3型混合感染的研究报道 被引量:1
3
作者 孙晓军 任建亭 +2 位作者 刘金凤 杨胜富 马秀丽 《家禽科学》 2014年第7期15-18,共4页
自山东省某疑似鸭肝炎发病鸭肝脏中分离到两株病毒,命名为TA1和TA2,分离毒分别回归3日龄雏鸭,可复制出鸭肝炎的典型症状和病理变化。利用鸭甲肝病毒1型(DHAV-1)和3型(DHAV-3)特异性引物进行RT-PCR扩增,结果为阳性,经测序证实为DHAV-1和D... 自山东省某疑似鸭肝炎发病鸭肝脏中分离到两株病毒,命名为TA1和TA2,分离毒分别回归3日龄雏鸭,可复制出鸭肝炎的典型症状和病理变化。利用鸭甲肝病毒1型(DHAV-1)和3型(DHAV-3)特异性引物进行RT-PCR扩增,结果为阳性,经测序证实为DHAV-1和DHAV-3。分别扩增分离毒的VP1基因,经序列测定及遗传进化关系分析发现,分离毒TA1和DHAV-3毒株之间有较高的核苷酸序列相似性,与DHAV-3遗传距离最近,属于基因C型;分离毒TA2和DHAV-1毒株之间有较高的核苷酸序列相似性,与DHAV-1的遗传距离最近,属基因A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甲肝病毒1型 鸭甲肝病毒3型 分离 混合感染 DHAV-1 DHAV-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鸭呼肠孤病毒RT-LAMP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3
4
作者 于可响 马秀丽 +4 位作者 韩宏宇 刘存霞 李玉峰 黄兵 宋敏训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71-75,共5页
建立适于基层实验室快速检测新型鸭呼肠孤病毒(Novel duck reovirus,NDRV)的一步反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RT-LAMP)方法。基于新型鸭呼肠孤病毒S3基因的6个保守区域设计了4条LAMP引物,利用Bst DNA聚合酶在63℃恒温保持45 min即可完成反转... 建立适于基层实验室快速检测新型鸭呼肠孤病毒(Novel duck reovirus,NDRV)的一步反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RT-LAMP)方法。基于新型鸭呼肠孤病毒S3基因的6个保守区域设计了4条LAMP引物,利用Bst DNA聚合酶在63℃恒温保持45 min即可完成反转录和扩增反应,由此建立了RT-LAMP检测方法。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除NDRV外对其他6种常见鸭病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该方法对病毒RNA的最低检出量为0.1 pg,是常规RT-PCR方法的100倍。临床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与病毒分离鉴定方法的符合率为98%,而且对仪器的要求低,适于基层实验室和现场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鸭呼肠孤病毒 S3基因 一步反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肉鸡呼肠孤病毒变异株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5
5
作者 于可响 刘存霞 +7 位作者 宫晓 路晓 胡峰 郭效珍 马秀丽 李玉峰 黄兵 宋敏训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039-1047,共9页
旨在研究肉鸡呼肠孤病毒分离株致病与基因组变异情况。2017年从山东潍坊地区跗关节肿胀、出血严重商品肉鸡中收集病料,进行病毒分离,通过RT-PCR检测、电镜观察对病毒进行鉴定;将分离到的病毒回归商品肉鸡;设计18对引物对分离株全基因组... 旨在研究肉鸡呼肠孤病毒分离株致病与基因组变异情况。2017年从山东潍坊地区跗关节肿胀、出血严重商品肉鸡中收集病料,进行病毒分离,通过RT-PCR检测、电镜观察对病毒进行鉴定;将分离到的病毒回归商品肉鸡;设计18对引物对分离株全基因组扩增测序,并进行了遗传进化分析;将分离毒株与经典毒株S1133进行血清交叉中和试验。结果表明分离到一株禽呼肠孤病毒(命名为WF17),回归商品肉鸡能完全复制出临床症状,并能从试验鸡中重新分离到该病毒。该分离株基因组完全符合禽呼肠孤病毒基因组结构特点,主要抗原σC蛋白基因与台湾918株最接近,相似性为92.7%,与S1133株的相似性只有55.9%。WF17株与S1133株的抗原相关指数(R值)只有0.19。目前以S1133株为主的商品化疫苗无法对禽呼肠孤病毒变异株产生有效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呼肠孤病毒 σC蛋白 变异 致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韩国新型DHV的分离及RT-PCR鉴定 被引量:9
6
作者 马秀丽 赵立娜 +3 位作者 夏雪梅 吴静 林树乾 姜亦飞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96-598,共3页
从山东省某疑似鸭肝炎发病区分离到1株病毒JFX08,血清中和试验结果表明该分离毒与传统的Ⅰ型鸭肝炎病毒无交叉保护,分离毒回归3日龄雏鸭,可复制出鸭肝炎的典型症状和病理变化。根据已公布的韩国新型(基因C型)DHV的序列设计合成一对引... 从山东省某疑似鸭肝炎发病区分离到1株病毒JFX08,血清中和试验结果表明该分离毒与传统的Ⅰ型鸭肝炎病毒无交叉保护,分离毒回归3日龄雏鸭,可复制出鸭肝炎的典型症状和病理变化。根据已公布的韩国新型(基因C型)DHV的序列设计合成一对引物,进行RT-PCR扩增,得到大小约414 bp的目的条带;测序分析发现,分离毒与传统Ⅰ型DHV之间的相似性较低,而与韩国新型DHV之间的相似性高达93.2%~94.0%;进化分析结果表明,该分离毒与韩国新型DHV的遗传距离最近,属基因C型DH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DHV 分离 RT-PCR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株坦布苏病毒的分离鉴定及全基因组序列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胡峰 于可响 +4 位作者 马秀丽 黄兵 宋敏训 吴家强 李玉峰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39-145,共7页
2019年,从山东某地疑似坦布苏病毒(TMUV)感染的发病鸭和发病鹅组织病料中进行病毒分离,并通过RT-PCR、间接免疫荧光试验以及基因序列分析,确定分离到1株鸭源和1株鹅源TMUV,并命名为BZ0162和WS12101。将分离株全基因组进行PCR分段扩增、... 2019年,从山东某地疑似坦布苏病毒(TMUV)感染的发病鸭和发病鹅组织病料中进行病毒分离,并通过RT-PCR、间接免疫荧光试验以及基因序列分析,确定分离到1株鸭源和1株鹅源TMUV,并命名为BZ0162和WS12101。将分离株全基因组进行PCR分段扩增、测序,发现BZ0162和WS12101基因组全长包含10 991个核苷酸。全基因组核苷酸同源性比较结果显示,BZ0162和WS12101之间同源性是99.5%,与其他TMUV参考毒株同源性均大于95.7%。E蛋白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大于95.2%和98.0%。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BZ0162和WS12101与GenBank最新公布的CHN-JL中国株以及泰国株DK/TH/CU-1亲缘关系最近,处于同一进化分支上。分别成功分离到1株鸭源和1株鹅源坦布苏病毒,为进一步探究坦布苏病毒遗传变异及跨宿主传播机制提供了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坦布苏病毒 分离 全基因组 遗传进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C型鸭肝炎病毒VP1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其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被引量:3
8
作者 赵立娜 崔言顺 +4 位作者 任建亭 李建亮 黄兵 李玉峰 马秀丽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58-262,共5页
采用RT-PCR方法,扩增基因C型DHV JFX08株的VP1基因,与pMD18-T载体进行连接,构建新型DHVVP1基因克隆重组质粒。然后将VP1基因定向插入到pET-32a(+)表达载体中,筛选原核表达载体pET-32a-VP1,进行IPTG诱导表达。SDS-PAGE电泳分析表明,基因C... 采用RT-PCR方法,扩增基因C型DHV JFX08株的VP1基因,与pMD18-T载体进行连接,构建新型DHVVP1基因克隆重组质粒。然后将VP1基因定向插入到pET-32a(+)表达载体中,筛选原核表达载体pET-32a-VP1,进行IPTG诱导表达。SDS-PAGE电泳分析表明,基因C型DHV-VP1基因可在大肠杆菌中稳定高效的表达。Western-blot检测表明,表达产物可与基因C型DHV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将纯化的重组蛋白免疫4周龄SPF鸡,以纯化的VP1重组蛋白和基因C型DHV全病毒分别包板,制备的抗血清ELISA效价分别可达1∶25 600,1∶51 200,表明该重组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肝炎病毒 基因C型 VP1基因 克隆表达 多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甲肝病毒与新型呼肠孤病毒复合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5
9
作者 孙晓军 王晓艺 +3 位作者 韩宏宇 迟海华 杨宏禹 于可响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0-54,共5页
根据鸭甲肝病毒(Duck hepatitis A virus,DHAV)的3D基因序列和新型鸭呼肠孤病毒(Novel Duck reovirus,NDRV)的S3基因序列,分别设计了1对特异性引物,通过条件优化建立了鉴别DHAV和NDRV的复合RT-PCR方法。该方法对DHAV和NDRV的最低检出量... 根据鸭甲肝病毒(Duck hepatitis A virus,DHAV)的3D基因序列和新型鸭呼肠孤病毒(Novel Duck reovirus,NDRV)的S3基因序列,分别设计了1对特异性引物,通过条件优化建立了鉴别DHAV和NDRV的复合RT-PCR方法。该方法对DHAV和NDRV的最低检出量均为100 copies,而对番鸭呼肠孤病毒(Muscovy duck reovirus,MDRV)、鸭瘟病毒(Duck plague virus,DPV)、鸭坦布苏病毒(Duck Tembusu virus,DTMUV)和鸭副粘病毒(Duck paramyxo virus,NDV)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临床样品的检测结果显示,该方法是一种快速鉴别诊断DHAV和NDRV感染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甲肝病毒 新型鸭呼肠孤病毒 复合RT-PCR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见鹅呼吸道疾病的流行特点与防控措施 被引量:3
10
作者 于可响 张志良 +2 位作者 路晓 刘丽萍 黄兵 《家禽科学》 2021年第8期35-37,共3页
近几年,由于养鹅效益较好,养殖户积极性较高,我国养鹅业发展较快,但目前仍然存在养殖分散、设施简陋、管理水平低下等弊端,这使得鹅病不断发生、难以控制,特别是呼吸道疾病层出不穷,成为阻碍我国养鹅业发展的重要因素。1鹅禽流感1.1流... 近几年,由于养鹅效益较好,养殖户积极性较高,我国养鹅业发展较快,但目前仍然存在养殖分散、设施简陋、管理水平低下等弊端,这使得鹅病不断发生、难以控制,特别是呼吸道疾病层出不穷,成为阻碍我国养鹅业发展的重要因素。1鹅禽流感1.1流行特点该病由禽流感病毒感染所致,是一种高致死性传染病。不同品种、不同日龄的鹅群均有高度易感性,以育成期和产蛋高峰期发病居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疾病 产蛋高峰期 养鹅业 育成期 禽流感 鹅群 病毒感染 鹅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鸡传染性贫血病毒的分离鉴定及全基因组序列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胡峰 朱彤 +5 位作者 高月花 黄兵 宋敏训 刘丹丹 汪建华 李玉峰 《家禽科学》 2022年第5期15-19,共5页
利用MDCC-MSB1细胞系从某养鸡场疑似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hicken infectious anemia virus,CIAV)感染的发病鸡组织病料中进行病毒分离,并通过PCR、病毒基因序列测序分析,确定分离到一株鸡源CIAV,并命名为CZ16。将分离株全基因组进行PCR分... 利用MDCC-MSB1细胞系从某养鸡场疑似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hicken infectious anemia virus,CIAV)感染的发病鸡组织病料中进行病毒分离,并通过PCR、病毒基因序列测序分析,确定分离到一株鸡源CIAV,并命名为CZ16。将分离株全基因组进行PCR分段扩增、测序,结果显示分离株CZ16基因组序列全长为2 298 bp,VP1、VP2、VP3基因大小分别为1 350、651、366 bp,两端5’和3’非编码区长度分别为358 bp和117 bp。全基因组序列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CZ16与国内外已发表的36个CIAV毒株全基因组核苷酸同源性在95.6%~99.6%之间,与国内毒株GD-102关系最近,与澳大利亚毒株(U65414.1)关系最远。研究结果为鸡传染性贫血病病原学研究提供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贫血病毒 病毒分离 全基因组 进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例种鸭场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混感的临床诊治
12
作者 刘存霞 张华 +8 位作者 盛媛 刘丽萍 刘娜 田雪 路晓 吴静 刘玉山 王林 宋敏训 《家禽科学》 2020年第3期40-42,共3页
雏鸭沙门氏菌病是由沙门氏菌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流行性传染性疾病,具有很高的致死率。某种鸭场临床上出现雏鸭零星死亡,采食量下降,剖检可见浆膜炎、包心包肝、肝脏肿大出血、脾脏出血坏死,送检样品经细菌分离、镜检、PCR检测,鉴定为沙... 雏鸭沙门氏菌病是由沙门氏菌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流行性传染性疾病,具有很高的致死率。某种鸭场临床上出现雏鸭零星死亡,采食量下降,剖检可见浆膜炎、包心包肝、肝脏肿大出血、脾脏出血坏死,送检样品经细菌分离、镜检、PCR检测,鉴定为沙门氏菌、大肠杆菌混合感染,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联合使用头孢曲松钠、氟苯尼考治疗,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氏菌 大肠杆菌 混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乙型肝炎病毒(DHBV)的流行病学调查
13
作者 马秀丽 郑立运 +6 位作者 盛媛 刘娜 吴静 赵巧雅 高月花 刘丽萍 黄兵 《家禽科学》 2020年第4期48-51,共4页
根据DHBV的C基因参考序列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建立PCR检测方法。建立的PCR方法只能特异地检出DHBV,该方法最低检出模板量为146pg。用建立的PCR方法对2015~2018年不同地区的樱桃谷鸭血清进行检测,结果发现不同鸭群中乙型肝炎的感染率差异... 根据DHBV的C基因参考序列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建立PCR检测方法。建立的PCR方法只能特异地检出DHBV,该方法最低检出模板量为146pg。用建立的PCR方法对2015~2018年不同地区的樱桃谷鸭血清进行检测,结果发现不同鸭群中乙型肝炎的感染率差异较大,没有明显的时空分布规律。对2019年不同日龄和品种的鸭进行采样检测,结果发现樱桃谷肉鸭和麻鸭的自然感染率均较高,但不同日龄之间无明显规律。种鸭的自然感染率较低,且随着日龄的增大,感染率略有升高。鹅也可以感染鸭乙型肝炎病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乙型肝炎病毒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坦布苏病毒E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初步应用 被引量:7
14
作者 杨少艳 于可响 +4 位作者 王华 史玉颖 马秀丽 李建亮 崔言顺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82-786,共5页
利用PCR方法从鸭坦布苏病毒山东分离株(BZ株)扩增整个E基因,全长1 503 bp,克隆到pMD18-T载体中,然后将双酶切目的片段亚克隆入pET-28a(+)载体,构建出重组表达质粒PET28a-E。将PET28a-E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后,经IPTG诱导可表达出分子量... 利用PCR方法从鸭坦布苏病毒山东分离株(BZ株)扩增整个E基因,全长1 503 bp,克隆到pMD18-T载体中,然后将双酶切目的片段亚克隆入pET-28a(+)载体,构建出重组表达质粒PET28a-E。将PET28a-E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后,经IPTG诱导可表达出分子量约54.8 kD的蛋白,Western blotting试验呈阳性,表明E蛋白有很好的反应原性。以纯化的表达产物作为包被抗原,鸭坦布苏病毒血清为一抗,HRP标记的羊抗鸭IgG为二抗建立间接ELISA方法。采用该方法对80份送检鸭血清进行检测,并与中和试验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两者的符合率为95.0%,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坦布苏病毒 E基因 表达 间接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鹅源番鸭呼肠孤病毒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8
15
作者 路晓 杨晶晶 +5 位作者 丛雁方 王林 刘丽萍 高月花 亓丽红 于可响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34-138,共5页
近几年,鹅“白点病”频发。本研究从江苏沛县地区肝脏有坏死点的发病鹅中收集肝脏病料,进行病毒分离,通过RT-PCR检测、序列分析进行病毒鉴定,并回归雏鹅进行致病性试验。结果发现:该毒株在鹅胚上生长良好;回归鹅能完全复制出临床中肝脏... 近几年,鹅“白点病”频发。本研究从江苏沛县地区肝脏有坏死点的发病鹅中收集肝脏病料,进行病毒分离,通过RT-PCR检测、序列分析进行病毒鉴定,并回归雏鹅进行致病性试验。结果发现:该毒株在鹅胚上生长良好;回归鹅能完全复制出临床中肝脏出现坏死点的病变,并能从实验鹅中重新分离到该病毒;对其主要抗原基因σC进行测序比对和进化树分析发现,其与番鸭呼肠孤病毒基因序列的进化关系较近,同源性为89.6~98.9%。本研究证实了鹅“白点病”的病原为番鸭呼肠孤病毒,为该病的防控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鹅源 番鸭呼肠孤病毒 分离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木叶有效成分提取及在畜禽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董雯雯 张世栋 +2 位作者 王春玲 艾洪新 李峰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35-138,共4页
辣木属于多年生落叶乔木植物,是印度传统草药。辣木叶营养丰富,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菌、抗病毒等功能,被广泛用于医药、保健等。文章系统综述辣木叶营养成分、活性物质的化学组成成分、功能特性,为我国辣木叶的深入研究与开发提供参考... 辣木属于多年生落叶乔木植物,是印度传统草药。辣木叶营养丰富,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菌、抗病毒等功能,被广泛用于医药、保健等。文章系统综述辣木叶营养成分、活性物质的化学组成成分、功能特性,为我国辣木叶的深入研究与开发提供参考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木 活性成分 功效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变异毒株的分离鉴定及遗传演化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辛忠昊 郭效珍 +6 位作者 逯晓寒 焦安琪 刘丽萍 于江 黄兵 孙淑红 吴家强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2-17,35,共7页
猪流行性腹泻(PED)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引起猪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肠道传染病。为了解山东地区PEDV的遗传进化趋势,对2020—2021年收集的疑似猪流行性腹泻的临床病料进行RT-PCR检测。随后将处理好的病料上清液接种于Vero细胞进... 猪流行性腹泻(PED)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引起猪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肠道传染病。为了解山东地区PEDV的遗传进化趋势,对2020—2021年收集的疑似猪流行性腹泻的临床病料进行RT-PCR检测。随后将处理好的病料上清液接种于Vero细胞进行PEDV病毒分离,并利用间接免疫荧光(IFA)进行验证,成功分离到一株PEDV毒株,命名为QH-202105。将分离株传代培养至第10代,提取RNA后进行扩增并全基因组测序,结合NCBI下载的参考序列对分离株的全基因组和S基因进行核苷酸同源性比对、系统发育树构建分析,结果显示,分离株与美国分离株USA/Colorado/2013核苷酸同源性最高,为99.1%,与CHM2013株同源性最低,为96.5%。经S基因氨基酸序列分析显示,分离株QH-202105在S基因的N端有60多处突变,两处氨基酸插入(包括第59~62位氨基酸的QGVN 4个氨基酸插入,第145位氨基酸N的插入)和两处氨基酸缺失(第115~118氨基酸的缺失,第167~168氨基酸的缺失)。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分离毒株QH-202105为G2基因群,与CH/HNAY/2015和CH/ZJCX-1/2012亲缘关系最近,属同一进化分支。在此基础上,应用PROVEAN对QH-202105的S蛋白突变氨基酸进行功能预测,结果显示,在1361处(G→C)被判定为“Deleterious”,可以推测此处的突变对病毒的侵袭力可能存在间接影响。研究结果可为我国PEDV变异株的流行情况及防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流行毒株 分离鉴定 遗传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饮水型精油复合酸化剂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及抑菌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董雯雯 黄铁军 +5 位作者 于海燕 李峰 艾洪新 李丽 张世栋 蒋治国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5-50,共6页
试验旨在研究饮水型精油复合酸化剂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及抑菌效果的影响。选取350日龄罗曼灰商品蛋鸡672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21只鸡。各组蛋鸡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饮水中分别添加0.05%、0.10%和0.20%精油复合酸... 试验旨在研究饮水型精油复合酸化剂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及抑菌效果的影响。选取350日龄罗曼灰商品蛋鸡672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21只鸡。各组蛋鸡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饮水中分别添加0.05%、0.10%和0.20%精油复合酸化剂。预试期7 d,正式试验期49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添加0.10%、0.20%精油复合酸化剂的蛋鸡产蛋率显著提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第21 d,0.05%精油复合酸化剂组蛋壳厚度显著提高(P<0.05);试验第35 d,0.20%精油复合酸化剂组鸡蛋的哈夫单位均显著提高(P<0.05)。不同浓度精油复合酸化剂均能够明显降低饮水pH值,抑制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生长。添加0.10%精油复合酸化剂可增加经济效益。研究表明,饮水中添加0.10%的精油复合酸化剂可在不降低蛋品质的基础上提高蛋鸡产蛋率,增加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鸡 精油复合酸化剂 生产性能 蛋品质 抑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饮水型精油复合酸化剂对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及其抑菌功效 被引量:5
19
作者 董雯雯 黄铁军 +5 位作者 于海燕 张世栋 艾洪新 李丽 李峰 蒋治国 《现代畜牧兽医》 2022年第11期29-34,共6页
试验旨在研究饮水添加精油复合酸化剂对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及其抑菌功效。选取1日龄AA肉鸡504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1只鸡。各组鸡均饲喂基础日粮,对照组饮水中不添加酸化剂,各试验组分别于第1周全程及第2~6周每周的第3~... 试验旨在研究饮水添加精油复合酸化剂对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及其抑菌功效。选取1日龄AA肉鸡504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1只鸡。各组鸡均饲喂基础日粮,对照组饮水中不添加酸化剂,各试验组分别于第1周全程及第2~6周每周的第3~4 d全天饮用0.15%、0.20%和0.30%比例的酸化剂。试验期42 d。取养殖场地下水,设置对照组和0.15%、0.20%和0.30%酸化剂添加试验组,测定水pH值、硬度。设空白对照组(配制好的选择性培养基,不作任何处理),并取养殖场地下水1 L,加入0.5麦氏比浊度的大肠杆菌或沙门氏菌标准菌株,随机分为4组;其中酸化剂添加组分别按0.15%、0.20%和0.30%的比例加入精油复合酸化剂,细菌对照组不添加酸化剂。测定酸化剂对水的抑菌效果。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后期各试验组肉鸡平均体重显著升高(P<0.05),其中0.20%酸化剂添加组肉鸡42日龄平均体重相对最大,可达2963.95 g。与对照组相比,0.15%酸化剂添加组、0.20%酸化剂添加组肉鸡平均采食量和平均每只鸡全程采食量均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鸡料重比均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添加不同浓度液体酸化剂均能够显著降低养殖场地下水的pH值及硬度(P<0.05)。经不同浓度精油复合酸化剂处理后的培养皿中未见细菌生长。研究表明,使用酸化剂可显著改善鸡群生长性能和饲料转化率,利于减抗、限抗环境下肉鸡的健康养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鸡 精油复合酸化剂 生长性能 抑菌效果 饮水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变异株分离鉴定及攻毒模型建立 被引量:1
20
作者 焦安琪 郭效珍 +6 位作者 陈智 于江 于克戬 逯晓寒 辛忠昊 韩先杰 吴家强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9-73,共5页
猪流行性腹泻(PED)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肠道传染病。研究成功分离到一株PEDV,命名为PEDV-20200946。对该毒株的S基因进行测序分析,遗传进化树结果显示,该分离毒株属于G2亚群。通过Reed-Muench法测定该... 猪流行性腹泻(PED)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肠道传染病。研究成功分离到一株PEDV,命名为PEDV-20200946。对该毒株的S基因进行测序分析,遗传进化树结果显示,该分离毒株属于G2亚群。通过Reed-Muench法测定该毒株毒价为106.1 TCID 50/mL。通过动物回归试验进一步探究该分离毒株对仔猪的致病情况,将12头20日龄仔猪平均分为3组,分别为口服攻毒组、口服+肌注攻毒组和对照组。攻毒后观察临床症状,72 h后采集各组的粪便及发病猪的肠道进行RT-PCR检测和免疫组化分析。结果显示,口服+肌注组仔猪发病最快,口服攻毒组次之,对照未发病。剖检攻毒组仔猪可见其肠壁变薄、肠道膨胀,内含大量黄色液体。免疫组化试验显示,攻毒组猪小肠内可检测到大量PEDV阳性信号,而对照组未检测到。研究建立了PEDV-20200946毒株仔猪攻毒模型,为深入研究PEDV流行毒株的分子特性以及弱毒疫苗的开发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流行毒株 分离鉴定 攻毒模型 遗传进化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