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8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东省年际与地区间气象因素变化与高产小麦产量形成的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王志芬 朱连先 +7 位作者 范仲学 张凤云 吴科 宋良增 王守瑰 朱伯良 徐明振 高华强 《山东农业科学》 2001年第2期3-7,24,共6页
以济南和龙口为例 ,对我省不同地区和年际间的气候变化对高产小麦 ( 6 6 6 7m2 产 45 0~ 70 0kg)生长发育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 ,结果表明不同穗型高产小麦群体建成的数量和质量与其所处的光温资源条件有关 ,大穗型品种的群体数量建... 以济南和龙口为例 ,对我省不同地区和年际间的气候变化对高产小麦 ( 6 6 6 7m2 产 45 0~ 70 0kg)生长发育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 ,结果表明不同穗型高产小麦群体建成的数量和质量与其所处的光温资源条件有关 ,大穗型品种的群体数量建成主要受冬前光温资源的影响 ,越冬后的光温资源主要影响其穗粒数和千粒重 ;光温资源对多穗型品种的效应则主要通过单株成穗率的变化进行表达 ,而对穗粒数和千粒重的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产小麦 大穗型 多穗型 气象因素 山东 产量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休闲农业园区发展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11
2
作者 张凤云 黄玲 杨丽萍 《山东农业科学》 2009年第9期122-124,共3页
山东省休闲农业旅游产业近年来发展较快并已初具规模,但在发展进程中暴露出了农业休闲园区功能布局不合理、地方特色不突出、设施不配套、政策扶持不到位、缺少长远发展空间等突出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休闲农业园区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休闲农业园区 发展现状 对策 山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小麦诱变育种 被引量:16
3
作者 李新华 邱登林 +1 位作者 孙桂芝 徐相波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1-53,18,共4页
本文简述了山东省小麦诱变育种的研究概况,阐述了山东省小麦诱变育种40余年的发展历程及取得的丰硕成果,介绍了小麦诱变育种的常用方法及突变体的选育步骤,系统地论述了山东省小麦诱变育种今后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 小麦 诱变育种 山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个山东省小麦品种节水丰产性鉴定与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李鹏 崔正勇 +3 位作者 高国强 孙明柱 张凤云 李新华 《山东农业科学》 2018年第3期18-21,共4页
为了筛选出节水丰产性小麦品种,以灌溉次数为主处理,以10个主要推广品种为副处理,研究各品种在不同灌溉次数下产量、产量构成因素、水分利用效率的表现。结果表明:随着灌溉次数的增加,10个品种的产量、单位面积穗数均呈现上升趋势,水分... 为了筛选出节水丰产性小麦品种,以灌溉次数为主处理,以10个主要推广品种为副处理,研究各品种在不同灌溉次数下产量、产量构成因素、水分利用效率的表现。结果表明:随着灌溉次数的增加,10个品种的产量、单位面积穗数均呈现上升趋势,水分利用效率呈现下降趋势,而穗粒数和千粒重没有一致性的规律。相关性分析表明,产量与单位面积穗数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穗粒数和千粒重呈正相关但不显著。通过综合评价,筛选出抗旱、节水、丰产性好的品种鲁原502、山农22和泰农18,这为节水丰产性小麦品种的选用推广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品种 节水 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药组织培养和小麦×玉米杂交技术应用于产生小麦单倍体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李新华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3-16,共4页
两个春小麦品种意塔和帕旺的花药组织培养和小麦×玉米杂交技术产生单倍体的效果不同。不同基因型花药诱导愈伤组织的诱导率从 9 4%到 1 9 7%不等 ,不同基因型所产生的再生株数量亦不同 ,两个小麦品种都有绿苗和白化苗产生 ,绿苗诱... 两个春小麦品种意塔和帕旺的花药组织培养和小麦×玉米杂交技术产生单倍体的效果不同。不同基因型花药诱导愈伤组织的诱导率从 9 4%到 1 9 7%不等 ,不同基因型所产生的再生株数量亦不同 ,两个小麦品种都有绿苗和白化苗产生 ,绿苗诱导率自 1 3%到 5 0 %。分别利用小麦×玉米杂交技术能有效诱导两个春小麦品种单倍体 ,杂交结实率为 80 2 %~95 1 % ,但只有 1 0 9%~ 1 4 6%的籽粒含有幼胚 ,其中 95 %以上的幼胚可发育成绿苗。每 1 0 0个杂交小花中平均可生成 1 0 5个到 1 4 0个绿苗 ,不产生白化苗 ,染色体亦不自然加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苗 小麦×玉米 单倍体 花药 杂交技术 春小麦品种 组织培养 药组 基因型 诱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玉米辐射诱变育成杂交种的系谱分析 被引量:9
6
作者 王秀梅 《山东农业科学》 1992年第4期9-12,共4页
山东省辐射诱变育成的鲁原单号玉米杂交种,其亲本主要是来源于原武02、原齐系和华风系。以原武02及原齐系为亲本,育成的杂交种都具有早熟或中早熟特性。这些品种在黄淮海夏玉米区种植推广,获得极显著的增产效益。
关键词 玉米 辐射诱变 育种 杂交种 系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诱变技术在冬小麦育种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文美 刘树玉 +2 位作者 李新华 井立玲 孙桂芝 《山东农业科学》 1996年第4期4-7,共4页
80年代以来,采用不同诱变技术选育出200多个稳定株系,经筛选、鉴定、综合评议选育出40多个优良新品系。辐射与杂交相结合选育的稳定株系占总株系的45.6%;辐照干种子的选育效果恒定,稳定株系及优良新品系所占比率均达1... 80年代以来,采用不同诱变技术选育出200多个稳定株系,经筛选、鉴定、综合评议选育出40多个优良新品系。辐射与杂交相结合选育的稳定株系占总株系的45.6%;辐照干种子的选育效果恒定,稳定株系及优良新品系所占比率均达11%以上;辐照干种子、花粉以及辐射与植物细胞组织培养相结合,三代即可选育出一定数量的稳定株系。从稳定株系优异性状的选择看出;辐照干种子、辐射与杂交相结合以及辐照花粉、合子等对于提早抽穗、改良熟性作用较大;幼胚离体培养与辐照诱变相结合利于选择大穗、大粒型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诱变 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拮抗菌在果蔬保鲜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8
作者 裘纪莹 王未名 +2 位作者 陈建爱 王同燕 励建荣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34-336,共3页
山东是农业大省,果蔬产量据全国首位,但是新鲜果蔬在采后贮藏和运输过程中的损失是惊人的。拮抗菌制剂是一种安全、无毒、有效的生物保鲜剂,应用前景广阔。本文综述了拮抗菌的种类、保鲜机理和在果蔬保鲜中的研究进展,探讨了拮抗菌生物... 山东是农业大省,果蔬产量据全国首位,但是新鲜果蔬在采后贮藏和运输过程中的损失是惊人的。拮抗菌制剂是一种安全、无毒、有效的生物保鲜剂,应用前景广阔。本文综述了拮抗菌的种类、保鲜机理和在果蔬保鲜中的研究进展,探讨了拮抗菌生物保鲜的问题和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拮抗菌 果蔬保鲜 应用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矮源的利用和矮秆基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8
9
作者 徐相波 张爱民 +1 位作者 李新华 孙永堂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88-192,共5页
本文介绍了小麦矮源在中国和世界范围内的利用以及主要的矮源 ,矮秆基因的来源、基因定位及遗传研究进展方面的情况 。
关键词 小麦 矮源 利用 矮秆基因 基因定位 遗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R基因家族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0
作者 徐相波 邱登林 +3 位作者 孙永堂 王守经 孙桂芝 李新华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26-730,共5页
PPR(pentatricopeptide repeats)基因家族是在植物中发现的最大家族之一,它是以35个氨基酸为重复单位连续排列在一起为主要特征的,它可能通过与细胞器转录本的结合,在线粒体或叶绿体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对PPR基因的结构特征、在... PPR(pentatricopeptide repeats)基因家族是在植物中发现的最大家族之一,它是以35个氨基酸为重复单位连续排列在一起为主要特征的,它可能通过与细胞器转录本的结合,在线粒体或叶绿体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对PPR基因的结构特征、在不同染色体及生物体内的分布及其生物学功能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PR TPR 线粒体 叶绿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辐射诱变的分子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32
11
作者 李鹏 李新华 +1 位作者 张锋 邱登林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26-629,584,共5页
辐射诱变育种在植物品种改良中取得了很大成就,但对辐射诱变分子机理的研究还在初步阶段。本文对γ射线辐射和离子束注入引发植物DNA变异的研究,以及基于突变体开展的基因定位、基因克隆和基因功能研究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辐射诱变 Γ射线 离子束 分子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霉诱变菌株发酵条件研究 被引量:14
12
作者 陈建爱 肖敏 +2 位作者 王未名 陈为京 孙永堂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05-309,共5页
本文以木霉诱变菌株T5、T0 80 3、T1 0 1 0、T1 0 0 3为实验对象 ,利用正交实验优化组合其生长的环境条件 ,方差分析表明各处理间差异显著 ,每个因素的设计差异都显著。最佳组合是菌株T1 0 1 0 ,培养菌丝最适温度 3 0℃ ,pH值 6,高温培... 本文以木霉诱变菌株T5、T0 80 3、T1 0 1 0、T1 0 0 3为实验对象 ,利用正交实验优化组合其生长的环境条件 ,方差分析表明各处理间差异显著 ,每个因素的设计差异都显著。最佳组合是菌株T1 0 1 0 ,培养菌丝最适温度 3 0℃ ,pH值 6,高温培养 3d转入低温2 0℃培养 ,农药组合为代森锰。T1 0 1 0液体振荡培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霉诱变 菌株发酵 生长环境 植物 病原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种土传病原真菌被木霉抑制作用机理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5
13
作者 王未名 陈建爱 +2 位作者 孙永堂 曾昭海 时香玉 《中国生物防治》 CSCD 1999年第3期142-143,共2页
70年代以来,关于木霉的拮抗作用及其机制有很多研究报道,同时温室和田间试验也从防治土传病原真菌进一步深入到叶面病原真菌研究,并且有商品化木霉制剂问世。我国在木霉研究和应用方面也有较大进展。本文通过比较木霉和土传病原真... 70年代以来,关于木霉的拮抗作用及其机制有很多研究报道,同时温室和田间试验也从防治土传病原真菌进一步深入到叶面病原真菌研究,并且有商品化木霉制剂问世。我国在木霉研究和应用方面也有较大进展。本文通过比较木霉和土传病原真菌在单独和对峙培养中生长速度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传病原真菌 真菌 木霉 抑制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自交系鲁原92的选育及应用 被引量:16
14
作者 周柱华 徐立华 +8 位作者 王丽丽 许方佐 邢燕菊 张凤云 邱登林 阴卫军 韩金龙 徐相波 丁一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86-989,共4页
利用辐照技术与常规方法相结合选育出的鲁原92玉米自交系具有配合力高、抗逆性强、自身产量高、综合农艺性状好的优点,成为我国当前重要的骨干自交系之一,国内育种单位直接或间接利用该系已育成通过国家和省级审定的品种19个。据有关省... 利用辐照技术与常规方法相结合选育出的鲁原92玉米自交系具有配合力高、抗逆性强、自身产量高、综合农艺性状好的优点,成为我国当前重要的骨干自交系之一,国内育种单位直接或间接利用该系已育成通过国家和省级审定的品种19个。据有关省级种子管理部门的不完全统计,利用该系组配成的品种在生产上累计推广面积达520万hm2,创造社会经济效益18.82亿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照 玉米自交系 选育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自交系辐照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周柱华 单成钢 +5 位作者 朱斗北 许方佐 祝清俊 邢燕菊 齐延芳 徐立华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13-218,共6页
用 2 0 0Gy6 0 Coγ射线辐照玉米自交系黄早四干种子 ,引起玉米自交系各性状的较大变异。M1表现出明显的辐射生理损伤效应 ,M2 、M3的质量性状未发现有明显的变异 ,但生育期、株高、穗位高、穗长等数量性状出现较高的突变频率 ;M3开始... 用 2 0 0Gy6 0 Coγ射线辐照玉米自交系黄早四干种子 ,引起玉米自交系各性状的较大变异。M1表现出明显的辐射生理损伤效应 ,M2 、M3的质量性状未发现有明显的变异 ,但生育期、株高、穗位高、穗长等数量性状出现较高的突变频率 ;M3开始出现黄、白化苗、矮生株等隐性突变和雄性不育株 ,同时在粒色上也产生了有明显变异的个体。再次证明异花授粉作物的辐射诱发突变导致M2 形成杂合的植株 ,而诱发突变大多为隐性的 ,需在M3纯合后才表现出来 ,M4 代测交种试验结果表明 ,自交系经辐照后 ,有选择出高配合力个体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自交系 辐照效应选择 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Coγ射线辐照大蒜离体培养苗诱变研究初报(英文) 被引量:5
16
作者 徐培文 孙慧生 +2 位作者 杨元军 刘恒英 孙守义 《核农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3期142-146,共5页
用4个大蒜品种的离体培养芽进行60Coγ射线诱变试验。以明确其敏感性和诱变率。供试材料的致死计量为7~9Gy,诱变率为5%。通过农艺性状观察和过氧化物同功酶分析,表明出现的两个突变体———TaiR1和CangR2,其... 用4个大蒜品种的离体培养芽进行60Coγ射线诱变试验。以明确其敏感性和诱变率。供试材料的致死计量为7~9Gy,诱变率为5%。通过农艺性状观察和过氧化物同功酶分析,表明出现的两个突变体———TaiR1和CangR2,其属遗传型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变 敏感性 致死剂量 遗传型 钴60 大蒜 诱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图像的小麦群体整齐度测量方法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单成钢 廖树华 +4 位作者 刘宾 王志芬 戴明宏 刘明 王璞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19-823,共5页
为了给小麦群体的快速诊断提供依据,利用数字图像技术对小麦群体整齐度进行了测量分析。从小麦田间水平拍摄的图像中提取了反映小麦行内整齐度的数字图像指标——群体整齐度系数(PUI),并构建了PUI与总茎数、株高整齐度、绿叶数整齐度以... 为了给小麦群体的快速诊断提供依据,利用数字图像技术对小麦群体整齐度进行了测量分析。从小麦田间水平拍摄的图像中提取了反映小麦行内整齐度的数字图像指标——群体整齐度系数(PUI),并构建了PUI与总茎数、株高整齐度、绿叶数整齐度以及目测整齐度的回归估测模型。经显著性检验,这些模型均达到显著水平,可用于估测相应的小麦群体农艺指标。同时,分析了图像纵切层数对提取PUI的影响,确定了在本研究条件下提取PUI的临界纵切层数是20层。该测量方法克服了传统整齐度测量的诸多缺陷,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对整齐度的快速获取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群体整齐度 数字图像 测量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辐射育种关键技术环节的研究 被引量:14
18
作者 周柱华 阴卫军 +4 位作者 张青 许方佐 徐立华 邢燕菊 邱登林 《山东农业科学》 2006年第4期7-9,12,共4页
结合育种实践论述了采用适宜剂量的60Co-γ射线辐射玉米杂交种或自交系,可从其后代中选育出符合育种目标的突变体。育种实践证明,玉米育种材料(含花粉)经辐射处理后可获得早熟、矮秆、抗病、高配合力等优良性状的突变,它是增加变异范围... 结合育种实践论述了采用适宜剂量的60Co-γ射线辐射玉米杂交种或自交系,可从其后代中选育出符合育种目标的突变体。育种实践证明,玉米育种材料(含花粉)经辐射处理后可获得早熟、矮秆、抗病、高配合力等优良性状的突变,它是增加变异范围,扩大选择几率的一种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Γ射线 辐射 突变体 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黄花叶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9
作者 李鹏 崔正勇 +3 位作者 高国强 孙明柱 张凤云 李新华 《山东农业科学》 2017年第8期168-172,共5页
小麦黄花叶病是一种土传病毒病害,现已成为危害我国小麦生产的主要病毒病之一,对小麦生产构成严重威胁。本文介绍了小麦黄花叶病的病原与传播介体、发病规律与表现,总结了针对小麦黄花叶病开展的分子生物学和育种学研究,以期对小麦黄花... 小麦黄花叶病是一种土传病毒病害,现已成为危害我国小麦生产的主要病毒病之一,对小麦生产构成严重威胁。本文介绍了小麦黄花叶病的病原与传播介体、发病规律与表现,总结了针对小麦黄花叶病开展的分子生物学和育种学研究,以期对小麦黄花叶病抗病育种和生产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黄花叶病 病毒 基因 抗病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辐照生姜贮藏效果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王守经 冯双庆 +5 位作者 于子厚 孙守义 邹积万 张奇志 乔永进 孙宏春 《山东农业科学》 2003年第2期30-32,共3页
用γ -射线辐照处理 ,并结合其他保鲜措施进行生姜保鲜效果和贮藏品质试验。结果表明 ,在长达 12 0天的贮藏期中 ,经辐照处理后的样品 ,保鲜率和含水量分别保持在 90 %和 82 %以上。辐照处理能够造成样品贮藏初期VC 的损失 ,但贮藏后期... 用γ -射线辐照处理 ,并结合其他保鲜措施进行生姜保鲜效果和贮藏品质试验。结果表明 ,在长达 12 0天的贮藏期中 ,经辐照处理后的样品 ,保鲜率和含水量分别保持在 90 %和 82 %以上。辐照处理能够造成样品贮藏初期VC 的损失 ,但贮藏后期VC 含量高于对照。高剂量的辐射处理还会导致生姜在贮藏 12 0天时还原糖含量的升高。 10~ 2 5倍的FK蒜薹专用防霉剂对生姜贮藏过程中的霉变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姜 辐照处理 贮藏品质 保鲜率 含水量 还原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