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盐腌渍蔬菜加工工艺及配方优化 被引量:4
1
作者 李晓 崔文甲 +3 位作者 王月明 王文亮 刘丽娜 徐志祥 《山东农业科学》 2019年第7期121-125,共5页
以常用的腌渍蔬菜黄瓜和仔姜为原料,感官评分作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低盐腌渍蔬菜加工工艺及配方优化。结果表明:在主料蔬菜50g,酱油20g、香油0.2g、蚝油0.1g、料酒0.1g固定的前提下,经复合腌制剂腌渍3d后,低盐腌渍蔬... 以常用的腌渍蔬菜黄瓜和仔姜为原料,感官评分作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低盐腌渍蔬菜加工工艺及配方优化。结果表明:在主料蔬菜50g,酱油20g、香油0.2g、蚝油0.1g、料酒0.1g固定的前提下,经复合腌制剂腌渍3d后,低盐腌渍蔬菜最佳调味配料添加量为辣椒油2g、麻油0.6g、白糖0.2g、食醋1.2g。在此条件下,低盐腌渍蔬菜的感官评分为95.125分。当调味腌渍时间为60min时,感官评分最高,为89.125,硬度最大,为2596.358g,口感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盐 腌渍加工 黄瓜 仔姜 调味 感官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鲁兰多糖在食品保鲜和生物医学中的应用综述 被引量:9
2
作者 孙华 张彦昊 +4 位作者 张翔 刘孝永 辛雪 王军华 杨金玉 《江苏农业科学》 2019年第20期48-52,共5页
普鲁兰多糖以其优良的水溶性、成膜性、生物可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在食品行业、制药业和生物医学行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其中普鲁兰多糖在农产品保鲜和靶向药物治疗方面的应用一直是研究的热点。本文就普鲁兰多糖、普鲁兰多糖复配体... 普鲁兰多糖以其优良的水溶性、成膜性、生物可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在食品行业、制药业和生物医学行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其中普鲁兰多糖在农产品保鲜和靶向药物治疗方面的应用一直是研究的热点。本文就普鲁兰多糖、普鲁兰多糖复配体系在水果、蔬菜及海产品保鲜中的应用进行阐述;同时概括了近年来普鲁兰多糖在生物医学中的靶向药物治疗、基因药物递送和组织工程方面的应用,并针对当前限制普鲁兰多糖广泛应用的因素提出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鲁兰多糖 农产品保鲜 靶向药物 基因递送 组织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酶解产物抑制真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军华 赵双枝 +4 位作者 陈相艳 张彦昊 辛雪 张翔 陈蕾蕾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60-666,共7页
为探究并提高壳聚糖抑制真菌的活性,本研究利用蜡状芽孢杆菌ncps116发酵所制备的壳聚糖酶来酶解壳聚糖,测定不同酶解时间壳聚糖产物的抑菌活性,并监测酶解产物中还原糖的含量;之后选取抑菌活性提高最显著的壳聚糖酶解产物为研究对象,测... 为探究并提高壳聚糖抑制真菌的活性,本研究利用蜡状芽孢杆菌ncps116发酵所制备的壳聚糖酶来酶解壳聚糖,测定不同酶解时间壳聚糖产物的抑菌活性,并监测酶解产物中还原糖的含量;之后选取抑菌活性提高最显著的壳聚糖酶解产物为研究对象,测定最低抑菌活性和最适pH,并使用电子显微镜观察酶解产物对病原真菌菌丝和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壳聚糖经0.5~12 h酶解能够显著提高市售壳聚糖的抑菌活性,在酶解24 h内抑菌活性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而且酶解产物的抑菌活性与还原糖浓度相关,还原糖浓度过低(≤44.24μg·mL^(-1)),酶解不充分,抑菌圈直径13 mm;而还原糖浓度过高(≥1900μg·mL^(-1)),酶解完全,抑菌圈直径10 mm,抑菌活性均较差。其中,酶解6 h的壳聚糖产物抑菌活性提高最显著,对3种病原真菌(棉花黄萎病菌、苹果轮纹病菌、西瓜专化型尖孢镰刀菌)的最低抑菌活性提高4~8倍,还原糖浓度为383.34μg·mL^(-1),在pH值4.0~4.7时抑菌活性最高;此外,酶解产物能导致真菌菌丝断裂、褶皱、菌丝末端囊泡等畸形生长,并长期抑制孢子生长和菌丝伸长。综上所述,酶解是提高壳聚糖抗菌活性的有效手段,这为推进亮聚糖在防腐保鲜方面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酶解 抗真菌活性 抑菌机制 蜡状芽孢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牡丹废弃物用于制备发酵可利用还原糖的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王军华 张翔 +4 位作者 王易芬 张彦昊 辛雪 陈蕾蕾 赵双枝 《山东农业科学》 2020年第7期131-136,共6页
本研究以牡丹废弃物(叶、果荚、枝)为研究对象,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分析其木质纤维素种类,分别采用微波-碱法和水浴-碱法预处理原材料后,用GC-MS结合FTIR光谱分析不同预处理方法对原材料的处理效果,并采用纤维素酶解法制备还... 本研究以牡丹废弃物(叶、果荚、枝)为研究对象,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分析其木质纤维素种类,分别采用微波-碱法和水浴-碱法预处理原材料后,用GC-MS结合FTIR光谱分析不同预处理方法对原材料的处理效果,并采用纤维素酶解法制备还原糖进行还原糖产量分析,以评价牡丹废弃物作为原材料制备发酵可利用还原糖进行生物转化的潜能。结果表明,牡丹不同部位废弃物的木质纤维素含量不同,牡丹枝中含量最高,综纤维素含量是枝>果荚>叶;木质素为SG型(即愈创木基和紫丁香基木质素),以愈创木基木质素为主。微波-碱法和水浴-碱法预处理均能有效去除愈创木基,破坏部分半纤维素,提高纤维素酶解产糖效率,差异不明显;预处理也能有效去除原材料中的可溶性成分,提高还原糖产量;以牡丹果荚为原料的还原糖产量比以枝和叶为原料的产糖量至少提高46.62%,因此,牡丹果荚更适合作为制备发酵可利用还原糖的原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废弃物 预处理 木质纤维素 纤维素酶解 还原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樱桃采后贮藏环境中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致病力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王凤丽 裘纪莹 +4 位作者 戴美学 陈蕾蕾 赵双枝 辛雪 周庆新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26-134,共9页
通过对甜樱桃采后储运、低温贮藏过程中腐烂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得到6株病原菌,分别为互生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NCPS1和NCPS2、链格孢(Alternaria sp.)NCPS3、扩展青霉(Penicillium expansum)NCPS4、禾生枝孢(Cladosporium herbar... 通过对甜樱桃采后储运、低温贮藏过程中腐烂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得到6株病原菌,分别为互生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NCPS1和NCPS2、链格孢(Alternaria sp.)NCPS3、扩展青霉(Penicillium expansum)NCPS4、禾生枝孢(Cladosporium herbarum)NCPS5和土栖帚枝霉(Sarocladium terricola)NCPS6;为了进一步确定环境因子对病原菌生长的影响,从生长速率、生长温度、生长pH值3个方面进行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除菌株NCPS4外,其余5株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5℃,最适生长pH为8;而菌株NCPS4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0℃,在pH为2~10时均可生长;在0℃低温条件下仅NCPS1和NCPS2能正常生长。致病力比较结果表明,NCPS1、NCPS2、NCPS3为强致病力菌株,NCPS4、NCPS5为中等致病力菌株,NCPS6为弱致病力菌株。本研究为甜樱桃采后贮藏及配套保鲜技术的研发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樱桃 病原菌 分离鉴定 生物学特性 致病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与壳寡糖抑菌保鲜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6
作者 杨焕蝶 张翔 +5 位作者 亚历山大·苏沃洛夫 陈蕾蕾 赵双枝 王军华 王维婷 杨金玉 《山东农业科学》 2020年第2期167-172,共6页
果蔬采后呼吸作用旺盛,表面微生物代谢活跃,内部水分容易蒸发,品质极易在运输及储藏过程中下降。壳聚糖与壳寡糖具有广谱的抑菌效应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相比于传统的合成保鲜剂,具有无毒、高效、低残留的优势,现已广泛应用于采后果蔬的... 果蔬采后呼吸作用旺盛,表面微生物代谢活跃,内部水分容易蒸发,品质极易在运输及储藏过程中下降。壳聚糖与壳寡糖具有广谱的抑菌效应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相比于传统的合成保鲜剂,具有无毒、高效、低残留的优势,现已广泛应用于采后果蔬的保鲜处理。本研究着重对壳聚糖与壳寡糖的生物活性、制备方法、抑菌机制及其在果蔬保鲜应用等方面的最新成果进行综述,并提出了未来两种物质在果蔬保鲜应用上的主要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壳寡糖 制备 抑菌机制 保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采后处理对快递包装下甜樱桃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刘孝永 赵双枝 +5 位作者 陈蕾蕾 王凤丽 辛雪 周庆新 苏沃洛夫·亚历山大 裘纪莹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4期126-131,共6页
为了改善快递包装下甜樱桃品质不稳定的问题,以新鲜采摘的九成熟“友谊”樱桃为试材,分别用4种不同的采后处理方式(处理1:预冷、处理2:预冷+包装内加冰袋、处理3:预冷+包装内加蓄冷剂、处理4:预冷+弱酸性氧化电位水处理+包装内加蓄冷剂... 为了改善快递包装下甜樱桃品质不稳定的问题,以新鲜采摘的九成熟“友谊”樱桃为试材,分别用4种不同的采后处理方式(处理1:预冷、处理2:预冷+包装内加冰袋、处理3:预冷+包装内加蓄冷剂、处理4:预冷+弱酸性氧化电位水处理+包装内加蓄冷剂)对甜樱桃进行采后商品化处理。处理并结合泡沫盒包装后于26℃室内放置,每天振荡处理10 min,研究6 d内不同处理方式对甜樱桃果实的质量损失率、霉菌数量、烂果率、果肉硬度、色泽、可溶性固形物、VC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和处理1相比,处理2、处理3、处理4均可有效降低甜樱桃霉菌数量和烂果率,提高了甜樱桃品质,且处理3和处理4比处理2的防腐保鲜效果更佳。处理4在模拟快递过程2 d时霉菌总数仅为处理1的8.52%,4 d时烂果率6.49%,仅为处理1烂果率的32.45%,防腐效果非常显著。同时处理4的甜樱桃在质量损失率、果肉硬度、色泽、可溶性固形物、VC含量方面也明显优于其他处理。可见,不同的采后处理方式对快递条件下的甜樱桃品质影响巨大,甜樱桃通过采后及时预冷、电位水杀菌处理和蓄冷剂控温,可显著减少果实表面的霉菌数量,预防腐烂并提升果实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樱桃 酸性电位水 蓄冷剂 品质 快递包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菇粉粒度对馒头品质及营养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张剑 王文亮 +4 位作者 崔文甲 弓志青 王延圣 贾凤娟 宋莎莎 《山东农业科学》 2019年第5期139-143,共5页
利用筛分法将香菇粉筛分为100~130、130~200、200目以上3个粒度区间,分别添加到小麦面粉中制成馒头,对馒头的物理性状、感官评价、质构特性、营养成分进行分析,探讨香菇粉粒度对馒头品质及营养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香菇粉粒度的减小,... 利用筛分法将香菇粉筛分为100~130、130~200、200目以上3个粒度区间,分别添加到小麦面粉中制成馒头,对馒头的物理性状、感官评价、质构特性、营养成分进行分析,探讨香菇粉粒度对馒头品质及营养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香菇粉粒度的减小,馒头物理性状、品质、营养成分均发生变化,具体表现为馒头的比容降低,色泽偏黄偏亮,硬度增大,咀嚼度增大,硬化速率增大,感官综合评分升高;馒头中钙、赖氨酸、脯氨酸、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总量均有所提高。综合以上结果,200目以上的香菇粉适合添加到小麦粉中用来制作馒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 粒度 馒头 感官评价 质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灵芝孢子粉有机硒含量 被引量:3
9
作者 张剑 弓志青 +2 位作者 王文亮 罗金华 邓利玲 《农产品加工》 2020年第24期40-42,共3页
运用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灵芝孢子粉中的总硒和无机硒含量,二者含量之差即为有机硒含量。其中,用微波消解的方法将样品中的有机硒转化成无机硒测定总硒,用盐酸浸提的方法分离无机硒。经过方法学验证,该方法测定总硒加样回收率为97.... 运用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灵芝孢子粉中的总硒和无机硒含量,二者含量之差即为有机硒含量。其中,用微波消解的方法将样品中的有机硒转化成无机硒测定总硒,用盐酸浸提的方法分离无机硒。经过方法学验证,该方法测定总硒加样回收率为97.50%~103.75%,RSD为2.44%,无机硒的回收率为97.0%~102.0%,RSD为1.98%,检出限为0.008μg/L。该方法样品处理简单,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其精密度、加样回收率均符合要求,可用于富硒灵芝孢子粉中有机硒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 有机硒 无机硒 灵芝孢子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机盐对低盐腌渍菜质构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沈文凤 崔文甲 +3 位作者 王文亮 王月明 贾凤娟 弓志青 《山东农业科学》 2020年第1期158-161,共4页
以新鲜黄瓜为原料,使用氯化钙、氯化钾、乳酸钙、乳酸钾4种无机盐对其进行腌渍,通过对腌渍黄瓜的质构性质分析(TPA),研究无机盐对腌渍黄瓜质构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TPA测试的5项参数(硬度、弹性、粘聚性、胶着度、咀嚼度)随腌制时间的... 以新鲜黄瓜为原料,使用氯化钙、氯化钾、乳酸钙、乳酸钾4种无机盐对其进行腌渍,通过对腌渍黄瓜的质构性质分析(TPA),研究无机盐对腌渍黄瓜质构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TPA测试的5项参数(硬度、弹性、粘聚性、胶着度、咀嚼度)随腌制时间的延长整体呈先下降后上升最后平缓下降的趋势,各无机盐的部分指标结果略有差异。乳酸钙、氯化钙都能明显保持黄瓜品质。综合各指标结果,选择乳酸钙作为低盐腌渍黄瓜的无机盐腌渍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腌渍菜 低盐 质构分析 无机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不同腌渍方式对腌渍黄瓜品质的影响
11
作者 李晓 王文亮 +3 位作者 王月明 崔文甲 刘丽娜 徐志祥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484-2491,共8页
为改善低盐腌渍蔬菜品质下降的问题,本研究通过分析测定腌渍黄瓜的微观结构、质构性质、风味物质,研究低盐腌渍、复合腌制剂腌渍、高盐腌渍3种不同腌渍方式对腌渍黄瓜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高盐腌渍黄瓜和复合腌制剂腌渍黄瓜的质构及风... 为改善低盐腌渍蔬菜品质下降的问题,本研究通过分析测定腌渍黄瓜的微观结构、质构性质、风味物质,研究低盐腌渍、复合腌制剂腌渍、高盐腌渍3种不同腌渍方式对腌渍黄瓜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高盐腌渍黄瓜和复合腌制剂腌渍黄瓜的质构及风味品质均优于低盐腌渍黄瓜。其中,高盐腌渍黄瓜的硬度略高于复合腌制剂腌渍黄瓜,氨基酸总量和有机酸总量差别不大;复合腌制剂腌渍黄瓜的硬度比低盐腌渍黄瓜高271 g;氨基酸、有机酸总量分别比低盐腌渍黄瓜样品高35.3和55.1 mg·100g^-1。复合腌制剂腌渍黄瓜的质构、风味和感官等品质接近传统高盐腌渍黄瓜,优于低盐腌渍黄瓜。本研究结果为有效解决低盐腌渍使得黄瓜品质下降提供了一定的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盐 黄瓜 品质 腌渍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