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东省褐土土壤容重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12
1
作者 韩成卫 孔晓民 +4 位作者 宋春林 吴秋平 曾苏明 蒋飞 孙泽强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43-148,共6页
以郑单958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以原状土壤不打破犁底层为对照(CK),设置容重1.2、1.3、1.4、1.5、1.6 g/cm3共6个处理水平,探索了山东省褐土不同土壤容重条件下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差异。结果表明:随着土壤容重增加,玉米株高、茎粗、单... 以郑单958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以原状土壤不打破犁底层为对照(CK),设置容重1.2、1.3、1.4、1.5、1.6 g/cm3共6个处理水平,探索了山东省褐土不同土壤容重条件下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差异。结果表明:随着土壤容重增加,玉米株高、茎粗、单株叶面积、总根量、植株干物质累积和籽粒产量总体呈现减少趋势,且容重越大,降幅越显著。土壤容重1.5 g/cm3时,玉米生长发育受到明显抑制,土壤容重由1.2 g/cm3增加到1.6g/cm3,玉米株高、茎粗、单株叶面积分别降低15.7%、12.6%、28.7%,且玉米生长中后期叶片衰老速率加剧;玉米根条数、根长、根干重、根冠比、植株干重分别降低17.9%、47.0%、36.8%、20.1%、20.7%,容重增加对根系生长的影响明显高于地上部。与CK相比,容重1.2~1.6 g/cm3各处理的穗粒重分别增加11.1%、18.0%、4.6%、-4.5%、-14.6%。因此,适当降低有效耕层内土壤紧实度,可促进玉米根系生长和干物质积累,提高单株生产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土 土壤容重 玉米 农艺性状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氨基酸水溶肥对盐碱地小麦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被引量:27
2
作者 王学君 董晓霞 +5 位作者 董亮 孙泽强 田慎重 刘盛林 郑东峰 郭洪海 《山东农业科学》 2016年第6期78-80,共3页
为了验证施用含氨基酸水溶肥料对盐碱地小麦产量构成因素和经济效益的影响,以济麦22为试材,在不同时期喷施不同用量含氨基酸水溶肥。结果表明:在苗期666.7m2喷施含氨基酸水溶肥40 m L,小麦产量最高,666.7m^2可达391.1 kg,比不喷施对照增... 为了验证施用含氨基酸水溶肥料对盐碱地小麦产量构成因素和经济效益的影响,以济麦22为试材,在不同时期喷施不同用量含氨基酸水溶肥。结果表明:在苗期666.7m2喷施含氨基酸水溶肥40 m L,小麦产量最高,666.7m^2可达391.1 kg,比不喷施对照增产15.6%,经济效益最高,投产比为1∶18.4;而在扬花期666.7m2喷施含氨基酸水溶肥30 m L,比对照增产19.4%,经济效益最高,投产比达1∶2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酸 水溶肥 盐碱地 小麦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用量硅钙镁钾肥对设施黄瓜长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宋效宗 林海涛 +3 位作者 张玉凤 都明霞 沈玉文 杨力 《山东农业科学》 2015年第12期49-52,共4页
针对当前设施蔬菜生产过程中过度施用化肥导致的土壤酸化、土壤质量下降等问题,本试验以设施黄瓜为材料,研究不同用量硅钙镁钾肥对其植株长势、产量、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黄瓜初花期调查,T75处理各生长性状指标较好;2黄瓜产量... 针对当前设施蔬菜生产过程中过度施用化肥导致的土壤酸化、土壤质量下降等问题,本试验以设施黄瓜为材料,研究不同用量硅钙镁钾肥对其植株长势、产量、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黄瓜初花期调查,T75处理各生长性状指标较好;2黄瓜产量随着硅钙镁钾肥用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后减趋势,各处理间以T75的产量、经济收益最高,较对照分别增加16.10%、16.40%,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3施用硅钙镁钾肥各处理黄瓜果实的维生素C含量均有提高,可滴定酸含量下降,但未达到显著水平。综合比较,T75处理(666.7m^2施75 kg硅钙镁钾肥)对设施黄瓜的田间应用效果(壮苗、增产、提质)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钙镁钾肥 设施黄瓜 生长指标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肥中腐植酸含量对冬小麦产量和氮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刘盛林 董晓霞 +2 位作者 孙泽强 崔双双 王学君 《山东农业科学》 2019年第5期89-93,共5页
为明确腐植酸添加量对复合肥施肥效应的影响,并为腐植酸复合肥在华北石灰性土壤冬小麦丰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本研究在田间条件下,以普通复合肥处理为对照,研究施用不同腐植酸含量的复合肥(I^VI型,腐植酸含量1%~6%),对改善养分吸收和冬... 为明确腐植酸添加量对复合肥施肥效应的影响,并为腐植酸复合肥在华北石灰性土壤冬小麦丰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本研究在田间条件下,以普通复合肥处理为对照,研究施用不同腐植酸含量的复合肥(I^VI型,腐植酸含量1%~6%),对改善养分吸收和冬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是冬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关键因子之一,但氮肥用量相同时,腐植酸含量对冬小麦产量和生物量无显著促进作用,复合肥中腐植酸含量为5%时氮肥利用率最佳,但与普通复合肥相比差异不显著;腐植酸含量为4%~6%的复合肥(Ⅳ、Ⅴ和Ⅵ型)能够显著提高冬小麦有效分蘖数,Ⅰ、Ⅱ、Ⅲ和Ⅵ型腐植酸复合肥显著提高籽粒中锰含量,5种类型腐植酸复合肥对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含量均无显著提升作用。由于本试验为一季试验,腐植酸复合肥对冬小麦增产和氮肥利用率的提升效果尚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植酸复合肥 冬小麦 产量 养分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碱土壤改良剂对盐碱地理化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王学君 董晓霞 +5 位作者 董亮 田慎重 刘盛林 孙泽强 郑东峰 郭洪海 《山东农业科学》 2016年第7期103-105,共3页
采用大田小区试验研究了自主研发的盐碱土壤改良剂对盐碱地土壤有机质、p H值、容重和全盐量等理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土壤改良剂能有效降低土壤p H值,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土壤容重和全盐量,且随着施用量增加、施用时间延长... 采用大田小区试验研究了自主研发的盐碱土壤改良剂对盐碱地土壤有机质、p H值、容重和全盐量等理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土壤改良剂能有效降低土壤p H值,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土壤容重和全盐量,且随着施用量增加、施用时间延长,改良效果越突出,考虑到经济投入和改良效果,以666.7m^2用量100~150 kg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碱土壤改良剂 盐碱地 理化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地膜覆盖棉田咸水滴灌对土壤水盐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孙泽强 董亮 +3 位作者 王学君 董晓霞 郑东峰 刘兆辉 《山东农业科学》 2015年第1期55-60,共6页
通过田间定位小区试验,以淡水滴灌为对照,设置不同矿化度咸水滴灌处理,研究全地膜覆盖条件下,咸水滴灌棉田土壤水分和盐分的动态变化和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咸水滴灌减少了棉花对土壤水分的吸收,HCO3^--Na^+型咸水矿化度对棉花根系吸水... 通过田间定位小区试验,以淡水滴灌为对照,设置不同矿化度咸水滴灌处理,研究全地膜覆盖条件下,咸水滴灌棉田土壤水分和盐分的动态变化和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咸水滴灌减少了棉花对土壤水分的吸收,HCO3^--Na^+型咸水矿化度对棉花根系吸水的影响要大于Cl^--Na^+型咸水。土壤水分受到前期灌溉水量和灌溉水盐分的影响,这种影响在整个生育期都存在。各种灌溉处理都使得0~100 cm土体剖面的土壤EC值增加,土壤盐分随着灌溉水矿化度的增加而增加。从土壤盐分的积累来看,利用滴灌补灌一次6 g/L以下的咸水,通过种植前黄河水压盐和夏季降水淋洗,不会造成棉花根系分布层土壤盐分的明显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咸水滴灌 全地膜覆盖 水盐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咸水滴灌对土壤盐分的影响及棉花产量响应
7
作者 孙泽强 董亮 +6 位作者 王学君 郑东峰 董晓霞 郭洪海 田慎重 刘盛林 刘兆辉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30-137,共8页
棉花是鲁北平原种植的重要经济作物,合理利用微咸水和咸水资源是解决棉花季节干旱问题的重要途径。通过田间小区试验,以淡水滴灌处理为对照,设置不同盐分梯度的咸水滴灌处理,研究2种类型咸水滴灌对棉田土壤水分和盐分的分布影响以及棉... 棉花是鲁北平原种植的重要经济作物,合理利用微咸水和咸水资源是解决棉花季节干旱问题的重要途径。通过田间小区试验,以淡水滴灌处理为对照,设置不同盐分梯度的咸水滴灌处理,研究2种类型咸水滴灌对棉田土壤水分和盐分的分布影响以及棉花产量的响应。结果表明,咸水滴灌条件下主要影响棉田40~100 cm土壤水分的变化,碳酸氢钠型和氯化钠型咸水处理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没有显著差异。利用EC值低于8 d S·m^(-1)的咸水进行补灌,棉田0~40 cm土壤盐分积累不明显,灌溉水EC值为10 d S·m^(-1)的氯化钠型咸水灌溉在0~100 cm土壤盐分有明显的积累。滴灌补灌EC值不大于6 d S·m^(-1)的碳酸氢钠型咸水和不大于8 d S·m^(-1)的氯化钠型咸水对棉花产量没有明显的影响,滴灌补灌7 d S·m^(-1)碳酸氢钠型和10 d S·m^(-1)氯化钠型咸水明显降低棉花产量。从土壤盐分的积累和棉花产量来看,在鲁北平原可以利用6 d S·m^(-1)咸水滴灌对棉花进行补灌;利用咸水滴灌,要同时考虑灌溉水盐分的数量和盐分组成,碳酸氢钠型咸水要更加谨慎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咸水滴灌 碳酸氢钠型咸水 氯化钠型咸水 水盐分布 棉花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肥替代对鲁西北轻度盐碱地土壤性状和小麦、玉米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0
8
作者 王逸筠 赵文栋 +6 位作者 孙泽强 刘盛林 郑东峰 董晓霞 赵海军 李进胜 刘兆辉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3-99,共7页
本研究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法,以习惯施肥为对照(CK),设置低(LOF)、中(MOF)、高(HOF)3个有机肥用量与80%习惯施肥配比处理,研究有机肥替代对轻度盐碱地土壤团聚体、盐分含量、微生物等性状和冬小麦-夏玉米养分吸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本研究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法,以习惯施肥为对照(CK),设置低(LOF)、中(MOF)、高(HOF)3个有机肥用量与80%习惯施肥配比处理,研究有机肥替代对轻度盐碱地土壤团聚体、盐分含量、微生物等性状和冬小麦-夏玉米养分吸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不同用量有机肥替代处理均增加>1 mm土壤大团聚体的比例,土壤团聚体分布有由微团聚体向中间团聚体过渡的趋势,R0.25、MWD和GMD均有所增加,其中以MOF处理增加较为显著,R0.25、MWD和GMD值较CK分别增加20.66%、45.64%、104.76%。LOF、MOF和HOF处理均明显降低0~40 cm土层的盐分含量,分别比CK下降12.86%、26.05%和35.05%。MOF和HOF处理下细菌和真菌数量均显著增加,其中HOF处理增加最多,细菌和真菌数量分别较CK增加7.1%和1.60倍,放线菌数量变化不明显。MOF和HOF处理可明显提高小麦、玉米对氮、磷、钾的吸收,与CK相比,HOF处理小麦吸收磷、钾分别增加23.2%、13.4%,夏玉米分别增加16.1%、30.8%。中高量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能较大幅度提高冬小麦和夏玉米产量,增产8.87%~39.70%.其中,HOF处理增产效果最显著,即在减施20%化肥条件下轻度盐碱地适宜有机肥用量为9 000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度盐碱地 有机肥替代 土壤团聚体 土壤微生物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