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东省主栽设施果类蔬菜养分投入与环境代价
1
作者 管西林 刘传云 +4 位作者 王孝忠 陈绪昊 高明 李彦 陈新平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33-1244,共12页
为定量化设施果类蔬菜养分投入,实现设施果蔬优质高产、绿色高效生产,本研究以山东省典型设施果类蔬菜为研究对象,基于通过农户调研与土壤样品采集测定收集的数据,结合对现有文献的综述,使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系统分析研究区域设施果类... 为定量化设施果类蔬菜养分投入,实现设施果蔬优质高产、绿色高效生产,本研究以山东省典型设施果类蔬菜为研究对象,基于通过农户调研与土壤样品采集测定收集的数据,结合对现有文献的综述,使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系统分析研究区域设施果类蔬菜生产的施肥现状、土壤养分状况和环境代价及其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山东省主栽设施果类蔬菜养分投入量高,设施番茄、黄瓜、辣椒、茄子的氮(以N计)、磷(以P2O5计)、钾(以K2O计)投入量平均达到743、600、740 kg·hm^(-2),施肥变异系数较大(CV=30.3%~43.9%),大量的肥料投入造成了较高的养分盈余,进而导致表层土壤(0~30 cm)养分含量显著升高,同时导致了较高的环境代价。设施果类蔬菜的单位面积上活性氮损失、温室气体排放、富营养化效应和酸化效应均以黄瓜生产系统最高,分别达225 kg·hm^(-2)、10058 kg CO_(2e)·hm^(-2)、124 kg PO_(4e)·hm^(-2)和63.4 kg SO_(2e)·hm^(-2),其次是茄子、番茄和辣椒。氮素盈余是导致活性氮损失的最主要因素,氮、磷、钾肥料的生产过程和施用过程是设施果类蔬菜温室气体排放、富营养化效应和酸化效应的主要贡献因子,贡献率高达80%以上。因此,为保证设施果类蔬菜产业绿色优质高质量发展,应通过优化设施蔬菜养分资源综合管理策略来减少养分盈余、降低环境代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果类蔬菜 肥料投入 环境代价 养分累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有机改良剂对盐碱地菊芋产量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管西林 郭洪海 +5 位作者 贾曦 王璐 边文范 张玉凤 董亮 田慎重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0-77,共8页
试验在黄河三角洲典型盐碱地上进行,以菊芋品种南芋1号为供试材料,设置不施肥对照(CK)、常规施肥(F)、商品有机肥(M)、生物炭基调理剂(T1)、抗盐调理剂(T2)共5个处理,研究不同有机改良剂对菊芋苗期生物量、块茎产量及土壤主要理化性质... 试验在黄河三角洲典型盐碱地上进行,以菊芋品种南芋1号为供试材料,设置不施肥对照(CK)、常规施肥(F)、商品有机肥(M)、生物炭基调理剂(T1)、抗盐调理剂(T2)共5个处理,研究不同有机改良剂对菊芋苗期生物量、块茎产量及土壤主要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有机改良剂对盐碱地菊芋苗期干物质量和成熟期地下块茎产量影响显著,其中T1处理菊芋苗期干物质量和成熟期块茎产量最高,较CK、F处理分别显著提高76.4%、36.2%和38.7%、25.1%。与CK相比,T1处理菊芋苗期0~30 cm土层土壤pH值显著下降;M、T1和T2处理较CK和F处理显著降低菊芋苗期0~20 cm土层土壤水溶性盐含量,降幅达8.3%以上,且T1优于M和T2处理;菊芋收获后,M、T1和T2处理0~1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含量较CK分别显著提高15.1%、20.7%和21.0%,T1处理显著增加0~20 cm土层土壤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M处理显著增加0~20 cm土层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综上,施用生物炭基调理剂对改良土壤盐碱化、促进壮苗培育、提高菊芋产量效果较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芋 盐碱地 有机改良剂 块茎产量 土壤理化性质 黄河三角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