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东省不同生态区小麦品质分布特征及光谱信息比较研究
1
作者 张晓艳 殷芳 +2 位作者 王兆华 赵鑫喆 刘锋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9-57,共9页
为了解山东省小麦种植类型及品质特征分布现状,对山东省不同生态区44个县127个小麦样品进行抽样调查与品质检测,分析不同生态区小麦的品质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胶东地区的小麦在穗数、每穗粒数、千粒重均较高的情况下,平均产量也最高,为7... 为了解山东省小麦种植类型及品质特征分布现状,对山东省不同生态区44个县127个小麦样品进行抽样调查与品质检测,分析不同生态区小麦的品质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胶东地区的小麦在穗数、每穗粒数、千粒重均较高的情况下,平均产量也最高,为771.90 kg/667 m^(2),鲁西南地区的小麦产量最低。不同生态区的小麦品质分析结果显示,胶东地区在产量较高的基础上,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沉淀值、面团的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等指标均较低;鲁西南、鲁西北地区虽然产量相对低,但前者容重、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沉淀值、面团形成时间最高;后者的面筋指数和面团稳定时间最高。通过对山东省不同生态区小麦的品质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小麦品种济麦22、济麦44的蛋白质含量平均值分别为13.38%、14.30%,湿面筋含量平均值分别为33.90%、31.98%;光谱反射率在不同光谱范围内的变化趋势一致,且济麦44明显低于济麦22。同一品种小麦在不同生态区品质表现有差异,济麦22在各生态区品质特征比较稳定,而济麦44的稳定性略低于济麦22,说明济麦44受生长环境的影响相对较大。期待本研究结果可为优质专用小麦的生产布局、收储流通、加工利用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 生态区 小麦 品质 光谱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域农业高质量发展评价及收敛性分析——基于山东省的实证分析
2
作者 殷芳 郭世娟 +2 位作者 杨丽萍 王兆华 魏清岗 《湖北农业科学》 2025年第5期215-222,共8页
选取县域作为分析单位,运用收敛性理论对区际农业发展的差距与走势进行科学分析,研究基于农业产业、生产和经营3个维度,涵盖16个二级指标,以山东省为例,利用熵权法与Delphi法对指标权重进行量化评估,进而计算出县级农业高质量发展指数... 选取县域作为分析单位,运用收敛性理论对区际农业发展的差距与走势进行科学分析,研究基于农业产业、生产和经营3个维度,涵盖16个二级指标,以山东省为例,利用熵权法与Delphi法对指标权重进行量化评估,进而计算出县级农业高质量发展指数。结果表明,山东省大多数县域在农业高质量发展方面仍处于起步阶段,整体水平不高,但展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并显示出区域间明显的空间关联性。通过β绝对收敛与α收敛的检验,揭示了尽管区域间农业发展呈现出差距扩大趋势,但各县之间存在显著的追赶现象。山东省农业高质量发展仍在起步阶段,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同地区间的发展水平差异预期将逐步缩小。在此阶段,各县应依托本地资源与区位优势,积极运用信息化与科技手段,推进技术深度融入农业实践,以促进山东省整体农业向现代化迈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高质量发展 评价体系 收敛性分析 熵权法 DELPHI法 山东省县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智能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现状及展望
3
作者 房毅 朱剑飞 +2 位作者 唐研 Devotha G.Nyambo 罗宁 《农业展望》 2025年第6期84-91,共8页
数智化为农业智能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本研究通过对国内农业智能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研究文献进行系统分析,运用已有调研成果,在界定概念的基础上全面分析了农业智能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现状与面临的挑战,并从平台建设、运营种... 数智化为农业智能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本研究通过对国内农业智能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研究文献进行系统分析,运用已有调研成果,在界定概念的基础上全面分析了农业智能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现状与面临的挑战,并从平台建设、运营种类、技术体系、运营障碍等多个维度进行归纳和剖析。农业智能信息服务平台的研究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即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初创建设期、发展壮大期和平台转型期;平台运营种类大致可分为政府支持型、市场主导型、企业帮扶型和高校服务型;平台建设的技术体系分为技术架构设计、系统构成以及管理机制3个层面;平台运营障碍主要有缺乏完善的法规体系作为支撑、服务平台资金支持不足、相关政策扶持力度不够、农户综合素质有待提高导致用户活跃度低、平台功能单一与集成服务不高等。最后,对农业智能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的关键要素和未来的研究路径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农业信息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信息服务平台 信息化 数智化 农业大数据 农业信息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机在我国农业监测与农事作业上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王帅 王晓 +6 位作者 梁峰 王风云 樊阳阳 吐逊艾力·依明 宋华鲁 徐浩 封文杰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71-180,共10页
无人机具有机动性好、灵活度高、工作效率高等特点,已经成为我国农机装备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农业监测和农事作业等方面取得显著应用成效。无人机可搭载可见光和光谱相机、激光雷达、热像仪等多种对地观测传感器,快速、高效、精确地获取... 无人机具有机动性好、灵活度高、工作效率高等特点,已经成为我国农机装备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农业监测和农事作业等方面取得显著应用成效。无人机可搭载可见光和光谱相机、激光雷达、热像仪等多种对地观测传感器,快速、高效、精确地获取作物和土壤遥感数据,结合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等算法,能够实现精确的面积和产量估测、病虫害监测和预警、土壤质量评估等分析;同时,还可搭载喷洒、播撒系统,进行高效的植保、播种等农事作业。为更好地促进我国农业无人机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本文从无人机类型和路径规划及搭载传感器、农事作业专用负载方面简单介绍了农业无人机技术,对该技术在我国农业监测(作物种植面积和产量估测、病虫害监测预警、土壤质量评估、作物表型研究)和农事作业(植保、施肥、播种、采摘)领域的研究进展、应用现状进行总结,分析了当前我国农业无人机技术存在的不足,并对其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可为促进无人机在我国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农业监测 农事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王敏 王兆华 《湖北农业科学》 2023年第2期6-12,共7页
采用2006—2020年农业统计数据,对山东省农业产业结构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利用产值增长率模型和回归模型,分析山东省农业各产业部门以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结果表明,种植业对农业经济增长影响最大,其次为畜牧业... 采用2006—2020年农业统计数据,对山东省农业产业结构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利用产值增长率模型和回归模型,分析山东省农业各产业部门以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结果表明,种植业对农业经济增长影响最大,其次为畜牧业、渔业和服务业,林业对农业经济增长影响最小;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服务业产值每增加1%,农业总产值分别增加0.494%、0.006%、0.312%、0.134%、0.089%;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农业经济的影响呈负向增长。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分析种植业与畜牧业内部各产业对种植业与畜牧业发展的影响度,发现小麦产量对种植业经济增长的影响最大,棉花对种植业经济增长的影响最小;猪肉产值对畜牧业经济增长的影响最大,羊肉对畜牧业经济增长的影响最小,其主要是由产量、市场、价格与创新能力四方面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农业经济增长 种植业 畜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农业科技园区创新能力评价研究——基于层次分析法和障碍度模型 被引量:12
6
作者 钱政成 王兆华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44-150,共7页
为全面评价山东省首批44个省级农业科技园区的创新能力水平,参考科技部制定的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由3级体系、30项具体指标组成的山东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计算出44个农业科... 为全面评价山东省首批44个省级农业科技园区的创新能力水平,参考科技部制定的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由3级体系、30项具体指标组成的山东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计算出44个农业科技园区的创新能力分值,然后利用K-均值分类法将所有农业科技园区进行分类,利用障碍度模型分析发现阻碍农业科技园区创新发展的因素主要为高新技术企业数、研发投入占比、发明专利数、高端人才数等,最后根据研究结果分别对3类农业科技园区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技园区 创新能力评价 指标体系 层次分析法 障碍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养结合关键技术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应用与展望 被引量:11
7
作者 董刚 黄洁 +1 位作者 盛清凯 张印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1期209-212,共4页
农业循环经济通过低耗、减排洁净化生产实现资源高效、循环利用,是一种符合永续发展需要的经济增长模式。本文阐述了我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现实需要,分析了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现状、制约因素及优势,以山东菏泽金硕农业生态园区作为典型范... 农业循环经济通过低耗、减排洁净化生产实现资源高效、循环利用,是一种符合永续发展需要的经济增长模式。本文阐述了我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现实需要,分析了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现状、制约因素及优势,以山东菏泽金硕农业生态园区作为典型范例,总结了种养结合关键技术在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中的应用情况及关键措施,并在此基础上,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通过推行该模式可以将养殖粪污、农村废弃物无害化处理,达到生物有机肥种植、农产品安全生产的目的,实现原生资源和再生资源最大化利用的良性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养结合 农业循环经济 养殖粪污无害化 有机肥种植 资源循环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知识科普对农民信息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孟静 刘锋 +3 位作者 王利民 仝雪芹 黎香兰 唐研 《安徽农学通报》 2024年第1期141-144,共4页
开展农业知识科普是保障农民信息需求,提高农民信息获取效率的重要途径之一,研究农民信息行为对推进农业科技发展政策落实和农业经济转型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农业知识科普和农民信息行为的内涵研究入手,结合农业知识科普的类型分析,... 开展农业知识科普是保障农民信息需求,提高农民信息获取效率的重要途径之一,研究农民信息行为对推进农业科技发展政策落实和农业经济转型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农业知识科普和农民信息行为的内涵研究入手,结合农业知识科普的类型分析,从农民信息需求行为、农民信息获取行为和农民信息利用行为3个方面探究农业知识科普对其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农业知识科普的影响下,农民信息需求从低层次的自然信息向高层次的社会信息转变,信息获取渠道拓宽,对信息的认知度提高,利用信息的积极性增强,知识的传播效率更高。通过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实践,提供及时和高价值的科普服务,进而提升农民信息利用水平和农业生产效益,促进农业农村的长期稳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知识科普 农民信息行为 农业生产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共享价值创造视角的盐碱地特色农业发展道路探析
9
作者 李首涵 殷芳 +1 位作者 王国良 杨丽萍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14期203-207,216,共6页
基于共享价值创造视角,对企业开展盐碱地特色农业发展路径进行典型案例研究,以山东S集团盐碱地肉牛产业发展为研究对象,重点探讨了以共享价值创造理念统领盐碱地特色农业发展过程与机制。研究发现,S集团公司主要运用盐碱地草畜全产业链... 基于共享价值创造视角,对企业开展盐碱地特色农业发展路径进行典型案例研究,以山东S集团盐碱地肉牛产业发展为研究对象,重点探讨了以共享价值创造理念统领盐碱地特色农业发展过程与机制。研究发现,S集团公司主要运用盐碱地草畜全产业链打造、“寄母还犊”养殖方式创新、政产学研农协同共生等方法实现了盐碱地肉牛全产业链品牌化发展。公司将共享价值创造内置于盐碱地综合利用生态体系内,协同政府、农担、银行、农户等利益相关方实现共享价值创造,其中利益相关方价值增值及社会价值创造是企业商业价值创造的前提,两种价值创造相互依存。公司通过“碱地黑牛”全产业链布局、坚守盐碱地开发利用与“政产学研金服用”协同发展,引领和支撑了共享价值创造,最终实现了盐碱地肉牛特色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示范带动养殖户共同富裕,探索形成了盐碱地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可行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享价值创造 盐碱地 特色农业 碱地黑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对农业产出的影响
10
作者 郭玲 王兆华 《农业工程》 2022年第11期143-147,共5页
以山东省16个地市2006-2020年的面板数据为样本,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了各类农业基础设施对全省及东中西部地区的影响。结果表明:从山东省来看,交通基础设施对农业产出具有明显的正向作用;水利基础设施对农业产出无明显影响;电力基础... 以山东省16个地市2006-2020年的面板数据为样本,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了各类农业基础设施对全省及东中西部地区的影响。结果表明:从山东省来看,交通基础设施对农业产出具有明显的正向作用;水利基础设施对农业产出无明显影响;电力基础设施对农业产出具有负向作用。从省内各地区来看,交通基础设施对东中西部都有明显的正向作用;水利基础设施对西部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对东西部具有明显的负向作用;电力基础设施对东中部有具有负向影响,对西部无明显影响。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是导致各要素对农业产出产生不同影响的直接原因,应因地制宜加大能够促进农业产出的要素投入,确保投入效益的最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基础设施 农业产出 双向固定效应模型 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1-2020年山东省花生生产地域格局变化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晓艳 殷芳 +1 位作者 杨丽萍 王兆华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37-746,共10页
基于2001-2020年统计数据,运用数理统计和区域差异法,分析了山东省花生生产地域格局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山东省花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决策依据。研究表明,近20年来,山东省花生生产呈“两减一增”局面,面积和产量分别下降33... 基于2001-2020年统计数据,运用数理统计和区域差异法,分析了山东省花生生产地域格局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山东省花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决策依据。研究表明,近20年来,山东省花生生产呈“两减一增”局面,面积和产量分别下降33.00%和22.34%、单产增加15.93%;花生生产区域向以临沂为中心的鲁西南地区和烟台、威海、青岛所处的胶东东部地区集中;20年中有4年花生面积贡献率大于单产贡献率,有16年小于单产贡献率。研究发现,鲁东和鲁西南地区经济作物面积占比减少,是导致山东省花生种植面积下降的直接影响因素;山东花生净利润和成本利润率降低,特别是近年来的“断崖式”下跌,是导致花生种植面积和总产量逐年下降的根本原因;国内外贸易市场不稳定带来的风险,也制约了花生产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省 花生生产特征 地域格局变化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大豆生产地域格局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锋 赵鑫喆 +4 位作者 殷芳 杨萍 郭征华 张惠莉 张晓艳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93-804,共12页
为给山东省大豆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决策依据,本研究运用数理统计和区域比较优势测算方法,分析了山东省大豆生产地域格局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山东省大豆播种面积从1949年的191.54万hm^(2)下降到2022年的21.496万hm^(... 为给山东省大豆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决策依据,本研究运用数理统计和区域比较优势测算方法,分析了山东省大豆生产地域格局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山东省大豆播种面积从1949年的191.54万hm^(2)下降到2022年的21.496万hm^(2),降幅达88.78%,自2000年以来,降幅为53.09%;大豆总产量从1949年的93.4万t下降到2022年的58.10万t,降幅为37.79%,自2000年以来,降幅为44.43%;山东省大豆单产水平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978—2022年,单产增幅为163.01%,高出全国76.06%。山东大豆种植区域,由主要分布在除了滨州的沿海地市及菏泽、枣庄和临沂、济宁等地市,向鲁中地区转移,主要原因是耕地面积的减少、大豆生产的人工成本较高、净利润为负值且低于同期作物。山东省在具有生产大豆的优势背景下,也存在大豆种植收益比较低、产品竞争力弱、单产水平提高难度加大等挑战,文中最后提出了山东省发展大豆产业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省 大豆生产特征 地域格局变化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粮食生产效率与安全对策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晓艳 王飞翔 +5 位作者 白林红 殷芳 李首涵 杨丽萍 刘林臣 杨萍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55-162,共8页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新冠疫情的流行及国际局势的变化,再加上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给本来就很脆弱的世界粮食格局带来巨大冲击。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提出了“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粮食生产大省...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新冠疫情的流行及国际局势的变化,再加上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给本来就很脆弱的世界粮食格局带来巨大冲击。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提出了“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粮食生产大省持续增产是我国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石,通过对山东省粮食生产效率与代价分析,明确生产资料投入量对粮食产量的贡献率,深入剖析新形势下山东省保障粮食安全的有效途径,寻求粮食增产策略。研究表明:1949—2020年,山东粮食产量增长5.89倍,达到5446.8×10^(4)t;粮食产量每增加1倍平均用时12.05年,播种面积平均减少4.34%,有效灌溉面积增加4.63%,农业机械总动力增加6.49倍,化肥施用量增加1.94倍,农药使用量增加1.14倍。粮食总产量的增加主要是依靠单位面积产量的提高,山东粮食单产每上一个1000 kg/hm^(2)台阶平均用时12.52年,有效灌溉面积增加5.19%,农机总动力增长1.59倍,化肥施用量增长37.97%,农药使用量增长0.33%。通过对生产资料贡献率分析看出,对山东省粮食产量影响较大的因素是粮食播种面积和有效灌溉面积,两者合计贡献率达到81.01%。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框架的新形势下,山东省保持粮食持续增产的主要对策建议:以数量与质量并重确保种粮面积,以规模化经营促降成本增效益,以科技创新促粮食生产方式转型升级,以培养新型经营主体打造粮食安全人才队伍,以开展用粮节粮行动减少粮食浪费等,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挥农业大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省 粮食生产效率 贡献率 粮食安全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郓城县整县域高标准农田建设SWOT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潘潘 李首涵 +1 位作者 杨萍 张晓艳 《农业工程》 2024年第7期121-125,共5页
为更加科学、高效地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与管护提供改进建议和科学支撑,利用SWOT分析法对山东省郓城县整县域高标准农田建设情况进行研究。分析了郓城县整县域高标准农田建设优劣势、机遇与威胁,判明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研究发现,... 为更加科学、高效地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与管护提供改进建议和科学支撑,利用SWOT分析法对山东省郓城县整县域高标准农田建设情况进行研究。分析了郓城县整县域高标准农田建设优劣势、机遇与威胁,判明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研究发现,整县域高标准农田建设存在投资标准低、缺乏管护资金、农田用电同质不同价及耕地进出平衡对接困难等劣势和威胁。针对上述劣势和威胁,提出提高单位土地面积财政资金投资密度、拓宽资金筹措渠道、合理优化布局结构、推进农业灌溉用电价格改革、统筹耕地进出平衡指标、建立健全高标准农田资产管理和基础设施管护制度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标准农田 整县域建设 SWOT 土地资源管理 郓城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权益去中心化的农业物联网系统 被引量:6
15
作者 李乔宇 封文杰 +3 位作者 尚明华 刘淑云 王富军 穆元杰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87-193,共7页
国内农业物联网存在数据分散、割裂、标准不统一的问题,从而无法发挥大数据的价值以提升农业智能化水平,本研究旨在利用区块链技术结合农业物联网系统汇集农业环境大数据,为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提升农业智能化水平打下数据基础。... 国内农业物联网存在数据分散、割裂、标准不统一的问题,从而无法发挥大数据的价值以提升农业智能化水平,本研究旨在利用区块链技术结合农业物联网系统汇集农业环境大数据,为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提升农业智能化水平打下数据基础。提出利用区块链去中心化和记录数据不可篡改的技术特点,建立信任机制,构建通证经济模型,保证物联网系统用户对其上传的数据享有权益,从而激励更多人参与使用农业物联网系统。在此基础上,设计研发了去中心化的农业物联网系统,针对区块链技术去中心化和效率的矛盾,结合通证经济模型,设计了数据权益去中心化的方式,将用户上传的物联网数据通过智能合约结算为积分,积分参与数据权益的分配,区块链中记录积分的发放和上传物联网数据的哈希值,保证链上链下信息同步,兼顾了去中心化和物联网系统高并发的需要。本研究为区块链技术和物联网技术的结合,以及农业大数据的收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中心化 区块链 物联网 大数据 智能合约 通证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潍县萝卜产业发展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7
16
作者 韩瑞东 孔祥彬 +5 位作者 张连晓 唐研 初文红 刘英 杨晓东 王磊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05-109,共5页
潍县萝卜是潍坊的特色优势产业之一,通过调研山东省近6年潍县萝卜产业发展情况,结合生产分布、市场流通等数据统计,分析了山东省潍县萝卜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潍县萝卜 数据统计 产业发展现状 产业发展情况 山东省 分析及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蔬菜生产比较优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涵 王兆华 《湖北农业科学》 2022年第23期216-221,共6页
以山东省为例,选取河南、河北、江苏、湖南、湖北、四川、广东7个蔬菜生产大省,测算比较山东省与这7个省份2003—2018年的蔬菜生产比较优势,并在此基础上对各蔬菜主产省比较优势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山东省蔬菜生产规模比较优... 以山东省为例,选取河南、河北、江苏、湖南、湖北、四川、广东7个蔬菜生产大省,测算比较山东省与这7个省份2003—2018年的蔬菜生产比较优势,并在此基础上对各蔬菜主产省比较优势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山东省蔬菜生产规模比较优势亟需扩大,效率比较优势持续增加,综合比较优势需稳中求进,生产优势影响因素差异较大,生产优势与自然资源条件和农业资本投入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经济发展水平、市场环境、农业劳动力投入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并据此提出了保障山东省蔬菜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生产 比较优势 影响因素 山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文献计量的全球花生栽培领域研究态势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孟静 杨冉 +2 位作者 安静 唐研 郑建华 《花生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8-108,共11页
以Web of Science(SCIE)中检索得到的1794条文献为样本,利用文献计量法和CiteSpace软件,从发文量、国家/地区、机构、学科、高水平论文、基金资助六个方面,对全球花生栽培领域的文献进行可视化计量分析,多维度展示发文情况和研究态势。... 以Web of Science(SCIE)中检索得到的1794条文献为样本,利用文献计量法和CiteSpace软件,从发文量、国家/地区、机构、学科、高水平论文、基金资助六个方面,对全球花生栽培领域的文献进行可视化计量分析,多维度展示发文情况和研究态势。结果显示:近十年,花生栽培领域发文量稳定缓慢增长,2021年发文量最高;发文量前三位的国家是美国、中国和印度;印度农业研究理事会、美国农业部、佐治亚大学等研究机构发文量较高,且机构之间合作关系紧密;发文所属学科有跨学科、多学科趋势;有21篇高水平论文,其中我国有8篇;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资助的文献量遥遥领先其他机构;主要研究主题有高产栽培技术、新品种栽培技术、配套栽培技术及地膜覆盖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栽培 文献计量 知识挖掘 研究态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遥感影像耕地提取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3
19
作者 巫志雄 李乔宇 +1 位作者 王宗良 曾世伟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63-170,共8页
获取实时、精准的耕地分布信息是现代土地资源管理和农业高质量发展中至关重要的一项任务。随着卫星技术的迅猛发展,遥感监测逐渐成为当前耕地信息提取的重要手段,同时,深度学习技术迅速崛起,并逐渐成为遥感影像耕地提取的关键技术。本... 获取实时、精准的耕地分布信息是现代土地资源管理和农业高质量发展中至关重要的一项任务。随着卫星技术的迅猛发展,遥感监测逐渐成为当前耕地信息提取的重要手段,同时,深度学习技术迅速崛起,并逐渐成为遥感影像耕地提取的关键技术。本文整理了国内外近期耕地提取的相关研究成果,阐述了传统提取算法的不足及高分辨率遥感图像对耕地提取的积极意义、耕地提取的基本流程、耕地提取算法发展的主要过程和研究策略,归纳了耕地提取算法的主要优化方法以及多任务网络模型的应用,最后结合现有深度学习算法存在的不足对未来耕地提取技术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提取 深度学习 语义分割 高分辨率影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视觉的生猪体质量估测研究进展
20
作者 王兴家 魏清岗 +5 位作者 穆元杰 盛清凯 杨亮 安静 张霞 郑纪业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7-26,共10页
在生猪养殖中,体质量是最重要的指标参数之一,及时、准确地获取生猪的体质量信息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机器视觉技术的快速发展,生猪的非接触式体质量估测得到广泛关注。目前,非接触式体质量估测已经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但由于真实养殖环... 在生猪养殖中,体质量是最重要的指标参数之一,及时、准确地获取生猪的体质量信息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机器视觉技术的快速发展,生猪的非接触式体质量估测得到广泛关注。目前,非接触式体质量估测已经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但由于真实养殖环境的复杂性,在养殖场实现生猪体质量的实时估测仍面临各种挑战。综述了近20 a国内外机器视觉技术在生猪体质量估测方面的研究进展和应用状况,分析总结了当前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研究重点,旨在为我国现代畜牧业的智能化转型升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质量 估测 机器视觉 非接触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