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211份山东省小麦育种材料产量及相关性状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戴双 钟文 +8 位作者 訾妍 庞亚男 吴德豪 郭宪峰 程敦公 郭军 李豪圣 刘建军 宋健民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05-111,共7页
为探索山东省小麦近年来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改良情况,为小麦育种和生产提供参考,以济麦22为对照,对2010—2015年度山东省参加小麦高肥区域试验的1 211份品系的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及其相关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济麦22生育期呈显著下... 为探索山东省小麦近年来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改良情况,为小麦育种和生产提供参考,以济麦22为对照,对2010—2015年度山东省参加小麦高肥区域试验的1 211份品系的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及其相关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济麦22生育期呈显著下降趋势,株高显著增加,容重下降,成穗数呈增加趋势,穗粒数和千粒重下降,但产量平均每年升高95 kg/hm^(2)。供试材料的生育期总体呈缩短趋势,株高缓慢下降,容重与济麦22差距逐渐缩小。供试材料总体呈减产趋势,其中增产幅度超过3%的材料仅14.86%,提高产量的育种难度加大。从产量三因素看,通过增加穗粒数来提高产量的风险非常大,千粒重的改良也因其较高的遗传力较难实现,而成穗数遗传多样性相对丰富,因此,在增强抗倒伏性的基础上增加成穗数,目前可能更容易实现。LS系列与烟农系列材料增产效果较好,主要原因也是成穗数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育种材料 产量 农艺性状 遗传改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加工品质相关贮藏蛋白、基因及其遗传改良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2
作者 陈雪燕 王灿国 +8 位作者 程敦公 李豪圣 宋健民 刘爱峰 王利彬 董爽爽 赵振东 刘建军 曹新有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9,共9页
随着小麦以及相关近缘种属基因组测序的完成,各类分子生物学技术应用于小麦品质相关蛋白基因的研究越来越多,新蛋白和新基因的发现为小麦品质遗传改良提供了更大的研究空间。本文简要概述了传统贮藏蛋白的研究现状,着重介绍了目前新发... 随着小麦以及相关近缘种属基因组测序的完成,各类分子生物学技术应用于小麦品质相关蛋白基因的研究越来越多,新蛋白和新基因的发现为小麦品质遗传改良提供了更大的研究空间。本文简要概述了传统贮藏蛋白的研究现状,着重介绍了目前新发现的与小麦加工品质相关的贮藏蛋白和基因的研究进展,从遗传改良的角度上提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以期为我国小麦品质研究提供有价值的理论参考,促进品质研究更好的应用于小麦育种的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加工品质 蛋白 基因 遗传改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旱地小麦主要农艺和产量性状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6
3
作者 李豪圣 刘佳 +4 位作者 刘爱峰 程敦公 曹新有 宋健民 刘建军 《山东农业科学》 2013年第3期28-32,共5页
分析了山东省近8年小麦生育期内气象三因素变化及旬气象因子与旱地小麦主要农艺和产量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2003~2010年小麦生育期内降水量减少和日照时数增加的趋势较为明显,积温呈降低的趋势,但变化不明显。生育期内84个气象因子... 分析了山东省近8年小麦生育期内气象三因素变化及旬气象因子与旱地小麦主要农艺和产量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2003~2010年小麦生育期内降水量减少和日照时数增加的趋势较为明显,积温呈降低的趋势,但变化不明显。生育期内84个气象因子中有25个因子与旱地小麦主要农艺或产量性状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其中旬降水量有6个因子,旬日照时数有9个因子,旬平均气温有10个因子。因此,在今后旱地小麦品种选育过程中,应结合日照和气温等气象因子变化特点进行选择,从而提高选育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地小麦 气象因子 相关性 山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淀粉理化特性遗传改良研究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王红日 王利民 +3 位作者 戴双 刘爱峰 曹新有 宋健民 《山东农业科学》 2013年第8期137-140,共4页
近年来小麦淀粉理化特性遗传改良取得了显著进展,育成一系列高、低直链淀粉含量和糯性小麦,所用方法主要是常规杂交选育,化学诱变和转基因技术也得到广泛应用。但小麦淀粉理化特性遗传改良仍然存在诸多限制,最主要的是种质资源匮乏,另... 近年来小麦淀粉理化特性遗传改良取得了显著进展,育成一系列高、低直链淀粉含量和糯性小麦,所用方法主要是常规杂交选育,化学诱变和转基因技术也得到广泛应用。但小麦淀粉理化特性遗传改良仍然存在诸多限制,最主要的是种质资源匮乏,另外淀粉检测技术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淀粉特性的改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淀粉 理化特性 遗传改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E^e染色体对小麦农艺和品质性状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郭军 卢明娇 +13 位作者 武智民 李豪圣 宫文萍 王灿国 程敦公 刘爱峰 曹新有 刘成 翟胜男 杨足君 刘建军 孔令让 赵振东 宋健民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54-860,共7页
二倍体长穗偃麦草含有抗条锈病、抗赤霉病和耐盐碱等优异基因,是小麦遗传改良的重要基因源之一。为明确1E^e染色体片段对小麦农艺和品质性状的影响,利用1E^e(1A)代换系和中国春为试验材料,多年多点鉴定,农艺性状分析结果表明,1E^e取代1... 二倍体长穗偃麦草含有抗条锈病、抗赤霉病和耐盐碱等优异基因,是小麦遗传改良的重要基因源之一。为明确1E^e染色体片段对小麦农艺和品质性状的影响,利用1E^e(1A)代换系和中国春为试验材料,多年多点鉴定,农艺性状分析结果表明,1E^e取代1A染色体,不仅降低了旗叶长度和旗叶宽度等农艺性状,而且降低了粒长、粒宽、穗粒数、小穗数和千粒重等产量相关性状,但显著增加了穗长。品质相关性状分析结果表明,1E^e染色体可以显著增加面团最大峰值高度和8分钟带宽,但对蛋白质含量、SDS沉降值、湿面筋含量、面筋指数和峰值高度时间等5个指标上没有显著影响。另外,本研究开发了17个1E^e染色体特异分子标记。总之,1E^e染色体可提高小麦品质,但对产量相关性状有不利影响,本研究开发的分子标记对于进一步打破连锁累赘,创制小麦-长穗偃麦草Glu-Ee1短片段易位系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二倍体长穗偃麦草 1E^e染色体 农艺和品质性状 分子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强筋小麦济麦44面包相关品质的配粉效应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刘爱峰 曹新有 +7 位作者 王灿国 程敦公 郭军 刘成 宋健民 刘建军 赵振东 李豪圣 《山东农业科学》 2019年第10期45-49,共5页
为深入挖掘优质强筋小麦济麦44的品质利用潜力,将济麦44和中强筋小麦济麦23的面粉按重量比0∶100、10∶90、20∶80、30∶70、40∶60、50∶50、60∶40、70∶30、80∶20、90∶10、100∶0进行混配,研究其面粉、面团和面包相关品质。结果表... 为深入挖掘优质强筋小麦济麦44的品质利用潜力,将济麦44和中强筋小麦济麦23的面粉按重量比0∶100、10∶90、20∶80、30∶70、40∶60、50∶50、60∶40、70∶30、80∶20、90∶10、100∶0进行混配,研究其面粉、面团和面包相关品质。结果表明:所有混合粉的蛋白质含量均在14.0%以上;湿面筋含量随济麦44比例的增大而降低,比例低于70%时湿面筋含量均高于30.0%;干面筋值的变化相对比较稳定;面筋指数在比例40%~50%时均大于86.0%,而当比例达90%时则降至79.78%;所有混合粉的吸水率均高于60.0%;稳定时间和粉质质量指数均随济麦44比例的升高而增大,比例为60%时粉质质量指数已达145mm,比例为70%时稳定时间已达15.6min。面包相关品质随济麦44比例增大而呈现不同程度的改善,比例为50%时面包芯色泽评分显著增高;比例为60%时,面包芯质地和面包芯纹理结构的评分均明显增高;比例为70%时,面包出炉高度显著增大、面包体积达最大、外观评分显著增高。综上,济麦44比例为60%~70%时,面粉品质特性、面团流变学特性和面包品质均明显改善,因此与济麦23进行混合配粉时,济麦44的比例控制在60%~70%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强筋小麦 济麦44 配粉 面包品质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片衰老抑制基因PSAG12-IPT在小麦遗传改良中的应用
7
作者 戴双 郭军 +5 位作者 程敦公 曹新有 巨伟 訾妍 吉万全 宋健民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290-1294,共5页
为了解叶片衰老抑制基因PSAG12-IPT在小麦遗传改良中的作用,利用共表达PSAG12和IPT的转基因小麦材料(TIPT-XN1376)与推广小麦品种陕麦159、周麦18、远丰175、西农979和郑麦9023杂交,并对其后代进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叶绿素含量测定,研... 为了解叶片衰老抑制基因PSAG12-IPT在小麦遗传改良中的作用,利用共表达PSAG12和IPT的转基因小麦材料(TIPT-XN1376)与推广小麦品种陕麦159、周麦18、远丰175、西农979和郑麦9023杂交,并对其后代进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叶绿素含量测定,研究PSAG12-IPT基因在小麦中的遗传特点及其与衰老和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150个转基因株系中,携带PSAG12-IPT植株与不携带PSAG12-IPT植株的分离比为110∶40,χ^2检验表明,符合3∶1的分离特点,说明PSAG12-IPT基因以单基因形式在子代中稳定遗传。携带PSAG12-IPT的F 2株系平均叶绿素含量(55.4 mg·g^-1)比不携带PSAG12-IPT的F2株系(51.7 mg·g^-1)提高7%,说明PSAG12-IPT基因能够降低植株叶片叶绿素的降解速率,使叶片维持较长持绿时间,延缓叶片衰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叶片衰老 PSAG12-IPT基因 叶绿素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新品种济麦262抗旱性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葛超 王灿国 +7 位作者 韩冉 程敦公 李法计 郭军 宫文萍 刘成 曹新有 李豪圣 《山东农业科学》 2019年第2期28-32,39,共6页
济麦262是新近育成的旱地小麦新品种,目前正在山东省大面积推广应用。本研究旨在明确其拔节期根系和地上部物质积累特性,揭示抗旱节水机理,为培育抗旱节水新品种提供理论指导和评价指标。于2017—2018年,在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济麦262是新近育成的旱地小麦新品种,目前正在山东省大面积推广应用。本研究旨在明确其拔节期根系和地上部物质积累特性,揭示抗旱节水机理,为培育抗旱节水新品种提供理论指导和评价指标。于2017—2018年,在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济南试验基地,以济麦262及其亲本烟农19和临麦2号为试验材料,于管栽条件下进行雨养和充分浇水两个处理,比较3个品种拔节期根系特性、地上部生物量积累及其对供水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两种水分条件下3个品种拔节期根系总长度、总表面积和根尖总数在0~30、30~60、>90、60~90 cm土层范围内呈降低趋势;干旱胁迫降低了3个品种多数土层根系量及总根系量。充分浇水条件下,临麦2号和济麦262拔节期根系总长度、总表面积和根尖总数显著大于烟农19;而雨养条件下,济麦262则高于两个亲本,且深层(>90 cm)根系量也更大。此外,与两个亲本相比,济麦262拔节期地上部生物量对水分敏感性低,抗旱系数较高。雨养条件下拔节期根系总表面积与抗旱系数相关性较高,可作为评价品种抗旱性强弱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济麦262 拔节期 根系 抗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强筋小麦济麦229选育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13
9
作者 李豪圣 刘建军 +10 位作者 宋健民 曹新有 程敦公 王灿国 刘成 郭军 翟胜男 韩冉 訾妍 赵振东 刘爱峰 《山东农业科学》 2019年第8期21-24,共4页
济麦229是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继济南17、济麦20之后新近育成的优质强筋小麦品种,同时达到国家一等强筋小麦标准(GB/T17892—1999)和郑州商品交易所期货用的一等强筋小麦标准,是订单生产非常理想的品种。本文对济麦229的选育实... 济麦229是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继济南17、济麦20之后新近育成的优质强筋小麦品种,同时达到国家一等强筋小麦标准(GB/T17892—1999)和郑州商品交易所期货用的一等强筋小麦标准,是订单生产非常理想的品种。本文对济麦229的选育实践如育种目标确立、亲本选配、选育技术和方法、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品质性状、特别是选育体会进行总结分析,期望对优质强筋小麦品种选育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济麦229 优质强筋 品种选育 体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隔期低温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4
10
作者 陈贵菊 陈明丽 +5 位作者 王福玉 高国良 江涛 尹逊利 李根英 宋国琦 《山东农业科学》 2015年第2期25-28,共4页
选用6个冬小麦品种为材料,采用人工气候室盆栽和药隔期低温胁迫的方法,研究药隔期低温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和穗部结实率的影响。结果显示,药隔期-2℃低温胁迫24 h和48 h对小麦的生长状态、结实率及千粒重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低温胁迫24 h... 选用6个冬小麦品种为材料,采用人工气候室盆栽和药隔期低温胁迫的方法,研究药隔期低温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和穗部结实率的影响。结果显示,药隔期-2℃低温胁迫24 h和48 h对小麦的生长状态、结实率及千粒重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低温胁迫24 h大部分品种结实率降低不明显,胁迫48 h降低幅度明显增大,表明-2℃低温胁迫时间越长,小麦受害越重。根据结实率的变化判定,6个品种的耐倒春寒能力表现为济麦22、临麦4号﹥烟农19﹥鲁原502、济南17和周麦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药隔期 低温胁迫 生长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抽穗和开花期相关QTL定位与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克森 董爽爽 +10 位作者 李法计 郭军 台述强 王利彬 程敦公 穆平 刘建军 李豪圣 赵振东 曹新有 张玉梅 《山东农业科学》 2020年第1期17-23,共7页
抽穗期和开花期是衡量小麦发育快慢及稳定性的两个重要时期,发掘相关基因位点并应用于育种选择,可为小麦稳产性改良提供指导。本研究以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Turtur)和Triticum spelta L.衍生系(Bubo)为亲本杂交构建的包含186个家系的重... 抽穗期和开花期是衡量小麦发育快慢及稳定性的两个重要时期,发掘相关基因位点并应用于育种选择,可为小麦稳产性改良提供指导。本研究以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Turtur)和Triticum spelta L.衍生系(Bubo)为亲本杂交构建的包含186个家系的重组自交系(recom;binant inbred line,RIL)群体(F6)为材料,于2014-2017年连续种植于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济南试验基地,结合已构建的包含5301个标记、长度为2464 c M的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对抽穗期和开花期QTL进行定位,结果表明,在1B(3)、2B、4B(2)、5A、5B和7B染色体上共检测到9个抽穗期相关QTL,可解释4.55%~13.40%的表型变异;在1D、2A、3D、4B、5A、6B和7B染色体上共定位到7个开花期相关QTL,可解释3.48%~16.93%的表型变异。其中,7B染色体上4409103~1233594标记区间内控制抽穗期的QTL连续两年被检测到;4B和7B染色体上控制开花期的QTL分别连续2年和3年被检测到。这将为下一步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和品种稳产性改良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抽穗期 开花期 QT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幼苗根系相关性状QTL定位与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洋 王克森 +10 位作者 刘秀坤 王利彬 王灿国 郭军 程敦公 穆平 刘建军 李豪圣 赵振东 曹新有 张玉梅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9,共9页
根系是小麦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需的营养器官,水分、无机盐等营养物质都需要通过根系吸收,并向上输送到各个部位,为小麦的生长发育提供必要的养分。由于根系位于地下部,相对于其他性状而言,研究较为困难和滞后。为了进一步挖掘影响根系形... 根系是小麦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需的营养器官,水分、无机盐等营养物质都需要通过根系吸收,并向上输送到各个部位,为小麦的生长发育提供必要的养分。由于根系位于地下部,相对于其他性状而言,研究较为困难和滞后。为了进一步挖掘影响根系形态的相关基因(QTL),本研究以遗传背景差异较大的品种菏麦13与临麦2号为亲本构建的重组自交系(RIL)群体为材料,通过SNP芯片,构建了一张包含1003个SNP标记、涵盖21条染色体、全长2358.54cM的图谱;同时,结合调查的RIL群体苗期根表面积、根体积、总根长等性状,共定位到13个根系相关的QTLs,分别位于1D(2)、3A、3B(3)、4B(2)、5A、5B(2)、6B、7B染色体上,可解释5.11%~20.12%的表型变异。为后续精细定位和分子辅助选择育种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幼苗 根系形态 QTL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成熟期QTL定位与分析
13
作者 董爽爽 王利彬 +9 位作者 程敦公 任勇 张业伦 穆平 张玉梅 刘建军 李豪圣 赵振东 郝元峰 曹新有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293-1299,共7页
小麦成熟期对粮食周年丰产具有重要的决定作用。为了给小麦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可用的分子标记,本研究以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Bubo)和T.spelta L.衍生系(Turtur)为亲本创制的包含186个家系的RIL群体(F6)为材料,构建了包含5 301个标记(4 ... 小麦成熟期对粮食周年丰产具有重要的决定作用。为了给小麦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可用的分子标记,本研究以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Bubo)和T.spelta L.衍生系(Turtur)为亲本创制的包含186个家系的RIL群体(F6)为材料,构建了包含5 301个标记(4 120个DArT标记、621个SNP标记和560个传统DArT标记),总长为2 464cM的遗传连锁图谱,利用Windows QTL Cartographer 2.5软件的复合区间作图法对在3年4点环境下的成熟期性状进行QTL检测,在LOD>2.5水平下,共定位到15个QTL,分布于小麦的1A、2B、2D、3A、4A、4B、5B、7A和7B染色体上,可解释4.42%~12.67%的表型变异。其中在1A染色体上控制小麦成熟期的QTL贡献率最大;4B染色体的1215714-1068877F0-44CG区间内3年3点均检测到的QTL与1215714标记遗传距离为0.01cM,近乎共分离,为下一步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精准性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成熟期 QT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胁迫相关基因TaUCE2的克隆及表达模式分析
14
作者 毛凤鑫 葛超 +7 位作者 李豪圣 王灿国 韩冉 程敦公 李法计 孙福来 赵振东 刘爱峰 《山东农业科学》 2020年第2期1-6,共6页
前期通过对耐旱小麦的RNA-Seq分析发现,转录本TRIAECS423DLTGACV1252817AA0892160在干旱胁迫下表达量下降;通过克隆、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该转录本包含一个444 bp的完整编码区,编码147个氨基酸,蛋白结构分析其含有一个UBC结构域,与山羊... 前期通过对耐旱小麦的RNA-Seq分析发现,转录本TRIAECS423DLTGACV1252817AA0892160在干旱胁迫下表达量下降;通过克隆、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该转录本包含一个444 bp的完整编码区,编码147个氨基酸,蛋白结构分析其含有一个UBC结构域,与山羊草泛素结合酶(E2)的氨基酸序列完全一致,证明该基因为泛素结合酶(E2)基因(Ta UCE2)。蛋白序列比对发现其第7、91、144位置处的氨基酸在单双子叶植物之间是特异的。进化分析发现该基因是在单双子叶植物进化后期分化的。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该基因响应ABA、干旱、高盐、低温的胁迫,在四种胁迫下,该基因在根中的表达量均降低。本研究为进一步分析泛素蛋白酶体途径在小麦逆境响应中的功能和机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泛素结合酶(E2) Ta UCE2 逆境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除遮阴后自然强光对小偃54和8602及其杂交后代光合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15
作者 周连杰 谢彦庆 +4 位作者 徐文 郭骞欢 戴双 赵世杰 宋健民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13-819,共7页
黄淮地区冬小麦生育后期常出现阴雨寡照及连阴骤晴等不良气候,本试验目的是阐明弱光逆境解除后自然强光对冬小麦光合特性的影响。在抽穗至开花期对小偃54和8602及其杂交后代小偃81和212遮阴处理(约自然光40%),10 d后去除遮阴,测定恢复... 黄淮地区冬小麦生育后期常出现阴雨寡照及连阴骤晴等不良气候,本试验目的是阐明弱光逆境解除后自然强光对冬小麦光合特性的影响。在抽穗至开花期对小偃54和8602及其杂交后代小偃81和212遮阴处理(约自然光40%),10 d后去除遮阴,测定恢复过程中亲本与杂交后代旗叶叶绿素含量、光合气体交换、叶绿素荧光等参数。去除遮阴初期,亲本与杂交后代都发生了光抑制,净光合速率(Pn)、叶绿素a/b比值、胞间CO2浓度(Ci)、气孔导度(Gs)、光系统II(PSII)最大量子效率(Fv/Fm)、PSII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II)、非光化学猝灭(NPQ)和电子传递到QA下游的概率(Ψo)都低于对照,并且随着去除遮阴时间的延长逐渐恢复。杂交后代小偃81在去除遮阴后比其2个亲本和另一杂交后代品系212具有相对更高的Pn、ΦPSII和Ψo,表明小偃81对环境光强变化的适应性优于其亲本,且相对较高的PSII光化学效率活性和稳定性是其在去除遮阴后拥有更高Pn的原因之一。小偃81更能适应黄淮地区小麦生育后期光照不足和连阴骤晴的不良气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偃81 自然强光 光合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麦热激蛋白ScHsp90-1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利彬 董爽爽 +10 位作者 王灿国 程敦公 李豪圣 刘爱峰 宋健民 刘建军 刘成 张玉梅 穆平 赵振东 曹新有 《山东农业科学》 2018年第3期1-5,共5页
本研究从黑麦中克隆了一个热激蛋白Hsp90基因,暂命名为ScHsp90-1,并对其序列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该基因cDNA序列全长2 103 bp,共计编码700个氨基酸,蛋白质分子量约80.47 k D。序列同源性分析表明,ScHsp90-1与小麦、玉米、水稻等物种的... 本研究从黑麦中克隆了一个热激蛋白Hsp90基因,暂命名为ScHsp90-1,并对其序列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该基因cDNA序列全长2 103 bp,共计编码700个氨基酸,蛋白质分子量约80.47 k D。序列同源性分析表明,ScHsp90-1与小麦、玉米、水稻等物种的热激蛋白同源性较高;进化树分析表明ScHsp90-1与小麦的Ta Hsp90亲缘关系最近。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其表达特性分析表明,ScHsp90-1对高温、低温、高盐、干旱等非生物胁迫均有响应,其可能是黑麦的一个胁迫相关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麦 热激蛋白Hsp90 克隆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