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1篇文章
< 1 2 4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气候变暖前后山东省优质专用小麦品质气候区划研究
1
作者 王娜 李楠 +5 位作者 南镇武 刘开昌 王宗帅 薛晓萍 孟维伟 王旭清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0-46,共7页
小麦品质气候区划是充分利用区域气候资源、因地制宜生产优质小麦的重要前提。山东省是北方典型的强筋和中筋优质专用小麦种植区,但在气候变暖背景下,山东省气象条件发生了较大变化,小麦品质区划结果亟待更新。本研究采用小麦品质区划... 小麦品质气候区划是充分利用区域气候资源、因地制宜生产优质小麦的重要前提。山东省是北方典型的强筋和中筋优质专用小麦种植区,但在气候变暖背景下,山东省气象条件发生了较大变化,小麦品质区划结果亟待更新。本研究采用小麦品质区划农业气候指标对山东省122个气象站点1981—2020年小麦季气象条件(温度、降水和日照时数)进行综合打分,利用ArcGIS插值法得到气候变暖前后山东省小麦品质气候区划。结果表明,气候变暖前后,山东省普遍为强筋小麦适宜区和强筋中筋小麦过渡区,但气候变暖后,山东省的强筋小麦适宜区大幅缩小,强筋中筋小麦过渡区扩大,主要体现在鲁中和胶东半岛南部地区。小麦季≥0℃积温增加及5月(开花-灌浆期)气温日较差下降是导致小麦季农业气候指标综合得分下降的主要原因。该研究结果可为及时调整山东省强筋和中筋小麦适宜种植区及实现品种和生态区的双向适应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暖 优质小麦 气候区划 关键生育期 气象要素分值 ArcGIS插值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甘薯推广品种茎尖菜用价值研究 被引量:16
2
作者 王大箴 郗光辉 +3 位作者 王建军 于开乐 王庆美 王荫墀 《山东农业科学》 1997年第2期13-16,共4页
对本省5个甘薯推广品种茎尖菜用价值进行研究表明,甘薯茎尖3次采摘总量折亩产260~610kg。茎尖蛋白质含量与芹菜、菠菜、蕹菜相当,是苋菜和大白菜的16~2倍;维生素C含量与蕹菜相当,比芹菜和大白菜高1倍以上。适用... 对本省5个甘薯推广品种茎尖菜用价值进行研究表明,甘薯茎尖3次采摘总量折亩产260~610kg。茎尖蛋白质含量与芹菜、菠菜、蕹菜相当,是苋菜和大白菜的16~2倍;维生素C含量与蕹菜相当,比芹菜和大白菜高1倍以上。适用品种口感嫩滑,食味清香。品种间综合评价,以鲁薯7号和北京553为较好的菜用品种。甘薯采摘茎尖后,块根产量有所降低,但总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茎尖 菜用 营养成分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主要土壤类型甘薯肥料利用率研究 被引量:19
3
作者 董晓霞 孙泽强 +4 位作者 张立明 王学君 王庆美 谢备涛 郑东峰 《山东农业科学》 2010年第11期51-54,59,共5页
为了研究山东省主要土壤类型上甘薯生产的肥料当季利用率,在日照市、平阴县和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试验基地进行了甘薯氮磷钾肥料利用率试验。结果发现:对于基础养分含量高的褐土,施肥使甘薯减产,CK处理的济薯22和济薯18获得了最高产量;对... 为了研究山东省主要土壤类型上甘薯生产的肥料当季利用率,在日照市、平阴县和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试验基地进行了甘薯氮磷钾肥料利用率试验。结果发现:对于基础养分含量高的褐土,施肥使甘薯减产,CK处理的济薯22和济薯18获得了最高产量;对于基础养分含量低的褐土,NPK处理的济薯22获得了最高产量;而棕壤上,济薯18和济薯22获得最高产量的施肥处理分别为NPK和NK处理。济薯22对氮、磷和钾肥的当季利用率分别为16.39%~43.39%、4.95%~7.94%、负值~59.33%;济薯18对氮、磷和钾肥的利用率分别为负值~31.02%、负值~3.15%和负值~30.36%。济薯22形成1 000 kg鲜薯所吸收的N为4.36~5.77 kg、P2O5为1.76~2.24 kg、K2O为4.41~7.06 kg;济薯18形成1 000 kg鲜薯所吸收的N为6.30~7.98kg、PO为2.75~2.96 kg、KO为6.49~6.94 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氮磷钾 产量 肥料利用率 养分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个春化基因在山东省小麦品种(系)中的分布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樊庆琦 李根英 +4 位作者 郭刚 隋新霞 楚秀生 黄承彦 王玉华 《山东农业科学》 2009年第7期4-7,11,共5页
利用Vrn—A1、Vrn—B1、Vrn—D1和Vrn—B34个春化基因,对105份山东省2006~2007年度待审定品种和32份审定品种进行分子标记检测,结果表明,供试材料在A1、B1和B3位点均检测为隐性基因;在D1位点,13份材料检测为显性基因,其余材料检... 利用Vrn—A1、Vrn—B1、Vrn—D1和Vrn—B34个春化基因,对105份山东省2006~2007年度待审定品种和32份审定品种进行分子标记检测,结果表明,供试材料在A1、B1和B3位点均检测为隐性基因;在D1位点,13份材料检测为显性基因,其余材料检测为隐性基因。4个基因的分布频率与当地小麦的春化习性和生育期特点相吻合,这也是生态环境适应和育种选择压力的综合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春化 分子标记 Vm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当前主栽小麦品种春冬性强弱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杨洪宾 李福元 +1 位作者 徐成忠 王法宏 《山东农业科学》 2009年第1期43-46,共4页
为了明确山东省当前小麦主栽品种春冬性强弱,选择19个生产中应用面积较大的主栽品种,以春小麦辽春18号为对照,"惊蛰"后在济宁进行田间分期播种,研究其春冬性强弱并进行两级多次比较和排序。结果表明:辽春18号(春小麦)>济麦... 为了明确山东省当前小麦主栽品种春冬性强弱,选择19个生产中应用面积较大的主栽品种,以春小麦辽春18号为对照,"惊蛰"后在济宁进行田间分期播种,研究其春冬性强弱并进行两级多次比较和排序。结果表明:辽春18号(春小麦)>济麦20>潍麦8>济麦22>良星99>烟农15>济南17>烟5286>烟农24>济麦19>泰山23>济麦16>淄麦12>临麦2号、邯6172>山农664、济宁12>泰山9818、烟农19>济麦21,排序愈在前春性愈强,愈在后冬性愈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主栽品种 春冬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大豆品种资源评价与利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张礼凤 徐冉 +3 位作者 戴海英 李伟 王彩洁 张军 《山东农业科学》 2014年第2期139-141,共3页
通过对山东省大豆品种资源研究工作的系统总结,介绍了山东省大豆品种资源搜集、鉴定、评价与利用方面的相关研究进展,并指出今后研究的重点和方向。
关键词 山东 大豆 品种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地方大豆品种脂肪氧化酶变异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王金龙 李星华 +2 位作者 陈宛妹 徐冉 李增禄 《山东农业科学》 1999年第3期24-25,共2页
从鉴定的100份山东省地方大豆品种资源中,未发现脂肪氧化酶缺失的材料,但发现了11份脂肪氧化酶—1电泳带向正极偏移的材料。这些材料脂肪氧化酶—1向正极偏移的程度与脂肪氧化酶—2缺失时脂肪氧化酶—1的表现一致。
关键词 山东省 脂肪氧化酶 变异 大豆 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甘薯种质资源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王庆美 常彩霞 王建军 《山东农业科学》 1993年第5期8-9,31,共3页
山东省甘薯品种资源收集整理工作始于50年代中期,随着育种及生产发展的需要,自1977年开始对收集到的国内外甘薯品种资源进行了深入全面的经济和农艺性状的鉴定。材料共计796份,其中国内地方品种276份,国外引进品种167份,国内育成品种(系... 山东省甘薯品种资源收集整理工作始于50年代中期,随着育种及生产发展的需要,自1977年开始对收集到的国内外甘薯品种资源进行了深入全面的经济和农艺性状的鉴定。材料共计796份,其中国内地方品种276份,国外引进品种167份,国内育成品种(系)317份,野生种26份,种间创新材料10份。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种质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谷子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
9
作者 陈二影 秦岭 +2 位作者 黎飞飞 杨延兵 管延安 《农业科技通讯》 2024年第2期155-157,共3页
山东是种植谷子的传统省份,拥有全国四大名米中的“龙山小米”和“金乡小米”。山东谷子种植收益高,但生产中机械化程度低、农机农艺融合度低,导致谷子生产成本较高,成为制约山东谷子高效生产的重要因素。针对这一问题,山东省农业科学... 山东是种植谷子的传统省份,拥有全国四大名米中的“龙山小米”和“金乡小米”。山东谷子种植收益高,但生产中机械化程度低、农机农艺融合度低,导致谷子生产成本较高,成为制约山东谷子高效生产的重要因素。针对这一问题,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研究集成了山东省谷子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本规程规定了山东省谷子全程机械化生产中播前准备、品种选择及处理、机械精量播种、机械田间管理、机械化收获等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子 精量播种 全程机械化 技术规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丰硕的成果 攀登的阶梯——山东省超级小麦育种技术研究“十五”工作总结(二) 被引量:1
10
作者 田纪春 黄承彦 《山东农业科学》 2006年第2期32-34,共3页
山东省“超级小麦育种技术研究”项目组“十五”期间有28个小麦新品种获国家和省审定,建立了超级小麦育种理论和技术体系,初步建立了小麦分子育种研究平台,为“十一五”的研究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关键词 超级小麦 育种 “十五”总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前山东省小麦主推品种春化弱强和排序及类型划分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洪宾 李福元 +3 位作者 王晓英 徐成忠 韩素莲 王法宏 《河北农业科学》 2010年第12期1-4,共4页
为了明确当前山东省小麦主推品种的春化表现,以应对秋冬气候变暖,依品种春化特性科学确定始播期,从秋种源头上预防冬前旺长和越冬期冻害,选择了19个小麦主推品种,以春麦辽春18为CK,采用干种子田间春季分期播种和室内人工春化晚春田间定... 为了明确当前山东省小麦主推品种的春化表现,以应对秋冬气候变暖,依品种春化特性科学确定始播期,从秋种源头上预防冬前旺长和越冬期冻害,选择了19个小麦主推品种,以春麦辽春18为CK,采用干种子田间春季分期播种和室内人工春化晚春田间定植2种方法,研究了19个主推品种的春化弱强和排序,并对其春化类型进行了划分。结果表明:按春化从弱到强依次排序为辽春18→济麦20→济宁16→潍麦8→济麦22→良星99→济南17→邯6172→烟5286→山农664→济麦19→烟农24→济宁12→烟农15→泰山23、淄麦12→临麦2和泰山9818→济麦21→烟农19。烟农19和济麦21为冬型,其余17个冬麦品种均为半冬型。半冬型品种占绝大多数,冬型品种很少。在半冬型品种中,排序越在前,春化越弱;排序越在后,春化越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省 小麦 品种 春化 类型划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小麦育种现状与建议 被引量:4
12
作者 黄德华 张珊 +10 位作者 曹新有 吴佳洁 王文良 马欣 武军 郭晓东 宫明永 王召锋 安丙俭 程冰 陈建省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99-604,共6页
山东省作为我国小麦主产省份之一,其小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选育和推广优良品种是促进小麦产业发展的基础。本文回顾了山东省近年来小麦育种发展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了推进山东省小麦育... 山东省作为我国小麦主产省份之一,其小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选育和推广优良品种是促进小麦产业发展的基础。本文回顾了山东省近年来小麦育种发展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了推进山东省小麦育种可持续发展的建议,为实现山东省小麦产业高质量发展,确保山东省乃至全国粮食安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安全 小麦育种 高质量发展 种业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与豆科作物间套作体系氮素吸收效应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3
作者 孙岩 乔月彤 +5 位作者 赵强 胡延峰 朱英华 赵培国 宋立成 夏海勇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1-28,共8页
玉米与豆科作物间套作可以提高作物对氮、磷、钾等养分的吸收能力,从而提高土地利用当量比和耕地产能。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对玉米与豆科作物间套作体系氮素吸收的表观现象,包括氮素吸收量、地上部生物量和籽粒产量等指标,以及相关机制进... 玉米与豆科作物间套作可以提高作物对氮、磷、钾等养分的吸收能力,从而提高土地利用当量比和耕地产能。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对玉米与豆科作物间套作体系氮素吸收的表观现象,包括氮素吸收量、地上部生物量和籽粒产量等指标,以及相关机制进行归纳总结。诸多研究结果表明,玉米与豆科作物间套作可以提高玉米地上部氮素吸收量、地上部生物量和籽粒产量,增长幅度分别在6.0%~57.5%、2.6%~52.6%和14.0%~64.2%之间,而与玉米全生育期共生间作的大豆、花生和豌豆等作物则受到抑制,蚕豆等套作豆科作物(整个生育期中的部分时间与玉米共生,通常与玉米错期播种/收获)则受到促进。关于玉米与豆科作物间套作体系氮素高效吸收的机制可概括为3个方面:一是种间竞争作用,由于玉米对氮素的竞争大于豆科作物,促进玉米对氮素的优势吸收;二是作物根系相互作用和土壤微生物的存在,促进养分循环和作物之间的氮素转移,豆科作物固定的氮素可以被玉米吸收利用;三是豆科作物结瘤增加,固氮基因表达增强,提高了自身固氮能力。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下一步需要加强在田间多场景(作物品种类型不同、土壤肥力梯度不同等)条件下的原位研究,从根际生命共同体(根系-土壤-微生物)作用机制以及种间地上相互作用-地下相互作用互馈的角度,更加全面和准确地阐明玉米与豆科作物间套作体系氮素高效吸收的机制,并加强农机农艺融合关键调控技术的研发,让传统间套作在现代农业中继续发光发热,赓续农耕文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豆科作物 间套作 氮素利用效率 根际生命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枣庄市山亭区豆制品产业发展探析
14
作者 孙延成 王建凤 +3 位作者 廉靖 孙楠楠 刘丹 戴海英 《农业工程技术》 2025年第13期11-13,共3页
豆制品产业是枣庄市山亭区传统特色产业,在区域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该文介绍了当地豆制品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制约产业发展的因素,针对性提出以全产业链整合与集群发展为重点、以品牌建设为引领、以重点项目建设... 豆制品产业是枣庄市山亭区传统特色产业,在区域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该文介绍了当地豆制品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制约产业发展的因素,针对性提出以全产业链整合与集群发展为重点、以品牌建设为引领、以重点项目建设为抓手的发展建议,以期推动山亭区豆制品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经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制品 发展历程 品牌建设 产业链 项目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审定大豆品种的产量、品质及株型演变 被引量:24
15
作者 徐冉 张礼凤 +1 位作者 王彩洁 李伟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42-247,共6页
自1982年开展农作物品种审定工作以来,山东省共有50个大豆品种通过国家或省级审定,分析了这50个审(认)定品种的区域试验平均产量、最高产量、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和生育期、株高、主茎节数、有效分枝数、单株荚数、百粒重等农艺性... 自1982年开展农作物品种审定工作以来,山东省共有50个大豆品种通过国家或省级审定,分析了这50个审(认)定品种的区域试验平均产量、最高产量、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和生育期、株高、主茎节数、有效分枝数、单株荚数、百粒重等农艺性状。结果表明,区域试验平均产量由1982-1985年的1892.73kg/hm^2提高到2001~2005年的2820.67kg/hm^2,增幅为49.0%;最高产量由3072.0kg/hm^2提高到4389.3kg/hm^2,提高了42.9%;蛋白质和脂肪含量随时代和选育目的的不同而在37.00%~46.44%和16.80%~22.50%之间变化。山东省夏大豆的理想株型应是株高70-80cm,主茎节数14~16节,有效分枝1~2个,并且在此基础上,有密而均匀的结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省 夏大豆 审定品种 产量 品质 农艺性状 株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物垄作栽培增产机理及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90
16
作者 王旭清 王法宏 +1 位作者 任德昌 曹宏鑫 《山东农业科学》 2001年第3期41-45,共5页
作物垄作栽培是在克服了传统栽培 (平作 )许多不利因素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耕作栽培方式。垄作栽培使土壤表面由平面型变为波浪型 ,增加了土壤的表面积 ,改变了土壤的光、热、水条件和微生物活动环境 ,较好地协调了作物赖以生存的小... 作物垄作栽培是在克服了传统栽培 (平作 )许多不利因素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耕作栽培方式。垄作栽培使土壤表面由平面型变为波浪型 ,增加了土壤的表面积 ,改变了土壤的光、热、水条件和微生物活动环境 ,较好地协调了作物赖以生存的小气候条件 ,最大限度地降低了不利因素的影响 ,产生了节能、降耗、高效的良好生态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垄作栽培技术与常规栽培方法相比 ,可使水稻增产 2 0 %~ 5 0 % ,玉米(垄作 +覆膜 )增产 6 0 %以上 ,棉花增产 15 %以上 ,小麦增产 8%~ 2 0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垄作 生态效益 经济效益 增产机理 生长发育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小麦种质资源品质特性多样性研究及利用 被引量:17
17
作者 刘爱峰 段友臣 +5 位作者 程敦公 李豪圣 曹新有 宋健民 楚秀生 刘建军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15-520,528,共7页
连续2年对698份地方品种、育成品种和省外引进品种的淀粉糊化特性、面团揉混特性和面筋蛋白特性等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并对不同生态类型区地方品种的品质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来源种质资源品质特性表现出一定差异,育成品种和... 连续2年对698份地方品种、育成品种和省外引进品种的淀粉糊化特性、面团揉混特性和面筋蛋白特性等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并对不同生态类型区地方品种的品质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来源种质资源品质特性表现出一定差异,育成品种和省外引进品种具有较长的面团揉混形成时间和较高的沉淀值,形成时间超过3.5min的品种分别有10和16个,最高值达5.2min;沉淀值水平较高,超过40.0ml的品种分别有32和25个,最高值分别为61.8ml和68.8ml;地方品种表现出较好的淀粉RVA糊化特性和较高的面筋蛋白含量,峰值粘度大于2900cP的有24个,最高峰值粘度高达4099cP,沉淀值在40.0ml以上的品种占48.8%,最高值达58.8ml;(2)不同生态类型区地方品种具有不同的品质特性,胶东丘陵冬性晚熟类型区烟台和青岛的地方品种具有较好的淀粉RVA糊化特性和较高的面筋蛋白含量,鲁西北平原冬性/半冬性晚熟类型区滨州、潍坊和德州的地方品种具有较好的淀粉RVA糊化特性,鲁中山丘川半冬性/冬性中熟类型区临沂、泰安的地方品种具有较高的面筋蛋白含量;(3)筛选出形成时间大于4.5min且沉淀值高于50.0ml的育成品种济南17、济宁16、济麦20、洲元9369和泰麦一号等,沉淀值超过60.0ml的省外引进品种藁优9415、冀5099、临汾6410和临汾6510等,峰值粘度高于3100cP的地方品种半截芒、白秃头(二)、三八麦、白秃头、小白芒(2)、半截红穗,以及沉淀值高于50.0ml的地方品种蚂蚱头、白肚、白气死雾、一穗收、四棱白、白穗红、半截红穗等,这些材料均可作为培育优质小麦的首选亲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品质特性 种质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小麦籽粒硬度演变规律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李根英 夏先春 +2 位作者 何中虎 孙其信 黄承彦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372-1374,共3页
利用单籽粒谷物特性测试仪和PCR扩增、酶切及DNA测序技术,结合改良的friabilin提取及电泳分析方法,对山东省431份农家品种、63份历史品种和29份当前主栽品种的籽粒硬度分布以及Pina和Pinb等位变异类型进行研究,以探讨山东小麦籽粒硬度... 利用单籽粒谷物特性测试仪和PCR扩增、酶切及DNA测序技术,结合改良的friabilin提取及电泳分析方法,对山东省431份农家品种、63份历史品种和29份当前主栽品种的籽粒硬度分布以及Pina和Pinb等位变异类型进行研究,以探讨山东小麦籽粒硬度的演变规律。农家品种、历史品种和当前主栽品种中硬质麦比例分别为75.6%、12.7%和27.6%,混合麦分别占20.4%、19.0%和13.8%,而软质麦分别占3.9%、68.3%和58.6%。农家品种中共有6种基因型,Pina-D1b/Pinb-D1a和Pina-D1a/Pinb-D1p分别占硬质麦的38%和59.6%。历史品种中有4种基因型,8份硬质麦中Pina-D1b/Pinb-D1a占37.5%,Pina-D1a/Pinb-D1b占37.5%,而Pina-D1a/Pinb-D1p只占25.0%。当前主栽品种中,8份硬质麦全部是Pina-D1a/Pinb-D1b类型。长芒透垅白等3个品种的Pinb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发生了双突变,起始密码子下游96bp处碱基C突变为A,而且在265bp处发生了A碱基的缺失,将其命名为Pinb-D1a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小麦 籽粒硬度 Pina Pinb 等位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系分布与作物产量的关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51
19
作者 王法宏 王旭清 +1 位作者 刘素英 王晓理 《山东农业科学》 1997年第4期48-51,共4页
近年来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作物根系分布较深,且多纵向时,叶片趋向直立;深根型品种在干旱地区具有较好的适应性;深层根系可延缓植株衰老;种子根和下层根量对产量提高有显著作用。影响根系生长和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品种、水分、施肥。
关键词 根系 垂直分布 抗逆性 产量 作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禾谷类作物倒伏性的研究 被引量:33
20
作者 管延安 李建和 +1 位作者 任莲菊 李根英 《山东农业科学》 1998年第5期51-54,共4页
倒伏是作物生产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已成为高产稳产的重要限制因素之一。倒伏的严重性和对产量造成的损失与作物生长环境和倒伏的发生时期有关。一般来说,适宜的生长环境、促进作物生长和产量提高的措施会引发倒伏或使倒伏程度加重。鉴... 倒伏是作物生产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已成为高产稳产的重要限制因素之一。倒伏的严重性和对产量造成的损失与作物生长环境和倒伏的发生时期有关。一般来说,适宜的生长环境、促进作物生长和产量提高的措施会引发倒伏或使倒伏程度加重。鉴于倒伏性对产量的严重影响,国内外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禾谷作物 倒伏 类型 成因 防止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