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东省主要土类高产农田的微量元素及其与理化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孟庆华 李根英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22-625,共4页
研究了山东省3大土类2个产量水平土壤表层的5种主要微量元素(Zn、Fe、Mn、Cu、B)含量及其与土壤主要理化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土类的微量元素含量有明显差异,其特征是棕壤严重缺B,富含Fe和Mn。高产农田的有效Fe含量为13.10mg/kg... 研究了山东省3大土类2个产量水平土壤表层的5种主要微量元素(Zn、Fe、Mn、Cu、B)含量及其与土壤主要理化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土类的微量元素含量有明显差异,其特征是棕壤严重缺B,富含Fe和Mn。高产农田的有效Fe含量为13.10mg/kg,显著高于中低产田;有效Mn、有效Zn、有效Cu和有效B的含量分别为16.5、1.63、1.40、0.92mg/kg,也高于中低产田,但差异不显著。高产农田缺Mn、轻缺Zn比例分别为9%和33%,略大于中低产田,而缺B比例为28%,则略低于中低产田,其他微量元素不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微量元素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植密度对高蛋白大豆经济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0
2
作者 田艺心 高凤菊 徐冉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76-482,共7页
为促进我国高蛋白大豆进一步推广利用,本文选用黄淮海地区高蛋白大豆品种冀豆21、冀豆12、荷豆12和齐黄34为试验材料,对不同种植密度下高蛋白大豆品种植株生长、干物质积累、品质和产量等经济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蛋白大豆品种... 为促进我国高蛋白大豆进一步推广利用,本文选用黄淮海地区高蛋白大豆品种冀豆21、冀豆12、荷豆12和齐黄34为试验材料,对不同种植密度下高蛋白大豆品种植株生长、干物质积累、品质和产量等经济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蛋白大豆品种株高、主茎节数等植株生长性状均随密度增大而增大,但单株有效分枝数、有效荚数、单荚粒数及荚长等性状随密度增大逐渐减小。单株干物质重随密度增大而减少,但群体干物质重随密度增大先增大后减小;在22.5万株·hm^(-2)~25.5万株·hm^(-2)的密度范围内,高蛋白大豆的蛋白质含量随密度的升高而略有升高,而脂肪含量总量则随密度的升高而略有降低。品种产量随密度增大呈抛物线趋势,冀豆21和冀豆12高产的最佳密度是22.5万~25.5万株·hm^(-2),荷豆12和齐黄34高产的最佳密度是19.5万~22.5万株·hm^(-2)。这说明,适宜密度有利于高蛋白大豆植株生长及株型构建,进而促进干物质积累分配及籽粒产量的增加,该研究为黄淮海地区高蛋白大豆的推广利用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 高蛋白大豆 经济性状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审大豆齐黄34南疆地区种植表现 被引量:3
3
作者 王万蓉 魏俊梅 +6 位作者 郝全有 钱丹丹 张栋海 吉光鹏 王凡 张恒斌 徐冉 《大豆科技》 2021年第2期40-43,共4页
以国审大豆品种齐黄34作为试验材料,通过2018—2020年连续3年开展小面积种植试验,对该品种在南疆地区生育进程、生物性状、各器官干物质变化及产量表现等进行了系统调查。试验结果表明:在南疆地区齐黄34的平均生育期为159.7天,植株株型... 以国审大豆品种齐黄34作为试验材料,通过2018—2020年连续3年开展小面积种植试验,对该品种在南疆地区生育进程、生物性状、各器官干物质变化及产量表现等进行了系统调查。试验结果表明:在南疆地区齐黄34的平均生育期为159.7天,植株株型收敛,亚有限结荚习性,平均株高为55.77厘米,平均底荚高为12.53厘米,平均单株荚数为24.87个,平均分枝数为1.27个,平均单株粒数为61.5粒,平均秕荚率为12.54%,平均百粒重为27.2克,平均产量为294.49公斤/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齐黄34 生物性状 产量 种植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