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麦平衡水分测定及实仓智能化降温通风试验 被引量:6
1
作者 李兴军 吴子丹 +4 位作者 季振江 杨旭 赵永青 闫恩峰 吴晓明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94-99,共6页
本研究对14个小麦品种在5个温度(10、20、25、30、35℃)和RH 11.3%~96%范围内进行测定,并采用CAE方程进行拟合,决定系数(R2)>0.998,平均相对百分率误差(MRE)<2.951%。对于小麦解吸和吸附等温线,CAE方程拟合的5个参数中B1和B2差异... 本研究对14个小麦品种在5个温度(10、20、25、30、35℃)和RH 11.3%~96%范围内进行测定,并采用CAE方程进行拟合,决定系数(R2)>0.998,平均相对百分率误差(MRE)<2.951%。对于小麦解吸和吸附等温线,CAE方程拟合的5个参数中B1和B2差异显著,不同类型小麦之间对应的CAE方程系数是相似的。不同类型的小麦品种收获后可以同时处理,但其吸附和解吸行为应当分别对待。智能化粮情检测、通风窗口控制、小麦CAE平衡水分方程组成控制系统指定仓库通风。在计算机显示系统,通风窗口由小麦吸附平衡绝对湿度曲线、饱和绝对湿度曲线、通风上限温度(通风开始时为粮堆温度减去8℃,通风进行时为粮堆温度减去4℃)线组成窗口,当大气状态点位于这个窗口内,轴流小风机被启动运转,粮堆降温通风开始。当大气状态点位于这个窗口外,轴流小风机被停止,粮堆降温通风结束。在2015年12月16日—28日,这个系统用于河北清苑国家粮食储备库14号房式仓(小麦5 900 t,含水量11.5%),下行吸出式通风降温7.4℃,3台1.5 k W轴流风机运转累计用电800 k W,单位能耗0.018 k Wh t-1℃-1,节省电能55%。14号整仓裂纹破碎率均值为(3.66±0.22)%,显著低于使用4台5.5 k W离心风机的10号仓(4.30±0.28)%。2016年12月27日—2017年1月16日在山东齐河军粮库7号房式仓(小麦3089 t,含水量12.5%),采用2台0.85 k W轴流风机上行吸出式通风,平均粮温下降9.2℃,风机运转265.5 h,用电451.4 k Wh,单位能耗0.015 9 k Wh t-1℃-1,节省电能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平衡水分 CAE方程 吸附滞后 智能机械通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粳稻谷低温仓储期间粮堆特性及加工品质的变化 被引量:1
2
作者 段义三 马建勇 +5 位作者 李兴军 丁进 冯吉东 田琳 刘俊明 陶利思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89-298,共10页
分析了高大平房仓中含水率14%的粳稻谷在空调控粮面准低温的储藏技术下,粮堆温度、相对湿度(RH)、含湿量、湿球和露点温度变化与加工品质的关系。结果显示,在3月25日~9月30日期间,在6月21日和9月2日粮堆一层均温增加有两个峰值,分别是22... 分析了高大平房仓中含水率14%的粳稻谷在空调控粮面准低温的储藏技术下,粮堆温度、相对湿度(RH)、含湿量、湿球和露点温度变化与加工品质的关系。结果显示,在3月25日~9月30日期间,在6月21日和9月2日粮堆一层均温增加有两个峰值,分别是22和25.9℃,一层含湿量两个峰值分别是0.0117和0.0147 kg/kg,一层湿球温度两个峰值分别是18.3和21.8℃,一层露点温度两个峰值分别是16.5和19.6℃,二层、三层及四层的均温、含湿量、湿球和露点温度均近似线性增加。粮堆一、二、三、四层的平均RH分别是69.9%、71.1%、68.9%、70.0%。四次扦样测定的稻谷含水率呈现减少趋势,出米率和加工的大米外观品质没有明显变化,米饭品尝得分在89分以上。5月20日~9月13日117 d中,空调开启了74 d,粮面均温21.5℃,5月17日~9月12日期间粮堆一层、二层、三层、四层的平均湿球温度分别是17.7、10.7、7.2、10.5℃。粮面的谷蠹和米象卵完成了生活史,导致7月2~7日、8月6~16日两次局部熏蒸作业,9月23日~10月9日整仓熏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谷 高大平房仓 粮面控准低温 空调 粮堆含湿量 湿球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油过氧化值检测方法的若干研究
3
作者 闫恩峰 《农业与技术》 2015年第11期175-176,共2页
目前对于植物油过氧化值的检测方法主要有国家标准碘量法以及多参数农产品质量安全快速检测仪2种检测方法。根据检测结果分析,储藏时间与植物油过氧化值之间的存在一定的关系,本文对这2种测试方法的适用范围进行比较。经过比较后发现,... 目前对于植物油过氧化值的检测方法主要有国家标准碘量法以及多参数农产品质量安全快速检测仪2种检测方法。根据检测结果分析,储藏时间与植物油过氧化值之间的存在一定的关系,本文对这2种测试方法的适用范围进行比较。经过比较后发现,国家标准碘量法相对更复杂一些,实用性低一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油 过氧化值 碘量法 农产品质量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