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维生素C防治2型糖尿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
作者 丁丽娜 王志斌 +3 位作者 王瑶 宁杰 张宪党 丁文宇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5期372-376,共5页
2型糖尿病(T2DM)是由胰岛素缺乏和胰岛素抵抗引起的复杂代谢紊乱性疾病。维生素C(VC)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是众所周知的抗氧化剂,可保护细胞免受氧化应激的伤害。T2DM患者的氧化应激状态对并发症的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适量补充VC可降低T... 2型糖尿病(T2DM)是由胰岛素缺乏和胰岛素抵抗引起的复杂代谢紊乱性疾病。维生素C(VC)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是众所周知的抗氧化剂,可保护细胞免受氧化应激的伤害。T2DM患者的氧化应激状态对并发症的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适量补充VC可降低T2DM的发病风险。VC与T2DM及其并发症密切相关,T2DM患者血浆VC水平普遍偏低,且血浆VC水平与T2DM的患病风险呈负相关;补充VC可以改善胰岛素抵抗、改善炎症状态,同时可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和心血管的发生风险,但在糖尿病牙周疾病方面并没有明显的改善作用。本文对VC与T2DM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予以综述,旨在为T2DM的防治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 C 2 型糖尿病 氧化应激 自由基 抗氧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雌性大鼠骨代谢的特点 被引量:2
2
作者 刘亚平 季虹 +3 位作者 荣海钦 张丽萍 赵新波 邱占军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期35-38,共4页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雌性大鼠骨密度和骨生物力学等指标的变化及各指标间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高糖高脂饮食加腹腔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诱导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20周后处死大鼠,测定股骨和腰椎骨密度(BMD)、骨灰干重比、骨生物力学以...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雌性大鼠骨密度和骨生物力学等指标的变化及各指标间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高糖高脂饮食加腹腔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诱导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20周后处死大鼠,测定股骨和腰椎骨密度(BMD)、骨灰干重比、骨生物力学以及骨代谢相关指标[血清Ca、骨钙素(BG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尿Ca/肌酐比值、尿羟脯氨酸/肌酐比值],此外还观察了空腹血糖(FPG)、GHbA1c、甘油三脂(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清胰岛素(FINS)、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Ⅰ等变化。结果与正常组相比,(1)糖尿病大鼠腰椎和股骨BMD、灰干重比、生物力学指标显著降低;(2)FPG、FINS及HOMA-IR均显著升高,说明存在胰岛素抵抗;(3)血清TRAP、TG、TC、LDL-C、GHbA1c升高,血清BGP、IGF-Ⅰ、HDL-C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4)BGP与股骨BMD成显著正相关。结论高糖高脂饲料联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注射,可成功建立2型糖尿病雌性大鼠模型。该模型大鼠具有高血糖、脂质代谢紊乱和胰岛素抵抗特点。2型糖尿病大鼠骨吸收加快而骨形成不足,导致其骨量下降和骨生物力学特性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大鼠 骨组织 骨密度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性别大鼠在2型糖尿病造模过程中的稳定性 被引量:27
3
作者 刘亚平 季虹 +3 位作者 荣海钦 张丽萍 赵新波 邱占军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1期52-55,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性别大鼠在2型糖尿病造模过程中的成功率及模型的稳定性。方法高糖高脂饮食联合腹腔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诱导建立雄、雌性大鼠2型糖尿病模型。成模后所有大鼠每周固定时间测血糖和体重。观察24周后,心脏穿刺取血,测定空腹... 目的研究不同性别大鼠在2型糖尿病造模过程中的成功率及模型的稳定性。方法高糖高脂饮食联合腹腔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诱导建立雄、雌性大鼠2型糖尿病模型。成模后所有大鼠每周固定时间测血糖和体重。观察24周后,心脏穿刺取血,测定空腹血糖(FPG)、血清胰岛素(FINS)、HbA1c、甘油三脂(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结果单纯高糖高脂饮食喂养,雄、雌性大鼠血糖与正常组无显著差异;STZ注射后,雄性大鼠血糖升高并逐渐平稳,而雌性需两次STZ注射,模型才比较稳定。实验结束时,雄、雌性糖尿病大鼠FPG、FINS、HOMA-IR以及TG、TC、LDL-C均显著升高,说明模型存在胰岛素抵抗和脂代谢紊乱。结论高糖高脂饲料加一次性小剂量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可成功建立雄性大鼠2型糖尿病模型,而同等剂量,雌性模型需两次STZ。雄、雌性糖尿病大鼠模型具有高血糖、脂质代谢紊乱和胰岛素抵抗特点。造模成功率及稳定性与性别有关,雄性大鼠较雌性大鼠成模率高,稳定性好,且耗时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大鼠 性别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骨钙素水平的变化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21
4
作者 丁焕发 荣海钦 +2 位作者 季虹 李玉璞 张勇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7期471-473,共3页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骨钙素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其与体质量指数、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A1c(HbA1c)、血清钙、磷和碱性磷酸酶水平等的关系。方法按1999年WHO的诊断标准筛选T2DM患者47例,健康对照组35例,检测人...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骨钙素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其与体质量指数、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A1c(HbA1c)、血清钙、磷和碱性磷酸酶水平等的关系。方法按1999年WHO的诊断标准筛选T2DM患者47例,健康对照组35例,检测人体测量参数和临床生化指标,用放射免疫测定法(RIA)测定T2DM患者和正常健康人空腹血清骨钙素水平,并分析血清骨钙素与体质量指数、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HbA1c和血清钙、磷和碱性磷酸酶水平等的关系。结果T2DM患者空腹血清骨钙素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4.22±0.93)μg/Lvs(4.88±0.76)μg/L,P<0.01];相关性研究显示,空腹血清骨钙素水平与年龄(r=-0.421,P<0.01)、空腹血糖(r=-0.414,P<0.01)、空腹胰岛素(r=-0.405,P<0.01)、HbA1c(r=-0.283,P<0.05)呈负相关,与体质量指数呈负相关趋势;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年龄和HbA1c是影响空腹血清骨钙素水平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T2DM患者空腹血清骨钙素水平降低,T2DM患者的血清骨钙素水平与其高血糖状态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钙素 2型糖尿病 骨质疏松 肥胖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模型GK大鼠骨形态学和生物力学特点观察 被引量:3
5
作者 张丽萍 荣海钦 +4 位作者 季虹 刘亚平 赵新波 邱占军 王东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5期361-365,共5页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模型GK大鼠的骨代谢特点以及骨密度和骨生物力学特性的变化。方法采用雄性6月龄GK大鼠10只,以月龄、性别匹配的健康Wistar大鼠作为正常对照。颈静脉取血检测与骨代谢有关的生化指标。DXA法测定股骨和腰椎骨密度,并行...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模型GK大鼠的骨代谢特点以及骨密度和骨生物力学特性的变化。方法采用雄性6月龄GK大鼠10只,以月龄、性别匹配的健康Wistar大鼠作为正常对照。颈静脉取血检测与骨代谢有关的生化指标。DXA法测定股骨和腰椎骨密度,并行股骨三点弯曲实验和腰椎压缩实验。甲基丙烯酸甲酯包埋胫骨干骺端以制备不脱钙骨切片。应用多媒体病理图像分析软件进行骨组织形态计量学分析。结果GK大鼠体重明显低于健康对照Wistar大鼠(P<0.01)。与对照组相比,GK大鼠血清骨钙素水平明显降低[(4.97±0.49,6.75±0.71)μg/mL,P<0.01],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活性明显升高[(17.92±5.23,8.31±2.69)U/L,P<0.01],但血钙和血磷无明显变化(P>0.05);股骨和腰椎骨密度显著降低[(0.16±0.01,0.22±0.02;0.12±0.01,0.16±0.02)g/cm2,P<0.01];骨强度和腰椎的弹性模量明显降低(P<0.01)。骨形态学分析显示GK大鼠股骨长度和第五腰椎高度分别降低10.3%和9.5%(P<0.01),股骨和腰椎横截面积无明显变化(P>0.05)。骨组织形态计量学分析显示,GK大鼠骨小梁体积、骨小梁厚度、类骨质表面和厚度明显降低[(15.72±1.18,19.13±1.13)%,(61.91±4.54,74.43±3.63)μm,(18.18±1.25,19.63±1.07)%,(3.68±0.48,4.34±0.35)μm,P<0.01或0.05],动态参数如矿化表面、矿化沉积率和骨形成率也明显降低[(17.77±1.54,19.56±2.07)%,(1.07±0.22,1.35±0.16;0.20±0.03,0.26±0.04)μm/day,P<0.05或0.01],而矿化延迟时间显著延长(2.66±0.56,2.12±0.35,P<0.05)。结论非肥胖的GK大鼠表现有骨量减少和骨折危险性增加;2型糖尿病本身可干扰成骨细胞功能和活性而导致骨重建失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密度 骨生物力学 骨组织形态计量学 骨丢失 2型糖尿病 GK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HrP1-34对荷瘤小鼠骨代谢及骨生物力学作用的观察 被引量:2
6
作者 李玉璞 季虹 +2 位作者 荣海钦 丁焕发 张勇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2期87-91,共5页
目的研究荷瘤小鼠在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蛋白(PTHrP1-34)的作用下,骨代谢及骨生物力学等指标的变化,同时观察肿瘤生长情况。方法对照组、模型组、实验组4W龄健康雌性BALB/c小鼠各12只,模型组和实验组采用乳腺癌组织块悬浊液注射法制... 目的研究荷瘤小鼠在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蛋白(PTHrP1-34)的作用下,骨代谢及骨生物力学等指标的变化,同时观察肿瘤生长情况。方法对照组、模型组、实验组4W龄健康雌性BALB/c小鼠各12只,模型组和实验组采用乳腺癌组织块悬浊液注射法制备小鼠乳腺癌模型,10d后模型组每日予以生理盐水腹腔注射,实验组每日予以PTHrP1-34400μg/kg体重腹腔注射。用药35d后行全身骨X线扫描观察骨破坏情况、测全身骨密度(BMD)、骨生物力学以及骨代谢相关血清指标[血清Ca、P、碱性磷酸酶(ALP)、I型胶原C-末端交联顶端肽β(β-CTX)骨钙素(BGP)、骨唾液酸蛋白(BSP)],剥离肿瘤比较两组肿瘤的体积与质量。结果X线片显示,与模型组相比,实验组存在明显的溶骨性骨破坏,其中1只存在骨折。与对照组和模型组比较,实验组BMD、生物力学指标显著降低(P〈0.01)。各组C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和模型组比较,实验组P、B—CTX、BSP等反映骨吸收的指标显著升高,总ALP、BGP等反映骨形成的指标均显著降低(P〈0.01或P〈0.05);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各指标变化差异无显著性。实验组肿瘤体积和质量显著升高(P〈0.01)。结论PTHrP1-34能够促进小鼠乳腺癌骨转移,造成溶骨性骨破坏,骨量下降、骨强度降低,同时骨破坏释放的因子可能促进肿瘤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骨代谢 溶骨性骨破坏 PTHrP1-34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对骨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侯艳丽 季虹 荣海钦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2009年第3期189-193,共5页
噻唑烷二酮类(TZDs)药物是核转录因子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的激动剂,是临床上常用的胰岛素增敏剂,用来治疗2型糖尿病等存在胰岛素抵抗的疾病。近年发现TZDs增加女性骨折的危险性。体外及动物实验证实TZDs促进间充质干... 噻唑烷二酮类(TZDs)药物是核转录因子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的激动剂,是临床上常用的胰岛素增敏剂,用来治疗2型糖尿病等存在胰岛素抵抗的疾病。近年发现TZDs增加女性骨折的危险性。体外及动物实验证实TZDs促进间充质干细胞向脂肪细胞系分化,而抑制其向成骨细胞系分化,减少骨形成,还可能具有促进破骨细胞分化、增加骨吸收的作用,从而导致骨量减少。TZDs还可能通过改变某些激素和细胞因子的水平间接地影响骨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噻唑烷二酮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 骨代谢 成骨细胞 破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种常见纳米材料对骨代谢的影响
8
作者 曲晨 荣海钦 +3 位作者 季虹 刘伟 侯艳丽 刘思金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47-752,共6页
探讨4种常见纳米材料(单壁碳纳米管,多壁碳纳米管,纳米银,量子点)对小鼠骨代谢的影响.选取8周龄健康昆明小鼠给予不同剂量的上述4种纳米材料,各纳米材料分别设高、中、低剂量组,溶剂对照、离子对照组,以及阳性对照组,每周3次进行腹腔注... 探讨4种常见纳米材料(单壁碳纳米管,多壁碳纳米管,纳米银,量子点)对小鼠骨代谢的影响.选取8周龄健康昆明小鼠给予不同剂量的上述4种纳米材料,各纳米材料分别设高、中、低剂量组,溶剂对照、离子对照组,以及阳性对照组,每周3次进行腹腔注射.用药6周后检测骨破坏情况、骨生物力学改变以及血清中钙的含量.结果显示,4种纳米材料与其相应溶剂对照组相比,多壁碳纳米管溶骨发生率显著增高,高、中剂量组骨灰干重比及3个剂量组生物力学指标有显著性差异,高剂量组血清钙显著升高;单壁碳纳米管溶骨发生率上升,高、中剂量组骨灰干重比及生物力学指标降低,各组血清钙水平无显著性差异;量子点各剂量组溶骨发生率无差异,高、中剂量组骨灰干重比、最大载荷、弹性载荷降低,血清钙水平无显著性差异;纳米银各剂量组溶骨发生率未增加,灰干重比、生物力学各指标及血清钙水平无统计学差异.多壁碳纳米管长期暴露可引起小鼠溶骨性破坏、骨量下降、骨强度减低;单壁碳纳米管与量子点对骨代谢的影响不显著,纳米银不会引起骨代谢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材料 骨代谢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格列酮对雌性大鼠骨代谢的影响
9
作者 侯艳丽 季虹 +7 位作者 王东 李新华 王庆美 黄丽芳 林鲁霞 刘延杰 臧学章 荣海钦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8期665-668,共4页
目的观察马来酸罗格列酮对雌性大鼠骨代谢的影响。方法 3月龄雌性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NC组)、低剂量(3mg.kg-1.d-1)罗格列酮组(Ros-1组)、中剂量(10mg.kg-1.d-1)罗格列酮组(Ros-2组)和高剂量(30 mg.kg-1.d-1)罗格列酮... 目的观察马来酸罗格列酮对雌性大鼠骨代谢的影响。方法 3月龄雌性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NC组)、低剂量(3mg.kg-1.d-1)罗格列酮组(Ros-1组)、中剂量(10mg.kg-1.d-1)罗格列酮组(Ros-2组)和高剂量(30 mg.kg-1.d-1)罗格列酮组(Ros-3组)。每日定时按照每公斤体重6ml灌胃,NC组给予0.5%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灌胃作为对照,干预12周。处死后,测定右侧股骨骨密度、血清骨代谢标记物和相关激素及细胞因子水平。结果 Ros-3组的股骨骨密度较其他三组显著降低,反映骨形成的血清骨钙素水平在Ros-2及Ros-3组显著降低,而其他骨代谢标记物无显著变化。各组的雌二醇、睾酮、瘦素水平无差异。Ros-3组IGF-1水平降低。各组炎症因子的水平无有意义的变化。结论较大剂量的罗格列酮能减少正常雌性大鼠的骨形成,降低骨密度,对循环中雌二醇、睾酮及多数细胞因子无显著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格列酮 骨钙素 骨密度 雌二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HrP1-34对荷瘤小鼠骨代谢与肿瘤生长情况的影响
10
作者 李玉璞 季虹 +1 位作者 荣海钦 丁焕发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09年第3期197-200,I0006,共5页
目的研究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蛋白1-34(PTHrP1-34)对荷瘤小鼠骨代谢的影响,同时观察肿瘤生长情况。方法对照组、模型组、实验组4周龄健康雌性BALB/c小鼠各12只,模型组和实验组采用乳腺癌组织块悬浊液注射法制备小鼠乳腺癌模型,10d后模型组... 目的研究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蛋白1-34(PTHrP1-34)对荷瘤小鼠骨代谢的影响,同时观察肿瘤生长情况。方法对照组、模型组、实验组4周龄健康雌性BALB/c小鼠各12只,模型组和实验组采用乳腺癌组织块悬浊液注射法制备小鼠乳腺癌模型,10d后模型组每日予以生理盐水腹腔注射,实验组每日予以PTHrP1-34400μg/(kg.bw)腹腔注射。用药35 d后测全身骨密度(BMD)、股骨灰干重比、骨代谢相关血清指标[钙(Ca)、磷(P)、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OC)、Ⅰ型胶原C-末端交联顶端肽β(β-CTX)、骨唾液酸蛋白(BSP)],剥离肿瘤比较体积与质量。结果各组Ca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对照组和模型组比较,实验组P、β-CTX、BSP等反映骨吸收的指标显著升高(P<0.01或P<0.05),总ALP、BGP等反映骨形成的指标显著降低(P<0.01或P<0.05);实验组BMD、股骨灰干重比均显著降低(P<0.01)。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各指标变化差异无显著性。实验组肿瘤体积和质量显著升高(P<0.01)。结论在PTHrP1-34的作用下,荷瘤小鼠骨吸收大于骨形成,造成溶骨性骨破坏,骨密度降低,骨破坏释放的细胞因子可能促进肿瘤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骨代谢 溶骨性骨破坏 PTHrP1-34 骨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RP5基因复合杂合突变致骨质疏松症-假性胶质瘤综合征1例报告
11
作者 陈昕雨 吴慧潇 +1 位作者 徐潮 孔磊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38-344,共7页
报告1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5(low-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related protein-5,LRP5)基因复合杂合突变致骨质疏松症-假性胶质瘤综合征(osteoporosis-pseudoglioma syndrome,OPPG)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为一名先天性双目失明... 报告1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5(low-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related protein-5,LRP5)基因复合杂合突变致骨质疏松症-假性胶质瘤综合征(osteoporosis-pseudoglioma syndrome,OPPG)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为一名先天性双目失明的男性,8岁时因跌倒发生胸椎骨折,28岁时无明显诱导发生双上肢骨折。查体见双目失明,鼻梁宽而短,颈短,双上肢活动受限伴肩关节疼痛,脊柱后凸畸形。颈胸椎CT平扫示骨质疏松,T5、T6、T7椎体压缩性改变。双肩CT平扫示双侧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基因检测发现患者携带LRP5基因c.1349G>A(p.Arg450His)和c.884-1G>A(p.?)的复合杂合突变,且分别遗传自其父母。患者接受唑来膦酸治疗后,随访期间未再发生骨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5 骨质疏松症-假性胶质瘤综合征 LRP5基因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调素对去卵巢大鼠骨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纪锴 侯艳丽 +3 位作者 刘昱青 高辽梅 荣海钦 季虹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2014年第3期263-267,共5页
目的观察铁调素对去卵巢大鼠骨代谢的影响。方法将30只10周龄雌性Wistar大鼠分为假手术(sham)组、铁调素(hepc)组和生理盐水对照(OVX)组,每组10只。Hepc和OVX组行双侧卵巢摘除术后,分别经腹腔注射750μg/kg铁调素(hepcidin)溶液和等量... 目的观察铁调素对去卵巢大鼠骨代谢的影响。方法将30只10周龄雌性Wistar大鼠分为假手术(sham)组、铁调素(hepc)组和生理盐水对照(OVX)组,每组10只。Hepc和OVX组行双侧卵巢摘除术后,分别经腹腔注射750μg/kg铁调素(hepcidin)溶液和等量生理盐水。9周后经颈静脉取血、处死后留股骨。检测股骨骨密度(BMD)、骨生物力学、血清骨代谢标志物及血清铁水平。结果与sham组相比,OVX组BMD及骨最大载荷、弯曲应力、弹性载荷、弹性模量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血清骨形成蛋白-2水平下降,而骨吸收指标Ⅰ型胶原交联C端肽(CTX-1)水平上升,血清铁浓度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铁调素干预的hepc组骨密度较OVX组增加了21.7%,上述骨生物力学指标也有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虽然血清骨形成蛋白-2水平无明显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血清CTX-1水平下降33.5%,血清铁浓度降低17.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铁调素能改善绝经后骨质疏松大鼠模型骨代谢和力学特性,该作用可能通过改善体内铁超载、降低骨吸收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调素 骨质疏松 骨密度 骨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胃转流术后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3
作者 胡士涛 段瑞祥 +5 位作者 张勇 王东 徐琳琳 王晓丽 季虹 荣海钦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92-795,共4页
目的:观察胃转流术治疗2型糖尿病术后1年内各代谢指标变化,并探索胃转流术评价指标及适用人群的选择。方法:收集我院112例行胃转流术的2型糖尿病患者手术前后的临床及实验室检查资料。根据BMI大小分为两组:正常体质量组(≤25 kg/m2),超... 目的:观察胃转流术治疗2型糖尿病术后1年内各代谢指标变化,并探索胃转流术评价指标及适用人群的选择。方法:收集我院112例行胃转流术的2型糖尿病患者手术前后的临床及实验室检查资料。根据BMI大小分为两组:正常体质量组(≤25 kg/m2),超重肥胖组(>25 kg/m2)。术后1、3、6、12个月随访各项生理及生化指标。行手术前后对照、组间对照和主成分分析。结果:与术前相比,两组在HbA1c、HOMA-IR等均有明显改善。主成分分析发现BMI、HbA1c在术后6个月前对结果贡献较大,而HOMA-β、HOMA-IR在术后6个月后对结果贡献较大,分别反映出术后恢复的综合指标及均匀程度。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术后1年各代谢指标明显改善,术后完全缓解率逐步升高;超重肥胖组较正常体质量组血糖、血脂、HOMA-β改善明显,超重肥胖者是手术治疗更适合人群;BMI、HbA1c、HOMA-β、HOMA-IR对于手术效果评价及术前适应证的把握有较大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2型 胃转流术 术后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骨不全的分子致病机制与分型
14
作者 于洪杰 李常荣 +5 位作者 魏硕硕 姚阳阳 王延宙 徐潮 夏维波 赵家军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95-403,共9页
成骨不全(osteogenesis imperfecta,OI)是一种罕见的遗传异质性骨骼疾病,主要特征为反复骨折和进行性骨骼畸形,该疾病具有多种遗传模式,致病基因众多,致病机制复杂,既往的疾病分型缺乏条理与科学依据,适用性差。本文对OI的致病机制进行... 成骨不全(osteogenesis imperfecta,OI)是一种罕见的遗传异质性骨骼疾病,主要特征为反复骨折和进行性骨骼畸形,该疾病具有多种遗传模式,致病基因众多,致病机制复杂,既往的疾病分型缺乏条理与科学依据,适用性差。本文对OI的致病机制进行归纳、总结与梳理,分别从Ⅰ型胶原蛋白缺陷(合成缺陷、加工缺陷、翻译后修饰缺陷、折叠和交联缺陷)、骨骼矿化障碍、成骨细胞分化和功能缺陷等角度汇总分析OI的分子致病机制,同时阐述了最近提出的几个新的未分型的OI致病基因及其致病机制,以期为OI的分型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骨不全 致病机制 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菏泽不同产地牡丹叶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10
15
作者 董立媛 王瑶 +2 位作者 宁杰 张宪党 丁文宇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226-232,共7页
采用凯氏定氮法、索氏抽提法、原子吸收光谱法等对菏泽三个不同产地牡丹叶基本营养及活性成分、氨基酸、矿物质的种类和含量进行测定及营养评价,为其进一步研究及开发利用奠定基础。结果表明:郓城牡丹叶的蛋白质、必需氨基酸、药用氨基... 采用凯氏定氮法、索氏抽提法、原子吸收光谱法等对菏泽三个不同产地牡丹叶基本营养及活性成分、氨基酸、矿物质的种类和含量进行测定及营养评价,为其进一步研究及开发利用奠定基础。结果表明:郓城牡丹叶的蛋白质、必需氨基酸、药用氨基酸含量最高,分别为21.9%、8.01 g/100 g、12.61 g/100 g,其必需氨基酸指数(Essential amino acid index,EAAI)为0.79,为可用蛋白源;成武牡丹叶总脂肪酸含量最高为0.4400%;曹县牡丹叶维生素C和钙含量最高,分别为54.8 mg/100 g和1.51 g/100 g。牡丹叶中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含量丰富、构成合理,不同产地牡丹叶营养及活性成分呈现出一定差异性,可根据开发产品的需求选择原料产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叶 营养成分 脂肪酸 氨基酸 矿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镉对小鼠骨生物力学及成骨细胞MG-63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黄泽昊 侯艳丽 +6 位作者 李君平 王立新 张昌文 王小岩 荣海钦 任建武 曲广波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835-1839,共5页
为了探讨镉对骨的影响及机制,选取7周龄C57BL/6J小鼠给予氯化镉2 mg.kg-1腹腔注射,每周2次,染毒4周后进行了骨力学参数的测量.结果显示,暴露组股骨的最大弯曲应力及弹性模量降低,骨灰干重比下降.体外结果显示,氯化镉(CdCl2)的暴露影响... 为了探讨镉对骨的影响及机制,选取7周龄C57BL/6J小鼠给予氯化镉2 mg.kg-1腹腔注射,每周2次,染毒4周后进行了骨力学参数的测量.结果显示,暴露组股骨的最大弯曲应力及弹性模量降低,骨灰干重比下降.体外结果显示,氯化镉(CdCl2)的暴露影响人成骨肉瘤细胞MG-63的细胞形态、活力及增殖,并且呈剂量依赖性.因此,氯化镉暴露可导致小鼠骨量下降和骨力学性能下降,并对成骨细胞有明显的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成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溶性膳食纤维对玉米淀粉体外消化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2
17
作者 李智 艾连中 +2 位作者 丁文宇 张宪党 张汇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9期1-6,12,共7页
本文通过模拟人体胃肠道消化过程,研究四种可溶性膳食纤维(青棵0-葡聚糖(barley 0-glucan,BBG)、黄原胶(xanthan gum,XG)、魔芋胶(konjac glucomannan,KGM)和罗望子胶(tamarind seed polysaccharide,TSP))对玉米淀粉消化的影响,并建立... 本文通过模拟人体胃肠道消化过程,研究四种可溶性膳食纤维(青棵0-葡聚糖(barley 0-glucan,BBG)、黄原胶(xanthan gum,XG)、魔芋胶(konjac glucomannan,KGM)和罗望子胶(tamarind seed polysaccharide,TSP))对玉米淀粉消化的影响,并建立膳食纤维在胃肠道模拟体系下的表观黏度(60s-1)与预测血糖指数(predicted glycemic index,pGI)之间的关系,探究可溶性膳食纤维降低餐后血糖响应的机理。结果表明,添加0.1%的BBG、XG、KGM和TSP对淀粉水解的抑制率分别达到11.59%、35.90%、30.54%和19.62%,并能将淀粉的pGI值分别降低12.05、45.54、38.90和15.00。并且,随着可溶性膳食纤维在胃肠道体系下的表观黏度的增大,pGI值呈下降趋势,并且当XG、KGM和TSP的表观黏度超过4 mPa?s后,pGI值的下降趋势愈加平缓。因此,可溶性膳食纤维能够抑制玉米淀粉的消化,并且其黏度是降低餐后血糖响应的重要因素。此研究将为可溶性膳食纤维在降血糖功能方面的应用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膳食纤维 玉米淀粉 黏度 体外消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绝经后骨质疏松小鼠模型肝脏铁调素表达增加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君平 季虹 +3 位作者 侯艳丽 张书平 刘思金 荣海钦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47-551,共5页
目的观察去卵巢小鼠铁代谢及铁调素表达量的改变,探讨铁代谢紊乱在绝经后骨质疏松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16w龄雌性C57BL/6小鼠分为双侧去卵巢手术(OVX组)和假手术(SHAM组)两组,6w后处死,取血清、子宫、肝脏、脾脏、股骨等组织。检测股骨... 目的观察去卵巢小鼠铁代谢及铁调素表达量的改变,探讨铁代谢紊乱在绝经后骨质疏松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16w龄雌性C57BL/6小鼠分为双侧去卵巢手术(OVX组)和假手术(SHAM组)两组,6w后处死,取血清、子宫、肝脏、脾脏、股骨等组织。检测股骨生物力学指标、血清骨代谢标志物、血清铁及肝脾铁的水平,肝脏铁调素的表达采用PCR技术进行检测。结果与SHAM组相比,OVX组股骨最大弯曲应力及弹性模量降低,血清骨钙素降低,1型胶原C端肽升高,同时,血清铁降低,肝脾铁含量升高,肝脏铁调素表达升高。结论雌激素不足增加铁调素的表达,导致组织内铁过载,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的发生发展有密切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 骨生物力学 铁调素 骨钙素 1型胶原C端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醋酸铅对大鼠胰岛瘤细胞INS-1自噬与凋亡的影响
19
作者 付荣 孙丽 +3 位作者 王晓丽 胡士涛 季虹 荣海钦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53-158,共6页
为了研究环境中常见重金属污染物铅对大鼠胰岛瘤细胞INS-1自噬与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使用不同浓度醋酸铅暴露大鼠胰岛瘤细胞INS-1,利用磺酰罗丹明B(sulforhodamine B,SRB)法检测细胞存活率;Western blot法检测不同浓度醋酸铅... 为了研究环境中常见重金属污染物铅对大鼠胰岛瘤细胞INS-1自噬与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使用不同浓度醋酸铅暴露大鼠胰岛瘤细胞INS-1,利用磺酰罗丹明B(sulforhodamine B,SRB)法检测细胞存活率;Western blot法检测不同浓度醋酸铅对细胞中自噬与凋亡标志蛋白及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信号通路标志分子表达的影响;利用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试剂盒检测细胞内ROS水平;用ROS清除剂N-乙酰-L-半胱氨酸(N-acetylcysteine,NAC)预处理细胞,检测醋酸铅引起的细胞自噬与凋亡是否受到影响。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 17.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后,与对照组相比,醋酸铅导致INS-1细胞的存活率下降(p<0.05),且呈时间-剂量依赖性;随醋酸铅浓度增大,自噬和凋亡标志蛋白表达增加,mTOR信号途径标志分子没有明显变化;NAC预处理后醋酸铅引起的细胞自噬和凋亡减少。实验结果表明,醋酸铅可通过mTOR-非依赖途径诱导INS-1细胞的自噬与凋亡,其可能机制为刺激细胞内ROS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酸铅 INS-1细胞 自噬 凋亡 活性氧(RO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