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连作Ⅰ-107杨树无性系苗圃地的土壤酶活性特征 被引量:27
1
作者 刘福德 姜岳忠 +3 位作者 刘颜泉 王华田 焦绪娟 孔令刚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05年第2期119-124,共6页
为给苗圃地经营和防止地力衰退提供理论依据,以Ⅰ107杨树无性系为试材,研究苗圃地连作育苗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并分析土壤酶之间、土壤酶与土壤养分和土壤微生物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育苗代数的增加,苗圃地土壤酶活性除多... 为给苗圃地经营和防止地力衰退提供理论依据,以Ⅰ107杨树无性系为试材,研究苗圃地连作育苗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并分析土壤酶之间、土壤酶与土壤养分和土壤微生物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育苗代数的增加,苗圃地土壤酶活性除多酚氧化酶外均呈现出下降趋势,在垂直土壤剖面上,脲酶、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活性均随着土层的加深而降低,多酚氧化酶活性则表现出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除多酚氧化酶之外,其余3种酶活性之间均呈正相关关系,多酚氧化酶与其他3种酶之间则呈负相关。苗圃地土壤中的有机质、土壤速效N、P、K和微量元素Cu的含量,也随着育苗代数的增加而降低。连作苗圃地土壤脲酶、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与土壤基础肥力有机质、速效N、P、K的相关性,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的水平,脲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与微量元素Cu的相关性,也达到显著水平,多酚氧化酶活性与土壤各营养元素含量,呈负相关。随着育苗代数的增加,表层(0~20cm)土壤中各类微生物的数量均呈下降趋势,并且脲酶与放线菌、过氧化氢酶与细菌、放线菌、微生物总量、过氧化物酶与真菌之间的相关性达显著水平,过氧化氢酶与真菌、过氧化物酶与细菌、微生物总量之间的相关性达极显著水平,多酚氧化酶与各类微生物数量之间是负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无性系 苗圃地 活性特征 连作 过氧化物酶活性 多酚氧化酶活性 过氧化氢酶活性 土壤酶活性 微生物总量 土壤基础肥力 显著水平 营养元素含量 微量元素 土壤微生物 正相关关系 微生物数量 相关性 地力衰退 土壤养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茬对杨树苗木生长特性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刘福德 姜岳忠 +1 位作者 刘彦泉 王华田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5期681-685,共5页
对杨树苗圃地重茬不同代数对苗木生长、生态生理特性、生物量分配等方面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与1代相比,2代、3代苗的平均苗高分别下降了4.30%和20.34%,平均胸径分别下降了6.55%和20.83%,单株生物量下降了5.56%和34.46%... 对杨树苗圃地重茬不同代数对苗木生长、生态生理特性、生物量分配等方面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与1代相比,2代、3代苗的平均苗高分别下降了4.30%和20.34%,平均胸径分别下降了6.55%和20.83%,单株生物量下降了5.56%和34.46%,单株叶面积分别下降了17.08%、24.27%,叶绿素含量分别下降了9.39%、21.10%,光合速率分别下降了4.38%、19.49%,叶绿素a/b分别下降了4.37%、7.35%。经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苗木的生长指标及生态生理指标之间具有较高的正相关性,光合速率与单株生物量、苗高的相关系数为0.998、1.000,叶绿素b与胸径相关系数为0.997,均达到显著水平。随着重茬代数的增加,生物量的分配结构也发生了变化,茎生物量所占比例呈下降趋势,而叶、根生物量所占比例有所上升。与1代相比,2代和3代根系鲜重分别下降了7.29%、32.6%,干重分别下降了3.53%、28.23%,根系条数分别下降了19.50%、41.09%,根系生物量与各部分生物量的相关性较强,与地上部分生物量相关系数高达0.9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茬 苗圃 生理生态特性 生物量 地力衰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