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际小麦育种挑战会议的主要内容和参加体会 被引量:7
1
作者 田纪春 《山东农业科学》 2006年第3期99-100,共2页
国际小麦育种挑战会议于2006年3月20日至24日在墨西哥召开。会议的主要内容是,全面总结了自第一次“绿色革命”以来,世界小麦育种的主要成就,分析了今后20年国际小麦育种工作所面临的挑战,提出了打破目前限制小麦产量潜力屏障、大幅度... 国际小麦育种挑战会议于2006年3月20日至24日在墨西哥召开。会议的主要内容是,全面总结了自第一次“绿色革命”以来,世界小麦育种的主要成就,分析了今后20年国际小麦育种工作所面临的挑战,提出了打破目前限制小麦产量潜力屏障、大幅度提高小麦产量的科学和技术问题,并结合会议主要内容,讨论了山东省超级小麦育种项目的主要目标和工作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育种 挑战 超级小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超级小麦产量构成因素及籽粒产量的通径分析 被引量:161
2
作者 田纪春 邓志英 +1 位作者 胡瑞波 王延训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699-1705,共7页
以8个不同类型的超级小麦新品种(系)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土壤肥力条件下3种类型超级小麦的产量构成因素变化及其对籽粒产量的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在高肥地力下,大穗型品种和中间型品种的产量高于多穗型品种;而中、低肥力下,多... 以8个不同类型的超级小麦新品种(系)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土壤肥力条件下3种类型超级小麦的产量构成因素变化及其对籽粒产量的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在高肥地力下,大穗型品种和中间型品种的产量高于多穗型品种;而中、低肥力下,多穗型品种的产量又显著高于大穗型品种。在本试验条件下,大穗型和多穗型品种的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之间大多数存在着负相关关系,但中间型品种的产量构成因素间均为正相关,与产量的相关性也比其他类型大;偏相关分析表明,所有供试品种、多穗型、中间型和大穗型品种的穗数每增加1个单位(万穗),产量分别增加15.51、13.401、6.90和19.34 kg;穗粒数每增加1个单位(粒),产量分别增加233.153、53.861、89.22和203.90 kg;千粒重每增加1个单位(g),产量分别增加151.08、157.61、157.05和147.89 kg。通径分析表明,所有品种产量三因素对产量都有正向效应,其中穗数对产量的贡献最大;不仅多穗型品种首先必须依靠穗数,而且大穗型品种也必须在一定穗数基础上才能有更大的突破。大穗品种和多穗品种产量构成因素对产量的间接通径系数既有负值也有正值,而中间类型品种的间接通径系数均为正值,说明中间型品种产量三因素间相互协调、平衡发展且都还有提高的潜力。总之,在中等肥力下,小麦的高产栽培选择多穗型品种较为稳定;在高肥条件下,大穗型品种则具有更高产量潜力,中间型品种则是今后超级小麦育种最值得注意的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 产量结构 相关分析 通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禁用面粉增白剂后保证中国传统面食品色泽品质的对策 被引量:10
3
作者 田纪春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64-367,共4页
为了满足市场和消费者对面粉及其制品色泽品质的需求,针对国家《小麦粉》新标准(GB1355-2005)禁用增白剂的规定,探讨并提出了替代过氧苯甲酰(BPO)、保证中国面粉及其食品色泽品质的措施:第一,研制和开发生物型和营养型面粉改良剂,特别... 为了满足市场和消费者对面粉及其制品色泽品质的需求,针对国家《小麦粉》新标准(GB1355-2005)禁用增白剂的规定,探讨并提出了替代过氧苯甲酰(BPO)、保证中国面粉及其食品色泽品质的措施:第一,研制和开发生物型和营养型面粉改良剂,特别是以脂肪酶、α-淀粉酶、木聚糖酶等生物酶为主的一些酶制剂,靠酶的催化作用,既保证面制品表面及内部组织均匀、表皮光滑洁白,又消除了BPO类化学物质对人体健康的不利影响;第二,培育高自然白度小麦新品种,特别是种皮薄、出粉率高、胚乳色素低、多酚氧化酶(PPO)活性低的小麦新品种,用其生产高自然白度的面粉或不易褐变的食品,从原料上解决问题;第三,引导消费者正确对待面粉及食品白度问题,让消费者从营养和健康上认识BPO等化学增白剂的危害,了解小麦自然粉色的本质及面粉、食品色泽变化的原因,改变面粉及制品色泽越白越好的传统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粉 食品色泽 增白剂 高白度小麦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