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苍山5.2级地震的宏观烈度特征 被引量:2
1
作者 王华林 郑传贝 +1 位作者 崔昭文 孙昭民 《地震学刊》 CSCD 1998年第2期1-5,17,共6页
以实地考察资料为基础,确定了1995年9月20日苍山52级地震宏观震中,地震等震线、发震构造,并对地震趋势进行了预测。研究结果表明,苍山52级地震的宏观震中位于苍山县沂堂乡台井和塞子一带(北纬34°585′... 以实地考察资料为基础,确定了1995年9月20日苍山52级地震宏观震中,地震等震线、发震构造,并对地震趋势进行了预测。研究结果表明,苍山52级地震的宏观震中位于苍山县沂堂乡台井和塞子一带(北纬34°585′,东经118°08′);工程地质和地形地貌条件,构造环境和震源破裂是影响地震烈度分布的主要因素;其发震构造系共轭破裂,北西向为主破裂,北东向为辅助破裂;研究认为本次地震发生在一条规模较小的北西向断层上,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沿这条断层不会再发生5级以上地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震级 宏观烈度特征 苍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西冶、五胜流动短水准异常的分析探讨 被引量:4
2
作者 李杰 闫洪朋 +1 位作者 郑传贝 张玲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2003年第4期65-69,共5页
对西冶、五胜流动短水准观测资料进行了分析和异常成因的探讨。认为 1998年 9月至 2 0 0 0年 6月出现的异常变化 ,是 1998年降雨量增大导致断层之间摩擦力减少 ,在区域应力背景增强的情况下出现的断层蠕滑活动 ,而不是环境、降雨、地下... 对西冶、五胜流动短水准观测资料进行了分析和异常成因的探讨。认为 1998年 9月至 2 0 0 0年 6月出现的异常变化 ,是 1998年降雨量增大导致断层之间摩擦力减少 ,在区域应力背景增强的情况下出现的断层蠕滑活动 ,而不是环境、降雨、地下水位等干扰因素引起的水准点标志升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短水准 断层 蠕滑 观测资料 地震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219孔和渤海湾北部晚第四纪地质环境 被引量:5
3
作者 胡广元 庄振业 +3 位作者 印萍 赵东波 刘爽 王玲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2017年第6期16-23,共8页
对渤海湾北部D219孔岩心样品进行了沉积地层学、生物地层学和年代地层学分析测试,将该孔自上而下划分为海相—滨海相、陆相、海相、陆相4个地层,按单井划相方法阐述了本区晚第四纪层序沉积历史。39ka BP所处的时期相当于献县海侵,本区... 对渤海湾北部D219孔岩心样品进行了沉积地层学、生物地层学和年代地层学分析测试,将该孔自上而下划分为海相—滨海相、陆相、海相、陆相4个地层,按单井划相方法阐述了本区晚第四纪层序沉积历史。39ka BP所处的时期相当于献县海侵,本区的陆地平原被淹没;23ka BP海水退出渤海,本区又成为陆地;8~9ka BP(或8.5ka BP)海水再次侵入本区至今。以D219孔为主,与本区30余孔进行对照认为,本区在全新世海侵前是低缓平原,东西向总坡度约1.7‰,其上分布南堡和歧口两古河道系统。前者河宽小、曲率小,是流量较小的平原河系;后者河宽大、曲流汊道多,是流量较大的自SW向NE流的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湾北部 晚第四纪 地层 古地形 古河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防震减灾能力评价中的可接受风险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刘莉 谢礼立 葛红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2-87,共6页
搜集国内外破坏性地震的人员伤亡数据及1985年以来国内其他自然灾害(如水灾、台风等)和人为灾害(火灾、交通事故等)引起的非正常死亡情况的相关资料,结合专家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采用可接受风险研究中的F-N曲线和ALARP准则,统计分析了... 搜集国内外破坏性地震的人员伤亡数据及1985年以来国内其他自然灾害(如水灾、台风等)和人为灾害(火灾、交通事故等)引起的非正常死亡情况的相关资料,结合专家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采用可接受风险研究中的F-N曲线和ALARP准则,统计分析了各类灾害的可接受生命风险指标,从而建议了地震人员伤亡的风险值。利用该风险标准作为评价城市防震减灾能力的控制性指标,指导决策者对公众生命风险进行合理的选择,以获得良好的社会效果。结果表明,风险分析的定量表示方法可以应用到城市防震减灾能力的评估中,并可以作为评价城市防震减灾能力强弱的判断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防震减灾能力 风险管理 可接受风险 F-N曲线 ALARP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