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镜套扎术联合思他宁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 被引量:9
1
作者 帅峰 曹静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6期64-65,共2页
目的:观察内镜套扎术(EVL)联合思他宁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方法:40例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给予EVL+思他宁治疗,对照组给予EVL+氨甲苯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72h止血率、1个月再出血率、病死率。结果:实验组患者72h内止血率为... 目的:观察内镜套扎术(EVL)联合思他宁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方法:40例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给予EVL+思他宁治疗,对照组给予EVL+氨甲苯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72h止血率、1个月再出血率、病死率。结果:实验组患者72h内止血率为95%,1个月内再出血率为10%,死亡率为5%;对照组患者72h止血率为80%,1个月内再出血率为15%,死亡率为10%。两组的72h止血率、1个月再出血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VL术联合思他宁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出血可有效提高止血率,降低再出血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内镜套扎术 生长抑素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影响套扎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疗效及其机制 被引量:4
2
作者 慕海连 高建飞 《中国医药科学》 2012年第14期188-189,191,共3页
目的探讨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对预防性套扎治疗食管静脉曲张术中术后出血疗效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168例肝硬化伴食管静脉曲张患者行预防性套扎后,按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分别观察2年内食管静脉曲张出血发生率、病死率及食管静脉曲张... 目的探讨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对预防性套扎治疗食管静脉曲张术中术后出血疗效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168例肝硬化伴食管静脉曲张患者行预防性套扎后,按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分别观察2年内食管静脉曲张出血发生率、病死率及食管静脉曲张程度,并测量门静脉、脾静脉及胃左静脉内径及观察凝血功能,探讨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影响套扎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疗效的机制。结果 Child-pughA级64例患者2年内4例发生上消化道出血,无一例死亡;B级80例患者2年内发生上消化道出血22例并死亡10例;C级24例患者2年内发生上消化道出血20例并死亡16例,3组间食管静脉曲张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门、脾静脉及胃左静脉内径及凝血功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从而影响套扎疗效。结论肝脏储备功能越好,预防性套扎治疗食管静脉曲张效果越好,肝功能Child-pugh分级通过影响门静脉、脾静脉及胃左静脉内径及凝血功能而影响套扎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LD-PUGH分级 肝硬化 食管静脉曲张套扎 疗效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结肠镜下尼龙绳套扎联合电凝切治疗小儿结肠大息肉 被引量:1
3
作者 帅峰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9年第31期153-153,157,共2页
目的:探讨成人结肠镜下尼龙绳套扎联合电凝切的方法治疗小儿结肠大息肉的价值。方法:将尼龙绳圈通过成人结肠镜套扎于息肉根部后再行电凝切术,2周后结肠镜复查。结果:本组30例共35枚小儿肠道大息肉均一次性套扎成功,并行电凝切。2周复... 目的:探讨成人结肠镜下尼龙绳套扎联合电凝切的方法治疗小儿结肠大息肉的价值。方法:将尼龙绳圈通过成人结肠镜套扎于息肉根部后再行电凝切术,2周后结肠镜复查。结果:本组30例共35枚小儿肠道大息肉均一次性套扎成功,并行电凝切。2周复查33枚息肉完全脱落消失,2枚部分脱落再次行电凝切。治愈率、有效率分别为93.3%,6.67%。所有患者均未见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结论:成人结肠镜下尼龙绳套扎联合电凝切治疗小儿结肠大息肉的方法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结肠镜 尼龙绳 电凝切 小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注射肾上腺素盐水治疗Dieulafoy病15例
4
作者 徐向明 宋端锘 《罕少疾病杂志》 2003年第5期32-33,共2页
关键词 内镜 肾上腺素 注射治疗 DIEULAFOY病 胃粘膜下恒径动脉破裂出血 上消化道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MX1、miR-124a-3、NKX6-1甲基化与胃癌癌前疾病的关系 被引量:2
5
作者 孙良旭 彭利军 +3 位作者 郭安兵 张艳青 鲁临 吉布席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1年第5期18-22,共5页
目的探讨EMX1、miR-124a-3、NKX6-1基因甲基化与胃癌癌前疾病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20年2月于山东省临沂市人民医院内镜中心行胃镜及病理检查的19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胃癌的发展模式(Correa级联),将其分为慢性非萎缩性胃... 目的探讨EMX1、miR-124a-3、NKX6-1基因甲基化与胃癌癌前疾病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20年2月于山东省临沂市人民医院内镜中心行胃镜及病理检查的19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胃癌的发展模式(Correa级联),将其分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组(95例)、慢性萎缩性胃炎组(86例)和胃癌组(11例);依据慢性胃炎不同萎缩程度(病理)分为低萎缩组(104例)、高萎缩组(77例);依据慢性萎缩性胃炎肠化程度分为低度肠化组(31例)、高度肠化组(55例);根据内镜下慢性萎缩性胃炎木村-竹本分类分为低度萎缩组(24例)、中度萎缩组(48例)、高度萎缩组(14例)组。比较各组EMX1、miR-124a-3、NKX6-1基因不同位点甲基化水平。结果慢性萎缩性胃炎组EMX1基因(72920455、72920466、72920469)与miR-124a-3基因(63178433、63178444、63178452)位点甲基化水平高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胃癌组NKX6-1基因(84496988、84496933、84496882、84496840)位点甲基化水平低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组及慢性萎缩性胃炎组;慢性萎缩性胃炎组NKX6-1基因(84496988、84496933、84496882、84496840)位点甲基化水平高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萎缩组EMX1基因(72920466、72920469、72920484),miR-124a-3基因(63178433、63178452、63178485)与NKX6-1基因(84497016、84496979、84496975)位点甲基化水平高于低萎缩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度肠化组EMX1基因(72920455、72920466、72920469),miR-124a-3基因(63178334、63178377、63178433)与NKX6-1基因(84497016、84496979、84496975)位点甲基化水平高于低度肠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度萎缩组EMX1基因(72920581、72920627、72920639)位点甲基化水平高于低度萎缩组和中度萎缩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度萎缩组miR-124a-3基因(63178345、63178383、63178444)与NKX6-1基因(84496965、84496893、84496884)位点甲基化水平高于低度萎缩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EMX1、miR-124a-3、NKX6-1基因甲基化可能在胃癌癌前疾病萎缩及肠化的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其具体机制仍有待进一步深入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甲基化 胃癌 慢性萎缩性胃炎 肠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