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no-miR-30b-5p调控Atg5、Atg12和Becn1自噬基因表达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
作者 刘滨 孙园园 +4 位作者 殷学伟 唐凯 王慧 毕宏生 郭大东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01-305,共5页
目的探讨rno-miR-30b-5p对Atg5、Atg12和Becn1自噬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及其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uveitis,EAU)中的表达变化。方法 双荧光素酶检测mo-miR-30b-5p对Atg5、Atg12和Becn1自噬基因表达的调控... 目的探讨rno-miR-30b-5p对Atg5、Atg12和Becn1自噬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及其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uveitis,EAU)中的表达变化。方法 双荧光素酶检测mo-miR-30b-5p对Atg5、Atg12和Becn1自噬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Lewis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EAU组,每组各6只,EAU组诱导EAU模型,两组大鼠每天用Genesis-A眼底相机观察眼底情况。免疫后12 d,取眼球观察睫状体、视网膜的病理学表现;分离大鼠的脾脏和淋巴结,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rno-miR-30b-5p、Atg5、Atg12和Becn1 mRNA的表达情况;ELISA方法检测Atg5、Atg12和Becn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双荧光素酶检测结果证实Atg5、Atg12和Becn1为rno-miR-30b-5p调控的靶基因。免疫后12 d,EAU组大鼠眼底血管严重肿胀,病理学检测可见睫状体、视网膜内大量炎性细胞浸润。Q-PCR检测结果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免疫后12 d EAU组大鼠脾脏和淋巴结中rno-miR-30b-5p mRNA水平分别为0.46±0.01和0.29±0.17,均呈下调表达(均为P<0.01);Atg5、Atg12和Becn1 mRNA水平均呈上调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ELISA检测结果示,EAU组大鼠脾脏和淋巴结中Atg5、Atg12和Becn1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大鼠(均为P<0.05)。结论 rno-miR-30b-5p可调控Atg5、Atg12和Becn1的表达。在EAU大鼠脾脏和淋巴结中,rno-miR-30b-5p的下调表达使Atg5、Atg12和Becn1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从而影响葡萄膜炎的发展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o-miR-30b-5p Atg5 Atg12 Becn1 葡萄膜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视与调节力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2
作者 张瑞雪 蒋文君 +1 位作者 毕宏生 温莹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893-895,900,共4页
随着近视患病率的越来越高,视力健康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研究表明,近视的发生发展与调节力密切相关。长时间近距离用眼会使睫状肌痉挛,引起调节力下降,改变调节参数,影响神经传导通路和晶状体,导致远视时失焦,诱发假性近视和... 随着近视患病率的越来越高,视力健康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研究表明,近视的发生发展与调节力密切相关。长时间近距离用眼会使睫状肌痉挛,引起调节力下降,改变调节参数,影响神经传导通路和晶状体,导致远视时失焦,诱发假性近视和轴性近视。目前研究发现,阿托品和角膜塑形镜通过改善调节力治疗近视有很好的效果。本文就近视与调节力的关系及治疗方法展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调节参数 神经传导 睫状肌-晶状体机制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眼形觉剥夺性弱视大鼠视皮层突触密度及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李谦 毕爱玲 +4 位作者 张秀艳 张莉唯 路致远 王兴荣 毕宏生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58-962,共5页
目的:研究视觉发育关键期单眼形觉剥夺(MD)对弱视大鼠视皮层突触密度超微形态结构变化规律的影响,以及突触素(SYN)在视皮层的表达及意义,探讨弱视大鼠视皮层突触密度及功能的关系,为弱视的发病机制及临床治疗提供分子水平理论依据。方法... 目的:研究视觉发育关键期单眼形觉剥夺(MD)对弱视大鼠视皮层突触密度超微形态结构变化规律的影响,以及突触素(SYN)在视皮层的表达及意义,探讨弱视大鼠视皮层突触密度及功能的关系,为弱视的发病机制及临床治疗提供分子水平理论依据。方法:选用正常新生Long Evans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与弱视模型组,每组16只,两组大鼠均在相同环境下饲养。正常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弱视模型组在出生后第13d采用单眼缝合的方法建立单眼形觉剥夺性弱视经典模型。两组大鼠均于出生后51d进行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VEP)的检测。检测结束后立即取材,用透射电镜及Image J图像分析软件观察并统计两组大鼠初级视皮层V1M区第Ⅳ~Ⅵ层大锥体细胞周围神经纤维网络的突触密度变化。利用漂染法对视皮层冰冻切片进行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及荧光显微镜下对SYN阳性神经元进行定位观察和定量统计分析。结果:F-VEP检查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弱视模型组剥夺眼的P2潜伏期较正常眼明显延长,P2波振幅较正常眼明显降低(P<0.05);透射电镜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弱视模型组双侧视皮层的突触密度显著降低(P<0.05),其中弱视眼对侧视皮层下降更加明显(P<0.05);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两组大鼠视皮层脑切片形态完整,镜下组织结构清晰,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弱视模型组SYN阳性神经元表达强度值明显降低(P<0.01)。结论:视觉发育关键期存在着突触结构可塑性,单眼形觉剥夺可以造成大鼠初级视皮层突触密度的降低,SYN表达水平下降,视皮层功能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眼形觉剥夺 视皮层 突触密度 突触素 视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糖饮食与近视相关信号通路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9
4
作者 於亭 宋继科 +1 位作者 毕宏生 解孝锋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789-792,共4页
随着近视发病率的升高,近视已成为影响我国社会健康的主要问题之一。近视是环境或遗传因素造成异常的视觉信息作用于视网膜,经视网膜色素上皮层-脉络膜信号转导,最终作用于巩膜,引发巩膜重塑而形成的。其中饮食因素很少受到关注,但已有... 随着近视发病率的升高,近视已成为影响我国社会健康的主要问题之一。近视是环境或遗传因素造成异常的视觉信息作用于视网膜,经视网膜色素上皮层-脉络膜信号转导,最终作用于巩膜,引发巩膜重塑而形成的。其中饮食因素很少受到关注,但已有文献报道高糖是近视的危险因素之一,长期高糖摄入导致血糖和胰岛素升高,胰高血糖素降低,以及诱发的慢性高胰岛素血症介导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表达变化等均可影响近视的进程。本文就高糖饮食与近视相关信号通路的关系进行综述,探讨影响近视进程的潜在分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高糖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胆泻肝汤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大鼠补体C4、MBL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7
5
作者 魏慧霞 殷学伟 +2 位作者 吴姗姗 毕宏生 郭大东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05-109,共5页
目的探讨龙胆泻肝汤(Longdan Xiegan decoction,LXD)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uveitis,EAU)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对血清中C4、MBL2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54只Lewis大鼠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EAU组和... 目的探讨龙胆泻肝汤(Longdan Xiegan decoction,LXD)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uveitis,EAU)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对血清中C4、MBL2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54只Lewis大鼠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EAU组和LXD组,其中EAU组、LXD组大鼠制备EAU模型,LXD组造模后使用LXD每天灌胃处理,EAU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免疫后12 d使用激光扫描检眼镜(scanning laser ophthalmoscope,SLO)观察三组大鼠眼底炎症,并取三组大鼠同侧眼球进行病理切片,观察视网膜组织病理学变化;分离三组大鼠的脾脏和淋巴结,收集T淋巴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CD4^+/CD8^+细胞比例的变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清中C4、MBL2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SLO检查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EAU组大鼠屈光间质不清,无法观察眼底视网膜及血管情况;LXD组大鼠眼底血管迂曲扩张,屈光间质混浊,视盘边界模糊不清,但较EAU组大鼠症状轻。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EAU组大鼠眼组织结构紊乱,视网膜全层破坏,视网膜内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LXD组大鼠视网膜仅表现为轻、中度炎性细胞浸润。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发现,EAU组大鼠脾脏、淋巴结中CD4^+/CD8^+比值均高于正常对照组;LXD组大鼠的CD4^+T细胞表达水平下降,CD8^+T细胞表达水平升高,两者比例趋于平衡。ELISA检测结果发现,与正常对照组相比,EAU组大鼠免疫后12 d、16 d、20 d血清C4蛋白水平均显著升高,与EAU组相比,LXD组免疫后12 d、16 d、20 d血清C4蛋白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同时,EAU组各时间点血清MBL2蛋白水平明显降低,而LXD组较EAU组各时间点血清MBL2蛋白水平均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结论LXD可有效缓解EAU大鼠眼内炎症,改善脾脏、淋巴结中CD4^+/CD8^+细胞比例失衡,同时降低血清中补体C4蛋白表达水平,上调MBL2蛋白表达水平,促进补体系统恢复平衡,加快葡萄膜炎的炎症消退,从而达到治疗EAU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胆泻肝汤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 C4 MBL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网膜色素上皮与近视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7
6
作者 姜倩 蒋文君 +1 位作者 徐福如 毕宏生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985-989,共5页
近视是视力损害的主要原因之一,常伴发视网膜脱离、近视性黄斑病变等并发症。体外和体内研究均表明,近视发生过程中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组织形态学和离子稳态发生变化,且视网膜色素上皮分泌的多巴胺、乙酰... 近视是视力损害的主要原因之一,常伴发视网膜脱离、近视性黄斑病变等并发症。体外和体内研究均表明,近视发生过程中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组织形态学和离子稳态发生变化,且视网膜色素上皮分泌的多巴胺、乙酰胆碱等神经递质和转化生长因子-β、肝细胞生长因子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等多种生长因子与近视发展进程密切相关,参与眼轴延长和近视性巩膜基质重塑。本文就近视视网膜色素上皮形态学改变及神经递质和生长因子在近视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进行综述,为理解近视发展的分子机制及探索新的治疗方法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色素上皮 神经递质 生长因子 视黄酸 近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编码RNA在葡萄膜炎发生发展过程中的调控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魏慧霞 殷学伟 +1 位作者 毕宏生 郭大东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6-89,共4页
非编码RNA(non-coding RNA,ncRNA)是真核细胞中一类不编码蛋白质但具有重要生物学功能的RNA分子,具有调控转录翻译过程、维持mRNA和蛋白质稳定、剪切和修饰RNA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可参与胚胎发育、组织分化等基本的生命活动,以及调控疾... 非编码RNA(non-coding RNA,ncRNA)是真核细胞中一类不编码蛋白质但具有重要生物学功能的RNA分子,具有调控转录翻译过程、维持mRNA和蛋白质稳定、剪切和修饰RNA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可参与胚胎发育、组织分化等基本的生命活动,以及调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ncRNA与葡萄膜炎发病关系密切相关,为葡萄膜炎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就ncRNA在葡萄膜炎发生发展过程中的调控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编码RNA 葡萄膜炎 调控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蛋白偶联受体在眼科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1
8
作者 魏慧霞 郝一宪 +3 位作者 吴姗姗 於亭 毕宏生 郭大东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0-93,共4页
G蛋白偶联受体(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s,GPCR)是人体内最大的膜受体蛋白家族,广泛存在于人体各组织器官中,参与各组织器官的细胞信号转导过程。眼科疾病的发生与眼球及其相关组织的功能异常有关,可影响正常的视觉形成。研究发现,G... G蛋白偶联受体(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s,GPCR)是人体内最大的膜受体蛋白家族,广泛存在于人体各组织器官中,参与各组织器官的细胞信号转导过程。眼科疾病的发生与眼球及其相关组织的功能异常有关,可影响正常的视觉形成。研究发现,GPCR在眼球组织中广泛分布,并且参与视觉的形成过程,与多种眼科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本文就GPCR在眼科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调控作用进行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蛋白偶联受体 眼科疾病 调控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葡萄膜炎发生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殷学伟 刘滨 +1 位作者 毕宏生 郭大东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790-793,共4页
葡萄膜炎是一类临床常见的致盲性眼病,病因复杂,可造成眼组织不可逆性损害。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是个体间表型差异的主要原因,可以影响人类疾病的发展。SNPs是由DNA序列上单个碱基变异造成的,具有髙... 葡萄膜炎是一类临床常见的致盲性眼病,病因复杂,可造成眼组织不可逆性损害。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是个体间表型差异的主要原因,可以影响人类疾病的发展。SNPs是由DNA序列上单个碱基变异造成的,具有髙频、稳定和易分析等特点,是研究疾病易感基因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文献报道,基因SNPs与葡萄膜炎发病密切相关,本文就基因SNPs与葡萄膜炎发生的相关性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葡萄膜炎相关性研究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苷酸多态性 葡萄膜炎 易感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胆泻肝汤对葡萄膜炎大鼠Notch信号通路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10
10
作者 刘滨 荣立洋 +4 位作者 孙园园 殷学伟 唐凯 毕宏生 郭大东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06-110,共5页
目的探讨龙胆泻肝汤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uveitis,EAU)大鼠Notch信号通路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Lewis大鼠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EAU模型组和龙胆泻肝汤干预组,后两组诱导EAU模型,龙胆泻肝... 目的探讨龙胆泻肝汤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uveitis,EAU)大鼠Notch信号通路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Lewis大鼠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EAU模型组和龙胆泻肝汤干预组,后两组诱导EAU模型,龙胆泻肝汤干预组造模后用龙胆泻肝汤灌胃。免疫后12 d分别分离三组大鼠的脾脏和淋巴结收集CD4+T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Th17、Treg细胞的表达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q RT-PCR)检测Notch1、Notch2、Notch3、Notch4基因的表达情况;ELISA检测Notch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与正常对照组相比,EAU模型组大鼠脾脏和淋巴结中Th17细胞水平明显升高,Treg细胞水平降低;与EAU模型组相比,龙胆泻肝汤干预组大鼠的Th17细胞水平明显下降,Treg细胞水平升高,两者比例逐渐恢复均衡;q RT-PCR检测发现龙胆泻肝汤干预组大鼠脾脏和淋巴结中Notch1、Notch2和Notch4基因的表达在免疫后12 d高于正常对照组(均为P<0.01),但显著低于EAU模型组(均为P<0.01),Notch3基因在大鼠脾脏和淋巴结未检测到表达;ELISA检测结果发现,龙胆泻肝汤干预组大鼠脾脏和淋巴结中Notch1、Notch2和Notch4蛋白表达水平在免疫后12 d虽然高于正常对照组(均为P<0.01),但显著低于EAU模型组大鼠(均为P<0.01)。结论龙胆泻肝汤可有效缓解EAU大鼠中Th17/Treg比例失衡状态,其作用机制可能涉及到Notch信号通路调节的na6ve CD4+T细胞向Th17和Treg细胞的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胆泻肝汤 葡萄膜炎 NOTCH基因 TH17/TREG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胆泻肝汤抑制葡萄膜炎大鼠Notch信号通路活化的作用 被引量:11
11
作者 殷学伟 刘滨 +3 位作者 魏慧霞 唐凯 毕宏生 郭大东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615-619,共5页
目的探讨龙胆泻肝汤(Longdan Xiegan Decoction,LXD)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uveitis,EAU)大鼠Notch信号通路活化的抑制作用及其对辅助性T细胞17(T helper 17,Th17)和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 目的探讨龙胆泻肝汤(Longdan Xiegan Decoction,LXD)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uveitis,EAU)大鼠Notch信号通路活化的抑制作用及其对辅助性T细胞17(T helper 17,Th17)和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随机将雌性Lewis大鼠分为正常对照(NC)组、EAU模型组、LXD干预组。EAU模型组和LXD干预组大鼠诱导EAU,免疫后LXD干预组大鼠每天给予LXD灌胃处理,EAU模型组大鼠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免疫后12 d观察大鼠眼部炎症表现,取三组大鼠眼球进行病理切片,观察病理学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T-PCR)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免疫后12 d三组大鼠脾脏、淋巴结及眼组织中Notch1、DLL4、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 10,IL-10)和IL-17 mRNA及蛋白的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三组大鼠各组织中Th17、Treg细胞的表达。结果病理检查结果表明,LXD对EAU大鼠眼部组织结构有明显的保护作用。QT-PCR和ELISA检测结果发现,与NC组相比,LXD干预组大鼠脾脏、淋巴结和眼组织中Notch1、DLL4、IL-10、IL-17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但除IL-10外,其他明显低于EAU模型组(均为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发现,EAU模型组大鼠的各组织中Th17/Treg比例均高于NC组,经LXD干预后,Th17细胞表达水平下降,Treg表达水平升高,两者比例趋向平衡。结论 LXD可有效降低EAU大鼠脾脏、淋巴结、眼组织中Notch1、DLL4、IL-10和IL-17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改善Th17/Treg细胞比例的平衡,从而有效减轻EAU大鼠的眼部炎症,保护眼部组织结构,调节全身及眼部的免疫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胆泻肝汤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 辅助性T细胞 调节性T细胞 NOTCH1 DLL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o-miR-30b-5p对葡萄膜炎大鼠Notch1和Dll4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殷学伟 刘滨 +3 位作者 魏慧霞 唐凯 毕宏生 郭大东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2-16,共5页
目的探讨rno-miR-30b-5p对Notch1和Dll4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及其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uveitis,EAU)中的表达变化。方法应用双荧光素酶检测rno-miR-30b-5p对Notch1和Dll4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6~8周龄健康... 目的探讨rno-miR-30b-5p对Notch1和Dll4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及其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uveitis,EAU)中的表达变化。方法应用双荧光素酶检测rno-miR-30b-5p对Notch1和Dll4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6~8周龄健康Lewis大鼠1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EAU模型组,EAU模型组大鼠建立EAU模型。于免疫后12 d分离大鼠的脾脏、淋巴结和眼组织,Q-PCR检测rno-miR-30b-5p、Notch1和Dll4基因的表达水平,ELISA检测Notch1和Dll4蛋白的表达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两组大鼠脾脏和淋巴结中Th17和Treg细胞的表达水平。结果双荧光素酶检测结果表明,Notch1和Dll4为rno-miR-30b-5p调控的靶基因。Q-PCR分析结果显示,相比于正常对照组(1. 00),免疫后12 d,rno-miR-30b-5p基因在EAU模型组大鼠脾脏、淋巴结和眼组织中的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0. 41±0. 12、0. 37±0. 09和0. 25±0. 07,均呈显著下调表达,而Notch1和Dll4基因呈显著上调表达,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 <0. 05)。ELISA检测结果显示,免疫后12 d,EAU模型组大鼠脾脏、淋巴结和眼组织中Notch1和Dll4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为P <0. 05)。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免疫后12 d,EAU模型组大鼠脾脏和淋巴结中Th17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而Treg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结论 rno-miR-30b-5p可负调控Notch1和Dll4基因的表达。在EAU模型大鼠的脾脏、淋巴结和眼组织中,rno-miR-30b-5p的下调表达可使Notch1和Dll4基因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并使Th17/Treg比例发生紊乱,从而影响葡萄膜炎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o-miR-30b-5p NOTCH1 DLL4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纤维蛋白-2(FBN2)抗体玻璃体内注射对小鼠视网膜变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徐福如 蒋文君 +3 位作者 姜倩 张瑞雪 刘德政 毕宏生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11-215,共5页
目的探讨原纤维蛋白-2(fibrillin-2,FBN2)抗体玻璃体内注射对小鼠视网膜变性的影响。方法选取18只8周龄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PBS组、FBN2抗体组,每组6只。正常组小鼠不做任何处理,PBS组小鼠双眼玻璃体内注射4μL PBS溶... 目的探讨原纤维蛋白-2(fibrillin-2,FBN2)抗体玻璃体内注射对小鼠视网膜变性的影响。方法选取18只8周龄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PBS组、FBN2抗体组,每组6只。正常组小鼠不做任何处理,PBS组小鼠双眼玻璃体内注射4μL PBS溶液,FBN2抗体组小鼠双眼玻璃体内注射4μL FBN2抗体(0.2 g·L-1),每周注射1次,连续3周。利用眼底照相和视网膜电流图(ERG)分别检测3组小鼠眼底改变和视网膜功能。PAS染色法观察小鼠视网膜形态并测量眼球后极部视网膜、外核层以及内核层厚度,采用实时定量PCR和ELISA检测小鼠视网膜中FBN2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眼底照相显示FBN2抗体组小鼠眼底出现明显渗出,黄白色似玻璃膜疣样沉积物以及色素沉着的病理改变,且随时间延长病理改变加重。ERG结果显示每次注射后FBN2抗体组暗适应视杆细胞反应b波和暗适应混合细胞反应a波振幅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和PB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且两者振幅在抗体注射3次后均最低,分别为(13.28±3.41)μV和(21.67±8.81)μV;在注射2次和3次后,FBN2抗体组暗适应混合细胞反应b波振幅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和PB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且该波振幅在抗体注射2次时最低为(59.12±18.00)μV;正常对照组和PBS组之间,各振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PAS染色结果表明FBN2抗体组视网膜厚度和外核层厚度(129.33±15.38)μm、(23.39±3.93)μm均低于正常对照组(197.68±13.50)μm、(46.54±7.44)μm和PBS组(198.27±8.28)μm、(38.92±2.39)μ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正常对照组和PBS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ELISA检测显示FBN2抗体组视网膜中FBN2蛋白的相对表达(0.15±0.01)ng·mg-1低于正常组(0.17±0.01)ng·mg-1和PBS组(0.17±0.02)ng·mg-1(均为P<0.05)。PCR结果显示FBN2抗体组视网膜中FBN2 mRNA的相对表达低于正对照组和PBS组。结论玻璃体内注射FBN2抗体能够降低小鼠视网膜中FBN2蛋白的表达,引起小鼠发生视网膜变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纤维蛋白-2 视网膜 黄斑变性 小鼠 玻璃体内注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