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线粒体动力学探讨电针改善实验性近视豚鼠视网膜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
2
1
作者
杨朝晖
郝佳文
+4 位作者
刘金鹏
鲍博
刘陇黔
郭大东
毕宏生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940-945,共6页
目的基于线粒体动力学探讨电针改善实验性近视视网膜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2周龄三色豚鼠1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NC)组、透镜诱导型近视(LIM)组、透镜诱导型近视+假穴(LIM+SHAM)组和透镜诱导型近视+电针干预(LIM+EA)组,每组35只;其...
目的基于线粒体动力学探讨电针改善实验性近视视网膜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2周龄三色豚鼠1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NC)组、透镜诱导型近视(LIM)组、透镜诱导型近视+假穴(LIM+SHAM)组和透镜诱导型近视+电针干预(LIM+EA)组,每组35只;其中NC组正常饲养,LIM组、LIM+SHAM组和LIM+EA组豚鼠右眼均配戴-6.0 D透镜以建立实验性近视模型,LIM+EA组豚鼠在合谷穴与太阳穴给予电针刺激,LIM+SHAM组豚鼠在假穴位进行干预。造模2周和4周后测量豚鼠的近视屈光度和眼轴长度,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各组豚鼠视网膜组织中线粒体动力相关蛋白(DRP1)、视神经萎缩蛋白(OPA1)、Bcl-2相关X蛋白(BAX)和B细胞淋巴瘤-2(BCL-2)的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HE染色观察各组豚鼠视网膜组织的形态改变,TUNEL染色检测视网膜组织的细胞凋亡情况。结果造模2周和4周后,与NC组相比,LIM组、LIM+SHAM组豚鼠右眼与左眼屈光度和眼轴长度的差值均明显增大(均为P<0.001);与LIM组相比,LIM+EA组豚鼠右眼与左眼屈光度和眼轴长度的差值均明显减小(均为P<0.01)。造模4周后,HE染色结果显示,NC组豚鼠视网膜排列均匀、内外核层细胞形态正常;与NC组相比,LIM组和LIM+SHAM组豚鼠视网膜厚度明显变薄,排列紊乱;与LIM组相比,LIM+EA组豚鼠视网膜厚度略有增加,排列相对规则。造模4周后,TUNEL染色结果显示,与NC组相比,LIM组和LIM+SHAM组豚鼠视网膜的绿色荧光明显增强;与LIM组相比,LIM+EA组豚鼠视网膜的绿色荧光明显减弱。造模2周和4周后,与NC组相比,LIM组和LIM+SHAM组豚鼠视网膜中DRP1、BAX的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升高(均为P<0.05),OPA1、BCL-2的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降低(均为P<0.05);与LIM组相比,LIM+EA组豚鼠视网膜中DRP1、BAX的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降低(均为P<0.05),OPA1、BCL-2的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升高(均为P<0.05)。结论实验性近视可明显增加视网膜线粒体分裂;电针干预通过抑制视网膜线粒体分裂,增加线粒体融合来减轻视网膜细胞凋亡,改善视网膜的形态结构,进而延缓近视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动力学
电针
近视
细胞凋亡
视网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原纤维蛋白-2干扰诱导小鼠视网膜病变及其可能的机制
2
作者
张瑞雪
蒋文君
+3 位作者
郭大东
石永伟
毕宏生
温莹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98-805,共8页
目的探索潜伏转化生长因子-β结合蛋白(LTBP)、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2(CDK2)、细胞周期素D2(CCND2)在原纤维蛋白-2(FBN2)缺陷诱导视网膜病变模型小鼠视网膜中的表达。方法将27只8周龄C57BL/6J小鼠按照随机数字...
目的探索潜伏转化生长因子-β结合蛋白(LTBP)、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2(CDK2)、细胞周期素D2(CCND2)在原纤维蛋白-2(FBN2)缺陷诱导视网膜病变模型小鼠视网膜中的表达。方法将27只8周龄C57BL/6J小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空载体组和FBN2干扰组,每组9只。正常对照组不做处理,空载体组和FBN2干扰组右眼玻璃体腔内分别注射3μl空载体和3μl携带sh-FBN2干扰质粒的腺相关病毒(AAV)。于注射后4周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和全视野视网膜电图(ERG)检测视网膜结构形态和功能变化。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视网膜FBN2蛋白表达分布情况;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视网膜中FBN2、LTBP-1、TGF-β2及CDK2、CCND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注射后4周,OCT检测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和空载体组相比,FBN2干扰组视网膜色素上皮层不规则,出现高密度反射区。全视野ERG结果显示,与空载体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FBN2干扰组Rod-a、Rod-b、Max-a、Max-b波形振幅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FBN2表达在视网膜全层,FBN2干扰组中FBN2荧光强度均弱于正常对照组和空载体组。正常对照组、空载体组和FBN2干扰组小鼠FBN2荧光强度分别为16.21±2.21、15.57±3.63和5.32±1.06,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6.03,P<0.05),其中FBN2干扰组FBN2蛋白荧光强度较空载体组和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空载体组和正常对照组相比,FBN2干扰组LTBP-1、TGF-β2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升高,FBN2、CDK2、CCND2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LTBP-1、TGF-β2升高以及G1/S期相关蛋白CDK2、CCND2降低参与FBN2缺陷型视网膜病变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纤维蛋白-2
腺相关病毒
视网膜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线粒体动力学探讨电针改善实验性近视豚鼠视网膜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
2
1
作者
杨朝晖
郝佳文
刘金鹏
鲍博
刘陇黔
郭大东
毕宏生
机构
山东
中医药大学
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眼视光学系
山东省中西医结合眼病防治重点实验室、山东省眼病防治研究院
山东
中医药大学附属眼科医院
出处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940-945,共6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编号:2021YFC2702103,2019YFC1710203)
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编号:2019GSF108252)。
文摘
目的基于线粒体动力学探讨电针改善实验性近视视网膜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2周龄三色豚鼠1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NC)组、透镜诱导型近视(LIM)组、透镜诱导型近视+假穴(LIM+SHAM)组和透镜诱导型近视+电针干预(LIM+EA)组,每组35只;其中NC组正常饲养,LIM组、LIM+SHAM组和LIM+EA组豚鼠右眼均配戴-6.0 D透镜以建立实验性近视模型,LIM+EA组豚鼠在合谷穴与太阳穴给予电针刺激,LIM+SHAM组豚鼠在假穴位进行干预。造模2周和4周后测量豚鼠的近视屈光度和眼轴长度,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各组豚鼠视网膜组织中线粒体动力相关蛋白(DRP1)、视神经萎缩蛋白(OPA1)、Bcl-2相关X蛋白(BAX)和B细胞淋巴瘤-2(BCL-2)的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HE染色观察各组豚鼠视网膜组织的形态改变,TUNEL染色检测视网膜组织的细胞凋亡情况。结果造模2周和4周后,与NC组相比,LIM组、LIM+SHAM组豚鼠右眼与左眼屈光度和眼轴长度的差值均明显增大(均为P<0.001);与LIM组相比,LIM+EA组豚鼠右眼与左眼屈光度和眼轴长度的差值均明显减小(均为P<0.01)。造模4周后,HE染色结果显示,NC组豚鼠视网膜排列均匀、内外核层细胞形态正常;与NC组相比,LIM组和LIM+SHAM组豚鼠视网膜厚度明显变薄,排列紊乱;与LIM组相比,LIM+EA组豚鼠视网膜厚度略有增加,排列相对规则。造模4周后,TUNEL染色结果显示,与NC组相比,LIM组和LIM+SHAM组豚鼠视网膜的绿色荧光明显增强;与LIM组相比,LIM+EA组豚鼠视网膜的绿色荧光明显减弱。造模2周和4周后,与NC组相比,LIM组和LIM+SHAM组豚鼠视网膜中DRP1、BAX的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升高(均为P<0.05),OPA1、BCL-2的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降低(均为P<0.05);与LIM组相比,LIM+EA组豚鼠视网膜中DRP1、BAX的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降低(均为P<0.05),OPA1、BCL-2的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升高(均为P<0.05)。结论实验性近视可明显增加视网膜线粒体分裂;电针干预通过抑制视网膜线粒体分裂,增加线粒体融合来减轻视网膜细胞凋亡,改善视网膜的形态结构,进而延缓近视的发展。
关键词
线粒体动力学
电针
近视
细胞凋亡
视网膜
Keywords
mitochondrial dynamics
electroacupuncture
myopia
cell apoptosis
retina
分类号
R778.1 [医药卫生—眼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原纤维蛋白-2干扰诱导小鼠视网膜病变及其可能的机制
2
作者
张瑞雪
蒋文君
郭大东
石永伟
毕宏生
温莹
机构
山东
中医药大学
山东
中医药大学附属眼科医院、
山东省中西医结合眼病防治重点实验室、山东省眼病防治研究院
出处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98-805,共8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1YFC2702103)
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2021LCZX09)。
文摘
目的探索潜伏转化生长因子-β结合蛋白(LTBP)、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2(CDK2)、细胞周期素D2(CCND2)在原纤维蛋白-2(FBN2)缺陷诱导视网膜病变模型小鼠视网膜中的表达。方法将27只8周龄C57BL/6J小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空载体组和FBN2干扰组,每组9只。正常对照组不做处理,空载体组和FBN2干扰组右眼玻璃体腔内分别注射3μl空载体和3μl携带sh-FBN2干扰质粒的腺相关病毒(AAV)。于注射后4周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和全视野视网膜电图(ERG)检测视网膜结构形态和功能变化。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视网膜FBN2蛋白表达分布情况;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视网膜中FBN2、LTBP-1、TGF-β2及CDK2、CCND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注射后4周,OCT检测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和空载体组相比,FBN2干扰组视网膜色素上皮层不规则,出现高密度反射区。全视野ERG结果显示,与空载体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FBN2干扰组Rod-a、Rod-b、Max-a、Max-b波形振幅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FBN2表达在视网膜全层,FBN2干扰组中FBN2荧光强度均弱于正常对照组和空载体组。正常对照组、空载体组和FBN2干扰组小鼠FBN2荧光强度分别为16.21±2.21、15.57±3.63和5.32±1.06,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6.03,P<0.05),其中FBN2干扰组FBN2蛋白荧光强度较空载体组和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空载体组和正常对照组相比,FBN2干扰组LTBP-1、TGF-β2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升高,FBN2、CDK2、CCND2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LTBP-1、TGF-β2升高以及G1/S期相关蛋白CDK2、CCND2降低参与FBN2缺陷型视网膜病变的发展。
关键词
原纤维蛋白-2
腺相关病毒
视网膜病变
Keywords
Fibrillin-2
Adeno-associated virus
Retinopathy
分类号
R774.1 [医药卫生—眼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线粒体动力学探讨电针改善实验性近视豚鼠视网膜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
杨朝晖
郝佳文
刘金鹏
鲍博
刘陇黔
郭大东
毕宏生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原纤维蛋白-2干扰诱导小鼠视网膜病变及其可能的机制
张瑞雪
蒋文君
郭大东
石永伟
毕宏生
温莹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