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东栝楼新品系规范化栽培技术 被引量:2
1
作者 刘伟 魏莹莹 +4 位作者 孙鹏 周洁 王晓 赵红艳 张永清 《湖北农业科学》 2016年第7期1744-1747,共4页
以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为指导,针对栝楼(Trichosanthes kirilowii Maxim)生育特性及山东省地域性气候、环境特点,对筛选的栝楼优良品系进行规范化栽培试验,探索适合山东栝楼大面积、规范化栽培的最佳模式,总结适宜山东区域性的栝楼... 以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为指导,针对栝楼(Trichosanthes kirilowii Maxim)生育特性及山东省地域性气候、环境特点,对筛选的栝楼优良品系进行规范化栽培试验,探索适合山东栝楼大面积、规范化栽培的最佳模式,总结适宜山东区域性的栝楼规范化栽培技术并进行推广。研究从保证栝楼药材质量和产量出发,规范栝楼生产的各个环节,为促进山东栝楼种植标准化、规范化、现代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栝楼(Trichosanthes kirilowii Maxim) 新品系 规范化栽培技术 山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藤清痹颗粒多波长融合指纹图谱建立及质量评价
2
作者 郭威 田雨晴 +4 位作者 唐云峰 王亮 王晓 关永霞 张贵民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400-3405,共6页
目的建立金藤清痹颗粒多波长融合指纹图谱,并对其质量进行评价。方法分析采用Agilent ZORBAX SB-C_(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水(含0.5%磷酸)-甲醇,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62、280、330 nm。... 目的建立金藤清痹颗粒多波长融合指纹图谱,并对其质量进行评价。方法分析采用Agilent ZORBAX SB-C_(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水(含0.5%磷酸)-甲醇,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62、280、330 nm。以分离度大于1.5以上峰数及共有峰数为指标,对比传统分段融合指纹图谱。采用主成分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考察质量一致性。结果共有峰融合柱指纹图谱优于传统分段融合指纹图谱,19批样品指纹图谱中有22个共有峰,相似度均不低于0.9,指认出7种成分。其中,没食子酸、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异绿原酸B、异绿原酸C、青藤碱相对峰面积分别为1.088~1.880、0.016~0.027、2.184~3.594、1.133~1.874、0.691~1.137、1.039~1.632。确定4种主成分,VIP大于1的成分有9种。结论该方法稳定可行,区分度良好,可用于金藤清痹颗粒的质量评价,新绿原酸、异绿原酸B、绿原酸可作为该制剂质量评价和工艺优化的重点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藤清痹颗粒 多波长融合指纹图谱 主成分分析 质量评价 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逆流色谱技术分离纯化红葱中的萘醌类化合物 被引量:7
3
作者 段文娟 赵伟 +2 位作者 李月 耿岩玲 王晓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911-1914,共4页
采用高速逆流色谱(HSCCC)技术从红葱中快速分离纯化得到红葱乙素和异红葱乙素,建立了快速分离制备红葱中萘酚类化合物的方法。首先采用95%乙醇加热回流提取得红葱提取物,再用乙酸乙酯萃取富集萘醌类成分,然后用高速逆流色谱分离纯化,以... 采用高速逆流色谱(HSCCC)技术从红葱中快速分离纯化得到红葱乙素和异红葱乙素,建立了快速分离制备红葱中萘酚类化合物的方法。首先采用95%乙醇加热回流提取得红葱提取物,再用乙酸乙酯萃取富集萘醌类成分,然后用高速逆流色谱分离纯化,以石油醚-乙酸乙酯-甲醇-水(6∶4∶5∶5,v/v)组成二元溶剂系统,上相为固定相,下相为流动相,仪器转速为850 rpm,流速为2.0 m L/min,检测波长为254 nm。从200 mg富集萘醌类成分的粗提物中,一次性分离制备得到60 mg异红葱乙素和49 mg红葱乙素,经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析,其纯度分别为97.3%和98.6%。通过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和核磁共振碳谱(^(13)C NMR)鉴定化合物为红葱乙素和异红葱乙素。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快速、高效,适用于红葱中萘酚类化合物的分离纯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葱 高速逆流色谱 红葱乙素 异红葱乙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因子的山东太子参生态适宜区划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边丽华 康传志 +2 位作者 许子欣 周洁 王晓 《山东农业科学》 2018年第2期68-75,共8页
为了对山东太子参生长的生态适宜区进行划分同时对其质量进行评价,本研究利用Surfer 7.0软件对气候主导因子和气候限制因子的月平均值进行空间插值,利用ArcGIS 8.1软件建立太子参道地性组分(多糖、环肽A、环肽B等)的空间分布模型,最终利... 为了对山东太子参生长的生态适宜区进行划分同时对其质量进行评价,本研究利用Surfer 7.0软件对气候主导因子和气候限制因子的月平均值进行空间插值,利用ArcGIS 8.1软件建立太子参道地性组分(多糖、环肽A、环肽B等)的空间分布模型,最终利用ArcGIS制图输出功能完成太子参地理分布模式的构建和生长生态适宜性区划。结果显示,多糖与太子参环肽A存在显著正相关(P<0.05),与生境适宜度、海拔分别呈极显著(P<0.01)、显著(P<0.05)负相关,与1月平均气温、9月平均气温和昼夜温差月均值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太子参环肽A含量与年均温变化范围和昼夜温差月均值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生境适宜度和12月平均降雨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太子参环肽B含量与4月平均降雨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11月平均温度显著正相关,而与海拔显著负相关(P<0.05)。明确了适宜太子参生长的最优生境,确定其最适宜种植区主要集中在烟台市牟平区东部,威海市的文登区、荣成市和乳山市东部,青岛市东南部,济南市西南部和泰安市北部,及临沂市的蒙阴县和临沭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子参 山东省 生态因子 生态适宜区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PLC-ESI-TOF/MS法分析测定乌天麻和红天麻中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21
5
作者 李云 王志伟 +3 位作者 耿岩玲 周洪雷 刘大会 王晓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758-1763,共6页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飞行时间质谱(HPLC-ESI-TOF/MS)联用技术用于指认乌天麻和红天麻中的化学成分,并对天麻素、对羟基苯甲醇、对羟基苯甲醛、腺苷、巴利森苷A、4,4'-二羟基二苄基醚6种成分进行含量测定。采用Agilent 1120高效...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飞行时间质谱(HPLC-ESI-TOF/MS)联用技术用于指认乌天麻和红天麻中的化学成分,并对天麻素、对羟基苯甲醇、对羟基苯甲醛、腺苷、巴利森苷A、4,4'-二羟基二苄基醚6种成分进行含量测定。采用Agilent 1120高效液相系统,YMC-PEAK ODS-A column(250 mm×4.6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0.1%甲酸水溶液(A)-甲醇溶液(B),梯度洗脱:0-5 min,5%B;5-65 min,5%-40%B;65-80 min,40%-100%B;分析时间80 min;体积流量1 m L/min;柱温25℃;进样量50μL。最终指认了天麻提取物中的15种成分,其中天麻素、对羟基苯甲醇、对羟基苯甲醛、腺苷、巴利森苷A、4,4'-二羟基二苄基醚6种成分在线性范围内均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1);平均回收率在94.90%-99.81%之间,RSD〈2.40%。在不同品种的天麻饮片中,6种成分的量存在差异,红天麻各成分含量稍高于乌天麻,一级乌天麻各成分含量高于二级乌天麻。同一品种天麻中,巴利森苷类成分含量较高,腺苷和4,4'-二羟基二苄基醚含量均较低。建立的HPLC测定方法分离效果与重复性好、快速、简便,为天麻饮片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麻 HPLC-ESI-TOF/MS 天麻素 对羟基苯甲醇 巴利森苷A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ME-GC/MS联合HSDE-HPLC-DAD分析表征金银花新品种中的主要化学成分 被引量:9
6
作者 张敏敏 刘代成 +3 位作者 王岱杰 耿岩玲 王晓 赵恒强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390-1396,1413,共8页
本文运用SPME-GC/MS联合HPLC-DAD法分析表征金银花新品种花和叶中的主要化学成分,为开发利用金银花新品种提供数据支持。采用SPME-GC/MS对该品种花及叶片中的挥发油成分进行检测;并采用HSDE-HPLC-DAD对该品种花及叶片中有机酸、黄酮、... 本文运用SPME-GC/MS联合HPLC-DAD法分析表征金银花新品种花和叶中的主要化学成分,为开发利用金银花新品种提供数据支持。采用SPME-GC/MS对该品种花及叶片中的挥发油成分进行检测;并采用HSDE-HPLC-DAD对该品种花及叶片中有机酸、黄酮、环烯醚萜苷类成分进行分析测定。最终从该品种金银花中检测出54种挥发油成分,定量测定出四种有机酸(绿原酸、隐绿原酸、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C)、两种黄酮(芦丁、木犀草苷)、两种环烯醚萜苷(马钱酸、当药苷)共八个化合物的含量。该方法以金银花中四类主要成分为指标,全面系统的对该金银花新品种花及叶进行分析测定和质量评价,为新品种金银花的推广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C/MS HPLC-DAD 金银花 挥发油类 黄酮类 有机酸类 环烯醚萜苷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瓜蒌不同部位对斑马鱼促血管生成及心脏保护作用 被引量:15
7
作者 段文娟 赵伟 +3 位作者 李月 何秋霞 韩利文 王晓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261-1264,共4页
目的采用斑马鱼模型探讨中药瓜蒌不同部位对心脏保护和促血管生成作用,为阐明瓜蒌的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提供研究基础。方法瓜蒌药材粉碎后用70%乙醇提取、浓缩,然后分别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以TG(VEGFR2∶GFP)系荧光转... 目的采用斑马鱼模型探讨中药瓜蒌不同部位对心脏保护和促血管生成作用,为阐明瓜蒌的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提供研究基础。方法瓜蒌药材粉碎后用70%乙醇提取、浓缩,然后分别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以TG(VEGFR2∶GFP)系荧光转基因斑马鱼为模型动物,将瓜蒌总样和不同萃取部位设置不同质量浓度,观察他们对斑马鱼体节间血管(intersegmental vessels,ISV)数和心率的影响。结果 10μg/mL正丁醇萃取物和1μg/mL水层样品具有促进斑马鱼体间血管数生成活性;石油醚萃取物和总样对特非那定引起的心脏毒性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结论瓜蒌能促进斑马鱼的血管生成并具有心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瓜蒌 斑马鱼 促血管生成 心脏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素分析结合多元统计分析用于丹参产地溯源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赵恒强 张敏敏 +3 位作者 赵志国 耿岩玲 黄璐琦 王晓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752-1758,共7页
本文旨在探讨采用多元素分析结合多元统计分析用于丹参产地溯源的可行性。采用ICP-MS测定丹参药材中的35种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采用主成分分析和线性判别分析用于不同省份丹参药材的判别。研究表明,其中18种元素表现出明显的差异(P<0... 本文旨在探讨采用多元素分析结合多元统计分析用于丹参产地溯源的可行性。采用ICP-MS测定丹参药材中的35种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采用主成分分析和线性判别分析用于不同省份丹参药材的判别。研究表明,其中18种元素表现出明显的差异(P<0.05);PCA法能够区分不同产地丹参,但存在一定重合;采用LDA分析可以实现不同产地丹参药材的正确判别,回判正确率为100%,交叉验证成功率为85.5%。该方法采用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不同产区丹参药材的正确区分,为中药产地溯源提供了方法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产地溯源 多元素分析 多元统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芩红外干燥特性及动力学模型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崔莉 宋祥云 +2 位作者 杜利平 刘伟 王晓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0期216-221,共6页
为研究黄芩的红外干燥特性及动力学模型,对不同温度(60、70、80℃)和根直径(1.12、0.84、0.56、0.44 cm)的黄芩进行红外线(红外)干燥,检测并计算水分比、干燥速率等干燥特性参数,拟合建立干燥动力学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干燥温度和直径... 为研究黄芩的红外干燥特性及动力学模型,对不同温度(60、70、80℃)和根直径(1.12、0.84、0.56、0.44 cm)的黄芩进行红外线(红外)干燥,检测并计算水分比、干燥速率等干燥特性参数,拟合建立干燥动力学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干燥温度和直径对黄芩干燥速率均有影响,干燥温度越高,干燥用时越短,直径越大,干燥用时越长,降速阶段为黄芩红外干燥的主要阶段。通过拟合黄芩干燥动力学数学模型发现,Page模型对黄芩干燥过程的拟合性较好,模型的预测值与试验值吻合性好,可以用来预测和描述黄芩红外干燥的失水过程;黄芩干燥过程中的水分有效扩散系数(Deff)在1.429 84×10^(-10)~5.004 46×10^(-10)m^2/s范围内,且随着温度的升高,Deff增大;黄芩红外干燥平均活化能为61.527 8 kJ/mol,表明黄芩红外干燥的主要阶段为降速阶段,Page模型适合预测和描述黄芩的失水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 红外干燥 动力学模型 干燥温度 干燥直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桃分心木化学成分及抗炎活性研究 被引量:14
10
作者 王丹 董红敬 +4 位作者 郝翠 张力思 郭兰萍 王岱杰 王晓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548-1553,1607,共7页
为研究核桃分心木的化学成分,明确其药效物质基础,采用高速逆流色谱、反相C18柱色谱、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质谱、核磁共振波谱等多种谱学数据分析鉴定其化学结构。从核桃分心木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分离纯化得到10... 为研究核桃分心木的化学成分,明确其药效物质基础,采用高速逆流色谱、反相C18柱色谱、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质谱、核磁共振波谱等多种谱学数据分析鉴定其化学结构。从核桃分心木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分离纯化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3-dihydro-3-hydroxy-2-oxo-1H-indole-3-acetic acid(1)、核桃素D(2)、2-hydroxycinchoninic acid(3)、C-藜芦酰乙二醇(4)、槲皮素-3-O-(6″-没食子酰基)-β-D-半乳糖苷(5)、槲皮素-3-O-(6″-没食子酰基)-β-D-葡萄糖苷(6)、金丝桃苷(7)、异槲皮苷(8)、4,8-二羟基-1-四氢萘醌(9)、槲皮素(10)。化合物3,7和8是首次从核桃分心木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4和6为首次从该种属植物中分离得到。运用Griess法检测LPS诱导的RAW264. 7细胞中一氧化氮(NO)水平,对各单体化合物的抗炎活性进行初步研究,结果显示化合物10具有较好的抗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心木 化学成分 鉴定 抗炎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鼓风干燥过程中皱皮木瓜的褐变及其活性成分变化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崔莉 宋双双 +3 位作者 杜利平 王岱杰 耿岩玲 王晓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0-74,123,共6页
为研究干燥过程中皱皮木瓜发生的颜色及活性成分等变化,采用低温热风干燥方式,检测干燥过程中木瓜片的色差、褐变相关酶及多种成分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干燥过程中失水速率与细胞膜受损伤程度的大小呈线性正相关,相关系数达0.989... 为研究干燥过程中皱皮木瓜发生的颜色及活性成分等变化,采用低温热风干燥方式,检测干燥过程中木瓜片的色差、褐变相关酶及多种成分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干燥过程中失水速率与细胞膜受损伤程度的大小呈线性正相关,相关系数达0.989,过氧化物酶活性与细胞膜受损伤程度的大小呈线性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956,即细胞膜受损伤程度越大,干燥失水速度越快,过氧化物酶活性越小。5~9h是其颜色发生急剧变化的主要时间段,前期逐渐变红,9h后迅速变黄,在干燥前期以酶促褐变为主,后期以非酶褐变为主。活性成分总酚和总黄酮含量的变化趋势相同,均呈现先降低后增加,再降低再增加的波动性变化规律,主要功效成分中熊果酸的含量未见显著性变化,齐墩果酸含量变化很大,呈现先降低,后又迅速升高,再缓慢降低的波动变化趋势,干燥过程中各成分的代谢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皱皮木瓜 低温鼓风干燥 褐变 活性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芩中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61
12
作者 姚雪 吴国真 +2 位作者 赵宏伟 井凤 董红敬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0年第7期215-220,共6页
黄芩为我国中医临床常用中药。现代药理及化学成分研究表明黄芩具有抗炎、抗肿瘤等多种药理活性,主要含有黄酮类、木脂素和挥发油等多种成分。通过查阅、收集、整理文献,对国内外近年来黄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情况进行了综述,可... 黄芩为我国中医临床常用中药。现代药理及化学成分研究表明黄芩具有抗炎、抗肿瘤等多种药理活性,主要含有黄酮类、木脂素和挥发油等多种成分。通过查阅、收集、整理文献,对国内外近年来黄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情况进行了综述,可为黄芩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临床药物的开发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 化学成分 药理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银花红外鼓风干燥特性、失水动力学及干制品品质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杜利平 赵恒强 +3 位作者 周冰谦 杜金华 王晓 崔莉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93-97,102,共6页
目的:研究金银花的红外鼓风干燥特性及其动力学模型。方法:金银花在不同温度(35、45、55℃)条件下进行红外鼓风干燥,计算水分比、干燥速率等参数,拟合建立干燥动力学数学模型,并测定干制品的色泽、主要成分等干燥特性。结果:金银... 目的:研究金银花的红外鼓风干燥特性及其动力学模型。方法:金银花在不同温度(35、45、55℃)条件下进行红外鼓风干燥,计算水分比、干燥速率等参数,拟合建立干燥动力学数学模型,并测定干制品的色泽、主要成分等干燥特性。结果:金银花在红外鼓风干燥过程中,干燥温度越高,用时越短,降速阶段为其干燥的主要阶段。干燥的动力学模型拟合结果表明Page模型的预测值与实验值吻合性好,可以用来预测和描述金银花红外鼓风干燥的失水过程。费克第二定律求得干燥过程中的水分有效扩散系数(Deff)在5.06606×10-9~7.59909×10-8m2/s内,且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阿伦尼乌斯方程计算得出金银花红外鼓风干燥平均活化能为113.569 k J/mol。35℃时金银花的色差值ΔE最小,有效成分含量最高,与阴干相比可提高效率并保证产品质量。结论:金银花红外鼓风干燥的主要阶段为降速阶段,Page模型适于预测和描述其失水过程,35℃红外干燥与阴干相比可提高效率,且产品品质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银花 红外鼓风干燥特性 动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瓜咀嚼片的制备工艺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井凤 付元真 +2 位作者 刘峰 王晓 李圣波 《保鲜与加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9-54,共6页
以木瓜粉为原料,添加一定的辅料,采用湿法制粒法研制木瓜咀嚼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筛选木瓜咀嚼片的最佳配方。结果表明,木瓜咀嚼片的最佳配方为:木瓜粉和辅料的质量比1∶3,糊精添加量40%,甘露醇与蔗糖质量比1∶2,PVP-K30的70%乙醇... 以木瓜粉为原料,添加一定的辅料,采用湿法制粒法研制木瓜咀嚼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筛选木瓜咀嚼片的最佳配方。结果表明,木瓜咀嚼片的最佳配方为:木瓜粉和辅料的质量比1∶3,糊精添加量40%,甘露醇与蔗糖质量比1∶2,PVP-K30的70%乙醇溶液添加量12%为黏合剂,硬脂酸镁添加量1.1%为润滑剂,每片质量为0.40 g。按此配方制得的木瓜咀嚼片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含量分别为0.076 4、0.135 6 mg/片,该咀嚼片酸甜可口,具有木瓜特有的清香味,表面完整光滑,硬度适中,色泽均匀,市场前景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瓜粉 咀嚼片 制备 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水解结合高速逆流色谱分离制备高纯度牛蒡子苷元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岗 张晓蕾 +2 位作者 刘倩 于金倩 周洪雷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581-1584,共4页
建立酸水解结合高速逆流色谱法从牛蒡子中快速分离制备高纯度牛蒡子苷元的方法。采用醇提酸解法提取,再经氯仿萃取得牛蒡子粗提物;以石油醚-乙酸乙酯-甲醇-水(2∶5∶3∶4,v/v)作为两相溶剂系统,在流速10 m L/min、转速850 rpm、检测波长... 建立酸水解结合高速逆流色谱法从牛蒡子中快速分离制备高纯度牛蒡子苷元的方法。采用醇提酸解法提取,再经氯仿萃取得牛蒡子粗提物;以石油醚-乙酸乙酯-甲醇-水(2∶5∶3∶4,v/v)作为两相溶剂系统,在流速10 m L/min、转速850 rpm、检测波长280 nm下实现对牛蒡子苷元的快速分离制备。80 min内从连续两次进样的1200 mg牛蒡子粗提物中分离得到牛蒡子苷元318 mg,其纯度达99.12%,得率达26.5%。该方法简便、快速、高效,可用于牛蒡子苷元的快速分离制备,为牛蒡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水解 高速逆流色谱 牛蒡子 牛蒡子苷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心木中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10
16
作者 王丹 董红敬 +2 位作者 杨鹏 王晓 耿岩玲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4期231-234,共4页
为研究分心木的化学成分,本研究采用大孔树脂(MCI)、反复的反相C18、碱性硅胶、制备液相5种色谱方法对分心木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质谱、核磁共振波谱两种光谱学数据分析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表明,从分心木中分离纯化得到9个... 为研究分心木的化学成分,本研究采用大孔树脂(MCI)、反复的反相C18、碱性硅胶、制备液相5种色谱方法对分心木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质谱、核磁共振波谱两种光谱学数据分析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表明,从分心木中分离纯化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为:2-乙氧基胡桃醌(1)、胡桃苷A(2)、4,8-二羟基-1-四氢萘醌(3)、4-megastigmen-3,9-dione(4)、3'-O-(E-4-coumaroyl)-quinic acid(5)、二氢红花菜豆酸(6)、5'-O-(E-4-coumaroyl)-quinic acid(7)、香草酸4-O-β-D-葡萄糖苷(8)和litchiol A(9),其中化合物4,5,7,8和9为首次从核桃种属植物中分离得到。本研究对分心木的化学成分有了进一步认识,为探究其药理活性奠定基础,有利于分心木的开发和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心木 化学成分 分离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DAD-Q-TOF-MS在线筛选鉴定牛蒡中的抗氧化成分 被引量:5
17
作者 郑振佳 张瑞凌 +3 位作者 张敏敏 邱志常 张斌 乔旭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75-179,共5页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在线筛选并鉴定牛蒡提取物中抗氧化活性成分的方法。样品经在线色谱柱分离后进行分流,一路与稳定的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甲醇溶液混合,实现在线筛选自由基清除剂;另一路进入二极管阵列检测器-串...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在线筛选并鉴定牛蒡提取物中抗氧化活性成分的方法。样品经在线色谱柱分离后进行分流,一路与稳定的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甲醇溶液混合,实现在线筛选自由基清除剂;另一路进入二极管阵列检测器-串联三重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用于化合物的快速鉴别。负离子模式下,通过高分辨率质谱获得的相对分子质量结合化合物的紫外吸收特征,参考相关文献和部分对照品验证,从牛蒡乙酸乙酯相中筛选并鉴定出咖啡酸及衍生物19种。本方法可实现快速定向筛选和鉴定食品及中药等复杂体系中的抗氧化活性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蒡 抗氧化 在线筛选 鉴定 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串联三重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区带逆流色谱分离制备金果榄中的巴马汀及药根碱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倩 孙常磊 +3 位作者 宫成玉 杨鹏 李大鹏 王晓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48-752,共5页
采用一种高效的pH区带逆流色谱方法分离制备金果榄中的巴马汀和药根碱,以氯仿-甲醇-水(4∶3∶2)为溶剂系统,在上相中加入20 mmol/L的HCl作为固定相,在下相中加入10 mmol/L三乙胺作为流动相,流速为2.0 mL/min,仪器转速为850 r/min。经一... 采用一种高效的pH区带逆流色谱方法分离制备金果榄中的巴马汀和药根碱,以氯仿-甲醇-水(4∶3∶2)为溶剂系统,在上相中加入20 mmol/L的HCl作为固定相,在下相中加入10 mmol/L三乙胺作为流动相,流速为2.0 mL/min,仪器转速为850 r/min。经一次pH区带逆流色谱分离,从2 g粗提物中得到512 mg巴马汀和421 mg药根碱。经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其纯度均大于95%,采用MS,~1H NMR和^(13)C NMR对其化学结构进行确定。该方法具有简便、快捷、重现性好、上样量大等特点,可快速高效地分离制备金果榄中的巴马汀和药根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区带逆流色谱 高效液相色谱(HPLC) 巴马汀 药根碱 金果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区带精制逆流色谱法分离制备黄藤中巴马汀和药根碱 被引量:1
19
作者 井凤 耿岩玲 +3 位作者 刘伟 段文娟 王岱杰 王晓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943-1946,共4页
建立了黄藤生物碱快速分离制备的pH区带精制逆流色谱方法。采用95%乙醇加热回流提取制备黄藤生物碱粗提物,利用pH区带精制逆流色谱法对生物碱粗提物进行直接分离制备,以氯仿-甲醇-水(4∶3∶3)为溶剂系统,下相添加三乙胺(10 mmol/L)为流... 建立了黄藤生物碱快速分离制备的pH区带精制逆流色谱方法。采用95%乙醇加热回流提取制备黄藤生物碱粗提物,利用pH区带精制逆流色谱法对生物碱粗提物进行直接分离制备,以氯仿-甲醇-水(4∶3∶3)为溶剂系统,下相添加三乙胺(10 mmol/L)为流动相,上相加盐酸(40 mmol/L)作为固定相,在主机转速800 rpm,流动相流速2 m L/min,检测波长254 nm条件下进行分离制备。从1.5 g黄藤提取物中一次分离得到231.6 mg药根碱和436.8 mg巴马汀,纯度均大于98%。化合物通过MS、~1H NMR和^(13)C NMR进行了结构鉴定。pH区带精制逆流色谱法是一种快速高效的分离纯化黄藤生物碱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藤 pH区带精制逆流色谱 生物碱 药根碱 巴马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ELSD法分析测定阿胶与黄明胶中4种主要未衍生化氨基酸的含量 被引量:1
20
作者 姜姣姣 王涛 +3 位作者 纪文华 刘倩 时新刚 王晓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8年第12期2611-2614,共4页
目的:建立了一种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HPLC-ELSD)同时测定阿胶和黄明胶中4种主要未衍生化氨基酸(L-甘氨酸、L-羟脯氨酸、L-丙氨酸、L-脯氨酸)含量的方法,从而对阿胶进行质量控制。方法:采用Thermohypercarb色谱柱(150mm×... 目的:建立了一种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HPLC-ELSD)同时测定阿胶和黄明胶中4种主要未衍生化氨基酸(L-甘氨酸、L-羟脯氨酸、L-丙氨酸、L-脯氨酸)含量的方法,从而对阿胶进行质量控制。方法:采用Thermohypercarb色谱柱(150mm×4.6mm,5μm)进行分析,流动相A为0.08%三氟乙酸甲醇、乙腈(90:10),B为2mmol/L全氟戊酸水,梯度洗脱,流速为0.8mL/min,载气流速为1.5L/min,漂移管温度为55℃。结果:L-甘氨酸、L-羟脯氨酸、L-丙氨酸、L-脯氨酸的质量浓度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3),阿胶与黄明胶的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12%~102.14%、97.23%~102.03%,RSD均<2.53%(n=6)。结论:此方法简单快速、重复性较好,适用于快速准确地测定阿胶和黄明胶中L-甘氨酸、L-羟脯氨酸、L-丙氨酸、L-脯氨酸含量,为其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胶 黄明胶 氨基酸 非衍生化 HPLC-ELS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