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经典名方治疗抑郁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2
1
作者 潘瑾 王墉 +5 位作者 高志礼 薛晓燕 王宁 逯艳婷 马柯 马婷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809-2816,共8页
抑郁症已成为世界上最普遍的公共卫生疾病之一,发病率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大量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研究证实抑郁症病因复杂,治疗难度大、预后差、致死率高。现有临床治疗抑郁症的方法存在复发率高、疗效滞后、不良反应大等诸多缺陷,因此... 抑郁症已成为世界上最普遍的公共卫生疾病之一,发病率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大量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研究证实抑郁症病因复杂,治疗难度大、预后差、致死率高。现有临床治疗抑郁症的方法存在复发率高、疗效滞后、不良反应大等诸多缺陷,因此寻找新的抗抑郁靶向药物是目前面临的重大挑战。中医经典名方具有多靶点、整体调节、协同作用强、安全性高等特点,在抑郁症的临床治疗中展现出良好的疗效和发展前景。本文根据经典名方的功效主治分类,重点阐述经方治疗抑郁症的临床应用,并简要归纳其作用机制,以期为抑郁症的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中医经典名方 临床研究 作用机制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葶苈子药对通过调控AMPK/mTOR自噬通路改善心力衰竭大鼠心功能的作用机制
2
作者 王梦月 于越 +3 位作者 倪松林 孙漠 王世军 陈倩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9-163,I0030-I0032,共8页
目的探究黄芪-葶苈子药对通过调控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通路影响细胞自噬,改善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大鼠心功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目的探究黄芪-葶苈子药对通过调控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通路影响细胞自噬,改善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大鼠心功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用SPF级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选取8只为空白组(CON),其余大鼠在肩胛背部连续10 d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素溶液3 mg·kg^(-1)建立心力衰竭大鼠模型。将40只建模成功大鼠随机分成模型组(MC)、黄芪-葶苈子低剂量组(HTL)、黄芪-葶苈子中剂量组(HTM)、黄芪-葶苈子高剂量组(HTH)、依那普利组(ENA),每组8只。药物治疗14 d后,B超检测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和左室短轴缩短率(left ventricular fractional shortening,LVFS),取大鼠心脏同时分离左心室并称重、取胫骨测量长度。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测定大鼠血清中B型利钠肽(type B natriuretic peptide,BNP)和心房钠尿肽(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ANP)含量。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和马松(Masson)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学变化,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自噬相关蛋白螯合体1(sequestosome 1,SQSTM1/p62)、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ight chain 3 microtubule associated protein 1,LC3)和AMPK/mTOR通路蛋白活化状态。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LVEF和LVFS显著降低(P<0.01),心脏指数、左心室质量指数、心胫比值明显上升(P<0.01、P<0.01、P<0.05),血清中BNP和ANP含量显著上升(P<0.01),心肌组织病理损伤及纤维化程度加重,p-AMPK/AMPK、LC3-Ⅱ/LC3-I表达升高(P<0.01),p-mTOR/mTOR、p62表达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HTH组与ENA组大鼠LVEF、LVFS显著上升(P<0.01),心脏指数、心胫比值显著降低(P<0.01、P<0.05),血清中ANP、BNP含量显著降低(P<0.01、P<0.05),心肌组织病理损伤及纤维化程度减轻,p-AMPK/AMPK、LC3-Ⅱ/LC3-I表达降低(P<0.01),p-mTOR/mTOR、p62表达升高(P<0.01、P<0.05)。结论黄芪-葶苈子药对通过调控AMPK/mTOR信号通路,抑制大鼠心衰时过度活化的自噬流,发挥改善心衰大鼠心功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葶苈子药对 心力衰竭 自噬 AMPK/mTOR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泌体miRNA在骨质疏松中的调控作用及中医药干预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孟菲菲 杨长伟 +1 位作者 高志礼 王花欣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711-1716,共6页
外泌体是一种直径为40~160 nm的细胞外囊泡,在细胞间通讯中发挥重要作用。其功能性组分miRNA可通过调控骨形成、骨吸收进程,影响血管生成,调节骨免疫等方式,参与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发展。中医药防治骨质疏松症疗效显著,其作用机制可能与... 外泌体是一种直径为40~160 nm的细胞外囊泡,在细胞间通讯中发挥重要作用。其功能性组分miRNA可通过调控骨形成、骨吸收进程,影响血管生成,调节骨免疫等方式,参与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发展。中医药防治骨质疏松症疗效显著,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相关外泌体miRNA有关。笔者就外泌体miRNA在骨重建中的作用及中药通过调节外泌体miRNA作用于骨质疏松症的机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泌体 MIRNA 骨质疏松 中医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文献对肠道微生态在中医药领域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周杨 王嘉昀 +3 位作者 赵月 于华芸 宋爱珍 高祖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130-1140,共11页
目的基于国内外文献,梳理肠道微生态在中医药领域的研究情况,分析其研究热点及研究发展趋势。方法基于中国知网(CNKI)和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检索2000—2020年肠道微生态在中医药领域研究相关文献,应用CiteScape 5.8.R1版软件进... 目的基于国内外文献,梳理肠道微生态在中医药领域的研究情况,分析其研究热点及研究发展趋势。方法基于中国知网(CNKI)和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检索2000—2020年肠道微生态在中医药领域研究相关文献,应用CiteScape 5.8.R1版软件进行作者、地区机构共现分析;关键词聚类、突显分析;WOS所收文献的共被引和突现分析。结果CNKI数据库纳入中文文献772条,WOS数据库纳入英文文献233条。2015年以后国内外有关肠道微生态在中医药领域的研究日趋深入,中英文年发文量呈显著上升趋势。杨景云、谭周进、蔡子微及QIAN等团队为国内外发文量较高作者;中国为中英文发文量排名第一的国家,影响力较高;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等是该领域中英文文献发表量较多且发挥重要桥梁作用的机构。研究热点关键词包括溃疡性结肠炎、菌群失调、糖尿病、生物转化机制等,主要内容涉及基于肠道菌群的中药防治疾病作用机制研究和临床研究、肠道菌与中药代谢、肠道菌群与中医药理论研究等方面。其中中草药通过肠道菌群干预糖脂代谢紊乱疾病、基于肠道菌群的中药功能性产品研发处于最新研究前沿。结论肠道微生态在中医药领域近10年研究逐渐活跃,取得突出成果,关注肠道微生态在中医药领域研究成果的应用可能是领域研究发展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微生态 肠道菌群 中医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MP⁃2/Smad信号通路探讨金匮肾气丸对BMSCs成骨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孟菲菲 高志礼 +2 位作者 李娜 王花欣 WANG Jiayun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79-384,共6页
目的观察金匮肾气丸含药血清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成骨分化的影响并探讨其发生的作用机制。方法制备金匮肾气丸含药血清,CCK⁃8法筛选出最佳浓度的金匮肾气丸含药血清对BMSCs向成骨分化的... 目的观察金匮肾气丸含药血清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成骨分化的影响并探讨其发生的作用机制。方法制备金匮肾气丸含药血清,CCK⁃8法筛选出最佳浓度的金匮肾气丸含药血清对BMSCs向成骨分化的影响。将BMSCs分为空白组(control组)、成骨诱导组(OIS)、空白血清组(ROIS组)及含药血清组(JKSQ⁃OIS),分别对各组BMSCs进行成骨诱导。连续干预14 d及21 d后,分别进行碱性磷酸酶(ALP)染色和茜素红染色镜下观察各组碱性磷酸酶活性和成骨矿化水平;连续干预14 d后,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各组BMSCs中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Smad1、ALP、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t⁃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 2,Runx2)及成骨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Osterix,OSX)mRNA和蛋白的相对表达量。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OIS组与ROIS组出现点状矿化结节,ALP染色轻微变深,ALP和Runx2 mRNA及蛋白的表达上升(P<0.05,P<0.01),OSX的表达上升但不明显(P>0.05);与OIS组相比,JKSQ⁃OIS组矿化结节成片分布,ALP染色明显加深,BMP⁃2、Smad1、ALP和Runx2 mRNA及蛋白的表达上升(P<0.05,P<0.01),OSX mRNA及蛋白表达有上升趋势(P>0.05)。结论金匮肾气丸含药血清可能通过调控BMP⁃2/Smad信号通路,上调ALP、Runx2和OSX的表达,促进BMSCs向成骨分化,改善O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匮肾气丸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成骨 BMP⁃2/Smad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证结合失眠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赵中敏 梁书志 +4 位作者 高相烨 侯苏寓 罗丹丹 张艳 王世军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85-95,共11页
失眠作为一种常见的临床疾病,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引发其他健康问题。中医药在治疗失眠方面历经千年的沉淀与传承,拥有独特优势,通过辨证施治调整人体内在平衡达到治疗效果。为了更好地探讨中医药治疗失眠的机制,制备与人类... 失眠作为一种常见的临床疾病,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引发其他健康问题。中医药在治疗失眠方面历经千年的沉淀与传承,拥有独特优势,通过辨证施治调整人体内在平衡达到治疗效果。为了更好地探讨中医药治疗失眠的机制,制备与人类失眠症状相似的动物模型变得尤为重要。本文归纳总结现有的病证结合模型包括肝郁气滞型、心脾两虚型、心肾不交型、阴血亏虚型4大类,对其具体造模方法、评价指标、模型表现进行探讨,推进中医药认识本病的发病机制,为临床疗效评估和新药研发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眠 动物模型 病证结合 中医证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匮肾气丸对去势大鼠骨微结构及ALP、OPG、IL-6的影响 被引量:23
7
作者 张倩 杨旭 +2 位作者 王媛 王世军 王花欣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475-1480,共6页
目的研究金匮肾气丸防治骨质疏松的机制,探讨“温补肾阳,以生髓壮骨”中医理论在绝经后骨质疏松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卵巢切除法复制绝经后骨质疏松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金匮肾气丸高、低剂量组、雌二醇组,同时设置假手术组作为对照... 目的研究金匮肾气丸防治骨质疏松的机制,探讨“温补肾阳,以生髓壮骨”中医理论在绝经后骨质疏松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卵巢切除法复制绝经后骨质疏松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金匮肾气丸高、低剂量组、雌二醇组,同时设置假手术组作为对照组,各组分别给予相应的药物灌胃。给药3月后处死取材,计算子宫系数;HE染色观察子宫的病理变化;Micro-CT检测大鼠骨密度及骨微结构的变化;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血糖、血脂及钙磷的变化;ELISA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ALP、IL-6及OPG表达的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骨密度显著下降(P<0.05),骨微结构破坏明显;与模型组相比,金匮肾气丸低剂量组大鼠骨密度得到了有效提高、骨微结构获得改善,血糖、血脂水平降低,血清中钙磷的含量明显提高,血清中ALP、IL-6含量降低,OPG含量升高。结论金匮肾气丸能够提高去卵巢大鼠的骨量,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其作用机理可能与降低ALP、IL-6,提高OPG含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匮肾气丸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雌激素 骨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3
8
作者 张倩 王花欣 +1 位作者 王媛 刘黎青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083-1088,共6页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是由于雌激素降低导致钙吸收增加、骨量减少而引发的代谢性骨骼疾病,骨折是该病的主要发现途径,严重影响着中老年人身心健康。目前常用的西药主要包括钙剂、双膦酸盐类、骨吸收抑制剂等,但其副作用和不良反应限制了长...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是由于雌激素降低导致钙吸收增加、骨量减少而引发的代谢性骨骼疾病,骨折是该病的主要发现途径,严重影响着中老年人身心健康。目前常用的西药主要包括钙剂、双膦酸盐类、骨吸收抑制剂等,但其副作用和不良反应限制了长期用药。如今大量研究表明,中药可通过作用于成骨相关的多通路、多靶点,有效提高骨密度,减轻骨痛,在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上有独特优势。笔者从临床、动物、细胞等方面归纳中药及复方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临床防治该病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中医中药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虎潜丸对去卵巢骨质疏松症大鼠骨组织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王进 张倩 +2 位作者 唐好知 杨旭 王花欣 《世界中医药》 CAS 2021年第12期1829-1833,1838,共6页
目的:探讨虎潜丸对去卵巢骨质疏松症大鼠骨组织的保护作用,以及通过调控碱性磷酸酶(ALP)、白细胞介素-6(IL-6)和血清骨保护素(OPG)的表达而防治骨质疏松症的机制研究。方法:采用卵巢切除法复制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 目的:探讨虎潜丸对去卵巢骨质疏松症大鼠骨组织的保护作用,以及通过调控碱性磷酸酶(ALP)、白细胞介素-6(IL-6)和血清骨保护素(OPG)的表达而防治骨质疏松症的机制研究。方法:采用卵巢切除法复制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虎潜丸组、雌二醇组,同时设置假手术组作为对照,各组分别给予相应的药物灌胃。灌胃12周后取血处死,称量各组大鼠的体质量、子宫重量;取大鼠左侧股骨、胫骨进行骨密度检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血糖、血脂、钙磷的变化;ELISA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IL-6、ALP、OPG的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骨密度显著下降(P<0.05),骨微结构破坏明显;与模型组比较,虎潜丸组大鼠骨密度增加,骨小梁的完整性升高,骨微结构得到改善,体质量增长明显下降,血脂血糖水平降低,IL-6、ALP含量均有所降低,OPG含量升高,血钙含量有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虎潜丸能够提高去卵巢大鼠的骨量,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ALP、IL-6,提高OPG含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虎潜丸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骨密度 去卵巢大鼠 雌激素 白细胞介素-6 中医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瓜蒌薤白半夏汤的古代文献研究 被引量:20
10
作者 于华芸 付英恺 季旭明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884-1888,共5页
本文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基于中华医典(v5.0)和中医智库搜集瓜蒌薤白半夏汤相关文献记载,获得有效数据126篇,涉及中医古籍100部。结果发现,瓜蒌薤白半夏汤方出《金匮要略》,在明清时期应用较为广泛,后世对于该方收录记载、临床应用仍以... 本文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基于中华医典(v5.0)和中医智库搜集瓜蒌薤白半夏汤相关文献记载,获得有效数据126篇,涉及中医古籍100部。结果发现,瓜蒌薤白半夏汤方出《金匮要略》,在明清时期应用较为广泛,后世对于该方收录记载、临床应用仍以《金匮要略》为主;方中瓜蒌应为全瓜蒌,半夏以热汤洗熟制毒为主,白酒应为米酒;瓜蒌用量以一枚,薤白用量以三两,半夏用量以半升,白酒用量以一斗为主;后世在原方基础上加减配伍生姜、茯苓、枳实(枳壳)、桂枝、陈皮等药材,从而减轻毒性,增强通阳、散结、行气、祛痰等功效,主治胸痹,次治胃脘痛、痰饮、噎膈、产后虚烦等。本文梳理了瓜蒌薤白半夏汤发展源流,分析方剂组成变化、药物剂量差异、药物炮制方法、主治病证拓展等,可为其临床应用及新药研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瓜蒌薤白半夏汤 古代文献 中华医典(v5.0) 中医智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合地黄汤治疗抑郁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1
11
作者 马柯 张洪秀 +8 位作者 董振飞 魏盛 郑文杰 王新 王广燕 张慧玲 宗鑫 牛余珍 王世军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74-878,共5页
抑郁症属中医"情志病"范畴,其临床症状与《金匮要略》中百合病所表现出的饮食、精神、睡眠、行为、语言、感觉失调有相似之处,该书中的百合地黄汤由百合、生地黄汁组成,是治疗百合病的正治之主方,可治疗多种病因诱导的抑郁症... 抑郁症属中医"情志病"范畴,其临床症状与《金匮要略》中百合病所表现出的饮食、精神、睡眠、行为、语言、感觉失调有相似之处,该书中的百合地黄汤由百合、生地黄汁组成,是治疗百合病的正治之主方,可治疗多种病因诱导的抑郁症。本文从百合地黄汤治疗抑郁症的物质基准(标准煎液)、临床应用、现代药理机制、药效活性成分等方面进行概述,为该方治疗抑郁症药效与作用机制研究、遣药组方、中药复方制剂简化注册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合地黄汤 抑郁症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瞿麦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1
12
作者 程霜杰 李燕 +6 位作者 袁明智 刘恒 于海旺 杨麒颖 李艳 赵海军 王世军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34-139,共6页
中药瞿麦(Dianthi herba)为石竹科植物瞿麦Dianthus superbus L.或石竹Dianthus chinesis L.的干燥地上部分,具有利尿通淋、活血通经的功效。文献报道瞿麦含有皂苷类、环肽类、黄酮类、酚酸类、蒽醌类、酰胺类、香豆素类及挥发油等多种... 中药瞿麦(Dianthi herba)为石竹科植物瞿麦Dianthus superbus L.或石竹Dianthus chinesis L.的干燥地上部分,具有利尿通淋、活血通经的功效。文献报道瞿麦含有皂苷类、环肽类、黄酮类、酚酸类、蒽醌类、酰胺类、香豆素类及挥发油等多种化学成分,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其具有抗菌、肾保护、抗早孕、抗肿瘤、免疫抑制、神经保护及成骨细胞增殖等多种药理作用。对其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瞿麦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瞿麦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苓散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3
作者 杨振芳 闫伟 +1 位作者 王敏 张亚楠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1年第3期206-209,共4页
五苓散是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膀胱气化不利所致蓄水证的经典方,常用于改善诸如小便不利、口渴、呕吐、腹泻、自汗等病症,疗效显著。近代以来,五苓散的应用已经不仅仅局限于蓄水证。现代临床应用及相关实验室研究表明,五苓散对改善泌尿系统... 五苓散是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膀胱气化不利所致蓄水证的经典方,常用于改善诸如小便不利、口渴、呕吐、腹泻、自汗等病症,疗效显著。近代以来,五苓散的应用已经不仅仅局限于蓄水证。现代临床应用及相关实验室研究表明,五苓散对改善泌尿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眼部疾患、皮肤病、下肢疾患以及骨折等疾病的临床症状、体征及临床相关指标等有明显的优势。为进一步深入了解五苓散在上述疾病中的临床疗效,探索五苓散组成的各药物中行之有效的化学成分,作者在大量检索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归纳了近年来对五苓散主要药物的药理作用和化学成分的研究,总结分析了五苓散治疗各类疾病的临床研究现状,以期为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苓散 临床研究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温阳类方药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4
作者 牟悦 田升 +1 位作者 王世军 张亚楠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40-143,共4页
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及死亡率不断上升,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健康以及生活质量。肿瘤病机复杂,中医学认为气虚寒凝为肿瘤发病原因之一,需温补阳气以消散阴寒,补中益气以扶正固本。就近年来益气温阳类方药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旨... 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及死亡率不断上升,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健康以及生活质量。肿瘤病机复杂,中医学认为气虚寒凝为肿瘤发病原因之一,需温补阳气以消散阴寒,补中益气以扶正固本。就近年来益气温阳类方药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旨在为临床中医药治疗肿瘤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温阳 肿瘤 中医方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寒证和虚热证模型的建立及其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5
作者 周晓宇 赵海军 +2 位作者 马柯 顾良臻 王世军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33-136,共4页
传统中医辨证论治中"寒、热、虚、实"四纲尤为重要。在中医临床,阳虚所致的虚寒证和阴虚所致的虚热证是常见证候。因此,非常有必要建立与临床表型相符合的虚寒证和虚热证动物模型,以助于加深对上述两种证候的认识与理解。这... 传统中医辨证论治中"寒、热、虚、实"四纲尤为重要。在中医临床,阳虚所致的虚寒证和阴虚所致的虚热证是常见证候。因此,非常有必要建立与临床表型相符合的虚寒证和虚热证动物模型,以助于加深对上述两种证候的认识与理解。这不仅是中医证候研究的重点之一,而且是中药药性及药效研究、方剂配伍研究的基础和前提。目前,虚寒证和虚热证动物模型的构建方法众多,模型评价标准不一,在分子机制研究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基于上述原因,在查阅分析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虚寒证和虚热证的造模方法、评价标准及分子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寒证 虚热证 动物模型 分子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方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的研究进展及质量标志物预测分析 被引量:19
16
作者 王嘉昀 高祖 +2 位作者 高琳 于华芸 卢广英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9-36,共8页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是和解少阳、清解里热的经典名方。具有抗抑郁、保护心血管、抗失眠、抗焦虑、神经保护等药理作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情志疾病、心血管疾病、皮肤科疾病等。总结近年来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进...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是和解少阳、清解里热的经典名方。具有抗抑郁、保护心血管、抗失眠、抗焦虑、神经保护等药理作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情志疾病、心血管疾病、皮肤科疾病等。总结近年来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进展,并按照中药质量标志物(Q-marker)“五原则”对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的质量标志物进行预测解析,提示柴胡皂苷a、柴胡皂苷d、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e、黄芩苷、茯苓酸、去氢土莫酸、6-姜酚、8-姜酚、槲皮素、芦荟大黄素、β-谷甾醇、山柰酚、桂皮酸、桂皮醛可成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的质量标志物,以期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质量评价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化学成分 临床应用 药理作用 质量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承气汤“成分-靶点-通路”的网络药理学研究 被引量:13
17
作者 宋晓彤 季旭明 +4 位作者 于华芸 田升 孙美灵 赵月 吴智春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3150-3160,共11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分析小承气汤活性成分-靶点-通路,研究其药理机制。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和中药综合数据库(TCMID)获取小承气汤化合物成分;利用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和STITCH数据库预测中药活性...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分析小承气汤活性成分-靶点-通路,研究其药理机制。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和中药综合数据库(TCMID)获取小承气汤化合物成分;利用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和STITCH数据库预测中药活性成分作用靶点;利用STRING平台构建蛋白互作网络(PPI),依据度值和介数筛选关键靶点;利用DAVID数据库对关键靶点进行GO/KEGG功能富集;将小承气汤部分核心成分与肿瘤坏死因子α进行分子对接分析。结果获得小承气汤有效活性成分62个,主要是蒽醌衍生物、酚类和黄酮类成分;筛选出50个关键靶点,包括炎症相关酶EGFR、EGF、TNF-α、MMP9、PTGS2等,神经递质转运、代谢等相关的SLC6A4、MAOA、MAOB、CASP3等;对关键靶点的ontology(GO)分析结果共27条,涉及细胞对白介素1的反应、细胞对脂多糖的反应以及一氧化氮生物合成过程的正反馈等炎症介质代谢相关的生物过程等;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共63条,作用于TNF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炎症性肠病、色氨酸代谢和VEGF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显示芦荟大黄素、β-谷甾醇、儿茶素、木犀草素、厚朴酚与肿瘤坏死因子α的对接结果良好。结论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初步阐明了小承气汤的药效物质基础、作用的关键靶点和主要作用途径,为该方进一步的药理学研究和机制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承气汤 网络药理学 靶点 通路 蛋白互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芒柄花黄素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8
作者 牟悦 王世军 张亚楠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50-855,共6页
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不断增加,严重威胁全球人类生命健康,寻求有效的防治策略已刻不容缓。中药因其良好的抗肿瘤作用受到全世界的关注。芒柄花黄素是从黄芪、甘草、降香、葛根等传统中药中提取的活性成分,具有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不断增加,严重威胁全球人类生命健康,寻求有效的防治策略已刻不容缓。中药因其良好的抗肿瘤作用受到全世界的关注。芒柄花黄素是从黄芪、甘草、降香、葛根等传统中药中提取的活性成分,具有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抑制肿瘤细胞迁移和侵袭、阻滞细胞周期等作用,本文对其抗肿瘤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癌证提供理论基础和新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柄花黄素 肿瘤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实验验证探讨加味孔圣枕中丹治疗痴呆的分子机制 被引量:1
19
作者 宋爱珍 周杨 +2 位作者 尚春光 吴智春 于华芸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15期2110-2120,共11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研究加味孔圣枕中丹(JWKSP)治疗痴呆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中医药百科全书数据库(ETCM)筛选JWKSP活性成分及靶点;利用DrugBank、disGeNET数据库以及治疗靶点...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研究加味孔圣枕中丹(JWKSP)治疗痴呆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中医药百科全书数据库(ETCM)筛选JWKSP活性成分及靶点;利用DrugBank、disGeNET数据库以及治疗靶点数据库(TTD)筛选痴呆靶点。活性成分作用靶点和疾病靶点交集获得JWKSP治疗痴呆的潜在作用靶点,Metascape数据库进行潜在作用靶点的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归类分析。Cytoscape 3.6.0软件构建JWKSP-中药-活性成分-潜在作用靶点-通路网络。AutoDock 4.2.6软件进行分子对接验证实验。体内复制大鼠血管性痴呆(VD)模型,JWKSP灌胃给药干预30 d,Morris水迷宫实验评价其记忆力,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脑皮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水平。结果:筛选获得JWKSP活性成分88个,对应痴呆潜在作用靶点80个,主要涉及血液循环、血管直径调节、化学突触传递调控等生物过程;铵离子结合、儿茶酚胺结合、神经递质结合等分子功能以及膜微区等细胞组分。通路分析显示,JWKSP可能通过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间隙连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信号通路、AMP活化蛋白激酶(AMPK)信号通路等发挥抗痴呆作用。分子对接结果显示,JWKSP活性成分槲皮素、熊果酸、丹参酮ⅡA等分别与其对应的潜在作用靶点白蛋白(ALB)、白细胞介素-6(IL-6)、BDNF等具有较好的结合力和稳定性。体内实验结果表明,JWKSP可延长VD大鼠象限内游泳时间,提高大脑皮质BDNF表达水平。结论:JWKSP通过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AMPK、VEGF等信号通路发挥调节胆碱能系统、抑制凋亡、改善神经炎症、血管新生等作用,这可能是JWKSP治疗痴呆的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孔圣枕中丹 痴呆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体内实验 AMPK信号通路 VEGF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胶脆性的客观表征
20
作者 孙阳恩 李丽 +5 位作者 金玉翠 于学龙 张雅丽 王春艳 刘海滨 张淹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845-2848,共4页
目的对阿胶脆性进行客观表征。方法采用物性测试仪考察压缩模式、穿刺模式、三点弯曲模式,并优化相关参数,以筛选阿胶脆性的测试模式和参数。结果阿胶最佳脆性检测模式为三点弯曲,最佳条件为测前速率1 mm/s,测后速率10 mm/s,测试速率0.5... 目的对阿胶脆性进行客观表征。方法采用物性测试仪考察压缩模式、穿刺模式、三点弯曲模式,并优化相关参数,以筛选阿胶脆性的测试模式和参数。结果阿胶最佳脆性检测模式为三点弯曲,最佳条件为测前速率1 mm/s,测后速率10 mm/s,测试速率0.5 mm/s,支点间距5 cm,最佳表征参数为脆裂应力。结论该方法可实现阿胶脆性的精确量化表征评价,能为该药材品质评价分级及生产工艺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胶 脆性 物性测试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