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观察肝脏原发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DLBCL)的影像学、组织学及免疫表型,探讨其临床病理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和预后。方法:运用组织学、免疫组化技术对5例肝脏原发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进...目的:观察肝脏原发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DLBCL)的影像学、组织学及免疫表型,探讨其临床病理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和预后。方法:运用组织学、免疫组化技术对5例肝脏原发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进行光镜观察及免疫标记,采用原位分子杂交方法检测淋巴瘤组织中EBV编码的小RNA(EBV-encoded small RNA,EBER),并结合相关文献复习。结果:5例患者平均年龄63.5岁,均有右上腹部饱胀不适、消瘦伴贫血。CT增强扫描示病灶不均匀强化。组织学上,肿瘤细胞弥漫性生长,瘤细胞较大且相对一致,细胞质较丰富,可见明显核仁,核分裂象易见。免疫表型:瘤细胞弥漫表达CD19、CD20、CD79a,CD3、CD43阴性,Ki-67增殖指数75%~80%;EBER原位杂交检测3例肿瘤细胞为阳性。结论:原发性肝脏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罕见,预后较差,肝活检及免疫组化标记有助于该肿瘤诊断,需注意与其他部位的淋巴瘤累及肝脏相鉴别;及早手术和化疗有望获得较好疗效。展开更多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反复发作的慢性神经系统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给病人及社会带来严重影响。因偏头痛病人常伴恶心呕吐症状,口服剂型的局限性导致治疗效果不理想,无法快速起效,且病人长期用药依从性差。为解决上述问题,许多治...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反复发作的慢性神经系统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给病人及社会带来严重影响。因偏头痛病人常伴恶心呕吐症状,口服剂型的局限性导致治疗效果不理想,无法快速起效,且病人长期用药依从性差。为解决上述问题,许多治疗偏头痛的非口服药物制剂的研制出现较快发展,但尚未见相关综述报道,临床对其特点缺乏了解。本文重点对包括曲普坦类药物的4种鼻喷剂型及4种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 related peptide,CGRP)注射剂型等药物的安全性、有效性及与其他剂型偏头痛药物的等效性进行重点阐述,以期为临床提供更多、更优的偏头痛治疗方案,提高病人治疗的依从性和有效性,明显降低病人及社会的经济损失。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观察肝脏原发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DLBCL)的影像学、组织学及免疫表型,探讨其临床病理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和预后。方法:运用组织学、免疫组化技术对5例肝脏原发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进行光镜观察及免疫标记,采用原位分子杂交方法检测淋巴瘤组织中EBV编码的小RNA(EBV-encoded small RNA,EBER),并结合相关文献复习。结果:5例患者平均年龄63.5岁,均有右上腹部饱胀不适、消瘦伴贫血。CT增强扫描示病灶不均匀强化。组织学上,肿瘤细胞弥漫性生长,瘤细胞较大且相对一致,细胞质较丰富,可见明显核仁,核分裂象易见。免疫表型:瘤细胞弥漫表达CD19、CD20、CD79a,CD3、CD43阴性,Ki-67增殖指数75%~80%;EBER原位杂交检测3例肿瘤细胞为阳性。结论:原发性肝脏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罕见,预后较差,肝活检及免疫组化标记有助于该肿瘤诊断,需注意与其他部位的淋巴瘤累及肝脏相鉴别;及早手术和化疗有望获得较好疗效。
文摘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反复发作的慢性神经系统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给病人及社会带来严重影响。因偏头痛病人常伴恶心呕吐症状,口服剂型的局限性导致治疗效果不理想,无法快速起效,且病人长期用药依从性差。为解决上述问题,许多治疗偏头痛的非口服药物制剂的研制出现较快发展,但尚未见相关综述报道,临床对其特点缺乏了解。本文重点对包括曲普坦类药物的4种鼻喷剂型及4种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 related peptide,CGRP)注射剂型等药物的安全性、有效性及与其他剂型偏头痛药物的等效性进行重点阐述,以期为临床提供更多、更优的偏头痛治疗方案,提高病人治疗的依从性和有效性,明显降低病人及社会的经济损失。